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碘放射性核素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转移系数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达玲 李冕丰 +2 位作者 翁森汉 张增 余君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人工引入核电站排放的关键核素 ̄(131)I,采用γ能谱和总β计数两种方法确定核素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转移系数。测得核素不同迁移时间、不同生长期的蔬菜、以及土壤中不同核素浓度等各种情况下的转移系数。给出转移系数的频数分... 人工引入核电站排放的关键核素 ̄(131)I,采用γ能谱和总β计数两种方法确定核素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转移系数。测得核素不同迁移时间、不同生长期的蔬菜、以及土壤中不同核素浓度等各种情况下的转移系数。给出转移系数的频数分布及变异性。γ能谱法测得的 ̄(131)I在广东土壤-蔬菜系统中转移系数的观察值范围为1.28×10 ̄(-2)~2.10×10 ̄(-1),几何平均值为5.05×10 ̄(-2),几何标准偏差为1.96.实验中观察到蔬菜棵株大小、不同气候条件等因素对转移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核素 转移系数 土壤 蔬菜 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1
2
作者 翁志成 杨维竹 +6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姚 黄宁 申权 吴正忠 谢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8例,A组(26例)行TACE结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纯行TACE。...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8例,A组(26例)行TACE结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纯行TACE。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3%、23.0%,平均生存期15.5个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总有效率(CR+PR)为46.2%(12/26)。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9%、6.3%,平均生存期7.5个月CR2例,PR6例,CR+PR为25.0%(8/32)。A组的生存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脉癌栓能明显提高其疗效,并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碘放射性核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邵成伟 田建明 +1 位作者 左长京 吕桃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15例胰腺癌患者均有典型的CT特征并经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放射性粒子均匀置入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结果粒子植入后1个月CT复查:完全...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15例胰腺癌患者均有典型的CT特征并经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放射性粒子均匀置入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结果粒子植入后1个月CT复查: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 2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86.7%;3个月:CR 5例,PR 5例,SD 2例,PD 3例。总有效率80%。除1例出现胰瘘,无急性胰腺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具有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定位显像探查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智轶 马超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 SPECT/CT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行131I治疗和随访期间发现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或131I SPECT/CT显像阳性的53例DTC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显像...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 SPECT/CT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行131I治疗和随访期间发现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或131I SPECT/CT显像阳性的53例DTC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显像阳性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Tg)和临床分期的变化。结果 53例患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和131I SPECT/CT显像阳性患者分别为34例和19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核素显像真阳性)的患者分别为32例和17例。在49例核素显像真阳性患者中,术前血清HTg阳性38例,阴性11例;术后HTg阳性23例,阴性26例,手术前后HT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真阳性的32患者中,手术后11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在131I SPECT/CT显像真阳性的17例患者中,手术后3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结论核素定位显像是查找DTC转移灶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8-氟代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 碘放射性核素 SPECT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忠涛 隋庆兰 +2 位作者 吴善良 左太阳 胡效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由病理证实的3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结果 3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淋巴结转移瘤局部控...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由病理证实的3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结果 3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淋巴结转移瘤局部控制有效率依次是:81.3%(26/32)、84.4%(27/32)、93.7%(30/32)、87.5%(28/32)。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颈部转移瘤,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是提高病变局部控制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核素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治疗 颈部 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联合化疗加内皮抑素靶向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6
作者 陈世壮 白艳春 +2 位作者 刘静 张艳霞 王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9-701,共3页
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46例NSCLC中,初治26例,复治20例。均行CT引导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后3~5 d予GP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 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46例NSCLC中,初治26例,复治20例。均行CT引导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后3~5 d予GP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15天;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7.5 mg/m2,静脉滴注3~4 h,第1~14天;28 d为1个疗程。粒子植入后2个月(即化疗2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125I粒子植入2个月后,46例患者全部可评价疗效。全组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4例,稳定(SD)6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78.3%。其中初治组26例中,CR 7例,PR 15例,SD 3例,PD 1例,有效率84.6%;复治组20例中,CR 5例,PR 9例,SD 3例,PD 3例,有效率70.0%。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GP方案治疗对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碘放射性核素 近距离放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 抗肿瘤血管形成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 被引量:71
7
作者 刘健 张福君 +3 位作者 吴沛宏 顾仰葵 陈林 张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病例32例,其中肝门区肝细胞癌(HCC)8例,肝门区胆管癌(HC)12例,肝转移瘤6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6例。14例侵犯肝门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22例合并肝硬化。全部病例...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病例32例,其中肝门区肝细胞癌(HCC)8例,肝门区胆管癌(HC)12例,肝转移瘤6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6例。14例侵犯肝门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22例合并肝硬化。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病灶平均直径为4.2 cm。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0.6~0.9 mCi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 cm平面播植。结果2例死于远处转移,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CR+PR)68.8%。2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7颗粒子在肝脏内游走,3颗粒子迁徙至肺内;1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在30%以下,白细胞轻度下降1例。未见大出血、胆汁瘘、肠瘘、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是治疗中晚期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核素 放射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8
作者 贺克武 高斌 +7 位作者 秦汉林 李劲松 黄永翠 张宇东 彭晓正 汪涛 杨会军 陈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4-558,共5页
目的评价CT导引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Ⅲ~Ⅳ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联合治疗组43例57个病灶接受CT导引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联合同步... 目的评价CT导引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Ⅲ~Ⅳ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联合治疗组43例57个病灶接受CT导引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联合同步支气管动脉内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GP),方案灌注化疗2~4个周期;灌注化疗组65例患者74个病灶仅接受支气管动脉内GP方案化疗2~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1、3、6、12个月的总缓解率分别为8.8%、56.1%、63.6%、84.0%和2.7%、21.%、41.9%、4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和6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3 d和42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导引下^(125)Ⅰ粒子植入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咯血、放射性粒子游走和胸腔积血,灌注化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等,患者可以耐受,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患者各化疗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引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碘放射性核素 近距离放疗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难治性肝癌 被引量:20
9
作者 郑家平 邵国良 +4 位作者 罗君 陈玉堂 姚征 曾晖 郝伟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评估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难治性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40例经临床或病理确诊局部未控难治性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门静脉癌栓2例),转移性肝癌13例,在CT导向下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 目的评估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难治性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40例经临床或病理确诊局部未控难治性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门静脉癌栓2例),转移性肝癌13例,在CT导向下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125I粒子活度为0.6~0.8 m Ci,外周匹配剂量(MPD)100~140 Gy。粒子植入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采用经皮肝穿刺,利用单针或多针技术,平行于肿瘤/癌栓长轴方向,间隔0.5~1 cm逐一植入。采用m RECIST评估近期疗效。KaplanMeier法分析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 TTP)和中位总生存时间(m OS)。结果手术操作成功率100%。肿瘤直径1.5~12.0 cm(平均4.0 cm),共植入125I粒子1 748枚(平均每例植入44枚)。近期有效率37.5%(CR 8例,PR 7例),SD 37.5%(15例),疾病控制率(DCR)75%。m TTP 7.0个月(95%CI:4.524~9.476个月),m OS10个月(95%CI:6.901~13.099个月),手术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包膜下少量出血2例(5%),粒子肝内游走2例(5%),肝区疼痛不适1例(2.5%),均无需特殊处理;1例(2.5%)术后3 h出现寒战高热,给予对症解热处理。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补救治疗难治性肝癌不仅安全,且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核素 CT引导下 近距离放射疗法 难治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腹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建华 左长京 +3 位作者 邵成伟 马小龙 张建 田建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7-881,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腹腔及腹膜后区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确诊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共31枚腹腔及腹膜后区转移性淋巴结(直径2.2~4.7 cm)接受经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腹腔及腹膜后区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确诊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共31枚腹腔及腹膜后区转移性淋巴结(直径2.2~4.7 cm)接受经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植入量遵循Halarism 125Ⅰ经验公式确定,粒子活度为0.5~0.85 mCi,以间距1.0~1.5 cm布源。植入完毕后即行CT扫描,了解粒子分布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植入术后3个月行CT或PET-CT复查,参考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估。结果 27例中,25例手术一次植入成功,达到剂量要求,粒子分布满意率92.6%(25/27例),2例首次术后未达到要求而补种粒子。术前8例伴有明显疼痛患者中,6例于术后1~3周疼痛缓解。术后随访3个月,27例患者均生存。27例患者中淋巴结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4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74.1%(20//27)。本组术中及术后未发现剧烈疼痛、大出血、感染、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Ⅰ粒子是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门静脉癌栓40例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齐荣 肖必 +2 位作者 王峥 程涛 罗鹏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和操作流程。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2.2~3.3)×10~7 Mq活度的^(125)I粒子多层面播植...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和操作流程。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2.2~3.3)×10~7 Mq活度的^(125)I粒子多层面播植。结果:40例患者中癌栓完全缓解18例(45.0%),部分缓解22例(55.0%),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近期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核素 门静脉癌栓 125I粒子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兔VX2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克武 高斌 李嘉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兔VX2肿瘤模型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在20只兔两侧大腿肌肉内建立VX2肿瘤模型,3周后待肿瘤灶长至直径约2cm备用,每只兔随机选择一侧肿瘤灶作为治疗侧,另一侧作为对照侧,治疗侧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 目的探讨CT导引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兔VX2肿瘤模型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在20只兔两侧大腿肌肉内建立VX2肿瘤模型,3周后待肿瘤灶长至直径约2cm备用,每只兔随机选择一侧肿瘤灶作为治疗侧,另一侧作为对照侧,治疗侧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将活度为0.9mCi的125Ⅰ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内,对照侧肿瘤灶内植入无活性的空心粒子,于术后即刻、72h、1、2、3周在CT导引下分别穿刺距粒子0.5~1cm、1.0~1.5cm处组织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25Ⅰ粒子植入后即刻、72h、1、2、3周距粒子0.5~1.0cm处对照侧和治疗侧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3±0.67)%和(5.48±0.66)%(P>0.05),(5.45±0.58)%和(11.60±0.87)%(P<0.05),(6.07±0.69)%和(18.8±0.64)%(P<0.05),(5.94±0.43)%和(37.20±0.39)%(P<0.01),(6.30±0.58)%和(36.56±0.67)%(P<0.01)。距125Ⅰ粒子1.0~1.5cm处各个时间点对照侧与实验侧细胞凋亡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植入后72h细胞凋亡率开始增加,术后2周达高峰并维持在高水平,且随距125Ⅰ粒子的距离增加,细胞凋亡率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VX2肿瘤 碘放射性核素 近距离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SPECT/CT融合显像对^(131)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中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智轶 傅宏亮 +1 位作者 李佳宁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评价131I-SPECT/CT融合显像对131I全身显像(WB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诊治中的增益价值。方法 131I治疗后82例患者分别行WBS及SPECT/CT显像。分析SPECT/CT显像对浓聚灶定位定性的判断能力,并与WBS比较。分析SPECT/CT显像探查不聚... 目的评价131I-SPECT/CT融合显像对131I全身显像(WB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诊治中的增益价值。方法 131I治疗后82例患者分别行WBS及SPECT/CT显像。分析SPECT/CT显像对浓聚灶定位定性的判断能力,并与WBS比较。分析SPECT/CT显像探查不聚碘病灶的能力。评估SPECT/CT显像对转移部位诊断、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的影响。结果 WBS发现聚碘灶203个,SPECT/CT显像定位后发现,WBS正确判断聚碘灶部位89个(43.84%),判断正确率最高的部位依次为残余甲状腺74.24%(49/66)和骨62.86%(22/35)。WBS判断聚碘灶性质为良性52个,恶性36个,不确定115个;SPECT/CT显像判断为良性94个,恶性79个,不确定30个。SPECT/CT显像给出的"不确定"判断30个(14.78%),明显少于WBS的115个(5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1,P<0.01)。SPECT/CT显像发现不聚碘的病灶6处,最终均证实为转移。82例患者中,与WBS作出的最初诊断相比,SPECT/CT显像改变了14例(17.07%)转移部位的诊断,改变了5例(6.1%)临床分期的诊断,并最终改变了23例(28.05%)患者的治疗方案。结论 SPECT/CT显像对于聚碘灶的鉴别诊断、不聚碘病灶的探查作用明显,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帮助调整治疗方案。SPECT/CT显像可以弥补平面显像的不足,对于DTC的诊治有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碘放射性核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简便的人低密度脂蛋白^(125)Ⅰ标记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祖汉 高晓 +3 位作者 赵明 陈瑗 周玫 刘尚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30-232,共3页
采用固相氧化剂Iodogen法对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125Ⅰ碘化标记,并用荧光扫描法观测氧化剂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125Ⅰ-LDL的比放射性为5.8×10-4μCi/ngLDL,脂质标记率<1%,游离125Ⅰ含量<1,125Ⅰ-LDL浓度为0... 采用固相氧化剂Iodogen法对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125Ⅰ碘化标记,并用荧光扫描法观测氧化剂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125Ⅰ-LDL的比放射性为5.8×10-4μCi/ngLDL,脂质标记率<1%,游离125Ⅰ含量<1,125Ⅰ-LDL浓度为0.3~0.6mg/ml;荧光扫描法证实无脂质过氧化发生,符合用于脂蛋白代谢研究的要求。本法与一氯化碘法比较,比放射性高,操作简单,无特殊技术要求,适于进行脂蛋白受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DOGEN法 低密度脂蛋白 碘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6
15
作者 冯丽帅 马旭 +2 位作者 田庆华 王建波 吴春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8-742,共5页
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因肿瘤生长引起椎体骨质破坏,间接导致的脊柱病理性骨折是使晚期肿瘤患者产生剧烈疼痛、生存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对脊柱转移瘤进行有效的治疗,提高椎体稳定性,减少病理性骨折及肿... 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因肿瘤生长引起椎体骨质破坏,间接导致的脊柱病理性骨折是使晚期肿瘤患者产生剧烈疼痛、生存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对脊柱转移瘤进行有效的治疗,提高椎体稳定性,减少病理性骨折及肿瘤压迫导致的神经症状发生,现已成为研究热点。介入治疗技术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目前临床上针对脊柱转移瘤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进一步展望多种微创治疗手段联合使用对缓解肿瘤脊髓压迫,减少骨性疼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瘤 脊柱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碘放射性核素 介入治疗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脉主干癌栓及合并症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玥 王涛 +6 位作者 岳振东 赵洪伟 王磊 范振华 何福亮 吴一凡 刘福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分析TIPS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门静脉主干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肝癌门静脉主干癌栓合并门静脉高压的患者102例,分为TIPS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研究组)57例,单纯应用TIPS(对照组)45例。比较... 目的分析TIPS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门静脉主干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肝癌门静脉主干癌栓合并门静脉高压的患者102例,分为TIPS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研究组)57例,单纯应用TIPS(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在分流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治疗效果(标准缓解率、总有效率),预后情况(累积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流道累积再狭窄率、症状复发率)等。结果①术中两组在分流后的门静脉压力均低于分流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研究组的标准缓解率高于对照组(96.5%比26.7%),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100%比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045、51.326,P<0.001);③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分流道累积再狭窄率为8.8%(5/57),低于对照组的24.4%(11/45);症状复发率为10.5%(6/57),亦低于对照组的26.7%(1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研究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1.8个月,高于对照组的7.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IPS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门静脉主干癌栓及其合并症效果好、安全性高,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 癌栓 经颈静脉门腔静脉分流术 碘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活度不同剂量(125)~I粒子植入对兔肝脏纤维化的影响
17
作者 孙柏 潘天帆 +4 位作者 陆建 王超 王勇 常晓峰 郭金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5-659,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活度、不同剂量(125)~I粒子植入对兔肝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4只。每只实验兔在CT引导下分别植入4颗(125)~I粒子,粒子按照2×2排列,间隔1 cm。A组植入空仓粒子,B... 目的评价不同活度、不同剂量(125)~I粒子植入对兔肝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4只。每只实验兔在CT引导下分别植入4颗(125)~I粒子,粒子按照2×2排列,间隔1 cm。A组植入空仓粒子,B组粒子活度为2.22 MBq,C组为2.96 MBq,D组为3.70 MBq;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取实验兔血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4项),术后第6个月利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勾画B、C、D组120 Gy、140 Gy、160 Gy等剂量曲线图,计算与中心点距离,并取对应辐射区边缘肝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植入操作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前后各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APRI指数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项指标所处范围均提示不存在肝脏纤维化。所有实验兔肝脏组织大体标本均未见明显肝脏损伤。病理结果显示,随着粒子活度增加,Knodell HAI评分有升高的趋势,但各组评分均小于2分,提示不存在肝脏纤维化。结论(125)~I粒子植入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在本实验剂量及活度范围内,不同剂量、不同活度的(125)~I粒子肝脏植入,不会导致肝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纤维化 碘放射性核素 活度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世壮 方晓敏 +1 位作者 刘静 白艳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758-760,共3页
本研究总结CT引导下肺癌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6例肺癌患者,共39处病灶,就其使用方法、操作技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进行评价。
关键词 肺肿瘤 碘放射性核素 介入放射 近距离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