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碰撞辐射模型诊断大气压双频氩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二维分布
1
作者 曹琪璐 黄晓江 +2 位作者 肖希健 张娇娇 徐雨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86,共7页
利用发射光谱结合碰撞辐射模型(OES-CRM),探究大气压双频(2.00 MHz、13.56 MHz)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使用CCD相机结合带通滤波片拍摄特定波长(694.3 nm、750.0 nm)谱线强度的二维图像,通过碰撞辐射模型计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 利用发射光谱结合碰撞辐射模型(OES-CRM),探究大气压双频(2.00 MHz、13.56 MHz)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使用CCD相机结合带通滤波片拍摄特定波长(694.3 nm、750.0 nm)谱线强度的二维图像,通过碰撞辐射模型计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轴向分布和二维空间分布。试验中,分别改变低频电源和高频电源的功率,探究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对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频功率的增加,电子密度明显增加,且体区两端靠近鞘层处变化更明显,而电子温度略有升高;增加低频分量时,放电强度降低,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均略有降低,等离子体鞘层明显向体区扩张。总体上,高频分量主要影响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量,而低频分量主要影响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可见大气压双频放电能独立调控等离子体的参数值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双频放电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碰撞辐射模型 二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光谱结合碰撞辐射模型诊断常压容性耦合等离子体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墅 黄晓江 +1 位作者 丁可 苗晓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2-496,共5页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常压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诊断的简单碰撞辐射(collision radiation,CR)模型,将发射光谱(optical emission spectrum,OES)与CR模型结合,测量常压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Te)、电子密度(ne)等重要参数,并和由一维混...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常压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诊断的简单碰撞辐射(collision radiation,CR)模型,将发射光谱(optical emission spectrum,OES)与CR模型结合,测量常压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Te)、电子密度(ne)等重要参数,并和由一维混合整体模型(hybrid global model)模拟得到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两种方法得出的Te和ne随射频源功率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表明CR模型是正确的,故OES结合CR模型的方法可用于常压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辐射模型 发射光谱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一维混合整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辐射模型诊断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豪 黄晓江 王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7-332,共6页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低气压下双频容性耦合氩(Ar)等离子体的碰撞辐射模型,在试验仪器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现电源频率对该模型的影响不大。利用碰撞辐射模型结合发射光谱(OES),测试了双频容性耦合Ar等离子体在高低频放电中电子温度(T_e)...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低气压下双频容性耦合氩(Ar)等离子体的碰撞辐射模型,在试验仪器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现电源频率对该模型的影响不大。利用碰撞辐射模型结合发射光谱(OES),测试了双频容性耦合Ar等离子体在高低频放电中电子温度(T_e)和电子密度(n_e)随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n_e随功率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高频放电中增长的幅度更大,这说明在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中,虽然高频和低频功率并未完全解耦,但高频功率仍在控制等离子体的密度方面占主导作用;高频和低频功率对T_e的影响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 碰撞辐射模型 发射光谱 朗缪尔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原子碰撞辐射模型的发射光谱法诊断电子密度
4
作者 李增山 李冬 陈德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35-336,共2页
基于碰撞辐射模型,利用氢原子的巴尔末线比对HUST射频负氢离子源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进行诊断。首先针对HUST离子源等离子体的放电条件,建立了综合考虑氢原子直接激发和氢分子解离激发机制的碰撞辐射模型。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氢原子的巴... 基于碰撞辐射模型,利用氢原子的巴尔末线比对HUST射频负氢离子源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进行诊断。首先针对HUST离子源等离子体的放电条件,建立了综合考虑氢原子直接激发和氢分子解离激发机制的碰撞辐射模型。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氢原子的巴尔末线比来诊断电子密度。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的氢原子分子密度比对电子密度诊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子温度较高,氢分子的解离度较低的等离子体放电状态下,必须同时考虑氢原子直接激发和氢分子解离激发对激发态氢原子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光谱 负氢离子源 碰撞辐射模型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飞行器紫外辐射特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袁琳慧 王瑜 孙笑一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共18页
为了进一步明晰高速飞行器紫外辐射的相关机理与计算方法、辐射特性和未来研究方向,基于高速非平衡流场理论和紫外辐射跃迁机理,详细分析了光谱吸收系数、分子数密度等参数的计算过程,以及逐线计算法和辐射传输方程的应用场景。目前主... 为了进一步明晰高速飞行器紫外辐射的相关机理与计算方法、辐射特性和未来研究方向,基于高速非平衡流场理论和紫外辐射跃迁机理,详细分析了光谱吸收系数、分子数密度等参数的计算过程,以及逐线计算法和辐射传输方程的应用场景。目前主要是通过模拟和实验手段对NO和OH分子的碰撞–辐射模型进行研究,以预测紫外光谱和辐射特性。此外,本文还综述了紫外辐射传输建模现状,明确了高速飞行器不同位置、观测角度以及飞行高度和速度对紫外辐射亮度的影响,并指出不同比例的紫外辐射源也会对飞行器尾焰的紫外辐射特性产生影响。通过对近几十年的地面和飞行实验进行研究,分析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差异,提出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未来工作将集中于构建一体化辐射模型、发展先进紫外测试技术并拓展非平衡诊断技术,以满足目标特性探测和热防护系统优化等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紫外辐射 逐线计算法 辐射传输 碰撞-辐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金等离子体的电子离子碰撞电离速率系数 被引量:1
6
作者 易有根 王学文 +4 位作者 郑志坚 颜君 李萍 方泉玉 邱玉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电子离子碰撞电离过程在超组态碰撞辐射 (SCROLL)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力学平衡 (non LTE)高Z材料Au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 5 f - 3d跃迁中各种复杂离子的电离态特性 ,诸如离子的平均电离度和电荷态分布是一个主要过程。基于准相对论扭... 电子离子碰撞电离过程在超组态碰撞辐射 (SCROLL)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力学平衡 (non LTE)高Z材料Au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 5 f - 3d跃迁中各种复杂离子的电离态特性 ,诸如离子的平均电离度和电荷态分布是一个主要过程。基于准相对论扭曲波玻恩交换近似 ,采用组态平均的方法 ,从头计算了金M带类铁金离子 类锗金离子的电子离子碰撞电离速率系数 ,其中电离截面的高能行为由Bethe系数决定。结果表明 :在“神光Ⅱ”实验装置诊断的电子温度~ 2keV ,电子密度~ 6× 10 2 1cm-3 范围内 ,这些参数有利于使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拟Au的激光等离子体M带细致谱 5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离子碰撞电离 类铁金离子-类锗金离子 速率系数 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 激光金等离子体 原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非平衡流动−辐射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耀文 孙素蓉 +5 位作者 黄河激 孟显 曹进文 耿金越 闫聪 王海兴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07-2817,共11页
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过程中所承受对流加热和辐射加热可能具有相当的量级,因此合理准确预测气动加热需要将二者进行综合考虑.文章发展了具有非玻尔兹曼电子能级分布和振动能级分布的高温空气碰撞辐射模型,并耦合一维激波后流动方程计算... 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过程中所承受对流加热和辐射加热可能具有相当的量级,因此合理准确预测气动加热需要将二者进行综合考虑.文章发展了具有非玻尔兹曼电子能级分布和振动能级分布的高温空气碰撞辐射模型,并耦合一维激波后流动方程计算不同飞行条件下激波后的非平衡流动特性,采用逐线辐射输运模型计算获得激波后非平衡辐射特性、辐射强度和辐射输运通量,深入比较分析了不同飞行高度和马赫数对非平衡流动和辐射输运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高空高马赫飞行条件,其波后流动存在显著的热力学非平衡、化学非平衡和能级非平衡特征,在近激波区域高振动能级和原子高束缚电子激发态明显低于玻尔兹曼分布.在高空高马赫条件下真空紫外辐射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是由高能原子束缚−束缚跃迁造成的.随着高度和马赫数的下降,激波层内气体解离和电离程度降低,原子辐射贡献下降,分子辐射贡献增加,导致红外、可见光和紫外波段的辐射输运增强,真空紫外辐射输运过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热化学非平衡 碰撞辐射模型 辐射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带高能光子对发射谱诊断辐射场温度的影响
8
作者 韩小英 许琰 +1 位作者 吴泽清 颜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7-1162,共6页
在稳态近似下通过求解速率方程分别计算了有无M带高能光子存在下,不同温度密度下Cl等离子体的离化度分布以及发射谱,研究了高能光子对等离子体发射谱的影响。研究发现:腔内混有的少量M带高能光子几乎不影响等离子体中重要的离化度分布,... 在稳态近似下通过求解速率方程分别计算了有无M带高能光子存在下,不同温度密度下Cl等离子体的离化度分布以及发射谱,研究了高能光子对等离子体发射谱的影响。研究发现:腔内混有的少量M带高能光子几乎不影响等离子体中重要的离化度分布,但是会激发或者电离各种离子的内壳层电子,从而对发射谱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有M带高能光子存在时,用发射谱诊断等离子体温度时需要同时考虑温度、密度和M带高能光子对发射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带高能光子 碰撞辐射模型 速率方程 发射谱 离化度布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跃迁速率对热力学非平衡氮气紫外辐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杰 余西龙 +3 位作者 段然 朱希娟 李霞 马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2-477,共6页
基于氮气的碰撞-辐射(CR)模型,计算了速度为6.2km/s、初始压力为133Pa的高超声速流动激波中N_2和N_2^+分子电子能级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激发跃迁速率模型对电子能级分布及辐射光谱模拟的影响。针对流动中热力学非平衡区域和平衡区域,... 基于氮气的碰撞-辐射(CR)模型,计算了速度为6.2km/s、初始压力为133Pa的高超声速流动激波中N_2和N_2^+分子电子能级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激发跃迁速率模型对电子能级分布及辐射光谱模拟的影响。针对流动中热力学非平衡区域和平衡区域,在300~440nm的辐射光谱开展了逐线法的数值模拟,并与激波管实验测量光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目前的激发跃迁速率均存在偏差,综合Park模型的爱因斯坦系数和Johnston模型的碰撞激发速率可以得到与实验结果最为接近的辐射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 热力学非平衡 碰撞-辐射(CR)模型 紫外辐射 激发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激光等离子体M带5f-3d跃迁的光谱参数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有根 郑志坚 +1 位作者 唐永建 朱正和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模拟非局域热动力学平衡中Au的M带谱5f 3d跃迁的离子电离态特性,激光等离子体的光谱跃迁参数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多组态Dirac Fock广义扩展平均能级方法,用GRASP2系统地计算了激光Au等离子体中类铁金离子 类锗金离子... 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模拟非局域热动力学平衡中Au的M带谱5f 3d跃迁的离子电离态特性,激光等离子体的光谱跃迁参数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多组态Dirac Fock广义扩展平均能级方法,用GRASP2系统地计算了激光Au等离子体中类铁金离子 类锗金离子的M带谱5f 3d的光谱跃迁波长、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重要的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结果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此结果可应用于对激光等离子体的模拟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跃迁几率 振子强度 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 金原子 能带跃迁 原子物理学 光谱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铍氧离子X射线及EUV光谱理论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雅琼 仲佳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根据非局域热动平衡状态下谱线形成理论,利用相对论多组态原子程序软件包FAC模拟了类铍氧离子的X射线及EUV光谱.分析了间接过程对类铍氧离子X射线及EUV光谱形成的影响.在典型天体等离子体密度(ne=1010/立方厘米)情况下,采用了3种模型,... 根据非局域热动平衡状态下谱线形成理论,利用相对论多组态原子程序软件包FAC模拟了类铍氧离子的X射线及EUV光谱.分析了间接过程对类铍氧离子X射线及EUV光谱形成的影响.在典型天体等离子体密度(ne=1010/立方厘米)情况下,采用了3种模型,在不同温度下模拟X射线及EUV光谱形成过程,分析比较了间接过程对谱线形成的贡献,并给出了它们的速率系数,得出了在谱线形成过程中,间接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铍氧离子 X射线 EUV光谱 速率系数 碰撞辐射模型 复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闭式等离子体放电实验及光谱诊断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敏 徐浩军 +2 位作者 苏晨 梁华 魏小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94-1598,共5页
闭式等离子体可以克服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开放环境中等离子体难以维持及能耗过大的问题。针对等离子体隐身应用,设计了一种封闭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选用微秒脉冲电源,以氩气为工质气体,在低气压环境下进行了放电实验。采用发射光... 闭式等离子体可以克服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开放环境中等离子体难以维持及能耗过大的问题。针对等离子体隐身应用,设计了一种封闭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选用微秒脉冲电源,以氩气为工质气体,在低气压环境下进行了放电实验。采用发射光谱法,测量了密闭腔体内部厚度方向上的Ar谱线强度,并将碰撞-辐射模型用于分析等离子体参数的分布规律。当放电参数确定时,给定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可通过碰撞-辐射模型计算得到2p能级上的布居分布比值,将其与从光谱数据中得到的布居分布比值进行比较,当差异值最小时,即可确定相应的等离子体参数。通过对电子温度在1~5 eV 范围内的2p9和2p1能级布居分布比值进行计算,分析了碰撞-辐射模型计算可能存在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厚度方向上,封闭式腔体中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达到1011 cm^-3量级且呈一定的梯度分布,但变化幅度不大,其分布情况有利于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氩气放电 碰撞-辐射模型 电子密度 等离子体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doubly excited states on ionization balance
13
作者 PANG Jin-qiao WU Ze-qing YAN Ju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非局部热力学平衡 电离平衡 NLTE 碰撞辐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