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碰撞参量和碰撞能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蔡继业 王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97-1702,共6页
通过交叉分子束与高分辨、高稳定的激光光谱方法研究运动学限制的态 -态反应 :Ba( 1 S0 ) +HI( X1 Σ+ ,ν,J) Ba I( X2 Σ+ ,ν,J) +H( 2 S1 /2 ) ,并测得在 Ba与 HI的相对运动速度从 85 0到 1 30 0 m/s范围内产物 Ba I( ν=0 ,1 ,2 )... 通过交叉分子束与高分辨、高稳定的激光光谱方法研究运动学限制的态 -态反应 :Ba( 1 S0 ) +HI( X1 Σ+ ,ν,J) Ba I( X2 Σ+ ,ν,J) +H( 2 S1 /2 ) ,并测得在 Ba与 HI的相对运动速度从 85 0到 1 30 0 m/s范围内产物 Ba I( ν=0 ,1 ,2 )振动态的转动分布 ,得到碰撞参量对平动速度的依赖关系 .如对 Ba I( ν=0 )振动态 ,碰撞参量极大值从 0 .4 60变为 0 .390 nm,碰撞参量的几率函数为截去头的高斯函数 ,较小的碰撞参量产生较高振动态和较低的转动态 .如相对运动速度为 94 0 m/s时 ,Ba I(ν=0 ,1 ,2 )的碰撞参量极大值分别为0 .4 60 ,0 .4 5 3和 0 .4 46nm.该态 -态反应截面随着碰撞能量的变化而变化 .当 Ba I与 HI的相对运动速度从85 0 m/s变化到 1 30 0 m/s时 ,反应截面先增大 ,达到极大值后逐步减小 ,在相对运动速度为 1 1 0 0 m/s时 ,反应截面有一极大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参量 碰撞能量 态-态反应 几率函数 化学反应 分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原子碰撞直接激发截面的计算
2
作者 周效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222-222,共1页
许多人研究了在中能区的离子入射引起靶原子的直接激发,藕合通道法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它得到的直接激发截面一般与实验符合的较好。但是展开的波函数数目多,计算工作量很大,鉴于此种原因,本文提出用微扰法解藕合方程。其要点如下:
关键词 原子碰撞 解藕 通道法 碰撞激发 微扰法 计算工作量 矩阵元 计算程序 碰撞参量 变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S、SPS能区横-纵相空间分布对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晓超 冯笙琴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82-384,共3页
建立的椭球衰变模型,从横、纵相空间的非对称特性出发,通过建立椭球坐标系,引入横-纵相空间的对称特性参量(椭度e),考虑e与碰撞中心度的关系,建立e与b的负指数函数关系(e=e0e-β0b),用发展了的椭球衰变理论对不同碰撞能量(AGS能区、SPS... 建立的椭球衰变模型,从横、纵相空间的非对称特性出发,通过建立椭球坐标系,引入横-纵相空间的对称特性参量(椭度e),考虑e与碰撞中心度的关系,建立e与b的负指数函数关系(e=e0e-β0b),用发展了的椭球衰变理论对不同碰撞能量(AGS能区、SPS能区)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球衰变模型 椭度参量 碰撞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跃迁随等离子体的温度密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4
作者 孙永盛 孟续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254-254,共1页
在X光激光聚变研究中,对原子数据的要求并非总是用DCA模型进行仔细计算,在研究等离子体的流体力学行为,研究能量传输过程中,可以用平均原子模型(AA)提供有关原子物理参量,包括离子能级,辐射振子强度和电子碰撞参量等等。本文就是以修正... 在X光激光聚变研究中,对原子数据的要求并非总是用DCA模型进行仔细计算,在研究等离子体的流体力学行为,研究能量传输过程中,可以用平均原子模型(AA)提供有关原子物理参量,包括离子能级,辐射振子强度和电子碰撞参量等等。本文就是以修正统计位势平均原子模型为基础,计算了电偶极辐射振子强度(或跃迁几率)随等离子体的温度、密度的变化规律。我们以X光激光机制研究感兴趣的元素,Rb^(37)为例,计算了电子从nlj=21/2→137/2各分壳层的辐射振子强度。为检验也同其它模型结果作了比较。这些数据可直接用于X光激光和激光聚变机制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子强度 辐射跃迁 电偶极辐射 原子模型 激光聚变 碰撞参量 模型结果 壳层 位势 离子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