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泡沫镍载钌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 被引量:4
1
作者 程杰 叶锋 +3 位作者 王同涛 李晶晶 王永亮 王新东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9-272,共4页
应用化学镀法制备泡沫镍载钌(Ru)催化剂,以其用于燃料电池硼氢化钠(NaBH4)水解即时供氢.该催化剂具有稳定高效的活性和稳定性能,而泡沫镍的预处理是一重要步骤.研究了制氢过程中NaBH4浓度、反应温度及使用次数对产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应用化学镀法制备泡沫镍载钌(Ru)催化剂,以其用于燃料电池硼氢化钠(NaBH4)水解即时供氢.该催化剂具有稳定高效的活性和稳定性能,而泡沫镍的预处理是一重要步骤.研究了制氢过程中NaBH4浓度、反应温度及使用次数对产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氢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快速上升,当反应温度从15℃升高到60℃,产氢速率增加了十几倍;在NaBH4浓度为20%的3%NaOH溶液中,使用载Ru量为3%的催化剂,于23.5℃常压下,水解NaBH4,其产氢速率达到0.784 mL.s-1.g-1.这种容易制备的催化剂在多次使用后仍显示出较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4 制氢 载Ru催化剂 反应装置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还原对褐腐木质素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改云 孙其宁 +1 位作者 秦特夫 黄洛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30-1933,共4页
采用FTIR、UV-Visible、NMR和GPC分析手段研究了褐腐木质素被NaBH4还原前后的化学结构变化。FTIR表明褐腐木质素还原后1 677 cm-1处与苯环共轭的羰基峰消失,1 715 cm-1处非共轭羰基峰强度减弱,1 509和1 603 cm-1处苯环骨架振动吸收峰强... 采用FTIR、UV-Visible、NMR和GPC分析手段研究了褐腐木质素被NaBH4还原前后的化学结构变化。FTIR表明褐腐木质素还原后1 677 cm-1处与苯环共轭的羰基峰消失,1 715 cm-1处非共轭羰基峰强度减弱,1 509和1 603 cm-1处苯环骨架振动吸收峰强度变化很小;UV表明褐腐木质素还原后位于288 nm的最强吸收峰和300~400nm区域的吸收强度降低;1H NMR表明褐腐木质素还原后甲氧基和酚羟基数量减少,醇羟基数量增加,褐腐木质素芳香环和结构单元联接键上的氢质子数增加;GPC表明褐腐木质素还原后分子量分布向高分子区域扩展,数均和重均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明显变宽。NaBH4在碱性环境中可以将褐腐木质素中的共轭羰基完全还原为羟基,非共轭羰基部分还原为羟基,其侧链结构部分被改变,苯环结构稳定,褐腐木质素在还原过程中发生了缩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4 褐腐木质素 还原反应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杰 王新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77-579,共3页
研究了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硼氢化钠(NaBH4)水解即时供氢的一种方法。用化学镀法制备的泡沫镍载钌(Ru)作为催化水解NaBH4碱溶液制氢的催化剂,具有稳定高效的活性。这种容易制备的催化剂在多次使用后仍显示了较高的活性。研究了制氢过程中... 研究了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硼氢化钠(NaBH4)水解即时供氢的一种方法。用化学镀法制备的泡沫镍载钌(Ru)作为催化水解NaBH4碱溶液制氢的催化剂,具有稳定高效的活性。这种容易制备的催化剂在多次使用后仍显示了较高的活性。研究了制氢过程中的温度、压力、NaBH4浓度和载Ru量对产氢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快速上升;当NaBH4浓度为5%(质量分数,下同)、NaOH浓度为3%、载Ru量为6%时,在25℃常压且催化作用下反应速率可以达到1.906mL·s-1·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4 制氢 载Ru催化剂 反应装置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的制备及水解制氢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吉平 吴光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8-213,共6页
NaBH4的制备已有数种方法的报道,其中以硼酸三甲酯和硼砂为原料的Schlesinger法(湿法)和Bayer法(干法)是可以实现工业化的两种重要工艺。而硼氢化钠的水解研究在此之前报道较少,本文研究了NaBH4的工业制备及常温下水解硼氢化钠制氢的反... NaBH4的制备已有数种方法的报道,其中以硼酸三甲酯和硼砂为原料的Schlesinger法(湿法)和Bayer法(干法)是可以实现工业化的两种重要工艺。而硼氢化钠的水解研究在此之前报道较少,本文研究了NaBH4的工业制备及常温下水解硼氢化钠制氢的反应及其动力学,探索了水解制氢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4 制备 水解制氢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乐乐 李传 邓文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60,共4页
真空条件下以分子筛(MS)为载体采用浸渍一还原法合成新型(Co-Ce-B)/MS催化剂,通过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实验完成了催化剂筛选、性能测试及循环稳定性验证,对新鲜催化剂及使用数次后的催化剂进行了SEM、XRD表征。实验及表征结果表明... 真空条件下以分子筛(MS)为载体采用浸渍一还原法合成新型(Co-Ce-B)/MS催化剂,通过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实验完成了催化剂筛选、性能测试及循环稳定性验证,对新鲜催化剂及使用数次后的催化剂进行了SEM、XRD表征。实验及表征结果表明,Co是主要活性金属,Ce作为催化剂助剂对提高催化剂活性有明显效果,当Ce/(Co+Ce)为5%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催化产氢反应的平均产氢速率达0.7861.min^-1·g(catalysts)^-1;活性组分以无定型的非晶态负载于载体并形成大量的“二次”孔道结构;循环使用后的催化剂仍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活性组分有富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Ce-B催化剂 催化剂助剂 nabh4 水解 氢能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在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宏伟 沈培康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0-172,共3页
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B-PEMFC)的氢源具有储氢效率高、长期存储稳定、制氢速率可控、水解产物环境友好及副产物偏硼酸钠(NaBO2)可回收利用等优点,但存在硼氢化钠(NaBH4)价格高、水解催化剂寿命短、NaBO2结晶析出和水热管理等问题;直接... 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B-PEMFC)的氢源具有储氢效率高、长期存储稳定、制氢速率可控、水解产物环境友好及副产物偏硼酸钠(NaBO2)可回收利用等优点,但存在硼氢化钠(NaBH4)价格高、水解催化剂寿命短、NaBO2结晶析出和水热管理等问题;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具有能量密度和开路电压较高、阳极催化剂价格低以及结构简单的优点,但存在BH4-在阳极水解和渗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氢化钠(nabh4)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硼氢化钠/双氧水燃料电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毛示旻 刘建国 +5 位作者 邹志刚 周毅 陈建伟 王小奇 顾军 于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27-831,共5页
采用Pt/C作为催化剂成功地组装了直接硼氢化钠/双氧水燃料电池,并考察了不同操作温度、溶液流速和浓度条件下电池的放电性能。60℃时电池的最大比功率可以达到130mW/cm2,在40℃时0.1A/cm2放电条件下电池电压约为0.7V,性能明显优于相同... 采用Pt/C作为催化剂成功地组装了直接硼氢化钠/双氧水燃料电池,并考察了不同操作温度、溶液流速和浓度条件下电池的放电性能。60℃时电池的最大比功率可以达到130mW/cm2,在40℃时0.1A/cm2放电条件下电池电压约为0.7V,性能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同时研究了不同厚度电解质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Nafion117膜(厚度175mm)的电池开路电压比Nafion112(厚度50mm)高约180mV,但Nafion112在高电流密度放电时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因此,膜厚度不仅影响电池的内阻而且还会影响反应物的相互渗透。此外,还测试了短时间恒电流放电,电池性能未出现下降,而且放电后催化层和膜仍然保持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 双氧水 电池性能 Nation膜厚度 nabh4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载钌催化剂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金富 魏永生 +2 位作者 王中伟 王敏 赵新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9-572,共4页
针对硼氢化钠粉末状制氢催化剂易流失、物料传输难、反应产物易覆盖、催化剂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化学镀制备了泡沫镍负载的Ru催化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XPS)等技术分析了泡沫镍载Ru催化剂... 针对硼氢化钠粉末状制氢催化剂易流失、物料传输难、反应产物易覆盖、催化剂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化学镀制备了泡沫镍负载的Ru催化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XPS)等技术分析了泡沫镍载Ru催化剂使用前后的微观形貌结构与表面元素组分,研究了镀液浓度、镀液温度、硼氢化钠反应液温度对催化剂的催化制氢活性的影响,剖析了催化剂循环使用过程中活性衰减的原因。结果表明:泡沫镍载体的使用提高了Ru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效地改善了NaBH_4水解制氢体系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物料传输,催化反应的活化能为40.8kJ/mol。循环使用20次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仍为初次活性的76.3%,显示了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镍 Ru催化剂 nabh4 制氢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B/ZSM-5非晶态合金负载型催化剂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鲍新侠 于晓飞 +2 位作者 李其明 李芳 陈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747-1750,共4页
采用浸渍与化学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oB/ZSM-5非晶态合金负载型催化剂,考察其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oB/ZSM-5负载型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30℃时NaBH4水解产氢速率为1.3 L/(min·g),表观活化能为5... 采用浸渍与化学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oB/ZSM-5非晶态合金负载型催化剂,考察其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oB/ZSM-5负载型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30℃时NaBH4水解产氢速率为1.3 L/(min·g),表观活化能为54.4 kJ/mol,大大低于粉末状非晶态CoB催化剂的活化能(71.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催化剂 团聚 nabh4 制氢 CoB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秋灵 司崇殿 高洪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以CoCl2-Biomass前驱物采用浸渍法,经过不同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得到了一种新型的Co-AC催化剂。对Co-AC催化剂的结构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表征发现,Co均匀分布在活性炭表面且以Co(OH)2晶态出现。在自行设计... 以CoCl2-Biomass前驱物采用浸渍法,经过不同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得到了一种新型的Co-AC催化剂。对Co-AC催化剂的结构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表征发现,Co均匀分布在活性炭表面且以Co(OH)2晶态出现。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上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450℃,煅烧时间为60min,m(CoCl2):m(生物质)为2:1时,产氢率最高,经计算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活化能为37.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 nabh4 Co/A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Ziegler-Natta稀土催化剂组成的还原体系用于还原液体端羧基氟橡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云飞 廖明义 袁高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5-252,共8页
以液体端羧基氟橡胶(LTCFs)为原料,硼氢化钠/Ziegler-Natta稀土催化剂(NaBH_4/Ziegler-Natta)为还原体系,采用一锅法将液体端羧基氟橡胶还原为液体端羟基氟橡胶(LTHF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 以液体端羧基氟橡胶(LTCFs)为原料,硼氢化钠/Ziegler-Natta稀土催化剂(NaBH_4/Ziegler-Natta)为还原体系,采用一锅法将液体端羧基氟橡胶还原为液体端羟基氟橡胶(LTHF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氟谱(~(19)F NMR)和化学滴定法对液体端羧基氟橡胶和液体端羟基氟橡胶的分子链结构和官能团含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液体端羧基氟橡胶中的碳碳双键(—C=C—)和端羧基官能团(—COOH)均被高效地还原为碳碳单键(—C—C—)和端羟基(—OH).与传统硼氢化钠/催化剂还原体系相比,硼氢化钠/Ziegler-Natta催化剂还原体系对LTCFs的还原效果具有催化剂用量小、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及对—COOH还原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端羧基氟橡胶 Ziegler-Natta稀土催化剂 硼氢化钠(nabh4) 羧基 还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NiB非晶合金及其催化NaBH_4水解制氢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军 李莉莉 +2 位作者 王修才 李承轩 杜西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5,112,共5页
调变反相微乳体系中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戊醇和水的含量,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用不同的微乳体系制备了多形貌NiB;借助X射线衍射、选区电子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分别确定了所得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其形貌特征;通过变化不同形貌类型... 调变反相微乳体系中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戊醇和水的含量,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用不同的微乳体系制备了多形貌NiB;借助X射线衍射、选区电子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分别确定了所得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其形貌特征;通过变化不同形貌类型的NiB、反应温度及NaBH4浓度,分别考察了这些因素对NaBH4水解制氢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相微乳体系还原法均可制得纯度较高的非晶态NiB,随着体系中水含量的增大,产物由球形变为树枝状;而随着醇含量的升高,产物粒径逐步减小。微乳液法制得的NiB对NaBH4水解制氢的催化能力要强于水溶液常规法所得的NiB。NaBH4在溶液中的浓度对于产氢速率影响不大,具有零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 NIB 微乳体系 nabh4 水解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B合金在NaBH_4现场催化制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白莹 吴锋 +2 位作者 吴川 衣宝廉 张华民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1,共4页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Co-B前驱物,并经过不同温度的处理得到了一系列的Co-B合金。对Co-B合金的结构表征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Co-B前驱物经历了一个由非晶态向晶态的转变过程,同时比表面呈逐渐下降的趋势。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CoxB合金...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Co-B前驱物,并经过不同温度的处理得到了一系列的Co-B合金。对Co-B合金的结构表征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Co-B前驱物经历了一个由非晶态向晶态的转变过程,同时比表面呈逐渐下降的趋势。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CoxB合金在400℃下生成了CoB、Co、α-Co的混合相,并在温度升高到600℃以上完全转化为立方晶系的金属Co。在500℃下处理的Co-B合金,其主相为高活性的CoB,因而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在催化NaBH4的水解反应时每克催化剂可得到近3.0 L/min的制氢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Co-B合金 nabh4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H_4前处理桦木化学镀镍制备木质电磁屏蔽复合材料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立娟 李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5,共5页
以桦木单板为基材,利用NaBH4处理后直接进行化学镀镍制备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NaBH4浓度和浸渍时间、施镀时间和NaOH浓度对表面电阻率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比NaBH4前处理和胶体钯活化所得复合材料的... 以桦木单板为基材,利用NaBH4处理后直接进行化学镀镍制备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NaBH4浓度和浸渍时间、施镀时间和NaOH浓度对表面电阻率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比NaBH4前处理和胶体钯活化所得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利用频谱仪和直拉法分别测定电磁屏蔽效能和镀层附着强度。结果表明:利用4g/L的NaOH配制3g/L的NaBH4溶液,前处理5~10min,化学镀镍20min,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低于150mΩ/cm2,在9kHz^1.5GHz频段,电磁屏蔽效能高于60dB。NaBH4前处理所得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高于胶体钯活化;从表面形貌上观察,两种方法均可得到均匀、连续和致密的镀层,镀层完全覆盖了木材表面,具有金属光泽;XRD分析表明,NaBH4前处理所得镀层厚些,且结晶状态更佳,木材和镀层之间为物理结合;强度测试显示两种方法所得镀层均与木材表面结合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木单板 nabh4处理 化学镀镍 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H_4还原法制备纳米锡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敏鸽 王俊勃 +2 位作者 刘英 朱文庆 杨玲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9期848-850,共3页
以SnCl4为原料,NaBH4作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分别在水溶液及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制备了纳米锡,并用XRD、FESEM及DSC对制备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锡为β-锡,四方晶系,粒度小于100 nm,聚乙二醇溶液中得到纳米锡的粒度比水... 以SnCl4为原料,NaBH4作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分别在水溶液及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制备了纳米锡,并用XRD、FESEM及DSC对制备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锡为β-锡,四方晶系,粒度小于100 nm,聚乙二醇溶液中得到纳米锡的粒度比水溶液中小。锡粉纳米化后,熔点和熔化热较普通锡粉显著减小,并随着纳米颗粒的增大,熔点增加,熔化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CL4 nabh4 纳米锡 液相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g/C@TiO_2核壳结构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对NaBH_4电氧化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鹏 张栋铭 +5 位作者 程魁 徐阳 李莹莹 叶克 曹殿学 王贵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01-1806,共6页
通过热蒸发结合恒电位沉积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d-Ag/C@Ti O2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线性伏安扫描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Pd-Ag/C@Ti O2电... 通过热蒸发结合恒电位沉积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d-Ag/C@Ti O2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线性伏安扫描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Pd-Ag/C@Ti O2电极对Na BH4的电氧化性能.结果表明,Pd-Ag/C@Ti O2电极具有三维纳米核壳结构,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利于燃料与催化剂充分接触.催化剂中Pd与Ag的原子比为0.37∶0.17的Pd-Ag(2∶1)/C@Ti O2催化剂的效果最佳,在3.0 mol/L Na OH+0.20 mol/L Na BH4溶液中电流密度达到672 m A/cm2,在1200 s测试时间内计时电流曲线衰减很小,说明该Pd-Ag/C@Ti O2电极对Na BH4电氧化具有很高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 Pd-Ag催化剂 核壳结构纳米棒 nabh4电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H_4-I_2还原法制备N,N'-二甲基间苯二胺 被引量:3
17
作者 茅佩卿 刘立芬 +2 位作者 徐德志 李以名 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58-2561,共4页
以间苯二胺为原料,与酰化剂甲酸反应制得中间体N,N'-二甲酰基间苯二胺,再以NABH4-I2为还原剂合成得到产品N,N'-二甲基间苯二胺,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还原机理,化合物的结构经IR,1 H NMR和MS分析确定.该法原料易得,反... 以间苯二胺为原料,与酰化剂甲酸反应制得中间体N,N'-二甲酰基间苯二胺,再以NABH4-I2为还原剂合成得到产品N,N'-二甲基间苯二胺,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还原机理,化合物的结构经IR,1 H NMR和MS分析确定.该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要求低,收率高且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间苯二胺 甲酸 N N'-二甲酰基间苯二胺 nabh4-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Pd/C作为直接NaBH_4-H_2O_2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宏 王先友 +4 位作者 何培瑛 易兰花 裴斧 龙晚妹 李姣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5-410,共6页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不同比例的AuPd/C纳米粒子;分别采用X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结构和形貌分析;利用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对催化剂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材料均为面心立方结构,AuPd/C中纳米合金粒子的粒径为...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不同比例的AuPd/C纳米粒子;分别采用X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结构和形貌分析;利用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对催化剂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材料均为面心立方结构,AuPd/C中纳米合金粒子的粒径为5 nm左右,比Au/C中的纳米Au粒子更小,且均匀分散在VXC-72R炭黑的表面;Au/C的峰电流密度为25.05 mA/cm2,与Au/C相比,AuPd/C明显提高NaBH4的电氧化催化活性;以纳米AuPd/C为阳极催化剂、Au/C为阴极催化剂制成直接NaBH4-H2O2燃料电池(DBHFC),发现以Au1Pd2/C为阳极催化剂的DBHFC拥有良好的电池性能;在温度为60℃、NaBH4浓度为1 mol/L时DBHFC的最大功率密度达到114.6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nabh4-H2O2燃料电池 AuPd/C 纳米粒子 阳极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Fe_3O_4催化NaBH_4还原水中对硝基苯酚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可迎 崔耀 周慧敏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0,共5页
以磁性Fe_3O_4为载体负载Bi(NO_3)_3,再用NaBH_4还原Bi^(3+)制备了Bi/Fe_3O_4催化剂。采用XRD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Bi负载量、NaBH_4加入量和Bi/Fe_3O_4加入量对Bi/Fe_3O_4催化NaBH_4还原对硝基苯酚(4-NP)效果的影... 以磁性Fe_3O_4为载体负载Bi(NO_3)_3,再用NaBH_4还原Bi^(3+)制备了Bi/Fe_3O_4催化剂。采用XRD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Bi负载量、NaBH_4加入量和Bi/Fe_3O_4加入量对Bi/Fe_3O_4催化NaBH_4还原对硝基苯酚(4-NP)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当催化剂中Bi含量较少时,Bi分散良好;当Bi含量较多时,会形成纳米颗粒。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25℃,初始4-NP浓度为4.0 mmol/L时,在Bi负载量为5%(w)、Bi/Fe_3O_4催化剂加入量为500 mg/L,NaBH_4加入量为6.0 g/L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为0.581 min^(-1),4-NP的去除率为99.7%;Bi/Fe_3O_4催化剂稳定性好,重复使用15次后,活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苯酚 nabh4 Bi/Fe3O4催化剂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稳定的NaBH4还原法制备纳米Pt/C催化剂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锋 刘延红 吴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81-1384,共4页
分别采用乙二醇(EG)和H2O为溶剂,通过NaBH4还原法在酸性pH≤2和碱性pH≥12条件下制备了铂担载量为20%(质量分数)的Pt/C催化剂,利用TEM、CV及LSV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与测试,考察了EG在NaBH4还原法中对铂纳米颗粒的稳定作用。结果表... 分别采用乙二醇(EG)和H2O为溶剂,通过NaBH4还原法在酸性pH≤2和碱性pH≥12条件下制备了铂担载量为20%(质量分数)的Pt/C催化剂,利用TEM、CV及LSV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与测试,考察了EG在NaBH4还原法中对铂纳米颗粒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EG作溶剂、碱性pH≥12时,通过NaBH4还原法制备得到了平均粒径约2.5nm、粒径分布窄、在碳载体上分散均匀的Pt/C催化剂;该催化剂的电化学比表面为74.4m2/g Pt,0.8V vs NHE时通过LSV得到的单位质量铂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电流密度为229.1mA/mg Pt,分别是相同条件下H2O作溶剂时制备得到的Pt/C催化剂的5.倍和5.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催化剂 PT/C 乙二醇 nabh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