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价交联法制备具有优异电容去离子脱盐性能的硼碳氮纳米片/石墨烯复合电极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刚 张云启 +3 位作者 汪仕勇 王建韧 李天竹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393,共10页
电容去离子脱盐(CDI)是一种去除水中盐离子的有效方法,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众多技术优势。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硼碳氮纳米片材料,其具有比表面积高、电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点,通过与石墨烯材料的共价交联,制备了具有高脱盐量、优异... 电容去离子脱盐(CDI)是一种去除水中盐离子的有效方法,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众多技术优势。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硼碳氮纳米片材料,其具有比表面积高、电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点,通过与石墨烯材料的共价交联,制备了具有高脱盐量、优异循环稳定性的硼碳氮纳米片/石墨烯复合CDI电极。此结构中,硼碳氮纳米片的高比表面积为盐离子提供了丰富的吸附位点,其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提高了CDI循环性能;石墨烯材料为复合电极构建了电子传输网络,提高了复合电极的导电性。将其与活性炭负极组装成非对称CDI模块,在3200 mg L-1的盐浓度、1.4 V电压下,脱盐量达到了20.16 mg g-1;在1.0 V电压下,经30圈循环,容量保持率达到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电容去离子 硼碳氮纳米片/石墨烯 二维材料 共价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空心碳纳米球嵌入氮掺杂石墨烯负载钯纳米粒子作为甲酸氧化的高效电催化剂 被引量:2
2
作者 房越 杨富开 +2 位作者 曲微丽 邓超 王振波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33,共13页
低成本、高活性、耐久性好的高效电催化剂对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简单经济的方法,研究了以三维层状多孔结构嵌入氮掺杂石墨烯(NG)的氮掺杂空心碳纳米球(NHCN)负载Pd纳米粒子作为直接甲酸燃料电池催化剂... 低成本、高活性、耐久性好的高效电催化剂对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简单经济的方法,研究了以三维层状多孔结构嵌入氮掺杂石墨烯(NG)的氮掺杂空心碳纳米球(NHCN)负载Pd纳米粒子作为直接甲酸燃料电池催化剂。由于具有独特的氮原子掺杂三维互联层状多孔结构,Pd纳米颗粒尺寸较小的Pd/NHCN@NG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催化活性表面积、优越的电催化活性、较高的稳态电流密度和较强的抗CO中毒能力,明显超过传统的Pd/C、Pd/NG和Pd/NHCN催化剂对甲酸电氧化的催化性能。通过优化HCN/GO比,当HCN/GO质量比为1∶1时,Pd/NHCN@NG催化剂对甲酸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佳,其活性是Pd/C的4.21倍。本工作开发了一种优越的碳基电催化剂载体材料,为燃料电池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电氧化 掺杂中空纳米 掺杂石墨 载体材料 三维互连层状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氮化硼/石墨烯纳米片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和祥 赵春宝 +1 位作者 徐随春 杨绪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064-12068,共5页
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改性的氮化硼(BN)微粒和石墨烯纳米片(GNP)为导热填料,制备了系列环氧树脂(EP)/改性BN(BNOTAB)/GNP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的种类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电绝缘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改性的氮化硼(BN)微粒和石墨烯纳米片(GNP)为导热填料,制备了系列环氧树脂(EP)/改性BN(BNOTAB)/GNP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的种类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电绝缘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OTAB改性后的BN微粒能比较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体系中;当m(BNOTAB)/m(GNP)=6∶4时(填料总含量为10%),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到0.48 W/(m·K),较纯环氧树脂材料提高了108.7%,而该复合材料仍保持优异的绝缘性能;TGA与DSC结果显示,BNOTAB/GNP填充微粒的加入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石墨纳米 导热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纤维包覆石墨烯纳米片的构建及电容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阚侃 王珏 +2 位作者 付东 郑明明 张晓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2,共9页
以石墨烯纳米片为骨架,聚吡咯为碳源,设计构建氮掺杂碳纤维包覆石墨烯纳米片(NFGNs)复合材料。采用SEM,XRD,Raman,FTIR,XPS和BET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互连通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均匀地包覆生长在石墨烯纳米片层表面;NFGNs-800复合... 以石墨烯纳米片为骨架,聚吡咯为碳源,设计构建氮掺杂碳纤维包覆石墨烯纳米片(NFGNs)复合材料。采用SEM,XRD,Raman,FTIR,XPS和BET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互连通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均匀地包覆生长在石墨烯纳米片层表面;NFGNs-800复合材料的氮原子分数为11.53%,比表面积为477.65 m^(2)·g^(-1)。电容特性测试结果表明:NFGNs-800电极材料的比电容为323.3 F·g^(-1)(1.0 A·g^(-1)),且具有良好的倍率特性;NFGNs-800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10500 W·kg^(-1)时,能量密度为87.1 Wh·kg^(-1);经过100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95.9%,库仑效率保持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 掺杂纤维 电容特性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微波辐照合成类石墨烯氮化碳纳米片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婧叶 余永志 +4 位作者 顾永攀 岳夏薇 孟江 李淑萍 王继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以碳纤维为微波吸收剂,基于微波辐照法直接处理三聚氰胺,快速高效地合成类石墨烯结构的氮化碳纳米片。借助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微波合成产物进行表征。... 以碳纤维为微波吸收剂,基于微波辐照法直接处理三聚氰胺,快速高效地合成类石墨烯结构的氮化碳纳米片。借助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微波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常规热缩聚合成的石墨相氮化碳相比,高能微波技术合成产物具有明显的纳米片特征,即成功地制备得到类石墨烯结构的氮化碳纳米片。同时,与超声剥离或氧化刻蚀得到的类石墨烯氮化碳纳米片相比,高能微波技术合成产物表面光滑平整,且可发现脆性断裂的现象,呈现出一定的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 石墨纳米 结构特征 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磁性及边缘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明宇 张勃 +1 位作者 张旭 周铁戈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3-680,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计算了多种尺寸的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性质,系统研究了其中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的最大尺寸纳米片的直径约为5.5 nm,包含816个原子.对纳米片及其边缘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磁性...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计算了多种尺寸的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性质,系统研究了其中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的最大尺寸纳米片的直径约为5.5 nm,包含816个原子.对纳米片及其边缘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磁性性质以及电子分布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纳米片最外层原子有由锯齿形向圆形变化的趋势,使得纳米片最外层更加平滑.随着纳米片尺寸的增加,能级由分立逐渐变得连续,纳米片由孤立分子态逐渐变得接近无限的晶体;禁带宽度总体有下降的趋势,符合量子尺寸效应.纳米片存在明显的磁性,磁矩主要集中在最外层原子上,且在相对平滑的地方容易出现磁性,相对弯曲的地方不易出现磁性.当增加体系的电子数时,增加的电子主要分布在最外层,使得纳米片整体磁性呈递减的趋势;当减少体系的电子数时,减少的电子的分布逐渐由最外层向内收缩,体系的总磁矩略有增加.研究结果对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应用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六方单层 第一性原理计算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对碳纤维增强金属层板层间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昌葆 曹猛 +4 位作者 薛红前 胡宗浩 周志强 孟庆实 王朔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7,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来改善碳纤维增强金属板(CARALL)的层间黏结强度。将不同质量分数(0,0.1%,0.3%,0.5%和1.0%)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利用超声分散的方法使其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并利用湿法铺层方法完成CARALL的制作。进行Ⅰ型断裂韧...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来改善碳纤维增强金属板(CARALL)的层间黏结强度。将不同质量分数(0,0.1%,0.3%,0.5%和1.0%)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利用超声分散的方法使其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并利用湿法铺层方法完成CARALL的制作。进行Ⅰ型断裂韧性的测试,探究GnPs对CARALL层间性能的影响,并进行CARALL的拉伸与弯曲性能测试,研究GnPs对CARALL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与光学图像观察GnPs的增强机制与CARALL试件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当GnPs的添加量为0.5%时,CARALL具有最佳的层间黏结强度与力学性能。当添加0.5%GnPs时,Ⅰ型断裂韧性提高79%;拉伸强度、弹性模量与断裂应变率分别提高14.5%,11.0%和15.5%;弯曲强度与弯曲应变率分别提高23.9%和81.5%。这是由于添加GnPs到环氧树脂中可以分散CARALL所承受载荷,并利用自身的断裂、拔出和脱黏等机制吸收能量,进一步改善CARALL的层间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金属层板 石墨纳米 层间性能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对碳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导热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夏雪 梅启林 +1 位作者 王聪 周宵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石墨烯纳米片(GNSs)/碳纤维(CF)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纳米片含量对其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和碳纤维混合使用,不仅对导热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力学性能也有一定提升。PP/GNSs(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石墨烯纳米片(GNSs)/碳纤维(CF)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纳米片含量对其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和碳纤维混合使用,不仅对导热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力学性能也有一定提升。PP/GNSs(3 phr)/CF(2 phr)复合材料热导率为0. 42 W/(m·K),相对于纯PP、PP/GNSs(3 phr)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10%、31%;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大相对于纯PP提高了12%和13%,相对于PP/CF(2 phr)复合材料提高了8%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导热性能 石墨纳米 聚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温度对石墨烯/碳纳米片电容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华 孟凡腾 +1 位作者 王利霞 张世超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1-194,共4页
以原位合成的酚醛树脂为碳源、氧化石墨烯片为形貌导向剂,制备石墨烯/碳纳米片,再在500℃、600℃、700℃和800℃下进行KOH活化,探究活化温度对电容性能的影响。用XRD、SEM、拉曼光谱和低温N2吸脱附实验对样品进行分析,用恒流充放电与循... 以原位合成的酚醛树脂为碳源、氧化石墨烯片为形貌导向剂,制备石墨烯/碳纳米片,再在500℃、600℃、700℃和800℃下进行KOH活化,探究活化温度对电容性能的影响。用XRD、SEM、拉曼光谱和低温N2吸脱附实验对样品进行分析,用恒流充放电与循环伏安法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KOH活化不会破坏碳纳米片形貌,提高活化温度,可增加活化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随着活化温度的提高,比电容增加;当活化温度超过700℃后,样品的比电容会降低。以0. 2 A/g的电流在0~1 V充放电,活化温度为700℃时,样品(H700)比电容最高达230 F/g。当电流增加到20. 0 A/g时,H700的比电容为175 F/g;在10 A/g下循环10 000次,H700的容量保持率为98.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多孔 纳米 KOH活化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片/聚合物高阻隔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0
作者 葛畅 田潇 +6 位作者 程有亮 方长青 巩佳豪 杨芳 王海英 曹稳 赵晓梅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3,共10页
目的通过综述二维纳米片/聚合物高阻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为高阻隔二维纳米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可靠依据和文献支撑。方法基于不同二维纳米材料的改性方法及应用场景,总结二维纳米材料与聚合物的复合方法,比较分析其阻... 目的通过综述二维纳米片/聚合物高阻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为高阻隔二维纳米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可靠依据和文献支撑。方法基于不同二维纳米材料的改性方法及应用场景,总结二维纳米材料与聚合物的复合方法,比较分析其阻隔效果,进而寻找符合应用要求的高阻隔二维纳米片/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果二维纳米材料的种类不同,其物理特性和改性方法也不同;二维纳米片和聚合物的复合方法有很多种,形成的复合材料在阻隔性能和阻隔机制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二维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由多个方面决定,包括二维纳米材料的形态和结构、分散特性及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等,这为高阻隔二维纳米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氧化石墨纳米 插层复合法 共混法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MoS_2纳米片/氧化石墨烯三元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阎鑫 卢锦花 +3 位作者 惠小艳 闫从祥 高强 孙国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520,共6页
采用球磨法制备g-C_3N_4/MoS_2纳米片/氧化石墨烯(GO)三元复合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光致激发光谱(PL)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S_2... 采用球磨法制备g-C_3N_4/MoS_2纳米片/氧化石墨烯(GO)三元复合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光致激发光谱(PL)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S_2纳米片和g-C_3N_4形成异质结结构,均匀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上。以罗丹明B(Rh B)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三元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特性。结果显示:三元复合催化剂在120 min内对Rh B的降解率达到96%,其降解动力学常数分别是g-C_3N_4、g-C_3N_4/MoS_2、g-C_3N_4/GO复合催化剂的3、2.1和2.8倍。根据实验结果及能带结构提出了三元复合催化剂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纳米 氧化石墨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石墨烯共混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热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玉华 耿春冬 +1 位作者 刘春梅 周琼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7-134,共8页
采用不同摩尔比的熔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剥离六方氮化硼。分别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剥离效果发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摩尔比为2∶1时,氮化硼被剥离成4个原子层的氮化硼纳米片,剥离效果较好。为了提高... 采用不同摩尔比的熔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剥离六方氮化硼。分别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剥离效果发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摩尔比为2∶1时,氮化硼被剥离成4个原子层的氮化硼纳米片,剥离效果较好。为了提高环氧树脂的导热性,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和石墨烯(Gr)混合物对其导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NNS和Gr混合物对环氧树脂导热性的影响优于单一的BNNS和Gr。当m(BNNS)∶m(Gr)=1∶4时,环氧树脂的导热系数最高,从纯环氧树脂的0.22 W/(m·K)增加到0.42 W/(m·K)。同时,该混合物还改善了环氧树脂的形状记忆效果,当m(BNNS)∶m(Gr)=1∶4时,复合材料的形状回复率可达到100%;70℃时,纯环氧树脂的形状回复时间为30 s,复合材料的形状回复时间缩短为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 石墨 导热性能 形状记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三明治薄膜的制备和导热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婷 潘成岭 +1 位作者 虞锦洪 江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35,140,共4页
采用简单的真空抽滤方法,制备了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的三明治薄膜并对其导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明治薄膜的面内导热系数达53.09 W/(m·K),较纯石墨烯薄膜(21.5 W/(m·K))高,将在散热领域有潜在应用。
关键词 石墨 纳米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淼 李阳 张光荣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0,34,共4页
近些年,氮化硼纳米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石墨烯相比,氮化硼纳米片具有耐高温、宽带隙以及更好的抗氧化性等优异的性能。这些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光学等性质使氮化硼纳米片在某些领域比石墨烯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结合近几年国内外... 近些年,氮化硼纳米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石墨烯相比,氮化硼纳米片具有耐高温、宽带隙以及更好的抗氧化性等优异的性能。这些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光学等性质使氮化硼纳米片在某些领域比石墨烯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液相插层剥离法等3种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介绍了氮化硼纳米片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石墨 化学气相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maco Resources公司获得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煤制石墨烯工艺的商业开发权
15
作者 胡一鸣(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0,共1页
Ramaco Resources公司正式获得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煤制产品专利技术的商业开发权。该专利工艺可将煤炭和与煤炭相关的采矿废料转化为高质量、经济实惠的石墨烯,可用于汽车电池、建筑、基础设施材料以及各种消费品。这... Ramaco Resources公司正式获得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煤制产品专利技术的商业开发权。该专利工艺可将煤炭和与煤炭相关的采矿废料转化为高质量、经济实惠的石墨烯,可用于汽车电池、建筑、基础设施材料以及各种消费品。这种碳纳米片对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的战略重要性与日俱增,石墨是实验室制造碳纳米片的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权 美国能源部 纳米 基础设施 国防事业 专利工艺 石墨 汽车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碳纤维及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超 秦文贞 +1 位作者 黄军同 周建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通过超声的方法分别制备含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或石墨烯纳米片(GnP)的碳纳米材料表面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预处理碳纤维(CF)(去浆CF)进行改性使碳纳米材料均匀涂覆在纤维表面上,然后采用手糊成型及热压成型工...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通过超声的方法分别制备含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或石墨烯纳米片(GnP)的碳纳米材料表面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预处理碳纤维(CF)(去浆CF)进行改性使碳纳米材料均匀涂覆在纤维表面上,然后采用手糊成型及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环氧树脂(EP)/改性CF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碳纳米材料表面改性剂制备条件对CF表面形貌、复丝拉伸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各自的最佳表面改性剂制备条件,对比了含MWCNTs或GnP的表面改性剂改性CF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材料在表面改性剂中的分散状态直接影响CF表面碳纳米材料分布的均匀性和复合材料的性能。超声时间为2h的含MWCNTs表面改性剂和GnP质量分数为0.5%的含GnP表面改性剂对CF的改性效果较好,相应复丝的拉伸强度与去浆CF复丝相比分别提高了59.4%和70.2%,而相应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相对于EP/去浆CF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1.2%和41.1%,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35.8%和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纤维 纳米材料 多壁纳米 石墨纳米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学家首制硼烯
17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6,共1页
科学家首次制得了2D硼原子片层结构。这种原子级厚的片层称为硼烯,早就有理论预测,但制备上有很大挑战。新的研究表明,可以采用一种简单的、廉价方法来制备这种材料。
关键词 原子级 石墨 原子 纳米 金属性 化学气相沉积 层状材料 隧道光谱 绝缘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无源器件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高峰 赵文生 孙玲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37-3045,共9页
碳纳米材料具有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如极大的热导率和载流容量.根据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给出的预测,碳纳米材料可望取代传统硅和铜材料成为下一代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本文针对碳纳米材料在无源电子器件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碳纳米材料具有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如极大的热导率和载流容量.根据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给出的预测,碳纳米材料可望取代传统硅和铜材料成为下一代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本文针对碳纳米材料在无源电子器件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详细讨论了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带等碳基纳米互连结构的电学特性.进而,简要评述了片上电感、电容器等碳基高频无源器件,并介绍了碳纳米材料在集成电路热管理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石墨 铜-纳米材料 互连线 上电感 变容器 散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炭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Majid Shaker Ali Asghar Sadeghi Ghazvini +7 位作者 Taieb Shahalizade Mehran Ali Gaho Asim Mumtaz Shayan Javanmardi Reza Riahifar MENG Xiao-min JIN Zhan GE Qi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82,共36页
硬碳、活性炭、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多孔炭和炭纤维等炭材料替代锂离子电池的石墨阳极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石墨相比,这种材料已表现出更好的储锂电化学性能,但仍有待进一步发展空间。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炭材料结构中加入杂原... 硬碳、活性炭、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多孔炭和炭纤维等炭材料替代锂离子电池的石墨阳极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石墨相比,这种材料已表现出更好的储锂电化学性能,但仍有待进一步发展空间。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炭材料结构中加入杂原子(例如氮),提高其作为锂离子负极时的电化学性能。本综述首先描述了氮掺杂如何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产生积极影响,并举例说明了氮掺杂炭材料的优势。然后,比较了不同N掺杂炭材料中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表征结果,通过统计分析了掺氮量对掺氮碳材料比容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掺杂 石墨 纳米 多孔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