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江山—绍兴元古代地体拼贴带的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继顺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60-66,共7页
江山—绍兴断裂带代表了会稽元古代地体和陈蔡元古代地体的碰撞拼贴带。双溪坞群和陈蔡群在岩石组合和地质地球化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分属于会稽地体和陈蔡地体的物质组成。地体碰撞始于距今10 Ga年前,结束于900~850Ma年前。拼贴... 江山—绍兴断裂带代表了会稽元古代地体和陈蔡元古代地体的碰撞拼贴带。双溪坞群和陈蔡群在岩石组合和地质地球化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分属于会稽地体和陈蔡地体的物质组成。地体碰撞始于距今10 Ga年前,结束于900~850Ma年前。拼贴带内存在着由双溪坞群、陈蔡群、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岩块及洋壳碎片组成的构造混杂体。本文还用地体碰撞拼贴的观点解释了两地体的变质变形差异及西裘和璜山石英闪长岩体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古代 断裂带 俯冲带 混杂岩 浙江/地体 碰撞拼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地块的研究现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董金龙 董金元 杨振军 《绿色科技》 2014年第2期11-13,共3页
指出了额尔古拉地块和兴安地块的边界属性、拼贴碰撞时间以及块体中古老的结晶基底,是研究大兴安岭北段发展演化的基础地质科学问题。总结了近些年对额尔古拉和兴安地块的研究现象,分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额尔古... 指出了额尔古拉地块和兴安地块的边界属性、拼贴碰撞时间以及块体中古老的结晶基底,是研究大兴安岭北段发展演化的基础地质科学问题。总结了近些年对额尔古拉和兴安地块的研究现象,分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额尔古拉和兴安地块拼贴碰撞的时间,二是地块中古老的结晶基地。这两个问题对认识大兴安岭北部构造-岩浆演化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 边界 碰撞拼贴 时间 结晶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