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羟甲基含量硼酚醛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0
1
作者 谭晓明 黄乃瑜 +2 位作者 尚永华 李焰 谢洪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8,共3页
利用羟甲基含量、固有粘度的测定和甲醛转化率的计算 ,研究了硼酸三苯酯、苯酚与甲醛的缩合共聚反应。结果表明 :在KOH的催化作用下 ,硼酸苯酯、苯酚和甲醛水溶液能进行缩合共聚反应 ,生成含有羟甲基的硼改性酚醛树脂 ;甲醛的转化率、... 利用羟甲基含量、固有粘度的测定和甲醛转化率的计算 ,研究了硼酸三苯酯、苯酚与甲醛的缩合共聚反应。结果表明 :在KOH的催化作用下 ,硼酸苯酯、苯酚和甲醛水溶液能进行缩合共聚反应 ,生成含有羟甲基的硼改性酚醛树脂 ;甲醛的转化率、树脂中的羟甲基含量及树脂的固有粘度受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的影响。在反应温度 90℃ ,体系的 pH =9.60 ,硼酸三苯酯与甲醛、苯酚的摩尔比为 0 .2 5∶5 .1∶1的条件下 ,反应 4h ,硼酚醛树脂中的羟甲基含量可以达到 2 4.1% ,并且有较高的分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改性 羟甲基 含量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酚醛树脂及其塑料的合成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莹 王汝敏 王德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1,共5页
总结了硼酚醛树脂(BPF)及其塑料的合成制备方法,重点论述了BPF 4种合成方法(固相生成法、甲醛水溶液法,有机硼化合物改性法和双改性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BPF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对BPF合成制备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酚醛树脂:合成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7
3
作者 邱军 王国建 +1 位作者 李岩 冯悦兵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从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方面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硼改性酚醛树脂(BPR)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碳纤维/硼改性酚醛树脂(CF/BPR)复合材料性能与碳纤维含量及其表面处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反应温度、时间和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合成... 从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方面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硼改性酚醛树脂(BPR)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碳纤维/硼改性酚醛树脂(CF/BPR)复合材料性能与碳纤维含量及其表面处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反应温度、时间和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合成出性能良好的BPR.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CF/BPR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均逐渐增加;当碳纤维含量达到30%(质量分数)时,CF/BPR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CF/BPR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因碳纤维的表面处理而提高,但冲击强度却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酚醛树脂 合成工艺 碳纤维 力学性能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丙基硼酚醛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3
4
作者 狄西岩 梁国正 秦华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4-46,共3页
运用硼酚醛树脂共聚改性的新思路 ,利用烯丙基苯酚、苯酚、硼酸、多聚甲醛等合成出结构中含有烯丙基活性基团的可与其它含不饱和双键树脂 (或化合物 )发生共聚反应的新型硼酚醛树脂 ,表征了它们的物理性能和结构。初步研究了胺化合物对... 运用硼酚醛树脂共聚改性的新思路 ,利用烯丙基苯酚、苯酚、硼酸、多聚甲醛等合成出结构中含有烯丙基活性基团的可与其它含不饱和双键树脂 (或化合物 )发生共聚反应的新型硼酚醛树脂 ,表征了它们的物理性能和结构。初步研究了胺化合物对其合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丙基 酚醛树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型酚醛树脂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于培志 李均 吴文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基于酚醛树脂合成及苯环上取代反应原理,使低分子量的线性酚醛树脂先与二甲胺盐酸盐+甲醛反应,再与碘甲烷反应,制得含碘化亚甲基三甲基铵盐基团的阳离子中间体;使该树脂与羟甲基磺酸钠反应,制得含磺甲基的阴离子中间体;两种中间体在甲... 基于酚醛树脂合成及苯环上取代反应原理,使低分子量的线性酚醛树脂先与二甲胺盐酸盐+甲醛反应,再与碘甲烷反应,制得含碘化亚甲基三甲基铵盐基团的阳离子中间体;使该树脂与羟甲基磺酸钠反应,制得含磺甲基的阴离子中间体;两种中间体在甲醛存在下缩聚,合成了水溶性的两性酚醛树脂。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根据合成物的阳离子含量、阴离子含量、粘土胶体化率、粘土膨胀率及MMH泥浆和10%盐水浆API滤失量数据,确定了两种中间体和两性树脂的最佳合成条件,得到的两性酚醛树脂(25%~28%水溶液)即为正电胶钻井液降滤失剂DSP 1。在加量为2.0%和2.5%时,DSP 1使0.8%MMH/6.0%膨润土浆的API滤失量由96.2mL分别降至24.6和22.4mL,120℃和150℃滚动16h后的AV和PV变化不大,API滤失量分别为28.8和31.6mL。页岩在2.0%和3.0%DSP 1水溶液中的回收率数据表明,DSP 1具有一定的抑制性。表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钻井液 降滤失剂 处理剂 正电胶钻井液 取代反应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起泡剂膦甲基酚醛树脂PMP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何耀春 黄步耕 侯士法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1-303,306,共4页
由苯酚、甲醛、PCl3合成了水溶性固体膦甲基酚醛树脂(PMP),其HLB值为20 7。简介了合成方法,考察了PMP作为起泡剂的配方性能。PMP溶液室温发泡体积Vf随浓度增大(5~20g/L)而略有增大,泡沫半衰期t1/2在浓度12 5g/L时最长,为20 2min,此时Vf... 由苯酚、甲醛、PCl3合成了水溶性固体膦甲基酚醛树脂(PMP),其HLB值为20 7。简介了合成方法,考察了PMP作为起泡剂的配方性能。PMP溶液室温发泡体积Vf随浓度增大(5~20g/L)而略有增大,泡沫半衰期t1/2在浓度12 5g/L时最长,为20 2min,此时Vf=520mL(/100mL溶液)。在该浓度PMP溶液中分别加入CMC、硅酸钠、三乙醇胺、膨润土使Vf值略降,t1/2值在适宜加量范围大幅延长,加量分别为1 0、2 0、12 5、40g/L时有最大值370 0、85 2、180 2、174 2min;这4个复配PMP/添加剂溶液在温度升高时(30~90℃)Vf值增大但t1/2值大幅缩短。12 5g/LPMP溶液在150~200℃滚动16h后室温下Vf值不变,t1/2值随滚动温度升高而降低,200℃时为11 3min;12 5/2 0/10/40g/LPMP/硅酸钠/三乙醇胺/膨润土溶液在200℃滚动16h后,室温下Vf值为470mL,t1/2值高达50h。PMP为耐高温性能良好的起泡剂,可与硅酸钠、三乙醇胺、膨润土复配使用。图2表4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P 酚醛树脂 起泡剂 甲基 三乙醇胺 2.5g 温度升高 耐高温性能 硅酸钠 膨润土 PCl3 HLB值 合成方法 40g 溶液 f值 水溶性 增大 20g 浓度 室温 半衰期 CMC 最大值 添加剂 滚动 复配 苯酚 甲醛 发泡 缩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炔丙基化酚醛树脂的合成
7
作者 李连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6,共1页
酚醛树脂具有阻燃、耐烧蚀等独特性能,在航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固化物具有脆性大,耐热氧化性差,贮存性不理想及不适于大部件的缠绕工艺等缺点限制了应用范围,从酚醛树脂分子结构和固化化学着手进行改性,正成为防热复合材料基... 酚醛树脂具有阻燃、耐烧蚀等独特性能,在航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固化物具有脆性大,耐热氧化性差,贮存性不理想及不适于大部件的缠绕工艺等缺点限制了应用范围,从酚醛树脂分子结构和固化化学着手进行改性,正成为防热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研究的热点。本成果合成出新型自固化型含炔基酚醛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丙基化酚醛树脂 合成方法 耐热氧化性 贮存性 初始热分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热方法合成氮化硼过程中反应原料种类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凯 廉刚 +6 位作者 姜海辉 高志增 崔得良 赵显 王琪珑 陶绪堂 蒋民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78-1681,共4页
利用选相原位合成方法制备了立方氮化硼(cBN),研究了硼源和氮源种类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以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利用选相原位合成方法制备了立方氮化硼(cBN),研究了硼源和氮源种类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以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如果利用硼酸作为反应原料,可以在优化的条件下得到纯相cBN;当硼酸被硼酸铵取代时,制备的样品变成了六方氮化硼(hBN)和cBN的混合物。另一方面,用三聚氰胺取代部分NaN3作为氮源时,样品几乎是纯相的hBN。对上述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水热合成氮化硼过程中反应原料的选择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 选相原位合成方法 物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硼钙石的合成新方法及其热化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左传凤 刘志宏 +1 位作者 杨荣榛 胡满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64-966,共3页
A pure calcium borate mineral,4CaO·5B 2 O 3 ·7H 2 O,was synthesized by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double salt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IR and chemical analysis.The molar enthalpy of... A pure calcium borate mineral,4CaO·5B 2 O 3 ·7H 2 O,was synthesized by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double salt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IR and chemical analysis.The molar enthalpy of solu - tion for4CaO·5B 2 O 3 ·7H 2 O in approximately1mol·L -1 HCl was determined.The standard molar enthalpy of for - mation-(11658.74 ± 8.93)kJ·mol -1 for4CaO·5B 2 O 3 ·7H 2 O was obtained from this result,measured enthalpies of solution of H 3 BO 3 in1mol·L -1 HCl(aq.),of CaO in(HCl+H 3 BO 3 )aqueous solution,and the standard molar en- thalpies of formation of CaO(s),H 3 BO 3 (s)and H 2 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石 合成方法 热化学 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氮化硼负载铁基催化剂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江红 薛伟 +2 位作者 苏立红 栗俊田 王海堂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45-1250,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三种氮化硼(BN)负载的铁基催化剂,将其用于费托合成反应中;结合XRD、TEM、FT-IR和H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形貌特征、还原性能以及F-T合成反应性能。结果表明,Cu助剂加入不会破坏载体BN的物相...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三种氮化硼(BN)负载的铁基催化剂,将其用于费托合成反应中;结合XRD、TEM、FT-IR和H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形貌特征、还原性能以及F-T合成反应性能。结果表明,Cu助剂加入不会破坏载体BN的物相结构,而硼砂的加入会提高载体BN的结晶度;Cu助剂和硼砂加入对催化剂形貌的影响不明显,但都会使所制备的负载型铁基催化剂还原温度降低。在n(H2)/n(CO)=2.0、340℃、2MPa和GHSV=1500h-1的条件下,三种催化剂Fe/BN、Fe/BNM和Fe-Cu/BN上的CO的转化率分别为12.3%、36.2%和31.6%,产物中甲烷选择性为57.9%、26.8%和44.7%。Fe-Cu/BN和Fe/BNM两种催化剂活性均比Fe/BN催化剂有所提高,表明BN负载的铁基催化剂可以通过加入助剂以及改善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升其对F-T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相关结果可为探索制备高活性的氮化硼基F-T合成催化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 铁基催化剂 费托合成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硼化锆微粉的燃烧合成方法
11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2,共1页
二硼化锆微粉的燃烧合成方法,它涉及一种二硼化锆微粉材料的合成工艺。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需要高温高热,耗能大,生产周期长、效率低、纯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将基础原料和稀释剂进行配料,基础原料按质量分数为:二... 二硼化锆微粉的燃烧合成方法,它涉及一种二硼化锆微粉材料的合成工艺。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需要高温高热,耗能大,生产周期长、效率低、纯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将基础原料和稀释剂进行配料,基础原料按质量分数为:二氧化锆31%~58%;硼酐0~25%;镁粉25%~44%;稀释剂为二硼化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锆 合成方法 微粉 燃烧 基础原料 合成工艺 生产周期 二氧化锆 质量分数 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氮化硼过程中二次氮源加入温度对物相的影响
12
作者 李凯 廉刚 +4 位作者 姜海辉 赵显 王琪珑 崔得良 陶绪堂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5-1219,共5页
立方氮化硼是一种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超硬材料,但目前合成立方氮化硼需要十分苛刻的条件,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在温和条件下合成立方氮化硼,我们提出了水热选相原位合成方法,并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中,我们探讨了... 立方氮化硼是一种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超硬材料,但目前合成立方氮化硼需要十分苛刻的条件,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在温和条件下合成立方氮化硼,我们提出了水热选相原位合成方法,并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水热合成立方氮化硼过程中,二次氮源的加入温度对产物中物相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次氮源加入温度的升高,样品中立方氮化硼的含量逐渐增加,当该温度达到300℃时,可以得到单相立方氮化硼。比较反常的是,当二次氮源的加入温度为260℃时,立方氮化硼的含量却反常地减少。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提出了一个物相转变势垒的初步模型,并对有关实验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 水热合成 选相原位方法 二次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硼氢化试剂制备方法
13
作者 柯昌美 张胜民 +1 位作者 赵德杰 单自兴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70-373,376,共5页
报道一种新的硼氢化试剂乙酰氧基硼氢化钾和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的制备方法 ,应用该试剂对烯烃进行了原位硼氢化及相转移催化下与∶CCl2 的插入反应实验。实验结果证实 ,乙酰氧基硼氢化钾和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分别为温和的双官能和单官... 报道一种新的硼氢化试剂乙酰氧基硼氢化钾和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的制备方法 ,应用该试剂对烯烃进行了原位硼氢化及相转移催化下与∶CCl2 的插入反应实验。实验结果证实 ,乙酰氧基硼氢化钾和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分别为温和的双官能和单官能硼氢化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氧基氢化钾 丙二酰氧基氢化钾 单官能氢化试剂 双官能氧化试剂 制备方法 二烷基酮 羟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缺硼症状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骁 张菊平 张兴志 《西北园艺(蔬菜)》 2008年第4期41-41,共1页
硼是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它能促进蔬菜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增加蔗糖合成,加速蔗糖转运,从而增加坐果率;能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和伸长;还能促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促进早熟,改... 硼是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它能促进蔬菜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增加蔗糖合成,加速蔗糖转运,从而增加坐果率;能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和伸长;还能促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促进早熟,改善品质,并增强植株抗旱、抗病等抗逆性。蔬菜生产中应科学施用硼肥,以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生产 症状 防治方法 生长发育 蔗糖合成 细胞伸长 碳水化合物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开发出新型合成芳香族硅化合物的方法
1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4-884,共1页
近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简称理研)宣布开发出不使用任何金属及其他添加剂,仅使用“有机硼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就可以高效合成“芳香族硅化合物”的新型方法。该方法有望作为一种环保型且省资源的合成方法,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 硅化合物 高效合成 芳香族 开发 日本 有机化合物 化学研究所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立方氮化硼金刚石及其制造方法
16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0,共1页
一种立方氮化硼金刚石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及含量如下:其中硼元素质量分数为10%~20%,过渡金属质量分数为30%~60%.轻金属质量分数为20%~30%:本发明有效利用低温下铝粉的氧化和铝粉与氧化镁粉在空气中氧化合成反应来形成立方... 一种立方氮化硼金刚石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及含量如下:其中硼元素质量分数为10%~20%,过渡金属质量分数为30%~60%.轻金属质量分数为20%~30%:本发明有效利用低温下铝粉的氧化和铝粉与氧化镁粉在空气中氧化合成反应来形成立方氮化硼金刚石.该制造工艺简单.多孔结构可以通过相应的制造工艺进行有效控制.易于实现批量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 制造工艺 金刚石 质量分数 工业化生产 制备方法 多孔结构 合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孔道结构(H_3NCH_2CH_2NH_3)_2(H_3NCH_2CH_2NH_2)[V~Ⅲ(H_2O)_2(V~ⅣO)_8(OH)_4(H(P,B)O_4)_4 ((P,B)O_4)_4(H_2O)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晶体化学研究——(2)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赞中 廖立兵 杜洪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0-277,共8页
在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的基础上,对孔道结构化合物V9P8 en的类质同象物V9 (P,B)8 en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学数据为:P2 (1) /n,a=1. 43134 (9 )nm,b=1. 01256 ( 6 )nm,c=1. 83156(12)nm,β=90. 2... 在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的基础上,对孔道结构化合物V9P8 en的类质同象物V9 (P,B)8 en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学数据为:P2 (1) /n,a=1. 43134 (9 )nm,b=1. 01256 ( 6 )nm,c=1. 83156(12)nm,β=90. 280(2)°,V=2. 6545(3)nm3,Z=2,R=0. 0540,wR2=0. 1551。结构中,沿着三个结晶轴方向发育复杂而规整的三维孔道,最大孔径达1. 83nm(∥b轴),质子化乙二胺和水分子居于孔道中。硼部分替代四面体配位的磷,替代率为B8∶P8 =0. 1838∶7. 8162;其中B与{P—OH}位P的替代量大于与[P-O]位P的替代量。相对于V9P8 en来说,V9 (P,B)8 en的晶胞参数发生了变化,导致b轴增长( 1. 0150→1. 0256nm)和c轴缩短(1. 8374→1. 8316nm),同时β角变小(90. 39→90. 278 (2)°)。二者的化学计量比也不同,体现在结构与孔容的关系、电荷平衡、满足亲水疏水作用的结晶水的数量及有机模板分子的赋存状态等方面都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道结构 磷酸盐 晶体结构 晶体化学 乙二胺 计算方法 表征方法 各向同性 水热合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BP_3O_(1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18
作者 陈昊鸿 葛明辉 +2 位作者 杨昕昕 宓锦校 赵景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9-432,共4页
采用固态反应方法合成了有序的铁基硼磷酸盐Fe2BP3O12,用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精修了其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P3,α=8.02703(6)°A,c=7.40168(9)°A,V=413.02(1)°A3,Dx=3.2758(1)(g/Cm3),Z=2,对于55个参数,用188条衍... 采用固态反应方法合成了有序的铁基硼磷酸盐Fe2BP3O12,用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精修了其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P3,α=8.02703(6)°A,c=7.40168(9)°A,V=413.02(1)°A3,Dx=3.2758(1)(g/Cm3),Z=2,对于55个参数,用188条衍射线及18001个衍射强度全谱数据点精修到R(Ⅰ)=6.35%,R(p)=15.36%,所对应的R(dbw)=10.12%.B原子具有三角形氧配位,P和Fe的氧配位分别是四面体和八面体.Fe的两配位八面体共面形成新结构单元,BO3三角形联接磷氧和铁氧多面体形成三维结构.对比同构的铬硼磷酸盐,此化合物期望具有类似的非线性光学及其它非线性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BP3O12 合成 磷酸盐 固态反应 晶体结构 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 氧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氨硼烷及其衍生物高容量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杨 王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7-73,78,共8页
氨硼烷因其超高的储氢量和较好的动力学性能,成为了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从合成方法、放氢特性、晶体结构和反应机制等方面,综述了金属氨硼烷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金属氨 衍生物 储氢材料 合成方法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十氢十硼酸盐的制备及其固体电解质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铭 杨卓 +3 位作者 丁洁颖 李湘怡 杨燕京 郭艳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27-2142,共16页
全固态电池是一种具有前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它可以克服传统有机液体电解质电池的多方面不足,包括电解质易泄漏、稳定性低、易燃和能量密度有限等问题。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宽电化学稳定性窗... 全固态电池是一种具有前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它可以克服传统有机液体电解质电池的多方面不足,包括电解质易泄漏、稳定性低、易燃和能量密度有限等问题。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宽电化学稳定性窗口的固体电解质是研制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全固态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硼氢化物基固态电解质作为一类新型电解质,因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热稳定性和低密度等优势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闭式十氢十硼酸碱金属盐是代表性材料之一。自1959年BB_(10)H_(10)^(2-)被发现以来,其合成方法、结构与应用开发都得到了广泛研究。近年来其在固态电解质方面的研究证实,M_(2)BB_(10)H_(10)(M=Na、Li等)及其衍生物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电位窗口等特性,是一类颇具前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本文主要综述了BB_(10)H_(10)^(2-)合成方法及其在固态电解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今后BB_(10)H_(10)^(2-)作为固态电解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氢化物 闭式十氢十酸盐 化学合成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