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碧玉杨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对干旱的响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怡霖 王卫锋 +2 位作者 张芸香 常淑君 郭晋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0,共9页
【目的】以群众杨为对照,探讨干旱胁迫下碧玉杨的叶形态、结构和光合、水分生理特性的关系及其影响植株生物量积累的内在成因,进一步揭示碧玉杨和群众杨的抗旱机制,为区域造林绿化杨树的抗旱生理研究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碧... 【目的】以群众杨为对照,探讨干旱胁迫下碧玉杨的叶形态、结构和光合、水分生理特性的关系及其影响植株生物量积累的内在成因,进一步揭示碧玉杨和群众杨的抗旱机制,为区域造林绿化杨树的抗旱生理研究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碧玉杨与和群众杨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应用盆栽控水法模拟干旱条件,对比分析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2个品种的叶面积、叶脉密度、叶氮素利用效率、光合特性及叶水分输导能力的响应,及其对植株生物量和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程度加剧,2个杨树品种的叶脉密度(LVD)和单位干质量叶氮含量(N_(mass))上升,碧玉杨的LVD增幅大、N_(mass)增幅小;净光合速率(P_n)、植株总光合速率(PTL)、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光合日累积量、蒸腾日累积量、叶导水率(K_(leaf))、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叶面积(LA)以及植株生物量(TB)均下降,碧玉杨的降幅均小。相较群众杨而言,碧玉杨的LA、LVD、PNUE、TB和日均耗水量在干旱胁迫前后均高,P_n、K_(leaf)、WUE和N_(mass)在干旱胁迫前后均低,PTL和Tr日累积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高,P_(nmax)、P_n日累积和Tr在重度干旱胁迫下高。PTL较Pn与TB相关关系更紧密,PNUE较N_(mass)与TB相关关系更紧密。【结论】干旱胁迫下碧玉杨的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呈现出低效水分利用、高效叶形态结构调整、高效氮素利用和高效光合固碳的平衡制约关系。2个品种的抗旱机制不同,抗旱能力强的碧玉杨其叶结构调整更高效,抗旱能力弱的群众杨其光合特性对干旱更敏感,叶结构与抗旱性关联最大,其次是光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玉杨 干旱胁迫 叶形态结构 光合特性 水分生理特性 植株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碧玉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生长观测及苗期管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金龙 《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9-11,29,共4页
山丹县碧玉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生长观测结果表明,碧玉杨在山丹县长势良好,苗高速生期为6月下旬到8月下旬,期间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3.44%,生长高峰期为7月下旬;地径速生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下旬,期间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48.2%,生长... 山丹县碧玉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生长观测结果表明,碧玉杨在山丹县长势良好,苗高速生期为6月下旬到8月下旬,期间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3.44%,生长高峰期为7月下旬;地径速生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下旬,期间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48.2%,生长高峰期为8月上旬。在幼苗期、速生期、硬化期、休眠期4个生长阶段,采用科学管理技术可提高碧玉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玉杨 地膜覆盖 扦插育苗 生长量 苗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玉杨引种育苗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仝国彦 索素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6期207-207,共1页
介绍了碧玉杨在汤阴县的引种表现,从整地作床、插穗种条的采集与处理、扦插、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其育苗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碧玉杨 引种 育苗技术 河南汤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玉杨引种栽培及扦插繁育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敏 张学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年第14期79-80,共2页
本文介绍了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引进碧玉杨进行苗圃地扦插繁育技术,探讨了ABT生根粉处理浓度、扦插时间、插条处理、苗期管理技术。
关键词 碧玉杨 扦插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