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传播的价值
被引量:
8
1
作者
周欢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Z1期158-159,共2页
碎片化一度被认为是网络传播的弊端,但在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传播逐步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我们应站在传播模式变革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它的价值。碎片化传播打破传统的传播秩序,正悄然改变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
关键词
新媒体
碎片化传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碎片化传播对理想信念坚守影响几何
2
作者
王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24-125,共2页
自媒体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理想价值需求;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人们出现理想信念扭曲等问题。因此,在自媒体时代的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自媒体时代多元化理想信念传播优势,强化理想信念传播的科学性和实效...
自媒体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理想价值需求;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人们出现理想信念扭曲等问题。因此,在自媒体时代的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自媒体时代多元化理想信念传播优势,强化理想信念传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碎片化传播
理想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术期刊整合性服务研究——以碎片化传播为背景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欢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1-43,共3页
碎片化是传播技术发展的必然表现和动力机制。学术期刊应迎合而不要盲目跟随碎片化传播,以学术服务为导向,以研究需求为本位,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传播功能的重组与升级。
关键词
碎片化传播
细分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碎片化传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
31
4
作者
周艺璇
王长恒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71,共3页
信息碎片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文本随意性、传播时空无限性、传播平台散杂化四个方面。信息碎片化传播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糊化、话语体系肤浅化、主客体关系复杂化。有效应对信息碎片化传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
信息碎片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文本随意性、传播时空无限性、传播平台散杂化四个方面。信息碎片化传播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糊化、话语体系肤浅化、主客体关系复杂化。有效应对信息碎片化传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冲击,需要推进思想政治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校园媒体资源高度融合、提高网络话语传播的技巧性、重视网络思政信息的精准发布、规范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碎片化传播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冲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碎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
17
5
作者
杨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63,共3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网络新媒体等为代表的媒介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并催生了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现象。碎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造成了新的挑战,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权威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网络新媒体等为代表的媒介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并催生了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现象。碎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造成了新的挑战,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权威性、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完整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导向价值,同时对大学生认知问题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此,高校亟须在话语主体、话语内容、传播方式、话语环境等方面积极探寻有效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片化传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权
挑战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李连杰好莱坞电影看碎片化的中国符号
被引量:
1
6
作者
曹俊清
张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4,共3页
李连杰、成龙等华人功夫明星成功跻身好莱坞,为华人影星占据一席之地,独特的"功夫"成为好莱坞电影屡试不爽的重要元素。但是,未涉及精神内核的功夫与其他文化元素俨然成为一种嫁接的影像符号和浅层消费品,形成碎片化的传播。...
李连杰、成龙等华人功夫明星成功跻身好莱坞,为华人影星占据一席之地,独特的"功夫"成为好莱坞电影屡试不爽的重要元素。但是,未涉及精神内核的功夫与其他文化元素俨然成为一种嫁接的影像符号和浅层消费品,形成碎片化的传播。难以真实地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与生活理想的好莱坞电影,更多的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来实现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长此以往,会形成中西文化的隔阂与误读,不利于我国民族国家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中国文
化
碎片化传播
李连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方韩事件”中的外部链接与长微博现象分析
被引量:
6
7
作者
刘涛
肖明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
2012年初,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代笔门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微博的"索引""摘要"与"整合"的编辑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事件中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由于大量外部链接和长微博的使用,...
2012年初,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代笔门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微博的"索引""摘要"与"整合"的编辑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事件中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由于大量外部链接和长微博的使用,话题构造在博客空间,而舆论发酵却在微博平台,公众不得不在微博和博客之间来回切换,这使得两种媒介形态出现了一场未经预谋的对话与碰撞。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致力于探讨并呈现"方韩事件"中外部链接与长微博现象背后的公众参与路径、粉丝行为特征、媒体互动机制及舆论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韩事件”
外部链接
长微博
群体极
化
碎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时代下的农村籍青年学生教育研究
8
作者
秦润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多重作用和广泛渗透下,功能多样、操作便捷、种类繁多的新兴媒体平台如同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社会建设与发展领域中,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新媒体具有海量数据承载、碎...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多重作用和广泛渗透下,功能多样、操作便捷、种类繁多的新兴媒体平台如同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社会建设与发展领域中,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新媒体具有海量数据承载、碎片化传播、互动式传播、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等多重特征,新媒体的发展带动信息传媒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开展教育改革和多元化教育探索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化
新媒体时代
多元
化
教育
海量数据
多重特征
信息
传播
传媒行业
碎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传播的价值
被引量:
8
1
作者
周欢
机构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Z1期158-159,共2页
文摘
碎片化一度被认为是网络传播的弊端,但在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传播逐步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我们应站在传播模式变革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它的价值。碎片化传播打破传统的传播秩序,正悄然改变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
关键词
新媒体
碎片化传播
价值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碎片化传播对理想信念坚守影响几何
2
作者
王玉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24-125,共2页
文摘
自媒体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理想价值需求;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人们出现理想信念扭曲等问题。因此,在自媒体时代的碎片化传播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自媒体时代多元化理想信念传播优势,强化理想信念传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碎片化传播
理想信念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术期刊整合性服务研究——以碎片化传播为背景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欢
机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1-43,共3页
基金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一般项目"碎片化传播图景下学术期刊整合性服务研究"(YB29)
湖北省教育厅201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与跨媒体融合发展研究"(16Y215)
文摘
碎片化是传播技术发展的必然表现和动力机制。学术期刊应迎合而不要盲目跟随碎片化传播,以学术服务为导向,以研究需求为本位,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传播功能的重组与升级。
关键词
碎片化传播
细分
整合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碎片化传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
31
4
作者
周艺璇
王长恒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71,共3页
基金
2017年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项目"学生工作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7A008)的成果
文摘
信息碎片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文本随意性、传播时空无限性、传播平台散杂化四个方面。信息碎片化传播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糊化、话语体系肤浅化、主客体关系复杂化。有效应对信息碎片化传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冲击,需要推进思想政治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校园媒体资源高度融合、提高网络话语传播的技巧性、重视网络思政信息的精准发布、规范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意识等。
关键词
信息
碎片化传播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冲击
对策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碎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
17
5
作者
杨英
机构
锦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63,共3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碎片化’传播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构研究”(L17BSZ018)
锦州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项目“‘微传播’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xsgzkt202001005)的研究成果。
文摘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网络新媒体等为代表的媒介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并催生了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现象。碎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造成了新的挑战,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权威性、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完整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导向价值,同时对大学生认知问题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此,高校亟须在话语主体、话语内容、传播方式、话语环境等方面积极探寻有效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关键词
碎片化传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权
挑战
应对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李连杰好莱坞电影看碎片化的中国符号
被引量:
1
6
作者
曹俊清
张芹
机构
三峡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4,共3页
文摘
李连杰、成龙等华人功夫明星成功跻身好莱坞,为华人影星占据一席之地,独特的"功夫"成为好莱坞电影屡试不爽的重要元素。但是,未涉及精神内核的功夫与其他文化元素俨然成为一种嫁接的影像符号和浅层消费品,形成碎片化的传播。难以真实地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与生活理想的好莱坞电影,更多的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来实现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长此以往,会形成中西文化的隔阂与误读,不利于我国民族国家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中国文
化
碎片化传播
李连杰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韩事件”中的外部链接与长微博现象分析
被引量:
6
7
作者
刘涛
肖明珊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影视文化与传播研究所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北多民族聚居地区的文化身份识别及媒介动员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0CXW029)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环境传播的公共修辞与社会动员研究"的研究成果
文摘
2012年初,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代笔门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微博的"索引""摘要"与"整合"的编辑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事件中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由于大量外部链接和长微博的使用,话题构造在博客空间,而舆论发酵却在微博平台,公众不得不在微博和博客之间来回切换,这使得两种媒介形态出现了一场未经预谋的对话与碰撞。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致力于探讨并呈现"方韩事件"中外部链接与长微博现象背后的公众参与路径、粉丝行为特征、媒体互动机制及舆论生产方式。
关键词
“方韩事件”
外部链接
长微博
群体极
化
碎片化传播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时代下的农村籍青年学生教育研究
8
作者
秦润华
机构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文摘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多重作用和广泛渗透下,功能多样、操作便捷、种类繁多的新兴媒体平台如同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社会建设与发展领域中,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新媒体具有海量数据承载、碎片化传播、互动式传播、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等多重特征,新媒体的发展带动信息传媒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开展教育改革和多元化教育探索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
虚拟
化
新媒体时代
多元
化
教育
海量数据
多重特征
信息
传播
传媒行业
碎片化传播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传播的价值
周欢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碎片化传播对理想信念坚守影响几何
王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学术期刊整合性服务研究——以碎片化传播为背景
王欢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信息碎片化传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周艺璇
王长恒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碎片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挑战及对策
杨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李连杰好莱坞电影看碎片化的中国符号
曹俊清
张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方韩事件”中的外部链接与长微博现象分析
刘涛
肖明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媒体时代下的农村籍青年学生教育研究
秦润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