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别山碰撞后花岗岩锆石包裹物研究——对埃达克质岩源区及熔融深度的制约
被引量:
1
1
作者
常铭
吴洪杰
+2 位作者
李淼
冯嘉
何永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7-483,共7页
大陆型埃达克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大别地区发育有典型的加厚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岩。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实验岩石学研究均表明,若这些埃达克质岩确来自加厚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其残留相矿物应为...
大陆型埃达克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大别地区发育有典型的加厚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岩。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实验岩石学研究均表明,若这些埃达克质岩确来自加厚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其残留相矿物应为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等高压矿物。本文对大别山埃达克质岩石和普通花岗岩中的锆石包裹物进行了激光拉曼光谱鉴定,证实了埃达克质岩中锆石存在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白云母等矿物包裹物。如果这些矿物是与锆石在岩浆中共结晶形成的,这或可为大别山埃达克质岩的源区特征提供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
碰撞后花岗岩
锆石包裹物
埃达克质岩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东天山花岗岩与陆壳垂向增生的若干认识
被引量:
140
2
作者
顾连兴
张遵忠
+5 位作者
吴昌志
王银喜
唐俊华
汪传胜
郗爱华
郑远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3-1120,共18页
东天山海西期主碰撞以后形成的花岗岩可分为三个阶段:挤压-伸展转折阶段(310~285Ma)、碰撞后伸展阶段(285~250Ma)和板内阶段(250~208Ma)。这三个阶段在岩石圈厚度、等温线形态和动力学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阶段花岗岩岩体形...
东天山海西期主碰撞以后形成的花岗岩可分为三个阶段:挤压-伸展转折阶段(310~285Ma)、碰撞后伸展阶段(285~250Ma)和板内阶段(250~208Ma)。这三个阶段在岩石圈厚度、等温线形态和动力学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阶段花岗岩岩体形态、岩石组合、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差异。除了底侵以外,幔源岩浆的内侵可以造成地壳不同层次岩石的部分熔融,也是花岗质岩浆生成的重要机制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方式。东天山的片麻状花岗岩有一部分是变质交代成因的,这类花岗岩的形成与碰撞后幔源岩浆的底侵和内侵有关。变质峰期后韧性剪切带中构造细粒化的岩石是形成片麻状花岗岩的最有利部位。虽然这类花岗岩多数定位于地壳较深层次,但在内侵热量的影响下也可以定位于较浅层次。康古尔韧性剪切带的形成除了构造动力作用以外,还与地壳垂向增生,尤其是内侵有着密切联系,是构造动力、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流体运移等复杂反馈的结果。博格达造山带碰撞前和碰撞后岩浆岩均具有正的ε_(Nd)(t)值,表明该造山带地幔早在碰撞前就已亏损,而碰撞后的地幔则继承了碰撞前地幔的亏损特征。东天山在印支期有一次重要的地壳垂向增生事件,其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与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和随后的碰撞密切有关,因此是东天山从中亚构造体制向特提斯体制转换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后花岗岩
板内岩浆活动
韧性剪切带
陆壳增生
底侵
内侵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别山碰撞后花岗岩锆石包裹物研究——对埃达克质岩源区及熔融深度的制约
被引量:
1
1
作者
常铭
吴洪杰
李淼
冯嘉
何永胜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7-483,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9-2012-129)
文摘
大陆型埃达克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大别地区发育有典型的加厚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岩。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实验岩石学研究均表明,若这些埃达克质岩确来自加厚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其残留相矿物应为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等高压矿物。本文对大别山埃达克质岩石和普通花岗岩中的锆石包裹物进行了激光拉曼光谱鉴定,证实了埃达克质岩中锆石存在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白云母等矿物包裹物。如果这些矿物是与锆石在岩浆中共结晶形成的,这或可为大别山埃达克质岩的源区特征提供直接证据。
关键词
大别
碰撞后花岗岩
锆石包裹物
埃达克质岩源区
Keywords
Dabie post-collision granitoidsi zircon inclusions
source feature of adakitic rocks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东天山花岗岩与陆壳垂向增生的若干认识
被引量:
140
2
作者
顾连兴
张遵忠
吴昌志
王银喜
唐俊华
汪传胜
郗爱华
郑远川
机构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3-1120,共1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1CB409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042)
文摘
东天山海西期主碰撞以后形成的花岗岩可分为三个阶段:挤压-伸展转折阶段(310~285Ma)、碰撞后伸展阶段(285~250Ma)和板内阶段(250~208Ma)。这三个阶段在岩石圈厚度、等温线形态和动力学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阶段花岗岩岩体形态、岩石组合、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差异。除了底侵以外,幔源岩浆的内侵可以造成地壳不同层次岩石的部分熔融,也是花岗质岩浆生成的重要机制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方式。东天山的片麻状花岗岩有一部分是变质交代成因的,这类花岗岩的形成与碰撞后幔源岩浆的底侵和内侵有关。变质峰期后韧性剪切带中构造细粒化的岩石是形成片麻状花岗岩的最有利部位。虽然这类花岗岩多数定位于地壳较深层次,但在内侵热量的影响下也可以定位于较浅层次。康古尔韧性剪切带的形成除了构造动力作用以外,还与地壳垂向增生,尤其是内侵有着密切联系,是构造动力、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流体运移等复杂反馈的结果。博格达造山带碰撞前和碰撞后岩浆岩均具有正的ε_(Nd)(t)值,表明该造山带地幔早在碰撞前就已亏损,而碰撞后的地幔则继承了碰撞前地幔的亏损特征。东天山在印支期有一次重要的地壳垂向增生事件,其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与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和随后的碰撞密切有关,因此是东天山从中亚构造体制向特提斯体制转换的产物。
关键词
碰撞后花岗岩
板内岩浆活动
韧性剪切带
陆壳增生
底侵
内侵
天山
Keywords
Post-collisional granite, Intraplate magmatism, Ductile shear zone, Continental growth, Underplating, Intraplating, Tianshan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别山碰撞后花岗岩锆石包裹物研究——对埃达克质岩源区及熔融深度的制约
常铭
吴洪杰
李淼
冯嘉
何永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东天山花岗岩与陆壳垂向增生的若干认识
顾连兴
张遵忠
吴昌志
王银喜
唐俊华
汪传胜
郗爱华
郑远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