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均匀磁等离子体的隐身机理——圆极化电磁波的碰撞吸收
被引量:
18
1
作者
刘少斌
莫锦军
袁乃昌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研究了圆极化电磁波在不均匀磁等离子体的传播和吸收。讨论了不均匀磁化等离子体片对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左、右旋圆极化电磁波的碰撞吸收 ,计算了不同条件下衰减率。计算表明 ,当电磁波的频率接近电子碰撞频率时 ,磁等离子体对电磁波...
研究了圆极化电磁波在不均匀磁等离子体的传播和吸收。讨论了不均匀磁化等离子体片对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左、右旋圆极化电磁波的碰撞吸收 ,计算了不同条件下衰减率。计算表明 ,当电磁波的频率接近电子碰撞频率时 ,磁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达到最大值。当入射电磁波的频率很低时 ,不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碰撞对雷达波的吸收非常小。当入射电磁波频率较高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隐身机理
圆极化电磁波
碰撞吸收
雷达
散射界面
电磁波
不均匀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磁波在冷等离子体中碰撞吸收特点研究
2
作者
吴成国
武文远
+3 位作者
龚艳春
何苏红
杜华月
戴斌飞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1-203,共3页
在建立平面分层冷等离子体模型基础上,采用WKB方法求解垂直入射面电磁波动方程,研究了电磁波与等离子体传播碰撞吸收过程中电磁波能量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显著地影响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碰撞吸收衰减;等离子体有效碰撞...
在建立平面分层冷等离子体模型基础上,采用WKB方法求解垂直入射面电磁波动方程,研究了电磁波与等离子体传播碰撞吸收过程中电磁波能量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显著地影响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碰撞吸收衰减;等离子体有效碰撞频率不同,电磁波吸收衰减峰值不同,最大吸收位置所对应的入射波频率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低温等离子体
碰撞吸收
W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行保护头盔用复合材料结构吸收碰撞能量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强
范浩南
+4 位作者
谭长生
李峰
秦文娜
朱露
张国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9-244,共6页
针对碳纤维头盔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头盔,采用坠落式冲击试验台和基于冲击加速度及头部损伤指数(HIC)评价方法,系统研究了材料种类、缓冲垫密度和服役环境温度对头盔吸收碰撞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缓冲垫密度的增加,两种头盔在低...
针对碳纤维头盔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头盔,采用坠落式冲击试验台和基于冲击加速度及头部损伤指数(HIC)评价方法,系统研究了材料种类、缓冲垫密度和服役环境温度对头盔吸收碰撞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缓冲垫密度的增加,两种头盔在低温(-20℃)条件下的冲击加速度幅值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在常温(20℃)及高温(50℃)下,碳纤维和PE头盔壳体的冲击加速度幅值均表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升高温度有利于降低头盔的加速度幅值,对于80g/L和90g/L的缓冲垫,两种头盔的冲击加速度幅值随温度升高都表现出降低趋势。缓冲垫密度和温度显著影响头部损伤指数,随着温度从-20℃升高至50℃,PE头盔的头部损伤指数均表现出增加趋势,然而,碳纤维头盔在50℃表现出与常温和低温相反的趋势,即随着缓冲垫密度增加,其头部损伤指数逐渐降低,但PE头盔的头部损伤指数数值低于碳纤维头盔。两种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损伤形貌不同:PE头盔有明显的基体凹陷形变特征但均无裂纹形成,而碳纤维头盔均表现出明显的基体开裂及纤维断裂。碳纤维由于其高刚度,在冲击力大于破坏强度后容易产生裂纹,无法通过结构系统塑性形变吸收冲击能量,是导致其在不同缓冲垫密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头部损伤指数以及加速度幅值均高于PE的主要原因。PE具有较高的缓冲作用和吸收冲击能量能力,因此,虽然均表现出较大基体凹陷,但均无裂纹形成,采用PE头盔,头部损伤指数和加速度幅值都低于同等条件下的碳纤维头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盔
碳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吸收
碰撞
能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密度冷等离子体的低功率激光吸收特性分析
4
作者
袁忠才
王龙
+1 位作者
时家明
黄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5-378,共4页
当电子密度远低于入射小功率激光所对应的临界密度时,冷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吸收特性与高密度热等离子体将有很大的差别。在亚密度冷等离子体中,电子与中性粒子间的碰撞将占主导地位,对应的频率远大于电子-离子碰撞频率,这使得碰撞吸收本...
当电子密度远低于入射小功率激光所对应的临界密度时,冷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吸收特性与高密度热等离子体将有很大的差别。在亚密度冷等离子体中,电子与中性粒子间的碰撞将占主导地位,对应的频率远大于电子-离子碰撞频率,这使得碰撞吸收本质发生了变化。亚密度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均较小,它在单位长度传输路径内对常用的工作在可见光、红外波段内的小功率激光的碰撞吸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非正常吸收机制的影响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密度等离子体
冷等离子体
小功率激光
碰撞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秒激光的等离子体吸收太赫兹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骥
赵晓凡
+1 位作者
张亮亮
张存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8-283,共6页
在利用飞秒激光器产生太赫兹波的过程中,等离子体本身会对太赫兹波能量进行吸收,其吸收特性在太赫兹波雷达探测、等离子体隐身、电磁干扰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等离子体吸收太赫兹波的测量系统,提出等...
在利用飞秒激光器产生太赫兹波的过程中,等离子体本身会对太赫兹波能量进行吸收,其吸收特性在太赫兹波雷达探测、等离子体隐身、电磁干扰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等离子体吸收太赫兹波的测量系统,提出等离子体粒子间相互碰撞吸收是导致等离子体吸收太赫兹波的主要原因,并在实验测量研究中发现等离子体密度大小、光学透镜焦距长短以及入射飞秒激光与倍频晶体晶轴角度是影响吸收程度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为等离子体吸收应用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理论支撑,有助于推动太赫兹波技术在军事及民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辐射源
等离子体
碰撞吸收
太赫兹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泡沫铝复合结构改善汽车侧撞安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
15
6
作者
马聪承
兰凤崇
陈吉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2-439,456,共9页
泡沫铝结构的轻量化与高比吸能的特点,使其成为潜力巨大的汽车吸能材料。本文中探索泡沫铝复合结构在汽车侧面碰撞过程中吸收碰撞能与降低加速度的机理与贡献。首先建立泡沫铝结构的CAE模型,并通过试验获取材料参数,为仿真提供基础数据...
泡沫铝结构的轻量化与高比吸能的特点,使其成为潜力巨大的汽车吸能材料。本文中探索泡沫铝复合结构在汽车侧面碰撞过程中吸收碰撞能与降低加速度的机理与贡献。首先建立泡沫铝结构的CAE模型,并通过试验获取材料参数,为仿真提供基础数据,接着进行多目标优化,最后以某汽车门槛横梁加装泡沫铝结构来验证其吸能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设计方案明显降低了加速度,减小了侵入量,满足了车身轻量化与高吸能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侧面
碰撞
泡沫铝
轻量化
碰撞
能量
吸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FRP十二直角薄壁梁保险杠的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
8
7
作者
陈光
路深
+2 位作者
赵紫剑
陈超
娄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238,共7页
针对某B级轿车保险杠总成轻量化改进设计,基于碰撞能量管理的方法,确定了保险杠吸能目标,采用正向设计的方法进行详细尺寸设计。吸能盒采用外层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内层为低碳钢板的十二直角薄壁梁结构,根据薄壁梁压溃理论,分...
针对某B级轿车保险杠总成轻量化改进设计,基于碰撞能量管理的方法,确定了保险杠吸能目标,采用正向设计的方法进行详细尺寸设计。吸能盒采用外层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内层为低碳钢板的十二直角薄壁梁结构,根据薄壁梁压溃理论,分别确定两层材料厚度理论值。横梁采用单层CFRP材料的十二直角薄壁梁结构,以刚度等效替代方法,确定横梁厚度理论值。以厚度理论值为基础,设计一系列对比方案,最终通过高、低速碰撞验证选出合理方案,在保证吸能要求的前提下,使保险杠总成质量减轻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杠
碰撞
能量
吸收
轻量化
CFRP
十二直角薄壁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VLCC侧向抗撞能力的一种新式双壳结构
被引量:
27
8
作者
王自力
顾永宁
《船舶力学》
EI
2002年第1期27-36,共10页
从防止油舱泄漏、保护海洋环境的角度来看 ,改进超大型油轮(VLCC)双壳舷侧结构的耐撞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研究标准VLCC双壳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耐撞结构NOAHSII的设计思想 ,并结合轴压下薄壁圆管的动态渐进屈曲特...
从防止油舱泄漏、保护海洋环境的角度来看 ,改进超大型油轮(VLCC)双壳舷侧结构的耐撞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研究标准VLCC双壳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耐撞结构NOAHSII的设计思想 ,并结合轴压下薄壁圆管的动态渐进屈曲特性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壳设计概念—CCT。将CCT设计概念应用于299500DWT标准VLCC ,通过仿真计算和比较研究 ,CCT被证明是一种更加先进的设计概念 ,与现有的舷侧双壳结构设计相比 ,不仅具有最大的耐撞力 ,而且具有最好的耐撞性能。对VLCC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碰撞
结构耐撞性
碰撞
能量
吸收
VLCC
侧向抗撞能力
双壳结构
圆管
动态渐进屈曲特性
改进
CCT
超大型油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动头盔产品质量分析及提升合格率的途径
被引量:
3
9
作者
钱辉
姚永伟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58-160,共3页
运动头盔主要用在自行车、滑板、轮滑等众多户外运动中,其质量水平的高低与佩戴者的使用安全息息相关。作为头部的防护用具,当意外发生时,运动头盔能够充分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少或减轻对佩戴者的伤害。目前,市面上运动头盔生产厂家众多...
运动头盔主要用在自行车、滑板、轮滑等众多户外运动中,其质量水平的高低与佩戴者的使用安全息息相关。作为头部的防护用具,当意外发生时,运动头盔能够充分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少或减轻对佩戴者的伤害。目前,市面上运动头盔生产厂家众多,但是运动头盔的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防护性能堪忧。该文对送检的48批次运动头盔产品检验结果进行梳理和统计分析,旨在充分反映当前运动头盔产品的质量状况。另外,有针对性地从产品结构、产品材质、关键部件性能3方面开展试验,深刻剖析导致产品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而找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运动头盔有无帽箍、系带及系带扣部件性能、内壳材料性能对头盔的质量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针对影响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从而与运动头盔生产企业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头盔
质量分析
吸收
碰撞
能量性能
佩戴装置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购买头盔应注意的问题
10
作者
成海霞
《山东农机化》
2001年第9期22-22,共1页
摩托车驾驶员配戴头盔,是交通规则的要求,同时也对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但是,市面上出售的头盔质量问题较多。
关键词
摩托车
驾驶员
头盔
交通规则
人身安全
质量管理
强度
吸收
碰撞
能量性能
耐穿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均匀磁等离子体的隐身机理——圆极化电磁波的碰撞吸收
被引量:
18
1
作者
刘少斌
莫锦军
袁乃昌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3期258-263,共6页
文摘
研究了圆极化电磁波在不均匀磁等离子体的传播和吸收。讨论了不均匀磁化等离子体片对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左、右旋圆极化电磁波的碰撞吸收 ,计算了不同条件下衰减率。计算表明 ,当电磁波的频率接近电子碰撞频率时 ,磁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达到最大值。当入射电磁波的频率很低时 ,不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碰撞对雷达波的吸收非常小。当入射电磁波频率较高时 。
关键词
等离子体
隐身机理
圆极化电磁波
碰撞吸收
雷达
散射界面
电磁波
不均匀磁化
Keywords
plasma stealth, RCS, plasma slab, electromagnetic wave
分类号
TN01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磁波在冷等离子体中碰撞吸收特点研究
2
作者
吴成国
武文远
龚艳春
何苏红
杜华月
戴斌飞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
出处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1-203,共3页
文摘
在建立平面分层冷等离子体模型基础上,采用WKB方法求解垂直入射面电磁波动方程,研究了电磁波与等离子体传播碰撞吸收过程中电磁波能量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显著地影响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碰撞吸收衰减;等离子体有效碰撞频率不同,电磁波吸收衰减峰值不同,最大吸收位置所对应的入射波频率也不同。
关键词
电磁波
低温等离子体
碰撞吸收
WKB
分类号
N55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行保护头盔用复合材料结构吸收碰撞能量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强
范浩南
谭长生
李峰
秦文娜
朱露
张国君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联创电声有限公司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9-244,共6页
文摘
针对碳纤维头盔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头盔,采用坠落式冲击试验台和基于冲击加速度及头部损伤指数(HIC)评价方法,系统研究了材料种类、缓冲垫密度和服役环境温度对头盔吸收碰撞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缓冲垫密度的增加,两种头盔在低温(-20℃)条件下的冲击加速度幅值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在常温(20℃)及高温(50℃)下,碳纤维和PE头盔壳体的冲击加速度幅值均表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升高温度有利于降低头盔的加速度幅值,对于80g/L和90g/L的缓冲垫,两种头盔的冲击加速度幅值随温度升高都表现出降低趋势。缓冲垫密度和温度显著影响头部损伤指数,随着温度从-20℃升高至50℃,PE头盔的头部损伤指数均表现出增加趋势,然而,碳纤维头盔在50℃表现出与常温和低温相反的趋势,即随着缓冲垫密度增加,其头部损伤指数逐渐降低,但PE头盔的头部损伤指数数值低于碳纤维头盔。两种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损伤形貌不同:PE头盔有明显的基体凹陷形变特征但均无裂纹形成,而碳纤维头盔均表现出明显的基体开裂及纤维断裂。碳纤维由于其高刚度,在冲击力大于破坏强度后容易产生裂纹,无法通过结构系统塑性形变吸收冲击能量,是导致其在不同缓冲垫密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头部损伤指数以及加速度幅值均高于PE的主要原因。PE具有较高的缓冲作用和吸收冲击能量能力,因此,虽然均表现出较大基体凹陷,但均无裂纹形成,采用PE头盔,头部损伤指数和加速度幅值都低于同等条件下的碳纤维头盔。
关键词
头盔
碳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吸收
碰撞
能量性能
Keywords
helmet
carbon fiber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absorption collision energy performance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S941.73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密度冷等离子体的低功率激光吸收特性分析
4
作者
袁忠才
王龙
时家明
黄勇
机构
电子工程学院安徽省红外与低温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
总参五十四所光电室
出处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5-378,共4页
基金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
安徽省红外与低温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课题(2007A003003U)
文摘
当电子密度远低于入射小功率激光所对应的临界密度时,冷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吸收特性与高密度热等离子体将有很大的差别。在亚密度冷等离子体中,电子与中性粒子间的碰撞将占主导地位,对应的频率远大于电子-离子碰撞频率,这使得碰撞吸收本质发生了变化。亚密度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均较小,它在单位长度传输路径内对常用的工作在可见光、红外波段内的小功率激光的碰撞吸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非正常吸收机制的影响尚需深入研究。
关键词
亚密度等离子体
冷等离子体
小功率激光
碰撞吸收
Keywords
Underdense plasma
Cold plasma
Low power laser
Collision absorption
分类号
TN01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O532 [理学—等离子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秒激光的等离子体吸收太赫兹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骥
赵晓凡
张亮亮
张存林
机构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8-28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4007)
文摘
在利用飞秒激光器产生太赫兹波的过程中,等离子体本身会对太赫兹波能量进行吸收,其吸收特性在太赫兹波雷达探测、等离子体隐身、电磁干扰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等离子体吸收太赫兹波的测量系统,提出等离子体粒子间相互碰撞吸收是导致等离子体吸收太赫兹波的主要原因,并在实验测量研究中发现等离子体密度大小、光学透镜焦距长短以及入射飞秒激光与倍频晶体晶轴角度是影响吸收程度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为等离子体吸收应用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理论支撑,有助于推动太赫兹波技术在军事及民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太赫兹辐射源
等离子体
碰撞吸收
太赫兹产生
Keywords
terahertz radiation source
plasma
collision absorption
terahertz emission
分类号
TN24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泡沫铝复合结构改善汽车侧撞安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
15
6
作者
马聪承
兰凤崇
陈吉清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2-439,456,共9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B010137002
2014B010106002和2016A050503021)资助
文摘
泡沫铝结构的轻量化与高比吸能的特点,使其成为潜力巨大的汽车吸能材料。本文中探索泡沫铝复合结构在汽车侧面碰撞过程中吸收碰撞能与降低加速度的机理与贡献。首先建立泡沫铝结构的CAE模型,并通过试验获取材料参数,为仿真提供基础数据,接着进行多目标优化,最后以某汽车门槛横梁加装泡沫铝结构来验证其吸能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设计方案明显降低了加速度,减小了侵入量,满足了车身轻量化与高吸能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
汽车
侧面
碰撞
泡沫铝
轻量化
碰撞
能量
吸收
仿真
Keywords
vehicle
side impact
aluminum foam
lightweighting
crash energy absorption
simulation
分类号
U467.1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FRP十二直角薄壁梁保险杠的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
8
7
作者
陈光
路深
赵紫剑
陈超
娄磊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238,共7页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7212203D)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1688)资助
文摘
针对某B级轿车保险杠总成轻量化改进设计,基于碰撞能量管理的方法,确定了保险杠吸能目标,采用正向设计的方法进行详细尺寸设计。吸能盒采用外层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内层为低碳钢板的十二直角薄壁梁结构,根据薄壁梁压溃理论,分别确定两层材料厚度理论值。横梁采用单层CFRP材料的十二直角薄壁梁结构,以刚度等效替代方法,确定横梁厚度理论值。以厚度理论值为基础,设计一系列对比方案,最终通过高、低速碰撞验证选出合理方案,在保证吸能要求的前提下,使保险杠总成质量减轻41.5%。
关键词
保险杠
碰撞
能量
吸收
轻量化
CFRP
十二直角薄壁梁
Keywords
bumper
crash energy absorption
lightweighting
CFRP
twelve right-angle section thin-walled beam
分类号
U463.32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VLCC侧向抗撞能力的一种新式双壳结构
被引量:
27
8
作者
王自力
顾永宁
机构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出处
《船舶力学》
EI
2002年第1期27-36,共10页
文摘
从防止油舱泄漏、保护海洋环境的角度来看 ,改进超大型油轮(VLCC)双壳舷侧结构的耐撞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研究标准VLCC双壳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耐撞结构NOAHSII的设计思想 ,并结合轴压下薄壁圆管的动态渐进屈曲特性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壳设计概念—CCT。将CCT设计概念应用于299500DWT标准VLCC ,通过仿真计算和比较研究 ,CCT被证明是一种更加先进的设计概念 ,与现有的舷侧双壳结构设计相比 ,不仅具有最大的耐撞力 ,而且具有最好的耐撞性能。对VLCC而言 。
关键词
船舶
碰撞
结构耐撞性
碰撞
能量
吸收
VLCC
侧向抗撞能力
双壳结构
圆管
动态渐进屈曲特性
改进
CCT
超大型油轮
Keywords
ship collision
structural crashworthiness
collision energy absorption
VLCC
分类号
U663.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U661.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动头盔产品质量分析及提升合格率的途径
被引量:
3
9
作者
钱辉
姚永伟
机构
江苏省特种安全防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出处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58-160,共3页
文摘
运动头盔主要用在自行车、滑板、轮滑等众多户外运动中,其质量水平的高低与佩戴者的使用安全息息相关。作为头部的防护用具,当意外发生时,运动头盔能够充分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少或减轻对佩戴者的伤害。目前,市面上运动头盔生产厂家众多,但是运动头盔的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防护性能堪忧。该文对送检的48批次运动头盔产品检验结果进行梳理和统计分析,旨在充分反映当前运动头盔产品的质量状况。另外,有针对性地从产品结构、产品材质、关键部件性能3方面开展试验,深刻剖析导致产品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而找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运动头盔有无帽箍、系带及系带扣部件性能、内壳材料性能对头盔的质量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针对影响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从而与运动头盔生产企业共勉。
关键词
运动头盔
质量分析
吸收
碰撞
能量性能
佩戴装置稳定性能
Keywords
sports helmet
quality analysis
absorb impact energy performance
wear device stability
分类号
TS941.731.8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购买头盔应注意的问题
10
作者
成海霞
出处
《山东农机化》
2001年第9期22-22,共1页
文摘
摩托车驾驶员配戴头盔,是交通规则的要求,同时也对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但是,市面上出售的头盔质量问题较多。
关键词
摩托车
驾驶员
头盔
交通规则
人身安全
质量管理
强度
吸收
碰撞
能量性能
耐穿透性能
分类号
U483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U49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均匀磁等离子体的隐身机理——圆极化电磁波的碰撞吸收
刘少斌
莫锦军
袁乃昌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磁波在冷等离子体中碰撞吸收特点研究
吴成国
武文远
龚艳春
何苏红
杜华月
戴斌飞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飞行保护头盔用复合材料结构吸收碰撞能量性能研究
李强
范浩南
谭长生
李峰
秦文娜
朱露
张国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亚密度冷等离子体的低功率激光吸收特性分析
袁忠才
王龙
时家明
黄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飞秒激光的等离子体吸收太赫兹特性研究
赵骥
赵晓凡
张亮亮
张存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泡沫铝复合结构改善汽车侧撞安全的仿真研究
马聪承
兰凤崇
陈吉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CFRP十二直角薄壁梁保险杠的轻量化设计
陈光
路深
赵紫剑
陈超
娄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提高VLCC侧向抗撞能力的一种新式双壳结构
王自力
顾永宁
《船舶力学》
EI
200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运动头盔产品质量分析及提升合格率的途径
钱辉
姚永伟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购买头盔应注意的问题
成海霞
《山东农机化》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