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碟管式反渗透浓缩杨梅原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洋 周俊波 张赵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4,共4页
应用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对杨梅汁进行浓缩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三倍浓缩(以体积计),杨梅汁总酸含量(质量分数)由10.23%增大到30.05%;波美度由4.3°Be增大到11.7°Be;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7.35%增大到19... 应用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对杨梅汁进行浓缩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三倍浓缩(以体积计),杨梅汁总酸含量(质量分数)由10.23%增大到30.05%;波美度由4.3°Be增大到11.7°Be;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7.35%增大到19.5%.另外,采用2%C531+NaOH(pH11~11.5)对膜进行碱洗,膜通量可以得到有效恢复.验证了DTRO技术可用于杨梅汁浓缩工艺.并确定了合理的清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汁 碟管式反渗透 浓缩 膜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左俊芳 宋延冬 王晶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以深圳老虎坑、上海黎明、沈阳老虎冲、大辛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反渗透技术———碟管式反渗透(DTRO),它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出水水质稳定且能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水污染... 以深圳老虎坑、上海黎明、沈阳老虎冲、大辛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反渗透技术———碟管式反渗透(DTRO),它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出水水质稳定且能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碟管式反渗透 膜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碟管式反渗透移动应急供水设备 被引量:4
3
作者 左俊芳 宋延冬 王晶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97-400,402,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碟管式反渗透(DTRO)移动应急供水设备,对它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应用范围等进行了介绍。事实证明,DTRO移动应急供水设备具有机动灵活,性能稳定及高可靠性等特点,并且能够处理各种水质的水源,经检测,出水可达到《生活...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碟管式反渗透(DTRO)移动应急供水设备,对它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应用范围等进行了介绍。事实证明,DTRO移动应急供水设备具有机动灵活,性能稳定及高可靠性等特点,并且能够处理各种水质的水源,经检测,出水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管式反渗透(DTRO) 饮用水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反渗透技术处理西北某垃圾渗滤液小试研究
4
作者 张惠祥 张学敏 +1 位作者 孙三祥 李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108,146,共6页
垃圾渗滤液具有较高的COD、氨氮和电导率,其复杂的水质污染特性使得采用反渗透处理时负荷过高,导致膜性能及膜渗透通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处理效率。为使工艺能够顺利进行,以进水pH、运行压力和温度作为影响因素,以浓缩液和产水的COD、氨... 垃圾渗滤液具有较高的COD、氨氮和电导率,其复杂的水质污染特性使得采用反渗透处理时负荷过高,导致膜性能及膜渗透通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处理效率。为使工艺能够顺利进行,以进水pH、运行压力和温度作为影响因素,以浓缩液和产水的COD、氨氮和电导率作为评价参数,通过分析浓缩倍率、膜通量及产水率的变化情况,对兰州某垃圾填埋厂渗滤液进行处理并得出最佳工况。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碟管式反渗透(DTRO)系统影响效果为运行压力>温度>进水pH,且当pH为6.5,运行压力为6 MPa,温度为40℃时,系统的浓缩倍率最高,达到4.07,产水率最好,稳定达到75.6%,为后续浓缩液处理减轻了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碟管式反渗透 浓缩倍率 产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DTRO系统处理矿井浓盐水的性能比较与节能优化
5
作者 王仁雷 封云 +2 位作者 朱力 汪庆喜 曹荣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基于浓水大回流原理分别采用两段式和单段式碟管式反渗透(DTRO)系统处理煤矿矿井浓盐水。在多种运行工况下对两种DTRO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了进水含盐量、回收率、运行压力以及产水水质之间的影响关系。实际运行情况表明,两段... 基于浓水大回流原理分别采用两段式和单段式碟管式反渗透(DTRO)系统处理煤矿矿井浓盐水。在多种运行工况下对两种DTRO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了进水含盐量、回收率、运行压力以及产水水质之间的影响关系。实际运行情况表明,两段式DTRO的运行压力比单段式DTRO低0.7~0.9 MPa,且脱盐率高0.10%~0.15%。进水TDS或回收率越高,两段式DTRO工艺就越有优势。两种DTRO系统整体运行稳定,连续运行3个月未出现明显膜污堵,产水量仅下降约8%。两段式DTRO的产水成本比单段式DTRO约低0.3元/m^(3)。针对DTRO系统特点,在浓水循环量、浓水能量回收、循环泵选型、高压泵运行等方面提出了节能优化策略,为大型DTRO系统在处理煤矿矿井浓盐水应用中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节能降耗提供了积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浓盐水 膜浓缩 碟管式反渗透 性能比较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处理中膜污染的防治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研萍 刘硕 李秀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54-857,861,共5页
膜污染及其防治是影响膜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对运行1年多的利用膜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进行了研究,从预处理、膜污染结构与形态、膜清洗等方面,探讨了防治膜污染的措施。研究表明,调整进水pH、过滤、添加阻垢剂等预处理措施可... 膜污染及其防治是影响膜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对运行1年多的利用膜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进行了研究,从预处理、膜污染结构与形态、膜清洗等方面,探讨了防治膜污染的措施。研究表明,调整进水pH、过滤、添加阻垢剂等预处理措施可减缓膜污染的发生;膜面污染层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并含有Al、Si等的胶体物质以及Fe和Ca的化合物;先碱洗后酸洗的清洗效果好于先酸洗后碱洗。工程中采用先碱洗后酸洗的措施是可行的,清洗后产水量由13.8L/(m2.h)提高至17.0L/(m2.h),产水电导率由117μS/cm降至45μS/cm,进水压力由4.60MPa降至3.4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管式反渗透 垃圾渗滤液 膜污染 预处理 化学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魏明波 胡溪 +1 位作者 杨万强 滕济林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了降低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成本,通过中试试验,研究了脱硫废水经过药剂软化预处理+管式超滤+碟管式反渗透(DTRO)浓缩+蒸发结晶工艺的技术可行性,摸索了各工艺段的关键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投加石灰阶段,p H控制在10... 为了降低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成本,通过中试试验,研究了脱硫废水经过药剂软化预处理+管式超滤+碟管式反渗透(DTRO)浓缩+蒸发结晶工艺的技术可行性,摸索了各工艺段的关键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投加石灰阶段,p H控制在10.5~11时,水中镁离子去除效果较好,且可以去除水中大部分重金属及F-。管式超滤和DTRO抗污堵性较好,能够将废水进行减量化处理,回收率控制在65%~70%。系统稳定运行,浓水可以进入蒸发结晶系统,使蒸发水量减少50%~60%,投资和运行成本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管式超滤 碟管式反渗透 膜浓缩 蒸发结晶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盐废水浓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8
作者 韦锋涛 贾铭椿 +3 位作者 王晓伟 门金凤 杜志辉 梁成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5,共5页
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浓缩处理技术作为其中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点介绍了高含盐废水的几种浓缩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对这几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评价了几种主要浓缩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期望对... 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浓缩处理技术作为其中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点介绍了高含盐废水的几种浓缩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对这几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评价了几种主要浓缩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期望对高含盐废水的浓缩处理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盐废水 机械蒸汽再压缩 低温多效蒸发 真空膜蒸馏 电渗析 纳滤 碟管式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DTRO工艺在小规模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及特点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娟 刘阳 +3 位作者 卢海威 蒋剑虹 曹冬辉 傅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926-21928,共3页
[目的]介绍两级DTRO(碟管式反渗透)在小规模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中应用及优势。[方法]以小规模垃圾渗滤液处理(≤100 m3/d)为例,介绍了两级DTRO的工艺设计、工艺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系统连续运行72 h后的进水量为120 m3/d,产水量为91m... [目的]介绍两级DTRO(碟管式反渗透)在小规模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中应用及优势。[方法]以小规模垃圾渗滤液处理(≤100 m3/d)为例,介绍了两级DTRO的工艺设计、工艺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系统连续运行72 h后的进水量为120 m3/d,产水量为91m3/d,原水电导率为8 450μs/cm,一级DTRO回收率为78.5%,二级DTRO回收率为88.5%,一级DTRO运行压力为2.3~2.7 MPa,二级DTRO运行压力为3.2 MPa,一级透过液电导率为459.3μs/cm,二级透过液电导率为47.1μs/cm,运行功率42 kW,电耗为8.5 kW/t(原水)。出水水质检测结果为pH=7.24~7.49,SS=10~14 mg/L,CODCr=5~10 mg/L,BOD5<2,TN=3.72~8.85 mg/L,TP=0.02~0.04 mg/L,NH3-N=3.20~7.96 mg/L,粪大肠杆菌<400个/L,色度为2。[结论]各运行参数达到或超过系统的设计能力,系统运行稳定,运行成本合理,出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DTRO(碟管式反渗透)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