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中老街子铅-银矿床富碱岩脉岩石学特征、时空结构及其对成矿作用的约束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仲金 吴静 +2 位作者 吴鹏 姜龙燕 杨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5-306,共22页
滇中老街子铅-银矿床位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内的姚安铅多金属成矿区。区内富碱岩脉广泛发育,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按矿物组合主要分为正长斑岩脉、粗面斑岩脉、煌斑岩脉和白榴石斑岩脉。铅-银矿(化)体主要赋存于正长斑岩体内,... 滇中老街子铅-银矿床位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内的姚安铅多金属成矿区。区内富碱岩脉广泛发育,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按矿物组合主要分为正长斑岩脉、粗面斑岩脉、煌斑岩脉和白榴石斑岩脉。铅-银矿(化)体主要赋存于正长斑岩体内,在粗面斑岩脉上、下盘加富。富碱岩脉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呈NE向展布,其次为NW向;岩脉(体)间的穿插关系显示侵位顺序为:(粗面岩→)正长斑岩脉(体)→粗面斑岩脉→白榴石斑岩脉→煌斑岩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4类富碱岩脉均属钾玄岩系列岩石,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碰撞后的板内拉张环境,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混入少量地幔组分。由于不同程度的岩浆演化及源区岩浆房内的分带,导致岩浆在逐层上升侵位后,形成不同矿物组合和化学组分的富碱岩脉(体)。对比分析4类富碱岩脉的时空分布及源区特征,结合其与构造、成矿的耦合关系,构建富碱岩脉时空结构模型,为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岩 石学 地球化学 时空结构 铅-银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环境与Cu(Au)成矿有关的岩浆氧逸度特征及形成机制:以金沙江—红河富碱岩为例
2
作者 胥磊落 毕献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12-412,共1页
岩浆氧逸度是制约Cu、Au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Cu、Au为亲硫元素,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如果S2-大量存在就会导致Cu、Au硫化物过饱和而过早沉淀,不利于残余岩浆中Cu、Au的富集和晚阶段含Cu、Au岩浆流体的形成,因而不利于Cu、Au矿床的形成。... 岩浆氧逸度是制约Cu、Au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Cu、Au为亲硫元素,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如果S2-大量存在就会导致Cu、Au硫化物过饱和而过早沉淀,不利于残余岩浆中Cu、Au的富集和晚阶段含Cu、Au岩浆流体的形成,因而不利于Cu、Au矿床的形成。高氧逸度条件下,岩浆中的硫绝大多数以SO42-和SO2形式溶解在硅酸盐熔体中,能形成硫化物的S2-含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逸度 形成机制 大陆环境 金沙江 侵入 形成硫化物 浆结晶分异过程 成矿 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用碱的化学驱油中硅铝垢的生成Ⅱ碱与岩芯组分的成垢机理和性能
3
作者 刘伟成 颜世刚 姜炳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1,共4页
分别用X光衍射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考察了固相与碱作用过程中固相中垢的生成和液相中硅、铝离子浓度的变化。研究结果指出,碱使固相中的硅、铝转入液相中,在温度、压力和组成合适的条件下生成铝硅酸盐结晶,晶粒逐渐长大而析出成垢。... 分别用X光衍射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考察了固相与碱作用过程中固相中垢的生成和液相中硅、铝离子浓度的变化。研究结果指出,碱使固相中的硅、铝转入液相中,在温度、压力和组成合适的条件下生成铝硅酸盐结晶,晶粒逐渐长大而析出成垢。固相组成不同,生成的垢不同。蒙脱土,辽河和胜利岩芯与NaOH生成高硅垢。Na2CO3与辽河和胜利岩芯的成垢趋势很弱。在化学驱油中选用Na2CO3为碱剂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岩 相互作用 硅铝垢 油层结垢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莲花山富碱斑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涛 张静 +1 位作者 佟子达 李腾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8-452,共15页
莲花山富碱斑岩体位于兰坪盆地东缘,是滇西富碱斑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斑岩和角闪石英二长斑岩组成,对不同岩性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形成年龄为(35.6±0.5)^(35.7±0.5)Ma,表明... 莲花山富碱斑岩体位于兰坪盆地东缘,是滇西富碱斑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斑岩和角闪石英二长斑岩组成,对不同岩性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形成年龄为(35.6±0.5)^(35.7±0.5)Ma,表明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始新世。其K_2O/Na_2O比值为0.97~1.42、K_2O+Na_2O含量为8.86%~9.59%,显示高钾富碱的特征,属于钾玄岩系列岩石;岩体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显示弱的Eu负异常。利用锆石Ti温度计,获得岩体中岩浆锆石样品的结晶温度较低,介于594~788℃,说明该岩体岩浆源区的形成与俯冲-碰撞作用有关。样品中存在有少量年龄为1 177~68 Ma的继承锆石,Nb/U比值为1.31~4.73,表明莲花山岩体的源区是由洋壳俯冲作用形成的交代富集地幔,在其上侵过程中受到壳源物质不同程度的混染;岩体侵位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挤压环境向后碰撞伸展环境转换的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碱岩 莲花山 兰坪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安和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8
5
作者 毕献武 胡瑞忠 +3 位作者 彭建堂 吴开兴 苏文超 战新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属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位于NW-WNW向哀牢山-金沙江深大断裂东侧。姚安岩体主要为正长斑岩,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两岩体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高钾的特点。岩石富轻稀土和Rb、Sr、Ba、Th、La等... 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属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位于NW-WNW向哀牢山-金沙江深大断裂东侧。姚安岩体主要为正长斑岩,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两岩体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高钾的特点。岩石富轻稀土和Rb、Sr、Ba、Th、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岩石的Rb/Sr、La/Nb和Ba/Nb以及LREE/HREE比值高,铕异常不明显,ISr值偏高,εNd值偏低。研究表明:(1)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形成于喜山期大陆弧伸展环境。两岩体的岩浆均起源于富集地幔(EMII),其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是俯冲带地幔楔内壳-幔物质源区混合的结果;(2)尽管姚安和马厂箐岩体在成岩构造背景、成岩时代、成岩方式和源区特征以及成分上高碱富钾等方面具相似性,但它们在岩性和组成上仍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源区物质部分熔融程度不同,以及岩浆结晶时温压和氧逸度等条件的不同所造成;(3)金矿化主要与相对高温、低压和高氧逸度的碱性系列岩浆活动有关,而铜矿化则主要与相对低温、高压和低氧逸度的碱性-亚碱性过度系列岩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 地球化学特征 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铜、金矿化有关的富碱侵入岩矿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毕献武 胡瑞忠 +4 位作者 J.E.Mungall J.J.Hanley 彭建堂 吴开兴 李鸿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7-386,共10页
以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内与金矿化有关的姚安正长斑岩和与铜矿化有关的马厂箐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姚安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为(818±50)℃和0.9×10^8,1.3×10^8Pa。马厂箐... 以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内与金矿化有关的姚安正长斑岩和与铜矿化有关的马厂箐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姚安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为(818±50)℃和0.9×10^8,1.3×10^8Pa。马厂箐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为(729±50)℃和2.2×10^8~2.8×10^8Pa,两岩体的氧逸度均高于地幔石英.橄榄岩.磁铁矿出溶线,相对于马厂箐岩体而言,姚安岩体结晶时的氧逸度更高。两岩体矿化作用的差异与岩浆的分异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相对于铜矿化而言,氧逸度较高的岩浆有利于金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化学 侵入 金矿化 哀牢山-金沙江富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部地区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及意义 被引量:38
7
作者 任康绪 阎国翰 +4 位作者 蔡剑辉 牟保磊 李凤棠 王彦斌 储著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7-386,共10页
本文报道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三叉裂堑系和辽-吉拗拉谷内一系列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的锆石U-Pb年龄。这些岩体整体呈近东西向分布,与该地区同期发育的其他非造山球斑花岗岩、斜长岩和大红裕组火山岩都形成于拉张性构造环境,并构成了一... 本文报道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三叉裂堑系和辽-吉拗拉谷内一系列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的锆石U-Pb年龄。这些岩体整体呈近东西向分布,与该地区同期发育的其他非造山球斑花岗岩、斜长岩和大红裕组火山岩都形成于拉张性构造环境,并构成了一条长近千公里的迄今国内外最古老的富碱侵入岩带。该富碱侵入岩带具有东部较老(>1.8Ga)和西部年轻(1.7Ga左右)的特点,它提供了华北克拉通在1.85~1.70Ga期间处于裂解构造格局的最好证据,丰富了全球性前寒武纪超大陆裂解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侵入 古-中元古代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中蒙边界塔克什肯口岸后造山富碱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其地壳生长意义 被引量:69
8
作者 童英 王涛 +2 位作者 V P Kovach 洪大卫 韩宝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7-1278,共12页
塔克什肯口岸富碱侵入岩体是阿尔泰造山带典型的后造山岩体。本次锆石U-Pb定年给出^(206)Pb/^(238)U年龄286±1Ma(MSWD=0.05),代表其形成年龄。这为阿尔泰后造山岩浆作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年代学证据。该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岩... 塔克什肯口岸富碱侵入岩体是阿尔泰造山带典型的后造山岩体。本次锆石U-Pb定年给出^(206)Pb/^(238)U年龄286±1Ma(MSWD=0.05),代表其形成年龄。这为阿尔泰后造山岩浆作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年代学证据。该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碱长正长岩、正长花岗岩,富钾、富钠、准铝,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与区内相邻的碱性花岗岩(A型花岗岩)在岩石学、地球化学方面不同。该岩体Sr初始值变化于0.7038~0.7040,ε_(Nd)(t)值为正值(+6.2~+6.3),Nd模式年龄T_(DM)为542~546Ma,与中亚造山带典型的高(正)ε_(Nd)(t)值花岗岩类似。而且,其ε_(Nd)(t)值远高于区内同造山花岗岩,也高于造山带内部同时期的Ⅰ-A型后造山花岗岩。依据岩体构造特征、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该岩体应为后造山岩体,在时空上可与蒙古南部碱性岩带对比,其形成可能与富集高场强元素的亏损地幔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重熔,并发生岩浆混合有关。这说明,在阿尔泰造山带后造山阶段,除了可能的俯冲下埋的年轻洋壳或岛弧物质外,还有新的幔源物质加入到地壳。这为中亚造山带后造山阶段陆壳垂向生长提供了一个新证据。同时,也为东北北部-蒙古南部碱性岩带向西沿入阿尔泰造山带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ND同位素 后造山 侵入 中亚造山带 地壳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Rb-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9
作者 任康绪 阎国翰 +7 位作者 牟保磊 许保良 童英 陈廷礼 蔡剑辉 张仁祜 储著银 裘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11,共8页
采用Rb-Sr法对阿拉善断块有代表性的苏亥图、温都尔浩富碱侵入岩体的年龄进行了测定 ,分别获得 (2 5 0± 18)Ma和 (2 13. 0± 9. 8)Ma的年龄值 ,提供了属于印支期的年代学证据 ,认为阿拉善断块北缘富碱侵入岩和华北断块北缘燕... 采用Rb-Sr法对阿拉善断块有代表性的苏亥图、温都尔浩富碱侵入岩体的年龄进行了测定 ,分别获得 (2 5 0± 18)Ma和 (2 13. 0± 9. 8)Ma的年龄值 ,提供了属于印支期的年代学证据 ,认为阿拉善断块北缘富碱侵入岩和华北断块北缘燕辽—阴山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应该划归同一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推断阿拉善断块和华北断块在晚古生代—印支期可能处于同一地球动力学体系内 ,而塔里木断块可能处于另一地球动力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年龄 阿拉善断块 侵入 苏亥图 温都尔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中生代富碱侵入岩钕、锶、铅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4
10
作者 阎国翰 许保良 +7 位作者 牟保磊 何国琦 童英 任康绪 乔广生 许荣华 张任祜 储著银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4-237,共4页
本文根据作者近些年来对中国北方中生代富碱侵入岩钕、锶、铅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工作得出 :在华北地台区富碱侵入岩的εNd(t)均为负值 ;而兴蒙地槽区的εNd(t)则全为正值εNd(t) εSr(t)图解上 ,前者投影点主要落在了富集地幔演化趋... 本文根据作者近些年来对中国北方中生代富碱侵入岩钕、锶、铅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工作得出 :在华北地台区富碱侵入岩的εNd(t)均为负值 ;而兴蒙地槽区的εNd(t)则全为正值εNd(t) εSr(t)图解上 ,前者投影点主要落在了富集地幔演化趋势线附近 ,而后者投影点主要落在了亏损地幔演化线附近。在地球不同区域铅模式图上 ,地台区钾长石铅投影点大部落在了地幔演化线附近 ,而地槽区的则落在了地幔与造山带演化线之间。以上事实说明华北地台区富碱侵入岩的物质来源与富集地幔关系密切 ,而地槽区的则与亏损地幔关系密切。同时也揭示出中生代华北地台区上地幔具有富集性 ,而兴蒙地槽区上地幔则具亏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侵入 钕锶铅同位素 中国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显生宙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和Nd、Sr、Pb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7
11
作者 阎国翰 牟保磊 +11 位作者 许保良 何国琦 韩宝福 王式洸 童英 任康绪 杨斌 洪大卫 乔广生 许荣华 张任祜 储著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9-76,共8页
本文根据笔者十几年来对中国北方显生宙富碱侵入岩的年代学和Nd、Sr、Pb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①中国北方显生宙富碱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和中生代;而早古生代和新生代罕见;②在华北地台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富碱侵入岩... 本文根据笔者十几年来对中国北方显生宙富碱侵入岩的年代学和Nd、Sr、Pb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①中国北方显生宙富碱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和中生代;而早古生代和新生代罕见;②在华北地台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富碱侵入岩的ε_(Nd)(t)均为负值;而兴蒙—北疆地槽区的ε_(Nd)(t)则为正值。在ε_(Nd)(t)-ε_(Sr)(t)图解上,前者投影点主要落在富集地幔演化趋势线附近,而后者投影点主要落在亏损地幔演化线附近。在地球不同区域铅模式图上,地台区钾长石铅投影点大部落在地幔演化线附近,而地槽区的则落在地幔与造山带演化线之间。以上事实说明华北地台区富碱侵入岩的物质来源与富集地幔关系密切,而地槽区的则与亏损地幔关系密切。同时也揭示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华北地台区上地幔具有富集性,而兴蒙—北疆地槽区上地幔则具亏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生宙 侵入 年代学 钕、锶、铅同位素 中国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45
12
作者 任康绪 阎国翰 +7 位作者 牟保磊 蔡剑辉 童英 李凤棠 赵凤三 古丽冰 杨斌 储著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具有硅过饱和(出现石英,w(SiO2)=62.01%~67.28%)、准铝(w(Al2O3)=12.20%~16.83%)、富碱(w(Na2O) +w(K2O) = 11. 14% ~ 14. 18%,里特曼指数σ= 6. 40 ~ 8. 65)、富钾(w(K2O)/w(Na2O)=1.01~1.79)和低铁、镁的特征。...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具有硅过饱和(出现石英,w(SiO2)=62.01%~67.28%)、准铝(w(Al2O3)=12.20%~16.83%)、富碱(w(Na2O) +w(K2O) = 11. 14% ~ 14. 18%,里特曼指数σ= 6. 40 ~ 8. 65)、富钾(w(K2O)/w(Na2O)=1.01~1.79)和低铁、镁的特征。总稀土较高,稀土配分曲线呈陡右倾模式。微量元素强烈富集LILE和LREE,相对亏损Nb、Ta、Ti 和P。上述特征以及低钕(ε(Nd,t) = - 7. 3 ~ - 9. 4)高锶(ε(Sr,t)=+53.9^+99.9)的同位素特征反映物质来源主要与富集型上地幔有关,但受到不同程度壳源物质的混染作用。Nd、Sr、Pb联合示踪表明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与华北断块北缘印支期富碱侵入岩带具有相似性,但不同于塔里木北缘富碱侵入岩。结合时空分布、同位素组成以及所处的构造动力学体系等因素将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和燕辽—阴山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划归为同一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指出至少到晚古生代—印支期时阿拉善断块已经与华北断块构成了一个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 石地球化学特征 Sr Nd和Pb同位素 阿拉善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岩石化学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正伟 朱炳泉 +1 位作者 常向阳 谢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8-474,共7页
在东秦岭北部 ,富碱侵入岩的侵位与空间分布受同一个区域构造带 (华北陆块南缘 )控制 ,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富碱岩浆岩带。根据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研究 ,岩石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 :(1)碱性岩类 ,即含有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的正长岩类 ;(2 )... 在东秦岭北部 ,富碱侵入岩的侵位与空间分布受同一个区域构造带 (华北陆块南缘 )控制 ,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富碱岩浆岩带。根据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研究 ,岩石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 :(1)碱性岩类 ,即含有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的正长岩类 ;(2 )碱性花岗岩类 ,包括钠铁闪石花岗岩及孪生的钾长花岗岩类 ;(3)石英正长岩类 ,包括碱性长石为主的石英正长岩、英碱正长岩和花岗正长 (斑 )岩类。根据富碱岩浆岩带的岩石化学特征 ,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三个亚带 :北部碱性岩亚带 ,以 Si O2 饱和而 Al2 O3不饱和出现碱性暗色矿物为特征 ;中部碱性花岗岩亚带 ,以 Si O2 强饱和而 Al2 O3不饱和出现碱性暗色矿物和大量石英为特征 ;南部石英正长岩亚带 ,以 Si O2 和 Al2 O3都饱和但 Ca O强烈亏损 ,缺乏 Ca质斜长石 ,出现碱性长石占长石总量的绝对优势 (一般 >95 % )为特征。三个亚带富碱岩浆在化学成分方面虽有差异 ,但共同具有富碱高钾特征 ,AL K=10~ 15 ,K2 O含量范围 5 %~ 15 % ,K2 O/ Na2 O=1.2 6~ 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特征 侵入 石化学 东秦岭地区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祥云马厂箐富碱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治华 郭晓东 +2 位作者 陈祥 葛良胜 邹依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云南祥云马厂箐岩体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NW向的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东侧交汇部位,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岩体化学成分具有富碱、富铝和高钾的特点。岩石富集大... 云南祥云马厂箐岩体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NW向的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东侧交汇部位,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岩体化学成分具有富碱、富铝和高钾的特点。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和U)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和Ti),且Ta、Nb和Ti具"TNT"负异常;LREE/HREE值为8.04~23.99,δEu值为0.72~0.88,负Eu异常不明显;n(87Sr)/n(86Sr)值范围为0.7072~0.7086,均值为0.7080,高于原始地幔现代值0.7045;n(143Nd)/n(144Nd)值范围为0.5121~0.5124,均值0.5123,低于原始地幔现代值0.512638;ISr值范围为0.7061~0.7075,均值为0.7070;εNd值范围为(3.1~(10.2,均值为(6.8。马厂箐岩体既不属于传统的含碱性暗色矿物的碱性岩类,也不同于典型的A型花岗岩,应属于富碱侵入岩类;岩体的岩浆起源于壳—幔物质混合的一种所谓EMⅡ型富集地幔源;其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是俯冲进入上地幔的地壳物质与地幔物质发生了源区混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于碰撞后的板内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原始地幔 云南马厂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块中部早白垩世富碱侵入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Sr-Nd-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20
15
作者 霍腾飞 杨德彬 +2 位作者 师江朋 许文良 杨浩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712,共16页
本文对华北地块中部早白垩世富碱侵入岩:山西的二峰山霓辉二长岩、塔儿山二长闪长斑岩、狐偃山石英二长岩、万荣石英二长闪长岩和河南的黄龙垴霓辉正长岩、水冶霓霞正长岩、东冶角闪闪长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分析以及4个... 本文对华北地块中部早白垩世富碱侵入岩:山西的二峰山霓辉二长岩、塔儿山二长闪长斑岩、狐偃山石英二长岩、万荣石英二长闪长岩和河南的黄龙垴霓辉正长岩、水冶霓霞正长岩、东冶角闪闪长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分析以及4个侵入岩中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测试。结果表明,二峰山、狐偃山、万荣和黄龙垴侵入岩中锆石有两种,多数为自形-半自形晶、内部结构均匀、发育震荡环带和条纹状吸收以及具有相对高Th/U比值(0.13~4.40)的岩浆锆石,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30±1Ma、130±3Ma、127±1Ma和127±2Ma,即富碱侵入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少量为继承锆石,发育核-边结构,核部呈浑圆状和弱的震荡环带,给出了三叠纪(207~226Ma)和古元古代-新太古代(1791Ma、1979Ma、2088Ma、2370Ma和2559Ma)的年龄;岩石的SiO 2=55.33%~65.00%、MgO=0.21%~7.66%、Mg#=19~62、(Na2O+K2O)=5.89%~14.38%,属于弱碱性-过碱性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Pb正异常和弱的Eu异常;其87Sr/86Sr初始值多数介于0.7049~0.7062之间,εNd(t)值变化于-20.1^-13.3之间,岩浆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为εHf(t)=-28.9^-17.4。上述结果结合符山高镁闪长岩及其中地幔橄榄岩包体的研究暗示,华北地块中部早白垩世富碱侵入岩起源于受拆沉陆壳物质熔融的熔体改造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其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动力学背景下的岩石圈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 石成因 锆石U-PB定年 SR-ND-HF同位素 华北地块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部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的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圈地幔富集的证据 被引量:18
16
作者 任康绪 阎国翰 +3 位作者 蔡剑辉 牟保磊 李凤棠 储著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933-2944,共12页
华北克拉通北部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主要分布在燕辽三叉裂堑系和辽吉拗拉谷中及附近,为一套高碱高钾的基性-中性岩,以正长岩类为主。本文通过开展系统的 Nd、Sr、Pb 同位素研究,发现所有岩体岩石均以高负ε_(Nd)(t)为特征,ε_(Nd)(t)=... 华北克拉通北部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主要分布在燕辽三叉裂堑系和辽吉拗拉谷中及附近,为一套高碱高钾的基性-中性岩,以正长岩类为主。本文通过开展系统的 Nd、Sr、Pb 同位素研究,发现所有岩体岩石均以高负ε_(Nd)(t)为特征,ε_(Nd)(t)=-3.4~-7.5,平均值为~4.8,这与研究区古-中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石的 Nd 同位素特征(ε_(Nd)(t)=-4~-8) 一致,与燕辽裂堑系发育的偏碱性火山岩 Nd 同位素特征(ε_(Nd)(t)=-4.3~-8.9)也比较相似,表明它们的物质来源相似,都与富集地幔有关。Sr 同位素初始比值(^(87)St/^(86)Sr)_i比较低,主要变化在0.7028~0.7053之间,平均值为0.7041。钾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普遍较低,^(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 比值变化范围(梁屯-矿洞沟岩体除外)分别为14.500~15.70l、14.887~15.150和34.178~36.537,平均值分别为14.968、14.984和35.057。在ε_(Nd)(t)-ε_(Sr)(t)图解上,所有岩体的投影点均在地幔演化趋势线附近,比较接近 EMI 型富集地幔端员,暗示它们的物质来源与 EMI 型富集地幔有关;钾长石 Pb 同位素模式图也说明这些岩体物质来源与地幔和下地壳有关。通过两端员混合模拟,揭示了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少量的下地壳物质混染,平均约14%左右。从2.5Ga 左右开始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亏损程度逐渐变小,在2.2Ga 左右局部呈现富集性特征,1.85Ga时整个岩石圈地幔已经完全转变为富集性,之后富集程度越来越高。推测早期俯冲携带的壳源物质以及后期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可能是岩石圈地幔逐渐转变为富集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中元古代 华北克拉通 侵入 Nd Sr PB同位素 富集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及邻区三叠纪富碱侵入岩的成因意义 被引量:20
17
作者 汤艳杰 张宏福 英基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31-2040,共10页
富碱侵入岩主要包括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以及碱长花岗岩,其全碱含量(K2O+Na2O)一般>8%。碱性岩主要包括正长岩、霞石正长岩、辉石正长岩、霓霞正长岩、闪石正长岩等,在岩石化学上相对贫硅富铝高碱。碱性花岗岩是指含碱性角闪石、碱性... 富碱侵入岩主要包括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以及碱长花岗岩,其全碱含量(K2O+Na2O)一般>8%。碱性岩主要包括正长岩、霞石正长岩、辉石正长岩、霓霞正长岩、闪石正长岩等,在岩石化学上相对贫硅富铝高碱。碱性花岗岩是指含碱性角闪石、碱性辉石的花岗岩,相对富硅贫铝高碱。在各类侵入岩中,富碱侵入岩所占比例很小,其出露面积约占各类侵入岩出露总面积的2%。但是,富碱侵入岩却有重要的矿产和地质意义。富碱侵入岩的研究不仅对于揭示岩石圈地幔的组成特征、壳幔相互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为有关岩石圈演化、找矿勘查和资源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对现有资料的总结,燕辽-阴山地区目前已发现很多三叠纪的富碱侵入岩体,它们西起内蒙古包头市,东到吉林省的中部,向东一直延伸到朝鲜的北部,大体分布于北纬40°~42°之间(宽度约100km),构成一条近EW向、长达1500km的碱性岩带。阴山及邻区的三叠纪富碱侵入岩分布在包头、凉城、四子王旗、察哈尔右后旗和察哈尔右中旗地区,东边与之相邻的碱性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天镇、阳原和矾山,它们形成于268~190Ma,其中凉城和包头富碱侵入岩的形成年龄较小(197~190Ma)。这些杂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组成变化较大,其SiO2含量变化可从35%到70%。相比之下,四子王旗和察哈尔地区的正长岩具有较高的SiO2和Al2O3含量,较低的TiO2、Fe2O3和MgO,这可能反映了它们是地幔源区物质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而且经历了相对较大程度的辉石、橄榄岩和角闪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绝大多数正长岩具有很低的MgO含量,落在了板片熔融实验(1~4GPa)所产生的熔体范围之内,部分样品具有相对较高的MgO含量和Mg#,落在了来源于大洋板片熔融所产生的埃达克岩范围内,说明这些岩石的形成可能与再循环的俯冲板片熔融有关。这些侵入岩普遍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K和Sr)富集、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Th、U和P,其εNd(t)和(87Sr/86Sr)i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7^-3和0.7054~0.7092。多数数据点落在了大洋沉积物的范围内,显示出II型富集地幔参与的特征,即这些正长岩的原始岩浆主要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四子王旗正长岩具有最低的εNd(t)值(-17),表明下地壳物质的贡献较大,这与其钾长石的Pb同位素组成特征相一致。现有的Pb同位素数据也表明在研究区富碱侵入岩的岩浆形成过程中有大洋物质的参与。从εNd(t)值与侵入岩形成年龄的相关性变化可以看出,随着形成年龄的减小,下地壳物质的贡献在增加。总之,上述特征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并有不同程度的下地壳物质的参与。该富集地幔的形成与古亚洲洋的俯冲作用有关。由于富碱侵入岩通常形成于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因此研究区富碱侵入岩的形成标志着古亚洲洋的闭合以及华北-蒙古陆块碰撞的结束。这些俯冲和碰撞事件造成了华北北缘岩石圈地幔组成和性质的明显改变。该区富碱侵入岩的岩浆活动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动力学背景尚需精确的年代学和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来进一步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 石成因 阴山 三叠纪 古亚洲洋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正伟 朱炳泉 常向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07-519,共13页
在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的侵位与空间分布受同一个区域构造带(华北陆块南缘)控制,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富碱岩浆岩带。根据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研究,岩石类型主要分为碱性正长岩、碱性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三大类。富碱岩浆岩带自北而南可以划分... 在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的侵位与空间分布受同一个区域构造带(华北陆块南缘)控制,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富碱岩浆岩带。根据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研究,岩石类型主要分为碱性正长岩、碱性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三大类。富碱岩浆岩带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3个亚带:北部碱性正长岩亚带,中部碱性花岗岩亚带,南部石英正长岩亚带。3个亚带富碱岩浆在化学成分方面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富碱高钾特征,ALK=9~15,ω(K_2O)为5%~15%,ω(K_2O)/ω(Na_2O)=1.26~8.30。岩石中的暗色矿物辉石类主要为霓辉石和霓石,角闪石类主要为钙质浅闪石、阳起石质闪石、镁质角闪石、钠钙质绿闪石,黑云母类主要为铁云母和金云母。岩石中的长石类主要为K-Na系列富K端员的微斜长石和最大微斜长石,少量钠长石,极少Na-Ca系列的斜长石。霞石类主要为钾霞石和钙霞石。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有以下显示:(1)REE总量200~1100μg/g,LREE/HREE比值4~15,δEu表现为无Eu异常或轻微正负Eu异常,(La/Yb)_n值多为10~30;(2)部分岩石类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分布模式曲线总斜率为负,Ba,Nb,Zr具明显负异常,表明他们具有大陆裂谷碱性花岗岩的特征;(3)岩石Nd、Sr和Pb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富碱侵入体的源区应是以下地壳为主,带入少量地幔和上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 地球化学 性花岗 东秦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江地区富碱侵入岩与煌斑岩的同源性 被引量:15
19
作者 金志升 黄智龙 朱成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4-16,共3页
云南三江地区富碱侵入岩与煌斑岩的同源性金志升黄智龙朱成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三江地区富碱侵入岩煌斑岩同源性三江地区富碱侵入岩带(亦称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是世界上著名的富碱侵入岩... 云南三江地区富碱侵入岩与煌斑岩的同源性金志升黄智龙朱成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三江地区富碱侵入岩煌斑岩同源性三江地区富碱侵入岩带(亦称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是世界上著名的富碱侵入岩带之一,前人对该区富碱侵入岩进行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地区 侵入 煌斑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龙江盆地光华组碱流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超 吴新伟 +2 位作者 张渝金 郭威 权京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1-1541,共11页
对大兴安岭北段龙江盆地光华组碱流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龄研究,并对其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龙江盆地碱流岩的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生长环带和较高的Th/U值(0.71~2.12),反映了岩浆成因特征,LAICP-MS锆... 对大兴安岭北段龙江盆地光华组碱流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龄研究,并对其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龙江盆地碱流岩的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生长环带和较高的Th/U值(0.71~2.12),反映了岩浆成因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2.4±1.7Ma(n=19,MSWD=0.77)。岩石富硅、富碱,贫Mg、Ca;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现右倾"V"字形特征,显示强烈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显示具有较低的Sr和Ba丰度,以及较高的Rb、Th、U、Zr等特点。以上特征表明,龙江盆地碱流岩类似于铝质A1型花岗岩,为长英质地壳部分熔融及其后斜长石和Ti、Fe氧化物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代表了伸展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年龄 A型花岗 地球化学 早白垩世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