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_2(A^1∑_u^+,v=8~b^3∏_(0u),v=14)-Na体系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效应(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健 倪艳清 +2 位作者 曲健 李永庆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4-350,共7页
沙国河及其工作组于1995年发表了COA1∏(v=0)~e3∑-(v=1)与He,Ne及其它碰撞伴的碰撞过程中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并得到了积分干涉角,陈等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了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3s)碰撞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 沙国河及其工作组于1995年发表了COA1∏(v=0)~e3∑-(v=1)与He,Ne及其它碰撞伴的碰撞过程中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并得到了积分干涉角,陈等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了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3s)碰撞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孙等计算了其积分干涉角,但是对微分干涉角没有过多的计算.本文作为对原子-双原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的基础上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长程相互作用势,计算了单叁混合态的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碰撞的微分干涉角,并得到了微分干涉角与碰撞参数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传能 碰撞诱导量子干涉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 Case(b)情况下的非弹性散射及Λ相关量子干涉的理解(英文)
2
作者 李健 霍一宁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6-1041,共6页
在理论研究中,对洪德情况(a)下2Π态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已经进行了研究.为了对Λ相关的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系统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洪德情况(b)下原子-双原子分子动力学模型.讨论洪德情况(b)下双原子... 在理论研究中,对洪德情况(a)下2Π态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已经进行了研究.为了对Λ相关的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系统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洪德情况(b)下原子-双原子分子动力学模型.讨论洪德情况(b)下双原子分子的干涉程度,对NO洪德情况(b)下与He、Ne、Ar碰撞的干涉角进行了定量计算.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下,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讨论各个因素(实验温度、碰撞伴、转动量子数等)对干涉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量子干涉 转动能量转移 干涉 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l诱导CO碰撞传能中的微分干涉相位角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红梅 沙国河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6-219,共4页
CO(A_1Π,v=0-e^3Σ-,v=1)-HCl体系中的碰撞诱导量子干涉效应已经在静态池中被观测到,且测量到的干涉相位角分别是101°(J=12)和110°(J=13),此结果实际上是对各种可能碰撞参数和碰撞能量的加权平均.为探知被积分效应掩盖的动... CO(A_1Π,v=0-e^3Σ-,v=1)-HCl体系中的碰撞诱导量子干涉效应已经在静态池中被观测到,且测量到的干涉相位角分别是101°(J=12)和110°(J=13),此结果实际上是对各种可能碰撞参数和碰撞能量的加权平均.为探知被积分效应掩盖的动力学信息,分析微分干涉相位角对于碰撞参数(b)和碰撞相对速度(v)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对物理上有意义的b和v,CO-HCl体系的微分干涉相位角分布在93°~116°范围,都是大于90°的钝角,说明不存在正干涉和负干涉相互抵消的问题,平均效应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量子干涉效应 干涉相位角 微分干涉相位角 单重三重混合态 碰撞传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三重混合态Na_2(A^1∑~u^+,v=8~b^3Π_(0u),v=14)和Na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计算(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倪艳清 李健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1426,共6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单三重混合态同核双原子分子Na2(A1∑u+,v=8~b3Π0u,v=14)和Na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且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势(一种是长程吸引相互作用势,另一种是Lennard-Jones相互作用势),进行了具体的数值计算.... 文章详细介绍了单三重混合态同核双原子分子Na2(A1∑u+,v=8~b3Π0u,v=14)和Na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且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势(一种是长程吸引相互作用势,另一种是Lennard-Jones相互作用势),进行了具体的数值计算.在实验温度750 K下,计算积分干涉相位角,与实验值相差很小.干涉相位角的大小表明混合态体系碰撞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是不容忽视的.最后,分析了干涉相位角随着不同参数的变化关系,发现Na2Na体系中,干涉相位角随各参数变化而变化,但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传能 碰撞诱导量子干涉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X^2Π)分子系统碰撞诱导转动传能实验的理论解释(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健 鞠丽平 +1 位作者 王伟丽 马凤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430,共7页
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对Λ分裂引起的CN(X2Π)与惰性气体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讨论了在洪德情况(a)2Π电子态下,微分干涉角.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下,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以及影响干涉角的各... 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对Λ分裂引起的CN(X2Π)与惰性气体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讨论了在洪德情况(a)2Π电子态下,微分干涉角.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下,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以及影响干涉角的各个因素(实验温度、碰撞伴、转动量子数等),定量计算了原子-双原子分子系统的微分干涉角.研究了影响微分干涉角的各个因素,讨论了微分干涉角随碰撞伴及速度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量子干涉 转动能量转移 干涉 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