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凌军
孙胜南
+7 位作者
陈剑明
胡武
刘春波
卢真保
杨乾栩
赵世兴
杨洪明
黄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384,共11页
【目的】对比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研究云南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关键致香成分和低次烟叶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9个非典型碎烟为原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目的】对比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研究云南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关键致香成分和低次烟叶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9个非典型碎烟为原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ATD-GC/MS)分别对2类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以典型片烟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作为分析目的,深入挖掘2类烟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并找出2种方法分析结果存在的规律性。【结果】运用GC/MS对所制备的11个烟叶样本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包含17种酮类、10种醇类、4种醛类、5种杂环类、2种烯烃类、1种酸类和1种内酯类化合物,典型片烟的酮类和内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非典型碎烟;典型片烟有14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P<0.05,下同),分别是甲基庚烯酮、2-乙酰基呋喃、4-环戊烯-1,3-二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环氧化物、桉油烯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3,4-脱氢-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通过ATD-GC/MS对2类烟叶样本设定的14种重要致香成分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发现典型片烟的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各非典型碎烟,而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和3-氧代-α-紫罗兰醇这8种成分在典型片烟中的相对含量也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2种分析方法存在含量显著性差异的致香成分中有7种致香成分一致,包括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结论】通过2种分析方法对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类烟叶间部分挥发性致香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且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清甜香
片
烟
碎烟
挥发性致香成分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碎烟收集处理与分级利用工艺
2
作者
马斗
刘绍强
+1 位作者
易百灵
何玉六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0期205-207,共3页
烟叶在进行打叶复烤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机械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损失。如何收集在生产环节产生的碎烟,并通过除杂筛分处理,实现分级利用和叶片结构“降大提中控碎”目标,是打叶复烤工艺线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打叶复烤线...
烟叶在进行打叶复烤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机械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损失。如何收集在生产环节产生的碎烟,并通过除杂筛分处理,实现分级利用和叶片结构“降大提中控碎”目标,是打叶复烤工艺线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打叶复烤线的工艺设计,针对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造碎问题提出新的收集处理、分级利用工艺,从碎烟片来源、碎烟用途、碎烟收集利用的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叶复烤
碎烟
收集处理
分级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凌军
孙胜南
陈剑明
胡武
刘春波
卢真保
杨乾栩
赵世兴
杨洪明
黄艳
机构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广州华芳烟用香精有限公司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384,共11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ZE027)。
文摘
【目的】对比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研究云南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关键致香成分和低次烟叶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9个非典型碎烟为原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ATD-GC/MS)分别对2类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以典型片烟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作为分析目的,深入挖掘2类烟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并找出2种方法分析结果存在的规律性。【结果】运用GC/MS对所制备的11个烟叶样本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包含17种酮类、10种醇类、4种醛类、5种杂环类、2种烯烃类、1种酸类和1种内酯类化合物,典型片烟的酮类和内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非典型碎烟;典型片烟有14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P<0.05,下同),分别是甲基庚烯酮、2-乙酰基呋喃、4-环戊烯-1,3-二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环氧化物、桉油烯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3,4-脱氢-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通过ATD-GC/MS对2类烟叶样本设定的14种重要致香成分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发现典型片烟的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各非典型碎烟,而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和3-氧代-α-紫罗兰醇这8种成分在典型片烟中的相对含量也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2种分析方法存在含量显著性差异的致香成分中有7种致香成分一致,包括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结论】通过2种分析方法对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类烟叶间部分挥发性致香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且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规律。
关键词
云南
清甜香
片
烟
碎烟
挥发性致香成分
差异性分析
Keywords
Yunnan
fresh-sweetness scent
strips
fines
volatile aroma and flavor components
difference analysis
分类号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碎烟收集处理与分级利用工艺
2
作者
马斗
刘绍强
易百灵
何玉六
机构
中国烟草总公司合肥设计院
重庆烟叶复烤有限公司
出处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0期205-207,共3页
文摘
烟叶在进行打叶复烤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机械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损失。如何收集在生产环节产生的碎烟,并通过除杂筛分处理,实现分级利用和叶片结构“降大提中控碎”目标,是打叶复烤工艺线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打叶复烤线的工艺设计,针对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造碎问题提出新的收集处理、分级利用工艺,从碎烟片来源、碎烟用途、碎烟收集利用的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
打叶复烤
碎烟
收集处理
分级利用
分类号
TS45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差异性分析
凌军
孙胜南
陈剑明
胡武
刘春波
卢真保
杨乾栩
赵世兴
杨洪明
黄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碎烟收集处理与分级利用工艺
马斗
刘绍强
易百灵
何玉六
《南方农业》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