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碘131和手术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随华 耿秀琴 +4 位作者 周艳红 赵建林 李江雁 冯跃庆 董建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86名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参加了本次研究,根据病情和患者自愿原则,接受药物治疗、碘131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2年后3...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86名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参加了本次研究,根据病情和患者自愿原则,接受药物治疗、碘131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2年后3组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骨密度明显改善,骨代谢指标显著下降。而3组患者之间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无显著差别。结论药物、碘131和手术治疗均能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纠正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碘131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和IL-6水平对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高海波 张雅微 +2 位作者 胡建康 杨洲 苏晓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6-718,共3页
Graves病(简称GD)系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尤其是IL-2、IL-6参与了其发生、发展,与GD131碘治疗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 GRAVES病 甲亢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131)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晓光 孟玉葆 +1 位作者 韩静英 程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3-1115,共3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131治疗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氏片在^(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力翔 刘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42-1043,共2页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在^(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中的疗效和特点。方法:确诊甲亢并进行^(131)碘治疗后的患者86例,男23例,女63例,年龄19~72岁,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131)碘+养心氏片,对照组:^(131)碘+...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在^(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中的疗效和特点。方法:确诊甲亢并进行^(131)碘治疗后的患者86例,男23例,女63例,年龄19~72岁,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131)碘+养心氏片,对照组:^(131)碘+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所有患者均行^(131)碘治疗,服^(131)碘后给予养心氏片或比索洛尔。随访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10、12周,共7次。随访内容:临床症状、体重、血压、心率、心电图、甲功。结果:养心氏试验组入选病例在观察疗程内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疗效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养心氏试验组中心率<100次/分的患者的心悸症状在治疗后2~4周明显缓解,而心率>100次/分的患者在第8~10周时才出现心悸改善。结论:养心氏片在^(131)碘治疗甲亢中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在心率>100次/分的患者可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缓解心脏症状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31)治疗 养心氏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碘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与治疗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源波 贾茜 +3 位作者 鲁雪妮 刘岩 杨爱民 高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根据2015ATA指南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为中高危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DTC)131碘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水平与其131碘治疗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评估131碘治疗前DTC患者的复发风险,对评估为中高危的患者治疗后临床转归进... 目的探讨根据2015ATA指南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为中高危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DTC)131碘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水平与其131碘治疗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评估131碘治疗前DTC患者的复发风险,对评估为中高危的患者治疗后临床转归进行随访观察。采用χ~2检验及One-way ANOVA比较治疗反应满意(ER)、可接受(AR)和欠佳(IR)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前sTg水平,ROC曲线及最佳诊断界值点评估sTg对碘治疗后ER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2016年3月至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接受131碘治疗的DTC复发风险中高危的患者91例,其中男23例,女68例,平均年龄(45.62±11.84)岁,平均接受131碘治疗剂量(121.4±17.3)mCi。因失访等原因最终对78例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其中ER 46例、AR 14例、IR 18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甲状腺腺外侵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0.299,0.274),3组原发病灶直径、颈部淋巴结转移、131碘治疗剂量及术后sTg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0.003,<0.001,<0.001)。IR组的sTg水平及131碘治疗剂量水平均显著高于非IR组(P=0.008),而两者在AR组与IR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86)。IR组的sTg界值点为9.69 ng/mL(灵敏度66.7%,特异度86.9%),ROC曲线(AUC=0.897,95%CI:0.826~0.968)。结论 sTg水平对DTC复发风险中高危患者在131碘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有预测意义,术后sTg>9.69 ng/mL可作为提示其疗效欠佳的界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危险度分层 甲状腺球蛋白 131治疗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不同剂量碘^(131)治疗对甲状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小东 蒲涛 +2 位作者 罗义 张兴安 李祖茂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研究术前不同剂量碘1 3 1治疗对甲状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纳入研究,接受术前碘131治疗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检... 目的:研究术前不同剂量碘1 3 1治疗对甲状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纳入研究,接受术前碘131治疗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以及唾液腺功能。结果:(1)癌细胞杀伤效应: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以及G0/G1期细胞数目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数目减少,BRAF、Livin、MCM7、CDK2表达量降低,CCNG2、PTEN表达量增加;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细胞杀伤效应优于低剂量组,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细胞杀伤效应无差异;(2)唾液腺功能: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双侧腮腺、双侧颌下腺的UI和SR降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对唾液腺的损伤效应弱于高剂量组,且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唾液腺损伤效应无差异。结论:中剂量碘131能够同时兼顾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对唾液腺的保护作用,是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碘131内照射治疗的理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131内照射治疗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唾液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io-HPLC分析方法测定 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的放射化学纯度
7
作者 杨柳 程缤雁 +3 位作者 付博 姜华 李洪玉 张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6-433,I0005,共9页
为建立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放射化学纯度,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的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5.85 g/L氯化钠溶液(加入0.65 mL正辛胺并用稀磷酸调pH至7.0)-乙腈(V∶V=20∶1... 为建立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放射化学纯度,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的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5.85 g/L氯化钠溶液(加入0.65 mL正辛胺并用稀磷酸调pH至7.0)-乙腈(V∶V=20∶1)为流动相,串联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0 nm)与放射性流量检测器,柱温为25℃,运行40 min,1.5 mL/min进行等度淋洗,可有效地将主峰碘[^(131)I]化物与放射性化学杂质碘[^(131)I]酸根进行分离,碘[^(131)I]化物和碘[^(131)I]酸根分别在0.19~92.50 GBq/L和0.15~4.81 GBq/L活度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和0.997,碘[^(131)I]化物和碘[^(131)I]酸根的检测限分别为3.21×10^(-2) GBq/L和4.74×10^(-2) GBq/L,定量限分别为9.63×10^(-2) GBq/L和7.91×10^(-2) GBq/L,回收率为70.0%~125.0%,耐用性和精密度良好。该法适用于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的放射化学纯度测定,为制定该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131)I]化钠胶囊 放射化学纯度 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131)I预测个体甲状腺对^(131)I敏感度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戴儒奇 李诗运 肖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56-215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131I预测个体甲状腺对131I敏感性有效治疗甲亢、降低甲减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9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进行治疗。A组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131I方法治疗;B组48例采用个... 目的:探讨小剂量131I预测个体甲状腺对131I敏感性有效治疗甲亢、降低甲减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9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进行治疗。A组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131I方法治疗;B组48例采用个体剂量治疗,治疗前均行TG测定,根据甲状腺吸碘率及SPECT显像所估算甲状腺重量,按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小剂量(0.37MBq)131I口服,20d后复查血清TG和甲状腺吸碘率(扣除颈部本底)。结合小剂量131I口服后TG变化调整每克甲状腺组织的131I治疗剂量,定期随访。结果:131I治疗后3、6、12个月,A、B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χ2=1.60,χ2=0.06,χ2=3.38,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甲减发生率差异显著(χ2=5.03,P<0.05);B组患者中,小剂量131I口服后20d,血清TG无变化者12例,TG升高(<50%)者28例,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治疗剂量下调10%;TG明显升高(>50%)者8例,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治疗剂量下调20%。本组总体疗效无显著差异(Z=0.45,P>0.05)。结论:小剂量131I口服后测定血清TG水平变化作为个体甲状腺治疗剂量的调整依据,可达到131I治疗个体最优化剂量目的,对预防131I治疗后甲减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放射性-131/治疗 个体敏感性/疗效评价 甲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