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处理协同研究
被引量:
27
1
作者
陈庆发
周科平
+1 位作者
胡建华
张世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8-735,共8页
为在生产高效和作业安全上取得系统整体最优,将碎裂矿段的空区处理微观问题纳入采矿方法创新设计宏观问题中,开展2种问题的协同研究:首先,针对广西高峰矿105号矿体碎裂矿段的赋存特点和开采技术条件,考虑对各种规模空区适应性,基于采矿...
为在生产高效和作业安全上取得系统整体最优,将碎裂矿段的空区处理微观问题纳入采矿方法创新设计宏观问题中,开展2种问题的协同研究:首先,针对广西高峰矿105号矿体碎裂矿段的赋存特点和开采技术条件,考虑对各种规模空区适应性,基于采矿环境再造和连续采矿理论,提出采矿环境再造无底柱分段分条连续采矿法;然后,根据采空区规模、围岩状况和原岩应力场等条件的差异,在所有采空区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空区,运用离散元程序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开采布局,将采空区调整为部分切割工程、自由爆破空间或采场,从而确定出各种规模空区的处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处理协同研究可为类似矿床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矿段
稳定性分析
空区处理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峰矿105号矿体碎裂矿段采空区稳定性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庆发
周科平
胡建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7,共4页
以高峰矿105号矿体高价值碎裂矿段为例,按采空区规模、围岩条件和原岩应力场的差异,选择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空区,运用离散元程序对这些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对于完全嵌入碎裂矿段种的空区,塑性区分布均在空区顶板的...
以高峰矿105号矿体高价值碎裂矿段为例,按采空区规模、围岩条件和原岩应力场的差异,选择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空区,运用离散元程序对这些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对于完全嵌入碎裂矿段种的空区,塑性区分布均在空区顶板的左半部分,矿柱上无塑性区;小规模空区整体上稳定,仅可能出现零星掉块现象;中等规模空区顶板塑性区范围为7 m,塑性带跨度大于1/2顶板长度,但未连通,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顶板冒落事故,但有可能会出现松动岩块下落现象;大规模空区顶板塑性区为20 m,塑性区跨度大于1/2顶板长度,塑性区已连通,大规模顶板冒落事故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矿段
采空区
稳定性分析
离散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碎裂矿段层间采动应力规律与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建华
罗先伟
+2 位作者
周科平
张绍国
黄应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1,25,共5页
应用Phase2D对高峰矿100号延伸矿体进行了空区充填影响下的碎裂矿段层间开采应力研究,获取了在碎裂矿段中的上向和下向不同开采顺序下的采动应力迁移规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下向式开采主要表现出明显的压应力效应,最大压应力达到18 MPa...
应用Phase2D对高峰矿100号延伸矿体进行了空区充填影响下的碎裂矿段层间开采应力研究,获取了在碎裂矿段中的上向和下向不同开采顺序下的采动应力迁移规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下向式开采主要表现出明显的压应力效应,最大压应力达到18 MPa,低于其抗压强度,最大拉应力值为0.47 MPa,低于顶板充填体的抗拉强度1.2 MPa,能够获得较高的安全系数,其值为1.57;而在上向式的采矿过程中,开采过程主要表现出拉应力效应,最大的拉应力为0.79 MPa,低于顶板矿石的抗拉强度,大于顶板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因而会导致弱结构面受拉破坏,形成顶板失稳。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开采顺序中,上向式开采的拉应力效应,有利于顶板矿体中弱结构面的发育与扩展,形成上层顶板的冒落,影响采场的采矿安全生产作业。为合理优化开采应力,改善采场的拉应力状态和承载结构,应选择下向式回采对碎裂矿段进行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矿段
采动应力
数值模拟
开采顺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标号充填体对采矿环境结构稳定性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陈庆发
周科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11-2816,共6页
运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了3种不同充填高度时的低标号充填体对采矿环境结构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分层内随着充填高度增加,结构稳定性具有如下规律:(1)人工顶柱拉应力最大值逐步降低,受力状况逐步得到改善;(2)人工矿柱...
运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了3种不同充填高度时的低标号充填体对采矿环境结构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分层内随着充填高度增加,结构稳定性具有如下规律:(1)人工顶柱拉应力最大值逐步降低,受力状况逐步得到改善;(2)人工矿柱拉应力首先转化为压应力,然后逐步增大,承载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但达到某一充填高度后,人工矿柱的承载能力增长缓慢,继续充填对提高矿柱承载能力意义不大;(3)人工底柱由受矿柱的挤压作用转变为受充填体的重力作用,拉应力最大值呈现先降低后上升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经济、安全等因素,低标号充填体存在一个最合理的充填高度(2.8m)。研究结果为采矿环境结构安全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标号充填体
碎裂矿段
采
矿
环境再造
结构稳定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处理协同研究
被引量:
27
1
作者
陈庆发
周科平
胡建华
张世超
机构
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8-735,共8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02B04-1-1-2)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11MS01)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2009B005)
文摘
为在生产高效和作业安全上取得系统整体最优,将碎裂矿段的空区处理微观问题纳入采矿方法创新设计宏观问题中,开展2种问题的协同研究:首先,针对广西高峰矿105号矿体碎裂矿段的赋存特点和开采技术条件,考虑对各种规模空区适应性,基于采矿环境再造和连续采矿理论,提出采矿环境再造无底柱分段分条连续采矿法;然后,根据采空区规模、围岩状况和原岩应力场等条件的差异,在所有采空区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空区,运用离散元程序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开采布局,将采空区调整为部分切割工程、自由爆破空间或采场,从而确定出各种规模空区的处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处理协同研究可为类似矿床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碎裂矿段
稳定性分析
空区处理
协同
Keywords
cataclastic ore section
stability analysis
goaf treatment
synergism
分类号
TD32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峰矿105号矿体碎裂矿段采空区稳定性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庆发
周科平
胡建华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7,共4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2B04-1-1-2)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项立项项目(2009B005)
文摘
以高峰矿105号矿体高价值碎裂矿段为例,按采空区规模、围岩条件和原岩应力场的差异,选择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空区,运用离散元程序对这些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对于完全嵌入碎裂矿段种的空区,塑性区分布均在空区顶板的左半部分,矿柱上无塑性区;小规模空区整体上稳定,仅可能出现零星掉块现象;中等规模空区顶板塑性区范围为7 m,塑性带跨度大于1/2顶板长度,但未连通,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顶板冒落事故,但有可能会出现松动岩块下落现象;大规模空区顶板塑性区为20 m,塑性区跨度大于1/2顶板长度,塑性区已连通,大规模顶板冒落事故不可避免。
关键词
碎裂矿段
采空区
稳定性分析
离散单元法
Keywords
fractured ore section
goal
stability analysis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碎裂矿段层间采动应力规律与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建华
罗先伟
周科平
张绍国
黄应盟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1,25,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2A0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JJ4025)
+1 种基金
中南大学前沿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0QZZD001)
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1QNZT087)
文摘
应用Phase2D对高峰矿100号延伸矿体进行了空区充填影响下的碎裂矿段层间开采应力研究,获取了在碎裂矿段中的上向和下向不同开采顺序下的采动应力迁移规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下向式开采主要表现出明显的压应力效应,最大压应力达到18 MPa,低于其抗压强度,最大拉应力值为0.47 MPa,低于顶板充填体的抗拉强度1.2 MPa,能够获得较高的安全系数,其值为1.57;而在上向式的采矿过程中,开采过程主要表现出拉应力效应,最大的拉应力为0.79 MPa,低于顶板矿石的抗拉强度,大于顶板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因而会导致弱结构面受拉破坏,形成顶板失稳。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开采顺序中,上向式开采的拉应力效应,有利于顶板矿体中弱结构面的发育与扩展,形成上层顶板的冒落,影响采场的采矿安全生产作业。为合理优化开采应力,改善采场的拉应力状态和承载结构,应选择下向式回采对碎裂矿段进行回采。
关键词
碎裂矿段
采动应力
数值模拟
开采顺序优化
Keywords
fragment ore section
mining-induced str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of mining order
分类号
TD31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标号充填体对采矿环境结构稳定性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陈庆发
周科平
机构
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11-2816,共6页
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No.200911MS01)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No.2009B005)
文摘
运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了3种不同充填高度时的低标号充填体对采矿环境结构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分层内随着充填高度增加,结构稳定性具有如下规律:(1)人工顶柱拉应力最大值逐步降低,受力状况逐步得到改善;(2)人工矿柱拉应力首先转化为压应力,然后逐步增大,承载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但达到某一充填高度后,人工矿柱的承载能力增长缓慢,继续充填对提高矿柱承载能力意义不大;(3)人工底柱由受矿柱的挤压作用转变为受充填体的重力作用,拉应力最大值呈现先降低后上升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经济、安全等因素,低标号充填体存在一个最合理的充填高度(2.8m)。研究结果为采矿环境结构安全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低标号充填体
碎裂矿段
采
矿
环境再造
结构稳定性
作用机制
Keywords
low-grade backfill
cataclastic ore section
mining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structure stability
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D853.399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处理协同研究
陈庆发
周科平
胡建华
张世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峰矿105号矿体碎裂矿段采空区稳定性离散元分析
陈庆发
周科平
胡建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碎裂矿段层间采动应力规律与优化
胡建华
罗先伟
周科平
张绍国
黄应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标号充填体对采矿环境结构稳定性作用机制研究
陈庆发
周科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