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能中子诱发^(238)U裂变的碎片质量分布
1
作者 孙小军 余呈刚 王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70,共7页
乏燃料中238U含量最多(高达95%),研究中子诱发238U裂变产物的分布特性对乏燃料的循环后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微观和唯象方法的裂变势模型理论,研究入射能量从0.9MeV—60.0MeV能区的中子诱发238U裂变反应的发射中子前碎片质... 乏燃料中238U含量最多(高达95%),研究中子诱发238U裂变产物的分布特性对乏燃料的循环后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微观和唯象方法的裂变势模型理论,研究入射能量从0.9MeV—60.0MeV能区的中子诱发238U裂变反应的发射中子前碎片质量分布,结果表明:在中能区,理论计算结果能很好地重现实验数据,甚至比国际著名的TALYS理论计算的结果要好;在低能区,理论计算结果也较为合理,并分析了与实验数据有所偏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8U 中子诱发裂变反应 裂变势 碎片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的裂变位能曲面与碎片质量分布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宿阳 刘丽乐 +1 位作者 陈永静 葛智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90-2299,共10页
裂变位能曲面是裂变核结构性质和裂变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本文使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描述裂变过程中原子核的形状,采用基于Lublin-Strasbourg Drop(LSD)宏观模型和Yukawa-Folded微观模型计算了;U多维裂变位能曲面,研究了位能曲面随不同... 裂变位能曲面是裂变核结构性质和裂变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本文使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描述裂变过程中原子核的形状,采用基于Lublin-Strasbourg Drop(LSD)宏观模型和Yukawa-Folded微观模型计算了;U多维裂变位能曲面,研究了位能曲面随不同集体自由度(原子核拉长形变、左右碎片质量不对称度以及颈部宽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温度对位能曲面的影响。在位能曲面基础上采用基于Born-Oppenheimer近似的三维集体模型描述原子核裂变过程,计算了;U裂变碎片质量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特别是质量分布的峰位,同时分析了核温度、零点能和颈部断裂概率半宽度对裂变碎片质量分布计算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裂变 宏观-微观模型 位能曲面 碎片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微观模型和朗之万方法在低能核裂变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丽乐 陈永静 +6 位作者 吴锡真 李祝霞 葛智刚 沈彩万 宿阳 黄小龙 舒能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887,共9页
基于三维朗之万模型对低能核裂变动力学过程和断点构型进行了研究,其中位能曲面采用基于双中心壳模型和有限程液滴模型的宏观-微观模型计算得到,质量张量和黏滞张量分别采用Werner-Wheeler方法和墙加窗一体模型得到。以14 MeV中子诱发^(... 基于三维朗之万模型对低能核裂变动力学过程和断点构型进行了研究,其中位能曲面采用基于双中心壳模型和有限程液滴模型的宏观-微观模型计算得到,质量张量和黏滞张量分别采用Werner-Wheeler方法和墙加窗一体模型得到。以14 MeV中子诱发^(235)U裂变为例,分别研究了拉长形变空间和壳衰减因子对裂变碎片质量分布、总动能分布及断点处核拉长与质量非对称度关联的影响,确定了模型计算中拉长形变空间边界至少应为3.5 R_(0)(R_(0)为球形核半径),以及壳衰减因子的合理取值为60 MeV。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了14 MeV中子诱发^(233,235)U裂变碎片质量分布,与ENDF/B-Ⅷ.0评价数据符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具有定量计算裂变碎片质量分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之万模型 宏观-微观模型 裂变碎片质量分布 总动能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258Fm诱发裂变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陈盛远 李泽宇 +1 位作者 陈永静 李志攀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878,共10页
采用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含时生成坐标方法研究了^(258)Fm低能诱发裂变动力学性质,重点探讨了裂变位能曲面、裂变碎片总动能分布和碎片质量分布等。研究表明,^(258)Fm位能曲面中存在显著的对称裂变谷,因而其低能裂变碎片总动能分布... 采用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含时生成坐标方法研究了^(258)Fm低能诱发裂变动力学性质,重点探讨了裂变位能曲面、裂变碎片总动能分布和碎片质量分布等。研究表明,^(258)Fm位能曲面中存在显著的对称裂变谷,因而其低能裂变碎片总动能分布与质量分布均呈单峰结构,且随剪裂线判据Q_(n)(脖子处粒子数)从4减至1,碎片总动能分布变窄,碎片质量分布的峰值从9.88%增至10.28%。此外,随初态激发能从8.3 MeV增至17.3 MeV,碎片质量分布峰值从9.88%降至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裂变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生成坐标方法 裂变碎片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