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新型二元复合驱性能
1
作者 吴澳回 田雨 +4 位作者 郑皓轩 张进 安锋涛 陈俊耀 师永民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17-2821,2825,共6页
为解决无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容易结垢造成储层堵塞问题,以N-牛脂基三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二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多胺类有机碱表面活性剂GAS,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DSS)、及DSS与不同有机碱形成... 为解决无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容易结垢造成储层堵塞问题,以N-牛脂基三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二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多胺类有机碱表面活性剂GAS,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DSS)、及DSS与不同有机碱形成的复配体系进行了各项性能对比,最终对该有机碱表面活性剂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复配形成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进行了驱油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有机碱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为2.9×10^(-5)mol/L,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数量级,且2 h后的乳化析水率仅为56%。该有机碱表面活性剂GAS与HPAM形成的驱油体系在水驱后可继续提高采收率19.50%,为实现碱表一体化在三元复合驱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在三次采油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双子Gemini 二元复合 阴离子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体系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增宝 赵修太 +3 位作者 白英睿 赵敏 李永来 陈文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4-569,共6页
分别研究了含有有机碱、无机碱的碱表面活性剂AS二元复合驱体系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耐温抗盐性能、乳化性能、表面活性剂在油砂表面的吸附量、地层水结垢趋势、提高原油采收率及驱油特性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碱的二元复合驱油... 分别研究了含有有机碱、无机碱的碱表面活性剂AS二元复合驱体系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耐温抗盐性能、乳化性能、表面活性剂在油砂表面的吸附量、地层水结垢趋势、提高原油采收率及驱油特性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碱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相比,复合碱的驱油体系可以提高抗盐性能、原油乳化性能及原油采收率幅度;碱的种类影响驱油体系的耐温抗盐性能及乳化性能,含有有机碱的驱油体系的抗盐性能好,抗盐可达50000mg/L,含有无机碱的驱油体系抗温性能及对原油乳化能力好,抗温达90℃,原油脱水率最低(8.5%);碱的加入可降低石油磺酸盐在油砂表面的最大吸附量,降低量为25%数30%;复合有机碱及复合无机碱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均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采收率幅度超过18%,但与复合无机碱的驱油体系相比,复合有机碱的驱油体系可以有效减弱地层水的结垢趋势;复合有机碱与复合无机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微观驱油特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无机 表面活性 二元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体系与胜利孤东原油间协同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路 赵濉 +1 位作者 罗澜 俞稼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8-353,共6页
考察了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石油磺酸盐Cy体系与胜利孤东原油及萃取其酸性组分后的剩余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发现复合驱油体系中的外加表面活性剂、碱与原油原位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 考察了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石油磺酸盐Cy体系与胜利孤东原油及萃取其酸性组分后的剩余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发现复合驱油体系中的外加表面活性剂、碱与原油原位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对低离子强度下短时间内的界面张力影响较大;外加表面活性剂对高离子强度下长时间的界面张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效应 表面活性 油体系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羧基甜菜碱BS13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张力及驱油效果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文祥 王磊 +2 位作者 王超 张向宇 崔茂蕾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4,59,共4页
测定新型羧基甜菜碱BS13及其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研究加入磷酸钠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确定体系中BS13及磷酸钠的最佳比例;应用复配体系进行驱油效果的评价,并同现场常用的强碱三元体系的驱油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S13复配体系的驱油... 测定新型羧基甜菜碱BS13及其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研究加入磷酸钠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确定体系中BS13及磷酸钠的最佳比例;应用复配体系进行驱油效果的评价,并同现场常用的强碱三元体系的驱油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S13复配体系的驱油效果好于现场常用的强碱三元体系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甜菜 表面活性 油效果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疏水缔合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罗平亚 李华斌 +2 位作者 郑焰 廖广志 杨振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4,共4页
在大庆油田油层及流体性质条件下 ,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 碱 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ASP)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了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 ,疏水缔合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盐、耐碱性 ,在相同粘度 (例如 4 0mPa·s)下 ,缔合的聚合物... 在大庆油田油层及流体性质条件下 ,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 碱 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ASP)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了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 ,疏水缔合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盐、耐碱性 ,在相同粘度 (例如 4 0mPa·s)下 ,缔合的聚合物用量比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三元复合体系低 5 0 %~ 70 % ;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和相稳定性 ,在 75d内体系稳定 ,无相分离和沉淀 ;疏水缔合聚合物对ASP体系与大庆原油界面张力无明显影响 ;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相比 ,疏水缔合聚合物ASP体系表面活性剂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较低 ,对NaOH的静态吸附量无影响。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 ,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2 0 % (OOIP)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三元复合物 疏水缔合聚合物 油效果评价 大庆油田 表面活性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组成对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哲 孙学法 +3 位作者 卢祥国 陈欣 喻琴 田春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5-730,共6页
采用大庆油田不同区域油水样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相互作用,研究了原油组成对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及采出液性质的影响;采用FTIR,GC-MS,XRF等方法对原油油水样、萃取活性组分、萃余油组分及油相中硫元素含量进行表征... 采用大庆油田不同区域油水样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相互作用,研究了原油组成对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及采出液性质的影响;采用FTIR,GC-MS,XRF等方法对原油油水样、萃取活性组分、萃余油组分及油相中硫元素含量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各油水样中的萃取活性组分均具有典型一元饱和羧酸(脂肪酸和环烷酸)峰值特征,喇嘛甸油水样萃余油正构烷烃中的重质组分含量较高,其组成与表面活性剂重烷基苯磺酸盐的组分更接近。实验结果表明,油水样中萃取活性组分及萃余油与三元复合体系间界面张力虽较高,但原油与三元复合体系间却可实现超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原油 三元复合 -表面活性-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系数法筛选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及碱剂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继山 姚同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1-273,共3页
建议根据油水乳状液的不稳定系数(USI)筛选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碱剂及其复配物。以实验温度下5mL化学剂水溶液与5mL原油形成的乳状液在30min内累计分出的水相体积(以毫升计)表示USI。在65℃下测定了3种表面活性剂(NPC 10,OP 20,KPS)、Na2... 建议根据油水乳状液的不稳定系数(USI)筛选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碱剂及其复配物。以实验温度下5mL化学剂水溶液与5mL原油形成的乳状液在30min内累计分出的水相体积(以毫升计)表示USI。在65℃下测定了3种表面活性剂(NPC 10,OP 20,KPS)、Na2CO3、质量比1∶4的KPS+Na2CO3水溶液与中原油田卫58块19井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的USI值,给出了USI值与化学剂水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每一化学剂或复配物都有一最佳浓度,在该浓度下USI值最小。在单剂中Na2CO3的USI曲线最低,质量比1∶4的KPS+Na2CO3的USI曲线更低。65℃下这些化学剂(复配物)的最低界面张力曲线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将快速的USI方法与IFT方法相结合,为卫58块筛选出了驱油剂0.16%KPS+0.64%Na2CO3并已成功用于卫58块驱油。图2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系数法 油工艺 表面活性 原油 界面张力 化学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流变行为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黄丽 宋俭 +4 位作者 周浩 吴燕飚 高树棠 高歌 马荣堂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99-101,共3页
研究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A S P)复合驱油体系的流变行为以及盐类型、碱、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 A S P
关键词 流变 三元复合 高聚物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碱表面活性剂羧基甜菜碱表/界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蔡红岩 王红庄 +2 位作者 朱友益 龙杭 樊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研究了自制的含双键羧基甜菜碱BC的表面性能和无碱条件下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性能。45℃时,BC的临界胶束浓度(C_(cmc))为1.02×10^(-5)mol/L,γ_(cmc)为29.603 mN/m。油水来源为大庆一厂时,在BC质量分数为0.05%~0.20%时,BC一元体系、... 研究了自制的含双键羧基甜菜碱BC的表面性能和无碱条件下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性能。45℃时,BC的临界胶束浓度(C_(cmc))为1.02×10^(-5)mol/L,γ_(cmc)为29.603 mN/m。油水来源为大庆一厂时,在BC质量分数为0.05%~0.20%时,BC一元体系、BC/0.09%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二元体系采出水溶液与原油和模拟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均达到10^(-3)mN/m数量级,单一活性剂体系与模拟原油间界面张力降幅大于相应的原油结果,二元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时间比一元体系长。油水来源为大庆三厂时,BC一元体系采出水溶液与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且45℃老化160 d的界面张力仍保持在10^(-3)数量级,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表面活性 羧基甜菜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与储层矿物反应液中硅、铝浓度测定及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忠 柴国兴 +1 位作者 马利成 周志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0-362,共3页
介绍了用钼酸铵、铬天青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碱与储层矿物反应液中硅、铝元素浓度所用的试剂、操作程序及标准工作曲线。使用硅和铝标准溶液建立的测硅和测铝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μg/mL和0~0.8μg/mL。实验用碱与储层矿物反应... 介绍了用钼酸铵、铬天青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碱与储层矿物反应液中硅、铝元素浓度所用的试剂、操作程序及标准工作曲线。使用硅和铝标准溶液建立的测硅和测铝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μg/mL和0~0.8μg/mL。实验用碱与储层矿物反应液为0.5%~5%NaOH溶液、0.5%~5%Na2CO3溶液分别与石英、斜长石、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等反应后的混合液。显色后的测硅溶液可以稀释后测吸光度而显色后的测铝溶液则不能稀释。浓度为50μg/mL的HPAM对铝浓度测定无干扰;10μg/mL的聚合物HPAM对硅浓度测定,10μg/mL的表面活性剂OP 10对硅、铝浓度测定有轻微影响但可以忽略(使吸光度略增大)。图6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 储层 矿物反应液 硅浓度 铝浓度 测定 表面活性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驱用商品表面活性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绪龙 施晓乐 +4 位作者 隋希华 江小芳 王贺振 蒋生祥 刘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胜利油田研制的一个三元复合驱配方中含有辅助表面活性剂SL 1,这是一种厂家未提供成份的商品表面活性剂。为了分析注入和采出液中SL 1的浓度 ,研制了两种液相色谱柱填料ODS和SAX ,将两柱串联 ,这一双组份表面活性剂流过双柱后产生对称... 胜利油田研制的一个三元复合驱配方中含有辅助表面活性剂SL 1,这是一种厂家未提供成份的商品表面活性剂。为了分析注入和采出液中SL 1的浓度 ,研制了两种液相色谱柱填料ODS和SAX ,将两柱串联 ,这一双组份表面活性剂流过双柱后产生对称的单一色谱峰 ,从而实现了定量测定。水样中与SL 1共存的物质如Na2 CO3 、主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及矿化成份不干扰SL 1的测定。所建立的这种HPLC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 .4mg/L ,线性范围为 5 0— 10 0 0mg/L ,回收率为 95 .7%— 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复配 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硅胶基固定相 三元复合油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表面活性剂(A/S)改善千22块普通稠油开采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雅萍 刘其成 孟平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9-42,共4页
方法 针对辽河油区千 2 2块莲花油层普通稠油油品的界面性质 ,在室内进行了A/S复合驱油体系的实验研究。目的 为改善该区块的开采效果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技术储备。结果 通过对 9种抗盐性较好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 ,优选出两种与Na2 C... 方法 针对辽河油区千 2 2块莲花油层普通稠油油品的界面性质 ,在室内进行了A/S复合驱油体系的实验研究。目的 为改善该区块的开采效果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技术储备。结果 通过对 9种抗盐性较好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 ,优选出两种与Na2 CO3 复配后的复合体系 ,可使油 /水界面张力值降至 10 -3 mN/m以下 ;由活性图可看出 ,该复合配方体系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单独碱液与原油间长期接触后的萃取液可降低新鲜原油的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实验表明 :在人工充填天然岩心上注入段塞 0 5PV时 ,可提高采收率 17 31%。结论 碱 /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可改善普通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为同类油田的开采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普通稠油 油效率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3+)对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体系性质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可 卢祥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8-241,292,共5页
在由1.4 g/L HPAM、2.5 g/L石油磺酸盐、12 g/L Na2CO3组成的ASP污水溶液中分别加入0、17.5、35、70、140 mg/L(以Cr3+计)醋酸铬,在45℃下考察铬加量对驱油液多项性能的影响。加入铬交联剂使ASP驱油液的表观黏度~放置时间(0~20 h)曲线... 在由1.4 g/L HPAM、2.5 g/L石油磺酸盐、12 g/L Na2CO3组成的ASP污水溶液中分别加入0、17.5、35、70、140 mg/L(以Cr3+计)醋酸铬,在45℃下考察铬加量对驱油液多项性能的影响。加入铬交联剂使ASP驱油液的表观黏度~放置时间(0~20 h)曲线、界面张力~放置时间曲线、黏度~剪切速率曲线、储能模量~角频率曲线、损耗模量~角频率曲线均整体上移,铬加量越大则上移幅度越大。其中油水界面张力在放置时间≤5天时均在超低值范围(10-3mN/m),5天后加Cr3+17.5 mg/L的ASP的界面张力低于不加铬的体系。通过~1.27μm2的均质人造岩心的阻力系数特别是残余阻力系数,随加铬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大。VK=0.89、K≈1.0μm2的层内非均质人造岩心在水驱后注入ASP时压力升高幅度随加铬量的增大而大幅增大,转水驱后注入压力的下降幅度则相差不多;水驱后注入0.38 PV不加铬和加Cr3+140 mg/L的ASP液,采收率增值分别为29.8%和34.1%,注入0.1 PV无铬ASP+0.18 PV加铬(140 mg/L)ASP+0.1 PV无铬ASP使采收率增值达到39.4%。图5表4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聚合物(ASP)油体系 铬交联ASP油体系 铬浓度 黏度性质 黏弹性 界面张力 渗流阻力 油效率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相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绪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57-361,共5页
本文综述了采用乳化筛选试验法制作活性图,对碱-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PS)驱油体系相性质所作的研究。讨论了活性剂、碱对体系相性质的影响及相性质与界面张力、驱油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碱-原油体系中加入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可使活性区加宽... 本文综述了采用乳化筛选试验法制作活性图,对碱-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PS)驱油体系相性质所作的研究。讨论了活性剂、碱对体系相性质的影响及相性质与界面张力、驱油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碱-原油体系中加入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可使活性区加宽,体系最佳含盐量提高。过量碱在体系中起电解质作用。一价阳离子对相性质的影响次序为 K^+>Na^+>NH_4^+。最佳体系的界面张力可达到很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表面活性-聚合物油体系 三次采油 相特性 界面张力 油效率 乳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表面活性剂SY-2在三元复合驱注入井防堵中的应用
15
作者 刘军 李华 +3 位作者 王茹满 郭云霞 王云 张永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研制了含两种官能团的表面活性剂SY-2,用于三元复合驱替液注入井的增注处理。该剂在砂岩储层岩石表面吸附成膜,减少聚合物的吸附量,阻止碱与岩石反应,防止注入井堵塞。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经0.1%SY-2水溶液处理的石英砂,对聚合物的吸附量... 研制了含两种官能团的表面活性剂SY-2,用于三元复合驱替液注入井的增注处理。该剂在砂岩储层岩石表面吸附成膜,减少聚合物的吸附量,阻止碱与岩石反应,防止注入井堵塞。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经0.1%SY-2水溶液处理的石英砂,对聚合物的吸附量下降超过70%,在1.2%NaOH水溶液中的溶蚀率平均减小60%;水驱油至含水98%的树脂胶结石英砂岩心,经0.1%SY-2水溶液处理后注入三元复合驱替液,注入量达15 PV时驱替压力为初始值的1.52倍,而未经SY-2处理直接注入时为初始值的2.14倍;SY-2处理不影响三元复合驱岩心的采收率增值。在大庆杏六区东部Ⅰ块三元复合驱项目中,一部分可能出现注入困难的注入井实施了SY-2预处理,三元复合驱替液的注入压力平均降低1.3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三元复合 注入井 增注处理 聚合物吸附 岩反应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BS复合驱油体系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16
作者 吴文祥 张向宇 郭明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大庆油田使用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Sy为表面活性剂组分的强碱ASP三元体系作对比,考察了由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的两性甜菜碱表面活性剂BS配制的无碱SP二元体系和加磷酸钠牺牲剂的该SP二元体系的驱油效率。实验岩心为Ka≈1μm2的环... 以大庆油田使用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Sy为表面活性剂组分的强碱ASP三元体系作对比,考察了由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的两性甜菜碱表面活性剂BS配制的无碱SP二元体系和加磷酸钠牺牲剂的该SP二元体系的驱油效率。实验岩心为Ka≈1μm2的环氧树脂胶结石英砂均质、非均质(变异系数0.72)岩心。驱油实验模拟大庆油田条件(温度45℃),实验体系含表面活性剂3.0g/L,分等黏度(20,40,80mPa.s)和等聚合物浓度(0.5,1.5,2.5g/L)两个系列,化学剂主段塞0.35PV,后续聚合物保护段塞0.20PV。体系黏度由20mPa.s增至40mPa.s或聚合物浓度由0.5g/L增至1.5g/L时,均质岩心上的采收率增幅很大,黏度或聚合物浓度继续增大时增幅很小。均质岩心上的驱油效果,在等黏度条件下加牺牲剂的SP二元体系最好,SP二元体系和强碱ASP三元体系相近并较差,在等聚合物浓度条件下SP二元体系和加牺牲剂的SP二元体系最好且相近,强碱ASP三元体系较差。在非均质岩心上的驱油效果,当体系黏度为40mg/L时,加牺牲剂SP二元体系最好,SP二元体系次之,强碱ASP三元体系最差,当聚合物浓度为2.5g/L时,加牺牲剂SP二元体系与SP二元体系相当,强碱ASP三元体系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衍生物 两性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聚合物二元体系 牺牲 磷酸钠 岩心油实验 提高采收率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低渗透高盐油藏的醇醚磺酸盐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注体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国庆 龚卓婷 +2 位作者 易晓 王正良 郑延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3-481,共9页
低渗油藏具有孔喉半径小、渗透能力低、吸水能力差等特点,导致化学驱油效果不理想。针对该问题,在十二醇中引入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并经磺化得到醇醚磺酸盐(DP6E6S),构建了DP6E6S与C16羧基甜菜碱(PNC)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评价了该体... 低渗油藏具有孔喉半径小、渗透能力低、吸水能力差等特点,导致化学驱油效果不理想。针对该问题,在十二醇中引入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并经磺化得到醇醚磺酸盐(DP6E6S),构建了DP6E6S与C16羧基甜菜碱(PNC)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评价了该体系的表/界面性能、老化性、吸附性、润湿性和乳化性能,并通过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复配体系的增注性能。结果表明,PNC与DP6E6S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与单一表面活性剂相比,可以有效降低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和抗吸附性能。PNC与DP6E6S复配物质的量比为1∶1和2∶3的表面活性剂体系具备较强的抗老化性能,能在较宽的盐度范围(5%~10%)内将油水界面张力维持至10-3mN/m,在60℃下老化30 d后的油水界面张力无明显变化。随着盐度增加,由复配表面活性剂制得的乳液会经历从Winsor I到WinsorⅢ再到WinsorⅡ的相转变过程,中相乳液体积较大,乳液稳定性好。Na Cl加量为8%时,配比为1∶1和2∶3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乳液的平均粒径均达到最小值,分别为7.52、10.01μm。此外,该配比下的复配表面活性剂溶液还具有良好的增溶效果,油增溶量分别高达68、64 mL/g。具有低界面张力和高润湿角的PNC/DP6E6S复配体系有利于低渗透储层的降压增注。与水驱相比,配比为1∶1和2∶3的表面活性剂体系的降压率分别可达到28.9%和23.9%,采收率提高21.85百分点和18.92百分点。PNC、DP6E6S配比为1∶1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降低毛细管力的能力强于配比为2∶3的体系,降压增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表面活性 醇醚磺酸盐 羧基甜菜 增注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活性剂驱油体系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文玲 方琪 +1 位作者 伊庆庵 刘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07,共3页
通过研究作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甜菜碱污水溶液与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脱水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探讨了活性剂浓度、碱的种类和浓度、牺牲剂等因素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岩心静态吸附前后和采出液界面张力值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 通过研究作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甜菜碱污水溶液与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脱水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探讨了活性剂浓度、碱的种类和浓度、牺牲剂等因素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岩心静态吸附前后和采出液界面张力值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碱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较大,该体系表面活性剂中无需加碱;牺牲剂加入到此类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中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甜菜 界面张力 牺牲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的静态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毛宏志 林元 +3 位作者 李干佐 徐桂英 刘木辛 李月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5-87,共3页
针对Tween80-IIPAN3530S-Na2CO3+NaHCO3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在胜利油田孤东油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Tween80的吸附规律满足Langmuir方程;IIPAM3530S和复碱抑制Tween80在油砂上的吸附;IIPAM3530S和Tween80减... 针对Tween80-IIPAN3530S-Na2CO3+NaHCO3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在胜利油田孤东油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Tween80的吸附规律满足Langmuir方程;IIPAM3530S和复碱抑制Tween80在油砂上的吸附;IIPAM3530S和Tween80减小Na2CO3和NaHCO3的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 表面活性 吸附 三元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刚 孙润久 张彦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针对萨北油田小井距生物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中存在的生物表面活性剂RH的定量分析检测问题 ,通过室内实验 ,验证了三元体系中聚合物、碱、ORS4 1及污水对pH值定量分析的影响。并通过线性回归 ,得出RH定量分析的公式 ,较好地解... 针对萨北油田小井距生物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中存在的生物表面活性剂RH的定量分析检测问题 ,通过室内实验 ,验证了三元体系中聚合物、碱、ORS4 1及污水对pH值定量分析的影响。并通过线性回归 ,得出RH定量分析的公式 ,较好地解决了RH的检测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三元复合 污水 PH值 RH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