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的石油分子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冲 夏润天 +2 位作者 章群丹 王威 蔡新恒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7,共7页
质谱技术在石油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质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利用高超高分辨率质谱研究石油详细组成已成为石油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已经在石油分子组成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可在高分辨质谱分析的... 质谱技术在石油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质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利用高超高分辨率质谱研究石油详细组成已成为石油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已经在石油分子组成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可在高分辨质谱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化合物的母体结构及侧链结构,从而实现石油分子结构的精细表征,为石油分子转化和重油加氢工艺提供分子科学基础。重点梳理了基于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对石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的研究进展,包括碰撞诱导解离的原理、解离能的计算和碰撞能量的控制以及模型化合物和实际石油分子的碰撞诱导解离表征应用进展。通过碰撞诱导解离表征深入认识石油分子精细结构,以期对重油加氢等相关工艺进行指导,并为催化剂的开发、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串联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分子结构 石油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诱导裂解-电子转移解离(CID-ETD)质谱对糖基化多肽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光宪 管珊红 +1 位作者 王辉 冯健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3-46,共4页
采用碰撞诱导裂解-电子转移解离液相串联质谱(LC LTQ-ESI CID/ETD MS-MS)分析胃蛋白酶酶解后的糖基化卵清蛋白肽。结果表明:碰撞诱导裂解一级质谱(CID MS)可以对糖基化多肽进行初步识别和鉴定;碰撞诱导裂解二级质谱(CID MS-MS)可以作为... 采用碰撞诱导裂解-电子转移解离液相串联质谱(LC LTQ-ESI CID/ETD MS-MS)分析胃蛋白酶酶解后的糖基化卵清蛋白肽。结果表明:碰撞诱导裂解一级质谱(CID MS)可以对糖基化多肽进行初步识别和鉴定;碰撞诱导裂解二级质谱(CID MS-MS)可以作为通过裂解多肽链实现部分糖基化肽位点的定位分析,但峰值较小,杂峰较多,形成了部分中性丢失的新峰。电子转移解离二级质谱(ETD MS-MS)比较适合于氨基酸序列长度为中等,带2个电荷的糖基化修饰肽段的裂解,对于较大分子质量的糖基化修饰肽的ETD(电子转移解离)裂解片段较少,判定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发展碰撞诱导裂解中性丢失三级质谱(CID-NL-MS3)技术对分子质量较大糖基化肽的糖基定位及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肽 卵清蛋白 碰撞诱导裂解 电子转移解离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CH_3OH_2^+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谱(CID)的研究
3
作者 刘淑莹 张天岚 张法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用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碰撞诱导解离谱和动能释放等方法研究了由甲醇质子转移反应以及CH_3^+和H_2O缔合反应生成的CH_5O^+离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反应生成的CH_5O^+离子结构相同。CH_5O^+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谱随离子的内能不同而异。
关键词 质量分析 离子动能谱 碰撞诱导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化胞嘧啶碰撞诱导解离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华鹏 张淑琴 +2 位作者 董俊国 翁端 程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5-393,共9页
在较高的去簇电压(DP)下,使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通过电喷雾胞苷的甲醇-水溶液产生了质子化的胞嘧啶[C+H]+。[C+H]+的碰撞诱导解离过程共有4个相互竞争的解离通道,分别为脱去NH3分子(-17u)形成相对强度较高的碎片离子m/z95;脱去异氢氰酸HN... 在较高的去簇电压(DP)下,使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通过电喷雾胞苷的甲醇-水溶液产生了质子化的胞嘧啶[C+H]+。[C+H]+的碰撞诱导解离过程共有4个相互竞争的解离通道,分别为脱去NH3分子(-17u)形成相对强度较高的碎片离子m/z95;脱去异氢氰酸HNCO(-43u)和H2O(-18u)分别形成m/z69和m/z94;脱去C2NH3(-41u)产生相对强度较低的碎片离子m/z71,随后对这些碎片离子进行了结构确定。通过量化计算对该过程进行了模拟:首先,对9种质子化胞嘧啶的异构体进行了优化,并给出了它们之间异构化过程的势能面曲线;其次,基于质子化胞嘧啶的初始结构对这4个解离通道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和推导。模拟结果表明,丢失NH3、HNCO、H2O和C2NH3这4个解离通道的势垒分别为292.2、355.0、586.6和838.6kJ/mol,此结果与质子化胞嘧啶碰撞诱导解离过程中产生的离子m/z95、69、94和71的丰度大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化胞嘧啶 碰撞诱导解离(cid) 电喷雾质谱(ESI-MS)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诱导解离和高能碰撞解离方式在褐藻胶寡糖结构分析中的比较和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妮 张秀丽 +2 位作者 王聪 吕志华 任素梅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1-558,共8页
利用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LTQ Orbitrap XL)对均一褐藻胶寡糖,包括甘露糖醛酸寡糖和古洛糖醛酸寡糖进行二级质谱分析,比较了常规的碰撞诱导解离(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CD)在寡糖结构分析中的差异,并应用HCD技术分析甘露糖醛酸寡糖和古洛... 利用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LTQ Orbitrap XL)对均一褐藻胶寡糖,包括甘露糖醛酸寡糖和古洛糖醛酸寡糖进行二级质谱分析,比较了常规的碰撞诱导解离(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CD)在寡糖结构分析中的差异,并应用HCD技术分析甘露糖醛酸寡糖和古洛糖醛酸寡糖的结构差异。研究发现,HCD可避免CID中的1/3效应,而且可以提供更多的糖环断裂碎片信息,如^(2,5)A_2(m/z 291)、^(2,4)A(m/z 235、411)、^(2,5)A脱水(m/z101、277、453)以及Z2脱羧碎片(m/z307、483、659)等,进一步验证了Z2脱羧碎片是区别甘露糖醛酸与古洛糖醛酸的特征碎片。同时,HCD能够提供丰富的裂解碎片信息,这为褐藻胶寡糖的结构解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LTQ ORBITRAP XL) 褐藻胶寡糖 碰撞诱导解离(cid) 高能碰撞解离(H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nSH~±与C_nS_2~±的碰撞诱导解离研究
6
作者 唐紫超 石磊 +2 位作者 黄荣彬 刘朝阳 郑兰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8-334,共7页
在自制的交叉分子-离子束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上,以激光溅射的方式,产生了一系列含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与含有两个硫原子的杂碳原子簇正负离子、经“质量门”选出单一质量的簇离子,与氮气的超声分子束交叉碰撞,然后分析其碰撞... 在自制的交叉分子-离子束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上,以激光溅射的方式,产生了一系列含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与含有两个硫原子的杂碳原子簇正负离子、经“质量门”选出单一质量的簇离子,与氮气的超声分子束交叉碰撞,然后分析其碰撞碎片.研究结果确定了这些簇离子的结构,两个杂原子分别位于碳链的两端.对碎片离子的分析还揭示了这些簇离子的主要解离通道及其与成簇碳原子数和所带电荷极性的关系,发现当成簇碳原子数较少时,簇离子中最薄弱的是S-C键,随着残链的增长,与硫原子相邻的C-C键变得更为薄弱;实验中存在着多次碰撞的机会,因而各碎片离子还有可能进一步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诱导解离 解离通道 杂碳原子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诱导解离和高能碰撞解离方式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曌 孙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了比较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igh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HCD)两种离子裂解模式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的差异,分别应用这两种模式对牛血清白蛋白和细胞裂解物进行分析。通过比较... 为了比较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igh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HCD)两种离子裂解模式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的差异,分别应用这两种模式对牛血清白蛋白和细胞裂解物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所鉴定到的多肽和蛋白数目,发现在牛血清白蛋白中,HCD碎裂方法所得的谱图匹配率和多肽Mascot得分均较高,表明其质谱图质量较好。在复杂样品细胞裂解物分析中,CID碎裂方法鉴定到的谱图数、多肽数和蛋白数目均较多,表明该模式的灵敏度较高;HCD碎裂方法所得的谱图匹配率和Mascot得分均较高,表明其质谱图质量较好。因此,这两种模式均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CID模式可提供更高的灵敏度,而HCD模式则可获得更高质量的质谱谱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cid) 高能碰撞解离(HCD) 蛋白质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残基在质子化多肽RRMKWKK的气相碰撞诱导解离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娥 祖莉莉 +2 位作者 方维海 黄凌云 何大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5-1189,共5页
用ESI/MS-MS方法研究了质子化多肽RRMKWKK在低能气相碰撞诱导解离(CID)条件下的碰撞能和解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M+2H]2+和[M+3H]3+的CID断裂曲线和断裂位点相似.但质子化多肽所含正电荷个数不同时,产生同一碎片离子的初始碰撞能不同.... 用ESI/MS-MS方法研究了质子化多肽RRMKWKK在低能气相碰撞诱导解离(CID)条件下的碰撞能和解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M+2H]2+和[M+3H]3+的CID断裂曲线和断裂位点相似.但质子化多肽所含正电荷个数不同时,产生同一碎片离子的初始碰撞能不同.碱性氨基酸残基精氨酸(Arg)的支链是多肽RRMKWKK质子化时质子优先结合的位点,导致含有Arg的多肽在气相碰撞诱导解离条件下解离时需要较高的碰撞能.在用质谱方法研究含精氨酸残基的多肽时应选择质子个数比多肽中Arg个数多1个的母体离子.质子化多肽RRMKWKK的结构AM1计算结果表明,质子化RRMKWKK中两个相邻精氨酸在空间上相互分离,库伦斥力的影响不足以改变质子的优先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残基 断裂位点 碰撞诱导解离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研究抗菌肽GW10的气相碰撞诱导解离过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镛峰 霍妲雨佳 祖莉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65-366,共2页
使用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对抗菌肽GW10在低能碰撞诱导解离(CID)条件下的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不同解离能时碎片离子的种类及丰度确定肽的断裂位点,从而对其在生物液相环境中的降解进行推测。通过研究表明,不同质子化... 使用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对抗菌肽GW10在低能碰撞诱导解离(CID)条件下的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不同解离能时碎片离子的种类及丰度确定肽的断裂位点,从而对其在生物液相环境中的降解进行推测。通过研究表明,不同质子化抗菌肽GW10的共同断裂位点为R3-P4,其他位点因质子化不同而稍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W10 碰撞诱导解离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诱导解离下二甲胺衍生多肽的碎裂特征研究
10
作者 邹伦妃 肖琛 +2 位作者 熊淼 张启伟 郑琦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495,I0002,共11页
串联质谱技术可以测定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定位修饰位点、获取氨基酸序列信息等,已成为蛋白质组学领域的重要分析手段。鉴于酸性氨基酸能够在串联质谱分析中对多肽的裂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二甲胺将多肽的羧基酰胺化,从... 串联质谱技术可以测定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定位修饰位点、获取氨基酸序列信息等,已成为蛋白质组学领域的重要分析手段。鉴于酸性氨基酸能够在串联质谱分析中对多肽的裂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二甲胺将多肽的羧基酰胺化,从而改变肽段在碰撞诱导解离模式下的碎裂特征。较未衍生多肽而言,被衍生多肽既可以产生特征性碎片离子,例如m/z 129.10/135.14,也易于产生种类更丰富的a、b、y、z离子。此外,羧基的中性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磷酸化多肽的中性丢失。这些特点使得基于羧基酰胺化的衍生方法有望展现在肽段表征分析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酰胺化 碰撞诱导解离 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吸-连续进样离子阱质谱快速检测血液中痕量毒物
11
作者 阮慧文 宋贵云 +4 位作者 樊志刚 杨娑娑 康健 花磊 王卫国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21,共9页
急性中毒已成为中国城镇居民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如何快速对毒物进行确认以制定对应的诊疗方案是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虽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通常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专业的操作人员以及较长的周转时间,难以实... 急性中毒已成为中国城镇居民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如何快速对毒物进行确认以制定对应的诊疗方案是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虽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通常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专业的操作人员以及较长的周转时间,难以实现现场快速检测。本研究基于热解吸-连续进样离子阱质谱开展3类9种常见毒物的检测,实现了血液样本中多类别毒物的快速筛查与准确定量。通过对农药、镇静安眠药、治疗药物标准品的检测,验证了质谱仪良好的毒物检测能力。为了提升血液中毒物定性识别的准确性,通过调节浮动直流电压,触发碰撞诱导解离,获取特征碎片离子。此外,结合简单高效的液液萃取方法,2 min内即可实现血液中毒物的快速、准确检测。仪器100次重复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41%,稳定性良好;基于3倍信噪比计算得到血液中毒物的检测限在1.3~3.9μg/L之间。该方法不仅能够通过精准的定性分析为针对性诊疗提供指导,还可对救治后血液中的毒物进行定量分析,及时掌握中毒抢救措施的效果。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用于县级医院等资源有限的医疗机构,可用于急性中毒的快速诊断、药物浓度的实时监测以及疾病检测,为医生提供精准及时的信息,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离 连续进样离子阱质谱 急性中毒 热解吸 碰撞诱导解离(c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离子C_(18)H_(37)NH_3^+在低碰撞能下的远电荷碎裂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兴华 贾维平 +2 位作者 刘子阳 孙跃泉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电子轰击、化学电离条件下四碘合钴酸十八胺、四氯合钴酸十八胺加热分解产生的C_(18)H_(37)NH_3^+(m/z270)离子碰撞诱导解离谱,在低碰撞能量范围(0~10eV)、多次碰撞条件下观察到了远电荷碎裂反应,给出了反应所需内能的估计值... 本文研究了电子轰击、化学电离条件下四碘合钴酸十八胺、四氯合钴酸十八胺加热分解产生的C_(18)H_(37)NH_3^+(m/z270)离子碰撞诱导解离谱,在低碰撞能量范围(0~10eV)、多次碰撞条件下观察到了远电荷碎裂反应,给出了反应所需内能的估计值,该离子比直接由正十八胺质子化得到的离子具有较高的内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诱导解离 远电荷碎裂 四碘合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平类药物裂解过程中去氢芳构化反应研究
13
作者 王晓云 袁艳春 +2 位作者 段敏敏 丁健桦 张小平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I0003,共10页
地平类药物作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在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理解这些药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对于研究其在复杂基体中的代谢过程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ESI-CID-MS/MS)技术研究非洛地平... 地平类药物作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在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理解这些药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对于研究其在复杂基体中的代谢过程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ESI-CID-MS/MS)技术研究非洛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等地平类药物的质谱裂解行为,揭示裂解反应机理,并总结这类药物的基本裂解规律。结果表明,这些地平类药物在裂解过程中主要发生丢失支链基团反应(例如,丢失HCl或CO+CH_(3)OH等)、质子迁移反应、脱水反应以及去氢芳构化反应。其中,去氢芳构化反应尤为重要,其产生的离子可以作为识别这类药物的特征诊断离子。本研究不仅准确解析了地平类药物去氢芳构化反应的过程,而且为这类药物的精准鉴定和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指导,为地平类药物代谢通路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平类药物 去氢芳构化 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ESI-cid-MS/MS)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离子对甘氨酸五肽气相解离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青 储艳秋 +3 位作者 张开 戴新华 方向 丁传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977,共7页
为了获得更多的多肽结构信息,采用结构简单的甘氨酸五肽(简写为GGGGG或G5)作为模型,研究了碱金属离子(Li+、Na+、K+、Rb+)对甘氨酸五肽GGGGG气相解离过程的影响.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甘氨酸五肽分别和四种碱金属盐溶液混合后,静置10h,使... 为了获得更多的多肽结构信息,采用结构简单的甘氨酸五肽(简写为GGGGG或G5)作为模型,研究了碱金属离子(Li+、Na+、K+、Rb+)对甘氨酸五肽GGGGG气相解离过程的影响.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甘氨酸五肽分别和四种碱金属盐溶液混合后,静置10h,使反应达到平衡.电喷雾质谱结果表明,四种碱金属离子均可以在溶液中与甘氨酸五肽形成非共价复合物,其中主要组分为碱金属离子与G5配合比为1:1和2:1的非共价复合物.质谱碰撞诱导解离(CID)时的碰撞能量为25eV.气相碰撞诱导解离实验结果表明,在配合比为1:1的复合物中,其碎片化程度按照Li+、Na+、K+、Rb+的次序依次减小,Rb+的复合物碎裂过程中生成了不常见的c、z离子;在配合比为2:1的复合物中,其碎片化程度按照Li+、Na+、K+、Rb+的次序依次增大.与1:1的非共价复合物相比,Na+、K+、Rb+的2:1复合物的气相解离显得更加容易.除Li+外,两个碱金属离子对G5的活化能力明显较单个碱金属离子强,它们可以诱导多肽在更多位点断裂,生成更多类型的碎片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碱金属离子 五肽 气相解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离子阱偶极直流激励解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文兴 黄刚 +6 位作者 蔡红华 刘俊杰 邓一兵 杨清宇 王伟民 徐福兴 丁传凡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9-747,I0001,共10页
本研究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通过改变数字方波的占空比实现加载偶极直流激励-碰撞诱导解离(DDC-CID)技术,改善碎片离子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DC-CID技术可以小幅提高前体离子的碎裂效率,对于利血平分子,碎裂效率提高1.2倍,低质... 本研究基于数字离子阱技术,通过改变数字方波的占空比实现加载偶极直流激励-碰撞诱导解离(DDC-CID)技术,改善碎片离子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DC-CID技术可以小幅提高前体离子的碎裂效率,对于利血平分子,碎裂效率提高1.2倍,低质量碎片离子的捕获效率至少提高3倍。实际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观察离子阱稳定性变化图发现,由马修方程计算的离子阱特征参数q值发生改变。DDC-CID技术提高了MS/MS解离效率,获得了更高的捕获效率,可进一步提升数字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析性能,扩展其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离子阱质谱 偶极直流激励 碰撞诱导解离(cid) SIMION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衍生和CID碎裂模式鉴定蛋白精氨酸-ADP-核糖基化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志强 邱辉华 +1 位作者 姚军 陈永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04-2709,共6页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碰撞诱导解离(CID)碎裂模式鉴定精氨酸-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化多肽的新方法.首先,在碱性条件下将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或在磷酸二酯酶和碱性磷酸酶处理下水解为精氨酸核...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碰撞诱导解离(CID)碎裂模式鉴定精氨酸-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化多肽的新方法.首先,在碱性条件下将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或在磷酸二酯酶和碱性磷酸酶处理下水解为精氨酸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然后对上述2种衍生物进行基于CID碎裂模式的串联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未衍生的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相比,在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和精氨酸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的质谱图上发现大部分来自于肽骨架碎裂的离子峰,可提供足够的序列信息以确定精氨酸-ADP-核糖基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I 化学衍生 碰撞诱导解离 质谱 精氨酸 ADP-核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多肽片段间非共价作用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琛 储艳秋 +2 位作者 戴新华 方向 丁传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6-1343,共8页
以缓激肽(R1P2P3G4F5S6P7F8R9)分子作为研究模型,用电喷雾质谱研究缓激肽分子碎片片段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探讨了影响气相多肽分子构象稳定的氢键作用.合成了与缓激肽分子在位置1断裂形成的碎片一致的RPPGFS和PFR多肽序列,与在位置2... 以缓激肽(R1P2P3G4F5S6P7F8R9)分子作为研究模型,用电喷雾质谱研究缓激肽分子碎片片段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探讨了影响气相多肽分子构象稳定的氢键作用.合成了与缓激肽分子在位置1断裂形成的碎片一致的RPPGFS和PFR多肽序列,与在位置2断裂形成碎片一致的RPPGF和SPFR多肽,以及N端或者C端去掉精氨酸的相应碎片多肽.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个断裂位置产生的碎片多肽分别进行反应后,都能发生非共价作用.在断裂方式1下,PFR多肽在去掉C端的精氨酸R后,与其他大多数多肽不发生非共价结合,表明PFR中的R在缓激肽气相分子的构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断裂方式2下,去掉N端或者C端精氨酸的多肽之间都存在非共价结合,即C端带有丝氨酸的SPF或SPFR多肽碎片仍然可以与N端碎片发生氢键结合,表明丝氨酸很可能处于转角的位置.通过对碰撞诱导解离(CID)的碰撞能量分析,发现多肽RPPGFS和PFR,以及多肽RPPGF和SPFR之间氢键结合较强,而同时去掉N端和C端精氨酸得到的多肽之间的氢键结合较弱.质谱滴定法定量测得的RPPGFS和PFR的结合常数为3.53×103,与RPPGF和SPFR的结合常数(3.16×103)相接近,它们均大于去除精氨酸的PPGF和SPF的结合常数(1.25×103).质谱滴定实验结果进一步确认了碰撞诱导解离的分析结果,表明缓激肽分子两端的精氨酸之间的氢键作用是气相缓激肽分子构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价作用 缓激肽 多肽片段 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研究头孢类药物的质谱裂解规律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玲 王英武 +2 位作者 陈刚 周秀清 单洪岩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利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3种常用头孢类药物的质谱裂解行为.二级质谱数据结果显示:在正离子模式下,β-内酰胺结构不太稳定,在C(6)_C(7)和C(8)_N(1)键处易于断裂,进而形成稳定的共轭结构,此类药物易失去中性碎片NH3.
关键词 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头孢类药物 质谱裂解规律 碰撞诱导解离 Β-内酰胺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式大气压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莫婷 胡帆 +3 位作者 朱辉 黄正旭 郭长娟 高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7-312,共6页
自制了一款台式大气压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仪.该仪器采用垂直引入式结构,主要由离子源、大气压接口、离子传输装置及质量分析器组成,其中分析器长度为550 mm.以电喷雾离子源对仪器性能进行表征:仪器在m/z38.96、132.91、609.28、1009.5... 自制了一款台式大气压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仪.该仪器采用垂直引入式结构,主要由离子源、大气压接口、离子传输装置及质量分析器组成,其中分析器长度为550 mm.以电喷雾离子源对仪器性能进行表征:仪器在m/z38.96、132.91、609.28、1009.58处获得的分辨率分别为4 200、4 900、6000、7500;可明显测到甲醇的[CH3 OH+H]+峰(m/z 33)和PEG1500的[HO(CH2CH2O) 39H+ Na]+峰(m/z1 758);绘制了利血平离子在质荷比609处的峰面积与样品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其动态线性范围为1~200 pg/μL;信噪比为3时,方法的检出限为1 pg/μL.大气压接口的分子离子反应装置通过碰撞诱导解离效应获得了样品的碎片离子,可用于样品的分子结构分析.该仪器能与多种常压电离技术联用,有望用于药品、环境、食品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离子源 大气压接口 飞行时间质谱仪 碰撞诱导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接口-单四极杆质谱仪的研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江游 方向 +2 位作者 黄泽建 熊行创 张小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37-341,共5页
本工作研制一种具有大气压接口的单四极杆质谱仪。该仪器具有三级真空系统,与大气相邻的第一级真空接口基于加热的不锈钢毛细管设计;在第二级真空腔中采用射频高压驱动的方式远距离传输离子;第三级腔体放置四极杆和电子倍增器分离和探... 本工作研制一种具有大气压接口的单四极杆质谱仪。该仪器具有三级真空系统,与大气相邻的第一级真空接口基于加热的不锈钢毛细管设计;在第二级真空腔中采用射频高压驱动的方式远距离传输离子;第三级腔体放置四极杆和电子倍增器分离和探测离子,使用自制的控制系统控制仪器。基于此仪器,实现了大气压下电喷雾离子源、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离子化样品的检测,通过第一级腔体中的源内碰撞诱导解离获得了样品的二级子离子,增强了单四极杆质谱仪的定性能力。该仪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可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和原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接口 四极杆质谱仪 电喷雾离子源 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 源内碰撞诱导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