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硼铝共渗初期渗层的相组成 被引量:9
1
作者 吉泽升 夏立芳 +3 位作者 王海波 武云启 赵密 程晓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66-69,共4页
通过透射电镜衍射及能谱分析,在稀土硼铝共渗初期的渗层中,检测到了稀土,但没有找到稀土化合物,渗层主要由Fe2B相组成,其中夹杂有少量Fe23(C,B)6,AlFe3Cx,Fe3Al,FeSi2等化合物并存在富Al区。... 通过透射电镜衍射及能谱分析,在稀土硼铝共渗初期的渗层中,检测到了稀土,但没有找到稀土化合物,渗层主要由Fe2B相组成,其中夹杂有少量Fe23(C,B)6,AlFe3Cx,Fe3Al,FeSi2等化合物并存在富Al区。对共渗初期硼化物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解释了由于Al、Si化合物的形成阻碍了位错的运动以及稀土的晶界强化、位错强化和固溶强化等是稀土硼铝共渗层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硼铝共渗 相组成 化学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保护硼铝共渗膏剂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芳 王引真 +1 位作者 姚海玉 王玮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1-23,27,共4页
试验以价格低廉的硼砂为供硼剂,采用膏剂自保护技术进行了硼铝共渗试验,试样渗后表面光洁,解决了硼砂引起的粘结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粘结剂的含量对膏剂表面状态有很大影响,调整还原剂和硼砂的比例或者降低硼砂含量可以避免硼砂粘结。... 试验以价格低廉的硼砂为供硼剂,采用膏剂自保护技术进行了硼铝共渗试验,试样渗后表面光洁,解决了硼砂引起的粘结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粘结剂的含量对膏剂表面状态有很大影响,调整还原剂和硼砂的比例或者降低硼砂含量可以避免硼砂粘结。为获得耐蚀耐磨性能,综合考虑致密性、相组成和渗层厚度的影响,在保证致密性及相组成的情况下,渗层只要具有一定的厚度就可以,其结果为研制一种新型能耗低、效率高的硼铝共渗工艺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保护 硼铝共渗 膏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MnMo钢非电解盐浴硼铝共渗层组织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淑英 雷淑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1-52,共2页
探讨了5CrMnMo钢熔融硼砂盐浴中非电解B-Al共渗工艺以及B-Al共渗层组织形态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非电解盐浴B-Al共渗工艺简单可行,B-Al共渗层的组织比渗硼层致密。在共渗初期所形成的硼化物晶核分为有效晶核和无效晶核,分别长大形成... 探讨了5CrMnMo钢熔融硼砂盐浴中非电解B-Al共渗工艺以及B-Al共渗层组织形态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非电解盐浴B-Al共渗工艺简单可行,B-Al共渗层的组织比渗硼层致密。在共渗初期所形成的硼化物晶核分为有效晶核和无效晶核,分别长大形成表层Fe2B连续层,内层Fe2B齿状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铝共渗 层组织 有效晶核 无效晶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r2W8V钢稀土硼铝共渗工艺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唐明华 张蓉 张岚原 《金属成形工艺》 2003年第2期68-70,共3页
研究了 3Cr2W8V钢稀土硼铝共渗工艺 ,渗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文中所述共渗工艺 ,可在模具的工作带上形成一层高性能的共渗层 ,渗层表面硬度可达 180 0~ 2 0 0 0HV ,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3CR2W8V钢 稀土硼铝共渗 性能 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硼铝共渗层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
5
作者 楼白杨 劳善庆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65-70,共6页
本文采用在廉价硼铝共渗剂中加稀土和不加稀土两种工艺,在800℃温度下进行共渗处理后,分析稀土元素的存在对45钢共渗层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剂中加入少量稀土,可明显改善渗层组织,使渗层均匀致密、晶粒细化、生长加快,渗层硬... 本文采用在廉价硼铝共渗剂中加稀土和不加稀土两种工艺,在800℃温度下进行共渗处理后,分析稀土元素的存在对45钢共渗层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剂中加入少量稀土,可明显改善渗层组织,使渗层均匀致密、晶粒细化、生长加快,渗层硬度可达HV_(m,0.05)1100~1300,并且提高了渗层的耐蚀性:在此基础上就稀土对渗层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耐蚀性 稀土元素 硼铝共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的粉末硼铝共渗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梦兰 谢从新 杨贵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21,共6页
本文主要对45钢进行粉末硼铝共渗,分析了共渗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研究了渗剂硼、铝含量对渗层厚度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测定了渗层的残余应力及各项基本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渗剂成分,可以控制共渗层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优... 本文主要对45钢进行粉末硼铝共渗,分析了共渗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研究了渗剂硼、铝含量对渗层厚度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测定了渗层的残余应力及各项基本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渗剂成分,可以控制共渗层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优于渗硼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铝共渗 化学反应 相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场增强45钢中温粉末法硼铝共渗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谢飞 王晓娟 潘建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127,共7页
为克服传统粉末法硼铝共渗存在的处理温度高、渗速慢以及渗剂利用率低的缺点,研究以交流电场加速中碳45钢中温粉末法硼铝共渗。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硬度计等观测共渗层厚度、组织、相结构、成分分布... 为克服传统粉末法硼铝共渗存在的处理温度高、渗速慢以及渗剂利用率低的缺点,研究以交流电场加速中碳45钢中温粉末法硼铝共渗。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硬度计等观测共渗层厚度、组织、相结构、成分分布及硬度分布,研究电场对共渗的影响,分析硼、铝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交流电场对硼铝共渗的促进程度与渗剂配比有关;当渗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低于3%时,共渗以渗硼为主,共渗层组织主要为表层含铝的锯齿状硼化物,铝促进硼化物生长,在施加交流电场时表现更为显著,当电场电流为2 A时,铝的促渗作用在铝粉的质量分数为2%时达到峰值,渗层厚度约为相应不加铝粉的3倍,而当电场电流增至6 A时,渗层厚度约为相应不加铝粉的10倍,增加电场电流会增加渗层次表层的硬度;当渗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3%时,共渗以渗铝为主,渗层组织表现为渗铝特征,但渗层厚度远比相应单一渗铝的薄,交流电场的促渗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法硼铝共渗 交流电场 组织 相结构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铝共渗试验及机理 被引量:7
8
作者 耿香月 张素英 李宝银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736-744,共9页
以膏剂法、液体法硼铝共渗对多种钢材进行试验,应用光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检测,确认不论膏剂或液体共渗法,合金均可依共渗剂中不同硼铝成分的配比得3种类型的硼铝共渗层.研究了影响共渗层厚度、结构及性能的因素及... 以膏剂法、液体法硼铝共渗对多种钢材进行试验,应用光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检测,确认不论膏剂或液体共渗法,合金均可依共渗剂中不同硼铝成分的配比得3种类型的硼铝共渗层.研究了影响共渗层厚度、结构及性能的因素及机理结果表明,1、2类共渗层耐磨、耐氧化及耐蚀性高、优于单元渗硼,而第3类共渗层耐磨性较差。耐热性较高.3种类型的硼铝共渗层脆性皆比单元渗硼小,硬法测定为0~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铝共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铝共渗钢的耐磨性与磨损机制
9
作者 谢从新 欧阳梦兰 杨贵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8-42,共5页
一、前言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在钢件渗硼的基础上,对硼铝共渗开展了研究.结果说明,硼铝共渗钢的许多性能优于单一渗硼钢的.当前对硼铝共渗钢的磨损机制缺乏研究.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本文着重进行如下两方面的研究:(1)采用不同硼、铝含... 一、前言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在钢件渗硼的基础上,对硼铝共渗开展了研究.结果说明,硼铝共渗钢的许多性能优于单一渗硼钢的.当前对硼铝共渗钢的磨损机制缺乏研究.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本文着重进行如下两方面的研究:(1)采用不同硼、铝含量比的渗剂,对钢进行共渗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铝共渗 耐磨性 磨损机制
全文增补中
4Cr5MoSiV1钢硼铝稀土共渗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蜀西 白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48,共2页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4Cr5MoSiV1钢硼铝稀土共渗层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渗层主要由FeB相构成,没有发现(Fe,Al)B或(Fe,Al)2B物相;共渗层组织连续致密,具有很高的显微硬度和热硬性。
关键词 稀土 显微组织 热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钢膏剂硼-铝共渗渗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瑞容 林祥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16,共4页
通过试验,探讨了稀土元素对钢膏剂硼-铝共渗渗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能促进FeB相形成,显著地增加渗层和过渡区的厚度,并起微合金化作用;在明显提高渗层耐磨性的同时,也改善了渗层的脆性。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钢膏剂 -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r2W8V钢制铝合金压铸模强化工艺的研究
12
作者 厉春元 唐明华 刘志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71-72,共2页
针对3Cr2W8V钢制铝合金压铸模具早期失效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模具稀土硼铝共渗工艺,并已用于工业生产。工艺试验和现场寿命跟踪考核结果表明,工艺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3CR2W8V钢 模具 稀土硼铝共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