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碰撞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中微分干涉角的研究
1
作者 杨鑫 王伟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7-462,共6页
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在静态池实验中发现,并且已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得到更多关于传能的准确信息,应利用分子束进行实验.本文基于一阶含时波恩近似,模拟了利用分子束实验进行量子干涉效应研究的理论模型.此模型采用了Lennard-Jones... 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在静态池实验中发现,并且已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得到更多关于传能的准确信息,应利用分子束进行实验.本文基于一阶含时波恩近似,模拟了利用分子束实验进行量子干涉效应研究的理论模型.此模型采用了Lennard-Jones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道近似.通过本文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影响干涉效应的微分干涉角的因素,并且得到了微分干涉角和碰撞速度、碰撞参数及碰撞伴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于指导分子束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干涉效应 碰撞 碰撞半径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手术中缝合线打结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志芳 涂帅 +1 位作者 郁松 樊晓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18-220,230,共4页
针对实习医生基本技能训练时难以真实地融入到手术环境中的问题,通过研究虚拟环境下缝合线的建模方法,实现了基于连续控制点的缝合线3D模型的建立及其位置变换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球形包围盒的缝合线碰撞检测的算法,并由此设计出一种适... 针对实习医生基本技能训练时难以真实地融入到手术环境中的问题,通过研究虚拟环境下缝合线的建模方法,实现了基于连续控制点的缝合线3D模型的建立及其位置变换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球形包围盒的缝合线碰撞检测的算法,并由此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缝合线打结的仿真方法。该仿真使用的缝合线符合外科医生实际操作习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所做的虚拟打结实验表明,此缝合线仿真能较好地对缝合线打结进行再现,可以使操作者体验到实地做手术的感觉,可用于实习外科医生的培训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质点模型 物理引擎 球形包围盒 碰撞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泵远红外激光的缓冲气体的选择因素
3
作者 张迅 张萍 +2 位作者 肖冬梅 陈伟斌 罗锡璋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4-217,共4页
在半经典密度矩阵理论和SSH理论的基础上 ,理论研究了光泵远红外激光的缓冲气体作用 ,分析了势阱深度和碰撞半径两个参数对光泵远红外激光系统中缓冲气体作用的影响 ,从而得到选择缓冲气体的规律。研究成果对寻找小型光泵远红外气体激... 在半经典密度矩阵理论和SSH理论的基础上 ,理论研究了光泵远红外激光的缓冲气体作用 ,分析了势阱深度和碰撞半径两个参数对光泵远红外激光系统中缓冲气体作用的影响 ,从而得到选择缓冲气体的规律。研究成果对寻找小型光泵远红外气体激光器的高效缓冲气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泵远红外激光 缓冲气体 势阱深度 碰撞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三重混合态的量子干涉效应
4
作者 王伟丽 杨鑫 付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59,共4页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分子碰撞转动传能中干涉通道间量子干涉效应的本质,采用量子力学的一级波恩近似、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建立了单三重混合态Na2分子与Na(3s)的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理论模型,得到了计算干涉相位角的方法...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分子碰撞转动传能中干涉通道间量子干涉效应的本质,采用量子力学的一级波恩近似、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建立了单三重混合态Na2分子与Na(3s)的碰撞传能的干涉相位角的理论模型,得到了计算干涉相位角的方法.研究得到:影响干涉相位角的实验条件,干涉角和碰撞速度和碰撞参数的关系.此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指导利用分子束进行此类实验,从而更清晰地理解量子干涉内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混合态 转动传能 量子干涉效应 干涉角 碰撞参数 碰撞速度 碰撞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