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_(0.4)Cu_(0.6)/POM光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
1
作者 左佑华 李蓉 +6 位作者 徐立成 花俊峰 郝思雨 谢婧 许立信 叶明富 万超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0-370,共11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载体含环磷腈聚合物(POM),再以Ni和Cu作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还原法负载到载体上,制备出Ni_(0.4)Cu_(0.6)/POM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光催化氨硼烷(AB)水解制氢反应。通过TEM、XRD、XPS、FT-IR、UV-vis DRS、PL、EIS等手段对...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载体含环磷腈聚合物(POM),再以Ni和Cu作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还原法负载到载体上,制备出Ni_(0.4)Cu_(0.6)/POM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光催化氨硼烷(AB)水解制氢反应。通过TEM、XRD、XPS、FT-IR、UV-vis DRS、PL、EI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i_(0.4)Cu_(0.6)/POM催化剂具有稳定的球形颗粒结构,在298 K、光照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的TOF值为1461.0 h^(-1),是非光条件下的1.6倍,在经过20次循环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环磷腈聚合物 催化剂 光催化 水解制氢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0.4)Cu_(0.6)/POM-CN光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
2
作者 李蓉 康梦奇 +3 位作者 陈辛顺 冯佳佳 许立信 万超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6-1315,共10页
首先,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氯化锂为模板剂,通过熔盐法制备了碳氮纳米片(CN);然后,CN、六氯三聚磷腈和2,6-二氨基吡啶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备了二维层状结构复合载体POM-CN;最后,以POM-CN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系列NiCu/POM-CN催化剂... 首先,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氯化锂为模板剂,通过熔盐法制备了碳氮纳米片(CN);然后,CN、六氯三聚磷腈和2,6-二氨基吡啶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备了二维层状结构复合载体POM-CN;最后,以POM-CN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系列NiCu/POM-CN催化剂。采用TEM、SEM、XPS、XRD、FTIR、ICP-AES和UV-Vis DRS对其进行了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不同因素〔n(Ni)∶n(Cu)、氨硼烷(AB)浓度、催化剂质量、反应温度、可见光照条件〕对NiCu/POM-CN催化AB水解制氢的影响,并考察了最优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n(Ni)∶n(Cu)=0.4∶0.6制备的催化剂Ni_(0.4)Cu_(0.6)/POM-CN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催化AB水解制氢的反应活化能为52.75 kJ/mol,转换频率高达1774.6 h^(–1),是无可见光条件下的2.9倍;AB水解制氢的反应速率受AB浓度的影响很小,但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Ni_(0.4)Cu_(0.6)/POM-CN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经过5次循环测试后,Ni_(0.4)Cu_(0.6)/POM-CN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Ni_(0.4)Cu_(0.6)/POM-CN的催化活性得益于POM-CN复合载体、NiCu双金属的合金效应及金属与载体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溶剂热法 光催化 水解制氢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纳米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
3
作者 任文婷 刘纾羽 +3 位作者 花俊峰 郝思雨 冯佳佳 万超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3-1080,共8页
CuCl_(2)•2H_(2)O在碱性环境下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CuO纳米催化剂(CuO-NS),并用于催化氨硼烷(NH3BH3,AB)析氢反应。采用SEM、TEM、AFM、XRD和XPS对CuO-N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水热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制备的CuO-NS催化AB析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 CuCl_(2)•2H_(2)O在碱性环境下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CuO纳米催化剂(CuO-NS),并用于催化氨硼烷(NH3BH3,AB)析氢反应。采用SEM、TEM、AFM、XRD和XPS对CuO-N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水热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制备的CuO-NS催化AB析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不同反应条件下CuO-NS催化AB析氢反应的析氢速率、转化频率(TOF值)。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时间和温度对CuO-NS微观形貌影响较大,水热时间的增加减少了CuO-NS表面的裂痕,增加了其厚度;而水热温度的提高导致CuO-NS由薄片状变成表面带有裂痕的片状;在水热时间12 h、水热温度373 K的最优反应条件下制备的CuO-NS-12 h-373 K具有最佳的催化AB析氢性能,50 mg的催化剂在298 K下对2 mL 0.50 mol/L的AB溶液具有最高析氢速率(析出50 mL的H2时间2.8 min)和最大TOF值(395.6 h^(–1)),表观活化能为52.54 kJ/mol;CuO-NS-12 h-373 K厚度保持在2.8 nm,具有的缺陷结构可加强反应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富集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氧化铜 水解制氢 纳米催化剂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碱)诱导Co/MoO_(3)重构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
4
作者 张文珂 刘军辉 +3 位作者 李冰 李梦婷 李想 许爱荣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2,共9页
本研究以MoO_(3)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Co/MoO_(3)催化剂,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反应。Co/MoO_(3)催化剂在无NaOH(碱)加入的体系中没有催化活性,不能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放氢气,而在有NaOH(碱)加入的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释氢性能... 本研究以MoO_(3)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Co/MoO_(3)催化剂,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反应。Co/MoO_(3)催化剂在无NaOH(碱)加入的体系中没有催化活性,不能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放氢气,而在有NaOH(碱)加入的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释氢性能。对Co/MoO_(3)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在反应前后变化的表征分析表明,Co/MoO_(3)催化剂中的组分是Co和Mo的无定形态存在的物质,非晶态的结构导致了在氨硼烷水解释氢反应中没有催化活性。在NaOH(碱)诱导作用下,Co/MoO_(3)催化剂的组成结构由无定形态转变为片状Co(OH)_(2)分散在片状堆叠的MoO_(3)上的结构。NaOH(碱)的诱导重构作用使Co/MoO_(3)催化剂在氨硼烷水解释氢反应中由没有催化活性转变为可以在15 min内使氨硼烷完全脱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释氢 非贵金属催化剂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穿插的Ni/Cu@MIL-101(Cr)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研究
5
作者 安科迪 仵梦博 郑青榕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4-963,共10页
为提高氨硼烷(AB)水解释氢性能,选择Ni、Cu作为催化金属,采取氧化石墨烯(GO)对MIL-101(Cr)的穿插制备了催化剂。通过优化GO的穿插比例及Ni/Cu的双金属组分,结合制备试样的结构表征、微观形貌观察,分析了GO穿插量对MIL-101(Cr)结构的影响... 为提高氨硼烷(AB)水解释氢性能,选择Ni、Cu作为催化金属,采取氧化石墨烯(GO)对MIL-101(Cr)的穿插制备了催化剂。通过优化GO的穿插比例及Ni/Cu的双金属组分,结合制备试样的结构表征、微观形貌观察,分析了GO穿插量对MIL-101(Cr)结构的影响,并由在288-328 K的AB水解释氢试验,分析了Ni、Cu及GO的穿插比例对AB释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45%的GO穿插时的试样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以0.5∶0.5的比例担载Ni/Cu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TOF)和活化能分别为27 min^(-1)、35.7 kJ/mol;在经过10次循环后,释氢时间延长48%,释氢量减少小于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MOFS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硼烷催化水解制氢综合实验设计
6
作者 武美霞 杨肖萌 +2 位作者 王俊丽 张三兵 李作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根据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需求,设计了氨硼烷催化水解制氢综合探索性实验。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新型镍硼纳米催化剂,将其用于氨硼烷水解催化反应,考察催化剂用量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根据阿雷尼乌斯公式测定反应的活化能。通过探索... 根据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需求,设计了氨硼烷催化水解制氢综合探索性实验。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新型镍硼纳米催化剂,将其用于氨硼烷水解催化反应,考察催化剂用量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根据阿雷尼乌斯公式测定反应的活化能。通过探索性操作完成整个实验流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催化剂的化学还原法制备技术,还可以强化和巩固利用化学动力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制氢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材料在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冰 刘军辉 +4 位作者 李梦婷 李想 宋亚坤 郭旭明 熊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2,76,共7页
碳材料因其独特的化学和结构特性,在催化领域包括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中有广泛的应用。以碳材料的结构为侧重点,综述了不同维度形态的碳材料在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中的作用,并对其在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 碳材料因其独特的化学和结构特性,在催化领域包括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中有广泛的应用。以碳材料的结构为侧重点,综述了不同维度形态的碳材料在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中的作用,并对其在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维度 释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0.6)Cu_(0.4)O/N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蓉 左佑华 +4 位作者 花俊峰 郝思雨 许立信 叶明富 万超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4-1192,共9页
本研究在氮气气氛下高温碳化Ni/Cu-ZIF前驱体制备了一种含氮炭材料(Ni_(0.6)Cu_(0.4)O/NC)催化剂,并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对所制备催化剂的微观结构以及组成成分进行了研究。此外,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以及变化规律。研究... 本研究在氮气气氛下高温碳化Ni/Cu-ZIF前驱体制备了一种含氮炭材料(Ni_(0.6)Cu_(0.4)O/NC)催化剂,并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对所制备催化剂的微观结构以及组成成分进行了研究。此外,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以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i_(0.6)Cu_(0.4)O/NC催化AB水解制氢的活化能(Ea)为56.8 kJ/mol,TOF值高达1572.2 h^(−1)。该催化剂催化AB水解制氢速率对于AB自身浓度可近似看作零级反应,而相对于催化剂的用量可近似看作一级反应。催化剂经过10次循环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炭材料 水解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多孔炭片负载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左佑华 吴慧 +4 位作者 花俊峰 郑君宁 许立信 叶明富 万超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7,共9页
本研究以煤沥青为炭材料,氯化钠为模板剂,碳酸钾为活化剂,在氩气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载体层状多孔炭片(LPCS),通过浸渍法向其中加入RuCl3金属溶液,将活性组分Ru负载到LPCS载体上合成Ru/LPCS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性能进行了... 本研究以煤沥青为炭材料,氯化钠为模板剂,碳酸钾为活化剂,在氩气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载体层状多孔炭片(LPCS),通过浸渍法向其中加入RuCl3金属溶液,将活性组分Ru负载到LPCS载体上合成Ru/LPCS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u/LPCS催化剂中,当煅烧温度为1123 K时,Ru的负载量为2%时,催化剂的反应转化频率(TOF)值最大,此时有光下催化剂的TOF为334.8 min^(-1),是无光照时TOF的1.38倍。在光照下,催化剂的活化能(Ea)从90.60 kJ/mol下降到70.33 kJ/mol。氨硼烷水解制氢速率相对于其浓度的级数为0.75,而相对于催化剂的用量满足于一级动力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基催化剂 水解制氢 层状多孔炭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板剂合成CO_(2)P纳米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佳丽 郑君宁 +4 位作者 花俊峰 邱小魁 许立信 叶明富 万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开发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实现氨硼烷水解制氢应用的关键。以构建具有P掺杂材料为出发点,以两种不同比例的金属盐作为模板剂,以过渡非贵金属Co为中心金属,合成出制作方法简便、性能优异的催化剂。通过乙酸钴... 开发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实现氨硼烷水解制氢应用的关键。以构建具有P掺杂材料为出发点,以两种不同比例的金属盐作为模板剂,以过渡非贵金属Co为中心金属,合成出制作方法简便、性能优异的催化剂。通过乙酸钴和氨水制备出Co_(3)O_(4)前躯体,将Co_(3)O_(4)前躯体与NaH_(2)PO_(2),NaCl,LiCl混合,在N_(2)气氛下焙烧,然后进行水洗将两种盐模板剂去除,得到纳米片催化剂CO_(2)P-NaLi。试验结果表明,当n(NaCl)∶n(LiCl)=1∶0.15时制备的催化剂CO_(2)P-NaLi_(0.15)催化活性最高,其在298 K、光照条件下催化氨硼烷水解反应的初始转化率(TOF)为31.2 min^(-1),且该催化剂上氨硼烷分解的活化能(E_(a))为60.8 kJ/mol。循环5次后,催化剂依然保持良好活性,表明其拥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钴 储氢材料 盐模板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和分散剂对Co_(0.8)Cu_(0.2)/CNC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蓉 左佑华 +5 位作者 徐立成 花俊峰 冯佳佳 许立信 叶明富 万超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6-1744,共9页
氨硼烷(NH_(3)BH_(3),AB)被认为是一种便携式制氢的理想储氢材料。本工作在常温下搅拌反应物得到Co_(0.8)Cu_(0.2)-ZIF前驱体,并高温焙烧此前驱体制备了一种双金属碳立方体(Co_(0.8)Cu_(0.2)/CNC)催化剂。此外,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对催化... 氨硼烷(NH_(3)BH_(3),AB)被认为是一种便携式制氢的理想储氢材料。本工作在常温下搅拌反应物得到Co_(0.8)Cu_(0.2)-ZIF前驱体,并高温焙烧此前驱体制备了一种双金属碳立方体(Co_(0.8)Cu_(0.2)/CNC)催化剂。此外,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以及组成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单一变量法探究了催化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少量Cu的加入会对Co_(a8)Cu_(a2)/CNC催化剂的立方体形貌有一定的稳固作用。当分散剂为CTAB且焙烧温度为873 K时,其催化AB水解制氢的活化能(E_a)为50.79 kJ/mol,转化频率(TOF)值高达23.37 min^(-1)。此外,该催化剂经过25次循环后仍然可以催化AB完全水解制氢,表明该催化剂的稳定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碳立方体 水解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0.6)Ni_(0.4)/N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若璇 刘睿莹 +3 位作者 谢婧 陈香香 王志远 曹振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6,共8页
为了提高氨硼烷(AB)在温和条件下的水解制氢性能,开发了兼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首先在常温常压下直接搅拌反应物溶液得到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CoNi-ZIF[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的一种],然后高温焙烧CoNi-ZIF前体制得以氮掺杂多孔... 为了提高氨硼烷(AB)在温和条件下的水解制氢性能,开发了兼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首先在常温常压下直接搅拌反应物溶液得到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CoNi-ZIF[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的一种],然后高温焙烧CoNi-ZIF前体制得以氮掺杂多孔炭(NC)为载体的Co_(x)Ni_(1-x)/NC(x为Co原子的摩尔分数,0<x<1)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一系列手段对Co_(x)Ni_(1-x)/NC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改变Co/Ni金属配比、催化剂用量、AB浓度、反应温度等条件探究催化剂对AB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o/Ni摩尔比为6∶4时得到的催化剂Co_(0.6)Ni_(0.4)/NC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Co_(0.6)Ni_(0.4)/NC的催化活性最优,在温度298K下其催化AB完全水解的时间最短;Co_(0.6)Ni_(0.4)催化AB制氢的反应转化频率为1832.79h^(-1),活化能为64.81 kJ/mol;经10次循环使用,其催化AB完全水解制氢的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循环使用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水解 金属有机骨架衍生材料 CoN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0.5)Cu_(0.5)/CNR催化剂制备及其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
13
作者 左佑华 李蓉 +5 位作者 花俊峰 郝思雨 谢婧 许立信 叶明富 万超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7-1317,共11页
以硝酸钴和硝酸铜制备溶液A,苯二甲酸(PTA)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制备溶液B,两种溶液通过溶剂热法制备Co/Cu拉瓦希尔骨架系列材料(Co/Cu-MIL前驱体),进一步直接碳化前驱体制备出MOFs衍生物,即双金属碳纳米棒(CoxCu_(1-x)/CNR)催化剂... 以硝酸钴和硝酸铜制备溶液A,苯二甲酸(PTA)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制备溶液B,两种溶液通过溶剂热法制备Co/Cu拉瓦希尔骨架系列材料(Co/Cu-MIL前驱体),进一步直接碳化前驱体制备出MOFs衍生物,即双金属碳纳米棒(CoxCu_(1-x)/CNR)催化剂。通过SEM、TEM、XRD、XPS等表征手段探究其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Co/Cu-MIL经过高温焙烧后成功得到CoxCu_(1-x)/CNR,当x=0.5、溶剂热温度为120℃、焙烧温度为650℃时得到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优,Co_(0.5)Cu_(0.5)/CNR催化剂催化氨硼烷(AB)水解制氢的TOF值为2718.21 h^(-1),反应的活化能为51.64 kJ/mol,且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较好,在循环10次后催化活性虽然有所下降,但对AB仍然保持100%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瓦希尔骨架系列材料 MOFs衍生物 双金属碳纳米棒催化剂 水解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基催化材料在氨硼烷水解释氢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李梦婷 刘军辉 +2 位作者 李想 宋亚坤 郭旭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4,40,共6页
从提高Co基催化材料在氨硼烷水解释氢中的催化性能的角度出发,综述了不同类型Co基催化材料在释氢反应中的应用,阐明了Co基催化材料的设计思路以及在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机制,并对Co基催化材料在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 从提高Co基催化材料在氨硼烷水解释氢中的催化性能的角度出发,综述了不同类型Co基催化材料在释氢反应中的应用,阐明了Co基催化材料的设计思路以及在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机制,并对Co基催化材料在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基催化剂 水解制氢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硼烷制备的高宽厚比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形成机理
15
作者 宋曲之 王兵 +2 位作者 杜贻昂 吴爽 王应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182,共7页
受限于商业氮化硼(BN)晶体尺寸及BN独特的层间相互作用,传统的剥离法难以实现高宽厚比(>5000)氮化硼纳米片(BNNSs)的制备。以氨硼烷为前驱体,经烧结和分离得到了高宽厚比的BNNSs。通过FTIR,TG,TEM,XRD等手段对BNNSs的组成结构及形成... 受限于商业氮化硼(BN)晶体尺寸及BN独特的层间相互作用,传统的剥离法难以实现高宽厚比(>5000)氮化硼纳米片(BNNSs)的制备。以氨硼烷为前驱体,经烧结和分离得到了高宽厚比的BNNSs。通过FTIR,TG,TEM,XRD等手段对BNNSs的组成结构及形成机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80℃时,氨硼烷之间开始交联脱氢,氢气释放使得在交联过程中形成泡沫结构,并最终在1000℃完成无机化,得到含有BNNSs的BN泡沫,其中的膜结构即为BNNSs。所制备的BNNSs为六方晶型结构,厚度约为1.5 nm,宽度约30μm,宽厚比达到20000。将高宽厚比的BNNSs与聚乙烯醇(PVA)复合制备成复合膜,其导热及力学性能相较于小宽厚比BNNSs所制备的复合膜有显著提升,充分说明了高宽厚比BNNSs在BN基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纳米片 高宽厚比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钌催化剂用于氨硼烷水解制氢反应
16
作者 赵璐 吴涵 刘宪云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39-3650,共12页
采用浸渍法将Ru分散在WC-C载体上制备了Ru/WC-C催化剂,测试了其氨硼烷水解制氢反应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的物相、形貌和表面元素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u均匀分散于WC的表面和周围,与WC之... 采用浸渍法将Ru分散在WC-C载体上制备了Ru/WC-C催化剂,测试了其氨硼烷水解制氢反应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的物相、形貌和表面元素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u均匀分散于WC的表面和周围,与WC之间的电子协同效应促进了氨硼烷水解制氢。在298 K,碱性溶液的条件下,氨硼烷水解反应性能与Ru的含量有关,随着Ru含量的增加,产氢时间缩短,Ru的质量分数为2%的2%Ru/WC-C催化剂完全产氢时间为3.5min,其氢气的产氢速率值为573.0min^(-1),反应活化能为45.3kJ·mol^(-1)。其在中性水溶液中氢气的产氢速率值仍高达136.2 min^(-1)。WC-C载体的应用可有效地促进反应过程中水分子的活化,进而改善Ru催化剂的性能,这为开发高效的氨硼烷水解制氢催化剂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水解 纳米材料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催化氨硼烷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晓婧 尚伟 +2 位作者 李兰兰 田冉 唐成春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7-1389,共3页
氨硼烷储氢量大,成为储氢材料研究热点。金属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氨硼烷热解温度,提高水解放氢速度,是影响氨硼烷放氢的关键因素。综述了目前所采用或正在研究的催化氨硼烷放氢金属催化剂,如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与非贵金属复合的催化剂... 氨硼烷储氢量大,成为储氢材料研究热点。金属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氨硼烷热解温度,提高水解放氢速度,是影响氨硼烷放氢的关键因素。综述了目前所采用或正在研究的催化氨硼烷放氢金属催化剂,如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与非贵金属复合的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等,比较了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总结了近年来金属催化氨硼烷放氢机理的研究结果。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并指出其相关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Co-Ni-B/Cu-BT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水解氨硼烷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军 邹勇进 +4 位作者 向翠丽 郑良军 孙立贤 徐芬 刘淑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157,162,共7页
首次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多孔Co-Ni-B/Cu-BTC复合材料,在Co-Ni-B合金中掺入金属框架化合物Cu-BTC后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其形貌由团聚的纳米粒子变成纳米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也得到显著的提高,用于催化氨硼烷... 首次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多孔Co-Ni-B/Cu-BTC复合材料,在Co-Ni-B合金中掺入金属框架化合物Cu-BTC后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其形貌由团聚的纳米粒子变成纳米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也得到显著的提高,用于催化氨硼烷的水解,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在30℃时,催化水解氨硼烷制氢的反应速率到达2 670mL/(min·g),其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22.4kJ/mol,与文献相比,表现出较大的优势。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表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B/Cu-BTC 催化水解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硼烷热分解放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建丽 张晓霞 +1 位作者 曹海燕 王晓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36,共3页
氢能是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氨硼烷(NH3BH3,AB)具有19.6%(wt,质量分数)的氢含量而受到广泛关注。氨硼烷热分解放氢具有放氢诱导期较长、有挥发性副产物等缺点。近年来,人们成功研究出几种促进氨硼烷热分解放氢,抑制副产物生成和经济、... 氢能是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氨硼烷(NH3BH3,AB)具有19.6%(wt,质量分数)的氢含量而受到广泛关注。氨硼烷热分解放氢具有放氢诱导期较长、有挥发性副产物等缺点。近年来,人们成功研究出几种促进氨硼烷热分解放氢,抑制副产物生成和经济、高效的氨硼烷再生技术。这些令人瞩目的技术为氨硼烷作为储氢材料应用于车载系统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从这个角度,对近阶段氨硼烷的合成、热分解的改性和再生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热分解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军辉 郭旭明 +1 位作者 宋亚坤 郭新闻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9,共13页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利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发绿色洁净能源十分重要。通过水解氨硼烷制备清洁可再生的氢气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有效提高制氢效率是氨硼烷水解制氢的关键,开发高效安全的催化剂一直是该...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利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发绿色洁净能源十分重要。通过水解氨硼烷制备清洁可再生的氢气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有效提高制氢效率是氨硼烷水解制氢的关键,开发高效安全的催化剂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影响氨硼烷水解制氢反应中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因素出发,综述了活性金属组分和载体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以及催化氨硼烷制氢反应中的作用。最后,对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过程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催化剂 活性组分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