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碟式聚光器的温差发电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强 陈燕 +2 位作者 杜谦 何鑫颖 窦银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8-931,共4页
半导体温差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可以将温差转换成电能。热端温度及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温差发电的性能。碟式聚光器可以聚拢分散的光线,形成光学热斑,为半导体温差发电提供稳定热源。使用COMSOL软件,对圆锥形吸... 半导体温差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可以将温差转换成电能。热端温度及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温差发电的性能。碟式聚光器可以聚拢分散的光线,形成光学热斑,为半导体温差发电提供稳定热源。使用COMSOL软件,对圆锥形吸热腔体处于不同位置处的聚光比、焦面热通量分布和焦面温度进行仿真,对比确定吸热腔体最佳位置;通过参数化扫描,观测辐射强度I0对焦平面温度的影响。将温差发电片贴合到吸热腔体表面,冷端假设温度为25℃(暂不考虑冷端散热),进行瞬态仿真,分析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开路电压和热端温度随时间的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式聚光器 吸热腔体 COMSOL 半导体温差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聚光器卸风载数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玉斌 全永凯 武金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46-1753,共8页
文章以太阳能热电系统中的碟式聚光器为研究对象,使用ANSYS CFX 14.0仿真软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该模型比例为1∶1,对蝶式聚光器开缝卸风载的特性进行数值仿真。首次提出了开缝面积比和卸载率两个参数,并计算了不同风速、俯仰角、... 文章以太阳能热电系统中的碟式聚光器为研究对象,使用ANSYS CFX 14.0仿真软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该模型比例为1∶1,对蝶式聚光器开缝卸风载的特性进行数值仿真。首次提出了开缝面积比和卸载率两个参数,并计算了不同风速、俯仰角、开缝面积比以及开缝位置情况下,单环缝、等缝宽多环缝以及等面积多环缝的卸风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俯仰角为57.5°时,无缝蝶式聚光器所受到的风载最大,而开缝能够有效地降低风载;当开缝面积比为3%,且开缝位置位于碟盘开口半径1/3处时,等面积多环缝的卸风载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式聚光器 数值仿真 开缝 卸风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渐进结构优化法的碟式聚光器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程自然 颜健 彭佑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6,共8页
采用多层次的优化策略,提出一种碟式太阳能聚光器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渐进结构优化方法(ESO)建立聚光器机架的拓扑优化模型,针对拓扑优化中的棋盘格问题给出一种过滤消除方法。其次,根据机架结构的拓扑优化结果,提出一种... 采用多层次的优化策略,提出一种碟式太阳能聚光器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渐进结构优化方法(ESO)建立聚光器机架的拓扑优化模型,针对拓扑优化中的棋盘格问题给出一种过滤消除方法。其次,根据机架结构的拓扑优化结果,提出一种桁架拓扑结构的特征线提取方法,将拓扑优化结果转换为可供截面优化的线单元。最后,对聚光器中桁架结构的截面尺寸进行优化。以38 kW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发电系统为例,面向工程制造桁架结构开展轻量化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自重下单件新型桁架和原有桁架的最大变形相同时,重量减轻了34.4%,优化策略为面向工程制造的桁架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碟式聚光器 拓扑优化 桁架结构 渐进结构优化方法(E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聚光器的月光聚光比分布计算模型
4
作者 王皓 郭明焕 王志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8-154,共7页
碟式聚光器和塔式聚光器均是点聚光系统,为了用月光法间接测量塔式聚光系统的聚光比分布,适宜用聚光稳定的碟式聚光器研究不同月相的光源亮度分布对聚光比分布的影响。主要建立月光下碟式聚光器的聚光比分布计算模型,首先依据拍摄的月... 碟式聚光器和塔式聚光器均是点聚光系统,为了用月光法间接测量塔式聚光系统的聚光比分布,适宜用聚光稳定的碟式聚光器研究不同月相的光源亮度分布对聚光比分布的影响。主要建立月光下碟式聚光器的聚光比分布计算模型,首先依据拍摄的月相灰度图像建立分块均匀的光源亮度分布模型,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生成准确的反射镜面形;在光线追迹过程中均匀采样镜面上的反射点,且考虑聚光器的跟踪误差;镜面的光学误差与光源的亮度分布合并为等效的光源亮度分布。模拟聚光比分布与实验聚光比分布的余弦相似度α> 95%,光学模型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比 跟踪误差 碟式聚光器 月光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测量的碟式聚光器面形检测
5
作者 彭黎 彭佑多 +2 位作者 颜健 程自然 刘永祥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1,共5页
为保证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聚光器镜面必须符合设计精度要求,该文采用单目视觉测量的方法对碟式聚光器镜面进行实际测量。搭建相应的实验测量系统,通过CCD相机采集多幅多位置的镜面和靶标图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相机标定、立... 为保证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聚光器镜面必须符合设计精度要求,该文采用单目视觉测量的方法对碟式聚光器镜面进行实际测量。搭建相应的实验测量系统,通过CCD相机采集多幅多位置的镜面和靶标图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相机标定、立体匹配以及一系列图像处理,获得镜面各标志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值。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三维散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800 mm×800 mm碟式聚光器镜面模型。通过聚光器镜面相邻点坐标的差值估计得镜到面整体斜率误差为0.005 56 rad,最大斜率误差位于镜面边缘为0.027 26 rad。结果表明基于视觉测量的碟式聚光器面形检测系统能快速有效地检测镜面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式聚光器 面形检测 视觉测量 斜率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碟式光热太阳能聚光器风致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颜健 彭佑多 +3 位作者 龙东平 何轶 马俊 曾俊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65-1671,共7页
以25 kW碟式光热太阳能发电系统聚光器为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基于谐波叠加理论编制Matlab程序得到的脉动风载荷时程开展聚光器风振响应研究。得到了聚光器不同工况下关键节点的统计特征和位移风振系数,给出了部分节点的响应时程数据... 以25 kW碟式光热太阳能发电系统聚光器为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基于谐波叠加理论编制Matlab程序得到的脉动风载荷时程开展聚光器风振响应研究。得到了聚光器不同工况下关键节点的统计特征和位移风振系数,给出了部分节点的响应时程数据且对位移时程进行了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聚光器在极限风载荷的作用下以强迫振动为主,且在基频处有轻微的共振;聚光器最不利的工况为90°-60°,安全避风工况为-90°-90°,最不利工况下各关键节点的整体位移风振系数为2.4;聚光器结构在极限风载荷作用下处于弹性变形阶段,但曲面固镜壳振动强烈,对于反射镜面的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式聚光器 太阳能 风振响应 位移风振系数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碟式光热太阳能聚光器结构风荷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何轶 彭佑多 +1 位作者 龙东平 颜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9-261,共3页
以25kW碟式光热太阳能发电系统聚光器为研究对象,在ANSYS中建立了精确的有限元模型,应用聚光器数值风洞模拟得出的聚光器各分区体型系数,对其在8级风荷载和12级风荷载下进行了结构风荷的静力学分析计算,得到了聚光器在各高度角时的应力... 以25kW碟式光热太阳能发电系统聚光器为研究对象,在ANSYS中建立了精确的有限元模型,应用聚光器数值风洞模拟得出的聚光器各分区体型系数,对其在8级风荷载和12级风荷载下进行了结构风荷的静力学分析计算,得到了聚光器在各高度角时的应力和变形情况。结果表明:聚光器在90°高度角即开口朝上为最优大风避难位置,最不利工况为60°高度角位置,聚光器在各工况下均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同时聚光器最外圈的固镜壳的应力和变形都较大,实际工作中应当对其都进行加固处理,以避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大风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碟式聚光器 风荷载 体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三维气动力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龚金科 余明果 +2 位作者 王曙辉 王红 江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32-1837,共6页
抗风能力是碟式太阳能聚光器设计制造的重要性能指标,针对大型整圆反射面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建立基于恒定风速条件下的三维风载仿真计算模型;以聚光器运转时的不同高度角和方位角工况分析聚光器风载作用下的流场。通过计算聚光器的平均风... 抗风能力是碟式太阳能聚光器设计制造的重要性能指标,针对大型整圆反射面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建立基于恒定风速条件下的三维风载仿真计算模型;以聚光器运转时的不同高度角和方位角工况分析聚光器风载作用下的流场。通过计算聚光器的平均风力系数和风力矩系数,研究聚光器在不同工作角度的气动力特性以及变化规律。该研究对开发设计碟式太阳能聚光器、优化聚光器的避风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气动力特性 风力矩 碟式聚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光热太阳能电站聚光器利用率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颜健 彭佑多 +2 位作者 龙东平 易陈斐 彭长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02-1908,共7页
采用光线追迹法,建立矩形阵列布置下碟式光热太阳能电站聚光器任意时刻空间状态数学模型和聚光器利用率动态模型,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分析阵列中任意聚光器不同时刻的采光遮挡特性,探讨布置参数对聚光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光线追迹法,建立矩形阵列布置下碟式光热太阳能电站聚光器任意时刻空间状态数学模型和聚光器利用率动态模型,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分析阵列中任意聚光器不同时刻的采光遮挡特性,探讨布置参数对聚光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站阵列布置夹角和布置间距是影响聚光器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布置夹角的取值对聚光器利用率影响显著,增大布置间距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光器的利用率,且利用率随间距的进一步增大其效果趋于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利用率 光线追迹法 碟式聚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林军 罗彬 +3 位作者 邓煜 张东 吕耀平 陈艳娟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2期136-140,150,共6页
阐述槽式、塔式和碟式三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各自优缺点,对比得出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以其发电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布局灵活等优势而倍受人们青睐。碟式太阳能聚光器作为碟式热发电系统中极其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的... 阐述槽式、塔式和碟式三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各自优缺点,对比得出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以其发电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布局灵活等优势而倍受人们青睐。碟式太阳能聚光器作为碟式热发电系统中极其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对系统的发电效率、稳定性、成本等影响很大。结合国内外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为研制出一种聚焦比高、成本低、稳定性强的碟式太阳能聚光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碟式聚光器 工作原理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距优化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器建模分析
11
作者 魏毅立 孟玲 +2 位作者 徐再远 马林 马利斌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7-270,共4页
太阳能碟式发电,目前较多采用球面反射镜聚光,因光斑几乎为零,无法精确控制且焦点为圆心,对应桁架结构大,加工工艺完成困难且几何聚光比低。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建立旋转抛物面聚光系统模型:通过论证太阳能取代化石能源的必要性,为得到高... 太阳能碟式发电,目前较多采用球面反射镜聚光,因光斑几乎为零,无法精确控制且焦点为圆心,对应桁架结构大,加工工艺完成困难且几何聚光比低。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建立旋转抛物面聚光系统模型:通过论证太阳能取代化石能源的必要性,为得到高聚光比-高光热转化效率的聚光器,设计10 kW碟式热发电系统的碟式聚光器,且研究太阳在聚光器形成光斑与旋转抛物面的焦距关系,当光斑取实际最小值,得到对应的焦距值。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对应碟式聚光器的3D模型,而且运用Matlab对3D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光斑最小值与碟式的聚光器3D模型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碟式光热发电数据基础和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碟式聚光器 旋转抛物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荷系数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林军 罗彬 +3 位作者 史宝周 张东 刘建明 丁仕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8-334,共7页
为了深入分析高度角、方位角、镜面间隙尺寸等因素对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荷系数的影响程度,基于模糊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建立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荷系数的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运用Fluent 14.0软件,结合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其风... 为了深入分析高度角、方位角、镜面间隙尺寸等因素对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荷系数的影响程度,基于模糊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建立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荷系数的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运用Fluent 14.0软件,结合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其风载荷系数进行模拟,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高度角对阻力系数和方位力矩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模糊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336与0.7376,方位角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镜面间隙尺寸对其影响程度最小;方位角对升力系数、侧向力系数、翻转力矩系数及倾覆力矩系数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大,其模糊灰色关联度依次为0.8244、0.7793、0.8117和0.7541,其次是高度角,镜面间隙尺寸的影响程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 数值模拟 模糊灰色关联度 湍流模型 风载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仿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曙辉 王红 +2 位作者 余明果 龚金科 颜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415-4421,共7页
为研究风载荷对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影响,基于CFD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仿真计算模型,分析聚光器风载作用下的流场,计算聚光器的平均风力系数和风力矩系数,并研究聚光器风力系数和风力矩系数随不同方位角和高度角... 为研究风载荷对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影响,基于CFD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风载仿真计算模型,分析聚光器风载作用下的流场,计算聚光器的平均风力系数和风力矩系数,并研究聚光器风力系数和风力矩系数随不同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开发碟式太阳能聚光器、优化聚光器的避风控制策略,以及提高太阳能电站风灾害的抵抗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 仿真 风力系数 风力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对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王林军 罗彬 +2 位作者 张东 张跃智 李亚宁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4-600,共7页
为研究25kW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在不同工况下风载荷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确定聚光器的最佳和最差避风工况,通过建立聚光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域模型,基于Fluent14.0软件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流域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阻力系数... 为研究25kW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在不同工况下风载荷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确定聚光器的最佳和最差避风工况,通过建立聚光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域模型,基于Fluent14.0软件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流域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阻力系数与聚光器有效迎风面积成正比,阻力系数的绝对值最大为1.42;当高度角为60°、方位角为0°时,升力系数绝对值最大为1.60;在各高度角(除90°外)下,侧向力系数、翻转力矩系数和方位力矩系数随方位角的增大均近似呈正弦变化趋势,系数绝对值最大分别为1.34、0.18和0.26;聚光器最佳避风工况为90°-180°,最差避风工况为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 风载荷系数 流场特性 k-ε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综述(一) 被引量:12
15
作者 许辉 张红 +2 位作者 白穜 丁莉 庄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17,共6页
介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原理及特性,并对聚光器、接收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管式接收器和混合式接收器具有较好的研究开发前景。
关键词 太阳能 热发电 碟式聚光器 斯特林发动机 接收器 辐射强度 热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综述(二) 被引量:11
16
作者 许辉 张红 +2 位作者 白穜 丁莉 庄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共4页
对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热机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较为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斯特林发动机及斯特林循环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的综述,针对目前国内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 对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热机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较为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斯特林发动机及斯特林循环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的综述,针对目前国内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系统关键部件的研发突破是碟式太阳能发电技术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发电 碟式聚光器 斯特林发动机 接收器 热机 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误差对带凹透镜窗能流均化碟式聚光系统的光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颜健 田勇 +2 位作者 聂笃忠 刘永祥 彭佑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1-208,共8页
太阳能碟式聚光器/腔体接收器系统(SDC)在制造和运行时会引入光学误差,进而恶化其光学性能和能流分布。针对理想光学条件已获得均匀能流分布的带凹透镜石英窗SDC系统(即平面-圆锥透镜和双凹圆锥透镜),采用蒙特卡洛光线跟踪方法详细研究... 太阳能碟式聚光器/腔体接收器系统(SDC)在制造和运行时会引入光学误差,进而恶化其光学性能和能流分布。针对理想光学条件已获得均匀能流分布的带凹透镜石英窗SDC系统(即平面-圆锥透镜和双凹圆锥透镜),采用蒙特卡洛光线跟踪方法详细研究吸热器表面光学特性变异(吸收率和反射特性)、镜斜率误差和跟踪误差对其能流分布和光学性能影响,分析SDC系统的光学特性,评估采用凹透镜改善SDC系统能流均匀性的工程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光学误差下SDC系统采用平面-圆锥透镜的直接有用能率均要比双圆锥透镜的高出2.5%~4.0%,而两者的光学效率基本相当。吸热器表面的光学反射特性对其光学性能影响显著,吸热器表面采用漫反射时均要优于采用镜面反射的,尤其当吸热器表面吸收率减小时此差异更明显,吸热器表面应设计为高吸收率的光学漫反射表面。在光学误差可控范围内,带优化凹透镜SDC系统的光学性能对镜面斜率误差和跟踪误差并不敏感,具有较好的工程适应能力。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凹透镜去改善传统SDC系统的能流均匀性,以及减少辐射热损失和对流热损失,是一个既经济且可操作的有效途径,充分展示了石英窗在聚光太阳能利用领域的多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聚光 光学性能 碟式聚光器 凹透镜 光学误差 能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实现均匀能流分布的太阳能碟式/三角形腔体接收系统的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颜健 彭佑多 程自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2-213,共12页
提出一种三角形腔体接收器应用到抛物碟式聚光系统,实现腔体接收器底部吸热器表面的能流均匀化。基于OptisWorks光学软件研究三角形腔体接收器的截面尺寸、腔体高度、腔体侧壁面的反射特征(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和反射率等对其光学性能的... 提出一种三角形腔体接收器应用到抛物碟式聚光系统,实现腔体接收器底部吸热器表面的能流均匀化。基于OptisWorks光学软件研究三角形腔体接收器的截面尺寸、腔体高度、腔体侧壁面的反射特征(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和反射率等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光学性能指标包括腔体接收器的光学效率、吸热器表面的能流非均匀因子及其接收的总太阳辐射能。分析聚光器的扇形缺角、正方形聚光器和跟踪误差,以及三角形截面和腔体底部的裁剪对接收器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腔体接收器的壁面反射特征和反射率对其光学性能影响显著,提高腔体侧壁面的反射率和选择镜面反射材料能使吸热器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在腔体截面尺寸和壁面反射特征一定时,总存在一个较佳的腔体高度使吸热器表面的能流非均匀因子减小到0.1以下。此外,将三角形腔体裁剪成六边形或正六边形截面时也能获得均匀的能流分布。该文研究为吸热器表面能流均匀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可应用于碟式聚光集热和碟式聚光光伏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聚光 光学性能 抛物碟式聚光器 三角形腔体接收器 均匀能流分布 光线跟踪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17.70 m抛物碟式聚光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颜健 彭佑多 +1 位作者 程自然 谭新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44-2552,共9页
设计并建造直径17.70m的碟式聚光装置,抛物镜面焦距为9.49m,采光面积204m^2。结合25kW碟式聚光装置的研制经验,对聚光装置的部分结构进行新尝试,包括镜面单元采用铝蜂窝板基体,高度角机构采用下置式,镜面单元安装采用激光定位... 设计并建造直径17.70m的碟式聚光装置,抛物镜面焦距为9.49m,采光面积204m^2。结合25kW碟式聚光装置的研制经验,对聚光装置的部分结构进行新尝试,包括镜面单元采用铝蜂窝板基体,高度角机构采用下置式,镜面单元安装采用激光定位等。研制水冷平面接收靶,在视日跟踪状态对聚光装置焦平面的聚焦光斑进行测试,验证镜面单元安装及视日跟踪的有效性。配置S260型斯特林发电系统,运行表明DS-CSP系统的净输出功率与太阳直射辐照度(DNI)基本呈正线性比例关系,数据中DNI最大值为761W/m^2,此时DS-CSP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可达40.5kW(测试时有效采光面积200m^2),其光热转换效率为2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碟式聚光器 斯特林热机 碟式/斯特林系统 发电性能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碟式聚光系统的Al-Si相变储热锅炉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廷晟 李风 +1 位作者 李石栋 张仁元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9,共5页
基于多碟式太阳能聚光器,设计开发Al—si合金的相变储热锅炉,并进行了试验。对锅炉储热过程的压力、蒸汽温度及Al—si合金相变过程的温度变化测试结果表明,在8:00~14:30,太阳平均直射辐射强度不足550W/m^2的条件下,相变温度为5... 基于多碟式太阳能聚光器,设计开发Al—si合金的相变储热锅炉,并进行了试验。对锅炉储热过程的压力、蒸汽温度及Al—si合金相变过程的温度变化测试结果表明,在8:00~14:30,太阳平均直射辐射强度不足550W/m^2的条件下,相变温度为577oC的铝硅合金在高温储热过程中能充分加热锅炉中的水介质.产生250℃的饱和蒸汽及400℃的过热蒸汽,蒸汽压力达到3.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相变锅炉 碟式太阳能聚光器 过热蒸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