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掺杂石墨烯载金铜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硼氢化钠氧化
1
作者 罗明洪 夏克坚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5-1602,共8页
以二氰二胺为氮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N-rGO),然后通过浸渍还原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载金铜催化剂(Au_(x)Cu_(y)/N-rGO)。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测试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 以二氰二胺为氮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N-rGO),然后通过浸渍还原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载金铜催化剂(Au_(x)Cu_(y)/N-rGO)。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测试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在载体上,平均大小大为4.3nm。利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和交流阻抗法(EIS)对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催化剂中Au_(2)Cu/N-rGO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分别是Au_(2)Cu/rGO和Au/N-rGO的1.34和1.07倍,且具有最优的稳定性,在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金铜合金 硼氢化钠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及其催化剂
2
作者 李雨彤 夏永鹏 +4 位作者 邱树君 邹勇进 徐芬 孙立贤 褚海亮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6-672,共17页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发展氢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满足未来全球能源需求的优先选择。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是氢能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硼氢化钠(NaBH_(4))的理论储氢密度高、生产成本较低,是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固态储...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发展氢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满足未来全球能源需求的优先选择。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是氢能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硼氢化钠(NaBH_(4))的理论储氢密度高、生产成本较低,是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固态储氢材料。利用NaBH_(4)水解反应而发展起来的可控制/储氢技术具有典型的“制—储—运”一体化特征,为突破目前传统制/储氢技术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在车载、便携式氢源系统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NaBH_(4)催化水解制氢存在水解动力学性能差、催化剂成本高、水解产物再生困难等问题。介绍了NaBH_(4)的理化性质及水解制氢的机理,综述了NaBH_(4)水解制氢催化剂、副产物再生回收的研究现状及其水解制氢装置的研制进展,展望了NaBH_(4)水解制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硼氢化钠 水解 催化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催化硼氢化钠氧化的非晶态球壳NiFeP催化剂研究
3
作者 李建琦 耿江涛 邵志刚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3-1510,共8页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成为热点研究方向。然而,为DBFC开发高效低成本的阳极催化剂仍面临挑战。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了一种中空球壳结构的非晶态NiFeP催化剂,并对其物理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成为热点研究方向。然而,为DBFC开发高效低成本的阳极催化剂仍面临挑战。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了一种中空球壳结构的非晶态NiFeP催化剂,并对其物理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催化剂在硼氢化物氧化反应(BOR)中的峰值电流密度达到300.7 mA/cm^(2),将催化剂应用于DBFC装置,峰值功率密度可达621.3 mW/cm^(2)。其良好的BOR性能可归因于非晶态物种包含的高活性位点带来的内在催化活性提升和三维中空球壳结构带来的大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 非晶态合金 中空球壳结构 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硼氢化钠原位还原的纳米金杂化酶的制备及催化阿魏酸甘油酯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尹一 孙立瑞 +1 位作者 刘青云 辛嘉英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I0001,I0002,共11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纳米金杂化酶用以合成阿魏酸甘油酯的方法,使杂化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及结构的刚性皆有所提高.利用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了NaBH_(4)@AuNPs-CRL杂化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最优的杂化条件,并利... 建立了一种基于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纳米金杂化酶用以合成阿魏酸甘油酯的方法,使杂化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及结构的刚性皆有所提高.利用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了NaBH_(4)@AuNPs-CRL杂化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最优的杂化条件,并利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透射电镜等方法探究了杂化前后酶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制备的NaBH_(4)@AuNPs-CRL杂化酶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减少、β-折叠含量增加,杂化酶比活性为4.91±0.12 U∙mg^(-1),与游离酶相比提高了66.44%,最佳条件下催化合成阿魏酸甘油酯的转化率为98.39%±3.65%,批式操作稳定性实验表明杂化酶的稳定性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纳米金 硼氢化钠 杂化酶 阿魏酸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B/ZIF-67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洁轩 靳惠明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158,共9页
传统的化石能源通常会造成环境污染且不可再生,氢能作为一种无污染且可再生的能源,应当大力发展。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Co-P-B/ZIF-67催化剂,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来研究催化剂的表面形态、... 传统的化石能源通常会造成环境污染且不可再生,氢能作为一种无污染且可再生的能源,应当大力发展。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Co-P-B/ZIF-67催化剂,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来研究催化剂的表面形态、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用硼氢化钠溶液的水解制氢速率检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加入适量的ZIF-67,催化剂依旧能保持非晶态结构,适量的负载量可以分散Co-P-B纳米粒子,可以减小催化剂的粒径使其比表面积明显增大,从而催化剂的性能得到改善。与未负载的Co-P-B相比,Co-P-B/ZIF-67催化剂活性更高,氢气产生速率为8946.3 mL/(min·g),平均粒径更小(26.74 nm),比表面积更大(136.8 m^(2)/g),循环性能更好,经过5次循环,催化剂还保持初始活性的76.3%,活化能更低(27.1 kJ/mol)。此外,还研究催化剂用量、氢氧化钠浓度、硼氢化钠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反应影响。结果表明,Co-P-B/ZIF-67催化剂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方面很有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氢化钠 水解制氢 Co-P-B ZIF-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童巧 钱功明 +1 位作者 叶青 陈祖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38,共5页
对近年来用于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重点讨论了不同金属负载在各类载体上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和催化剂的载体2个角度出发,总结了不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优缺点... 对近年来用于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重点讨论了不同金属负载在各类载体上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和催化剂的载体2个角度出发,总结了不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优缺点。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发绿色高效催化剂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的工业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水解制氢 硼氢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涛 张熙贵 +2 位作者 李巨峰 钦佩 夏保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3-728,共6页
采用置换镀的方法在泡沫镍基体上获得不同载钌量的NaBH4水解制氢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NaBH4水解制氢反应为零级反应,氢气生成速率随载钌量的增加而变快;当泡沫镍表面完全被钌覆盖时,载钌量为6%,相应的催化能力最强。与离子交换树脂载... 采用置换镀的方法在泡沫镍基体上获得不同载钌量的NaBH4水解制氢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NaBH4水解制氢反应为零级反应,氢气生成速率随载钌量的增加而变快;当泡沫镍表面完全被钌覆盖时,载钌量为6%,相应的催化能力最强。与离子交换树脂载钌催化剂相比,泡沫镍载钌催化剂更稳定、耐用。实验还证实,30%比35%的NaBH4水溶液在相同的催化剂作用下更易发生水解反应;NaBH4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有助于提高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对NaBH4储氢体系的能量计算,说明采用该氢源体系的微型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达到甚至超过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钌催化剂 硼氢化钠 氢气生成速率 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还原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 被引量:20
8
作者 闫雷 于秀娟 +2 位作者 李淑琴 周力 周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3-216,共4页
采用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处理化学镀镍废液。研究了硼氢化钠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及pH对镍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 ,投加一定量硼氢化钠溶液 ,控制 pH为 6、温度为50℃ ,反应 1 0min后可以将废液中的镍由 60 0 0mg/L降至 1 0mg/L以... 采用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处理化学镀镍废液。研究了硼氢化钠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及pH对镍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 ,投加一定量硼氢化钠溶液 ,控制 pH为 6、温度为50℃ ,反应 1 0min后可以将废液中的镍由 60 0 0mg/L降至 1 0mg/L以下。每升废液可获得 54g淀淀物 ,其中镍质量分数达到 66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废水处理 硼氢化钠 还原法 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氯化镍还原-GC/TSD法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百草枯 被引量:9
9
作者 黄璐瑶 廖林川 +5 位作者 陈礼莉 粟贵 李雯佳 何荣 颜有仪 杨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建立血液和尿液中百草枯的还原反应-GC/TSD分析方法。方法生物样品经氯化钠盐酸溶液与氯仿-乙醇混合溶液去除蛋白后,上清液中目标物用硼氢化钠/氯化镍还原,乙酸乙酯提取,GC/TSD-热离子检测器分析,乙基百草枯为内标。结果血液和尿液... 目的建立血液和尿液中百草枯的还原反应-GC/TSD分析方法。方法生物样品经氯化钠盐酸溶液与氯仿-乙醇混合溶液去除蛋白后,上清液中目标物用硼氢化钠/氯化镍还原,乙酸乙酯提取,GC/TSD-热离子检测器分析,乙基百草枯为内标。结果血液和尿液中百草枯检测限(S/N=3)分别为0.002和0.004μg/mL;线性范围0.050~30.0μg/m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和0.998,方法回收率均大于80%。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体液中百草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百草枯 血液 尿液 硼氢化钠/氯化镍还原法 GC/T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催化硼氢化钠分解制氢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海杰 陈凌霞 +4 位作者 黄振旭 李晓燕 李永宇 刘仲毅 刘寿长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7,共4页
考察了MnSO_4、FeSO_4、CoCl_2、NiCl_2和CuCl等盐原位还原催化硼氢化钠的水解制氢性能,实验确定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活性高低顺序:CoCl>NiCl>FeSO_4>CuCl_2>MnSO_4,并发现这与第四周期过渡金属d轨道上的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考察了MnSO_4、FeSO_4、CoCl_2、NiCl_2和CuCl等盐原位还原催化硼氢化钠的水解制氢性能,实验确定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活性高低顺序:CoCl>NiCl>FeSO_4>CuCl_2>MnSO_4,并发现这与第四周期过渡金属d轨道上的电子数有密切关系。硼氢化钠分解产氢速率与FeSO_4、CoCl_2和NiCl_2用量成正比,说明催化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活性中心为过渡金属,且硼氢化钠水解产氢反应对盐的用量为一级反应。实验计算出FeSO_4、CoCl_2和NiCl_2催化硼氢化钠分解制氢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52.01、46.33、58.70 kJ/mol,发现硼氢化钠产氢速率与活化能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硼氢化钠 氢气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氢还原重量法测定难溶解钌-硼焊料中的钌 被引量:7
11
作者 管有祥 朱利亚 +5 位作者 陈登权 刘泽光 陈亮维 刘霞 甘建壮 马媛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5,共5页
建立了硼氢化钠-氢还原重量法测定难溶解钌-硼焊料中高量钌的方法,研究了测定钌的条件,比较了试样的玻璃封管酸溶解法与碱熔融法和钌的硼氢化钠-氢还原重量法与蒸馏-硫脲显色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玻璃封管酸溶解法较碱熔融法费时且操... 建立了硼氢化钠-氢还原重量法测定难溶解钌-硼焊料中高量钌的方法,研究了测定钌的条件,比较了试样的玻璃封管酸溶解法与碱熔融法和钌的硼氢化钠-氢还原重量法与蒸馏-硫脲显色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玻璃封管酸溶解法较碱熔融法费时且操作繁琐,但钌的测定体系单纯;硼氢化钠-氢还原重量法较蒸馏-硫脲显色分光光法费时,但因钌的测定浓度较高,故相对误差较小。测定50~100mg钌,相对误差-0.24%~+0.25%。方法准确度高,选择性好,实用性强,已用于钌-硼焊料中质量分数>90%钌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硼氢化钠-氢还原重量法 钌-硼焊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硼氢化钠和硫脲从TBP-CTMAB-C_(12)H_(26)载金有机相中反萃金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奇伟 余建民 陈景 《贵金属》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34,共4页
研究了碱性硼氢化钠 (SBH)和酸性硫脲 (Tu)从磷酸三丁酯 (TBP)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 -正十二烷载金 (C1 2 H2 6)有机相中反萃金 ,考察了平衡时间、pH值、反萃剂用量 (浓度 )、温度等因素对反萃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SBH和Tu对A... 研究了碱性硼氢化钠 (SBH)和酸性硫脲 (Tu)从磷酸三丁酯 (TBP)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 -正十二烷载金 (C1 2 H2 6)有机相中反萃金 ,考察了平衡时间、pH值、反萃剂用量 (浓度 )、温度等因素对反萃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SBH和Tu对Au均有较高反萃率 ,可顺利实现Au的反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氢化钠 硫脲 TBP-CTMAB-C12H26载金有机相 反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广进 高云智 +3 位作者 王振波 蔡克迪 张健 尹鸽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6-671,共6页
研究了以Ni粉为阳极催化剂、Pt/C为阴极催化剂、Nafion117为电解质膜的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SBFC),通过电池的极化曲线、功率密度曲线,研究了DSBFC在不同阴极供料方式、不同温度和硼氢化钠浓度等条件下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阴极通加... 研究了以Ni粉为阳极催化剂、Pt/C为阴极催化剂、Nafion117为电解质膜的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SBFC),通过电池的极化曲线、功率密度曲线,研究了DSBFC在不同阴极供料方式、不同温度和硼氢化钠浓度等条件下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阴极通加湿氧气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随着硼氢化钠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电池性能都会提高;50℃时NaBH4浓度对电池性能影响更大,NaBH4浓度为0.5mol·L-1时温度对电池的性能影响更大。通过电流-时间曲线考察了电池的库仑效率及短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在高温时电池放电相对平稳;NaBH4浓度越大,库仑效率越低;温度对库仑效率影响不大。以加湿氧气为氧化剂、硼氢化钠浓度为1.0mol·L-1、电池运行温度为80℃时,DSBFC性能最佳,最大功率密度为39.5mW·cm-2(0.5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 运行条件 放电特性 NAF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NaBH_4)在燃烧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贵大勇 刘吉平 代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1-234,共4页
本文采用REAL程序和正交设计法对含有硼氢化钠(NaBH4)的化学储氢燃烧剂进行了配方设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硼氢化钠的加入能显著提高燃烧剂的热值,硼氢化钠含量为20%时,可使燃烧剂能量提高14.3%,计算确定了这类化学储氢燃烧剂的最佳配比为... 本文采用REAL程序和正交设计法对含有硼氢化钠(NaBH4)的化学储氢燃烧剂进行了配方设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硼氢化钠的加入能显著提高燃烧剂的热值,硼氢化钠含量为20%时,可使燃烧剂能量提高14.3%,计算确定了这类化学储氢燃烧剂的最佳配比为Ba(NO3)2:RP:Mg:NaBH4=60:10:10:20。对加入和未加入硼氢化钠的燃烧剂进行了DSC分析、感度测试和效应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加入硼氢化钠,燃烧剂的感度低,特性落高为30.2cm,热效应增大,为3321.61kJ·kg-1,燃烧效果更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火技术 硼氢化钠 燃烧剂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白银娟 路军 马怀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9-415,共7页
硼氢化钠及修饰的硼氢化钠是一类重要的还原剂 ,能还原多种有机官能团 .随着研究的深入 ,其在还原领域新的应用不断被发现 ,使这一经典的还原剂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硼氢化钠及修饰的硼氢化钠对醛酮、醇、酯、酰胺... 硼氢化钠及修饰的硼氢化钠是一类重要的还原剂 ,能还原多种有机官能团 .随着研究的深入 ,其在还原领域新的应用不断被发现 ,使这一经典的还原剂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硼氢化钠及修饰的硼氢化钠对醛酮、醇、酯、酰胺、腈、硝基化合物、亚胺、烯炔、吲哚和其它基团化合物还原应用研究新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氢化钠 还原剂 合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硼酸钠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鹏程 谢自立 +1 位作者 杨子芹 贺益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88-990,共3页
硼氢化钠是一种高比能的储氢材料,其水解理论产氢量达10.8%(质量分数),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十分理想。着重考察了水解副产物偏硼酸钠溶解度、饱和析晶状态对硼氢化钠水解性能的影响。由于偏硼酸钠溶解度小,在较高浓度硼氢化钠溶液... 硼氢化钠是一种高比能的储氢材料,其水解理论产氢量达10.8%(质量分数),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十分理想。着重考察了水解副产物偏硼酸钠溶解度、饱和析晶状态对硼氢化钠水解性能的影响。由于偏硼酸钠溶解度小,在较高浓度硼氢化钠溶液水解的后期会饱和沉淀析出,少量偏硼酸钠沉淀对硼氢化钠水解速度的影响并不大,热分析及X射线粉体衍射结果表明1mol的NaBO2通常能结合2~4mol的水,以Na2B2O4·8H2O和NaBO2·2H2O形式存在。受NaBO2结晶水的限制,硼氢化钠溶液的产氢量一般不超过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硼酸钠 硼氢化钠 水解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掺杂Co-B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邵阳阳 靳惠明 +2 位作者 俞亮 高吉成 陈悦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63-2066,2082,共5页
硼氢化钠作为金属氢化物,因具有储氢密度大、产氢纯度高、反应温度低、储存运输安全、能源循环利用率高等特点,成为目前产氢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硼氢化钠水解产氢技术的关键在于催化剂。本研究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掺杂助催剂Mo的... 硼氢化钠作为金属氢化物,因具有储氢密度大、产氢纯度高、反应温度低、储存运输安全、能源循环利用率高等特点,成为目前产氢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硼氢化钠水解产氢技术的关键在于催化剂。本研究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掺杂助催剂Mo的三元非晶态Mo-Co-B纳米合金粉末,并将其用于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对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元素成分进行了表征。通过排水法进行NaBH 4溶液水解产氢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o的适量掺入能显著减小催化剂的粒径,增大其比表面积,提高Co-B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但过量的Mo会导致粉末中的金属氧化物增多,不利于催化。当Mo/Co物质的量比为0.05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此外,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NaBH 4浓度等因素对NaBH 4溶液水解产氢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氢化钠 水解产氢 非晶态催化剂 Mo-C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样品纯度的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毅敏 覃军 +1 位作者 王祥智 肖湘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5-556,共2页
关键词 硼氢化钠 样品 纯度 测定 间接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水解给PEMFC供氢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威 张华民 董明全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6-469,共4页
硼氢化钠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储氢密度(10.7%)、可长期稳定储存、水解过程温和,并且规模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而调整、全过程环境友好等优点,其水解制氢可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供电系统的在线氢源,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制氢技术。使... 硼氢化钠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储氢密度(10.7%)、可长期稳定储存、水解过程温和,并且规模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而调整、全过程环境友好等优点,其水解制氢可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供电系统的在线氢源,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制氢技术。使用自制的水解制氢催化剂及制氢装置,研究了硼氢化钠水解氢气对PEMFC单电池以及电堆性能的影响,发现在试验条件下该制氢装置给小功率(<60W)PEMFC供氢时,电池性能与气瓶供氢时基本相同;而给较大功率(如500W)PEMFC供氢时,电池逐渐被毒化,性能远低于使用纯氢时且性能不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氢化钠 水解 制氢 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氢化钠还原法回收电镀废液中的铜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佳 张振忠 赵芳霞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7-331��,共5页
采用NaBH4作为还原剂回收电镀废液中的铜。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剩余铜离子质量浓度的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n(NaBH4)∶n(CuSO4)>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最佳实验条件为:n(NaBH4)∶n(CuSO4)=1.5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5min。经... 采用NaBH4作为还原剂回收电镀废液中的铜。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剩余铜离子质量浓度的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n(NaBH4)∶n(CuSO4)>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最佳实验条件为:n(NaBH4)∶n(CuSO4)=1.5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5min。经该工艺可获得平均粒径为33nm的近球形立方晶系纳米铜粉,处理后废液中铜离子质量浓度低至0.2mg/L。在铜粉制备过程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有效阻止晶粒长大,并提高其分散性能,使产物粒径均匀。采用苯骈三氮唑处理后的铜粉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液 化学还原法 硼氢化钠 回收 纳米铜粉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