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至民国时期五台山十方禅院的理念及其实践--从碧山寺出发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1
作者 杜靖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
对碧山寺和其它庙宇的考察表明,明清至民国时期,五台山十方禅院存在四种发育演变模式:第一种固守在十方禅院性质上,未作历史的改变;第二种从十方禅院演变成十方禅院与子孙庙兼备的修行之处;第三种从十方禅院演变成十方禅院与子孙庙兼备... 对碧山寺和其它庙宇的考察表明,明清至民国时期,五台山十方禅院存在四种发育演变模式:第一种固守在十方禅院性质上,未作历史的改变;第二种从十方禅院演变成十方禅院与子孙庙兼备的修行之处;第三种从十方禅院演变成十方禅院与子孙庙兼备的修行之处后又退回到十方禅院;第四种从十方禅院变成了子孙庙。造成五台山十方禅院多样态实践的原因,除了人的自然性、道德性、认知图式、社会的集体意识和宗教固有发展模式等原因外,还与明清国家的政策、皇族的宗教偏好等特定历史情境有关。尽管子孙庙与十方禅院存在制度和组织设计上的不同,但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又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明清至民国时期五台山佛教的经验对中国当下宗教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方禅院 子孙庙 法人共财团体 碧山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