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乙酰氨基酚在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江维 孙晗 +2 位作者 崔闻宇 贾文婷 梁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1-2274,2286,共5页
硼掺杂金刚石(BDD)薄膜电极是用于电化学分析的理想电极材料。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BDD电极上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反应为不可逆电氧化反应,氧化峰电流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受扩散控制。通过优... 硼掺杂金刚石(BDD)薄膜电极是用于电化学分析的理想电极材料。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BDD电极上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反应为不可逆电氧化反应,氧化峰电流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受扩散控制。通过优化循环伏安测试参数建立了BDD电极上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方法,优化后测试参数为扫描速率10 mV/s,电压扫描范围为-1.0~2.0 V(vs.Ag/AgCl),扫描1次,扫描步长2.44 mV,得到氧化峰电流值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0~500.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曲线为Y=1.279 34×10~6X+5.696 73,r=0.999 79。对本测定方法进行了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的方法学考察,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 循环伏安 对乙酰氨基酚 电化学行为 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酶在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上的固定及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艳丽 只金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4-217,共4页
以硼掺杂金刚石(boron-doped d iamond,BDD)薄膜作基底,利用光化学反应将含有碳碳双键的烯丙胺化合物修饰在BDD表面,形成氨基单分子层,再经过酰胺键的连接使酪氨酸酶固定在氨基化的金刚石表面,从而制得酪氨酸酶修饰的电极.应用循环伏安... 以硼掺杂金刚石(boron-doped d iamond,BDD)薄膜作基底,利用光化学反应将含有碳碳双键的烯丙胺化合物修饰在BDD表面,形成氨基单分子层,再经过酰胺键的连接使酪氨酸酶固定在氨基化的金刚石表面,从而制得酪氨酸酶修饰的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该电极用于酚类化合物(包括苯酚、对甲基苯酚和对苯二酚等)检测的灵敏度、线性范围及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 烯丙胺 酪氨酸酶 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掺杂金刚石膜电极电氧化降解对氯苯酚废水 被引量:8
3
作者 高云芳 李建伟 +1 位作者 陈新国 赵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2-1058,共7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性介质中对氯苯酚在硼掺杂金刚石(BDD)膜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提出了一种以BDD膜电极为阳极的电化学氧化降解对氯苯酚废水的新工艺,考察了阳极电流密度、对氯苯酚初始浓度、电解液初始pH、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工艺...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性介质中对氯苯酚在硼掺杂金刚石(BDD)膜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提出了一种以BDD膜电极为阳极的电化学氧化降解对氯苯酚废水的新工艺,考察了阳极电流密度、对氯苯酚初始浓度、电解液初始pH、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工艺因素对电氧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阳极极化电位为1.4~1.6V(vs.SCE)时,对氯苯酚在BDD膜电极表面发生直接电氧化反应,生成易吸附的中间产物,导致电极活性降低;在阳极极化电位高于2.0V(vs.SCE)时,BDD膜电极能够良好地电氧化降解对氯苯酚溶液,该过程是通过直接电氧化过程与间接电氧化过程联合作用实现的。通过考察若干工艺因素对对氯苯酚电氧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发现,较为理想的工艺参数组合为,阳极电流密度60mA·cm-2、支持电解质浓度10g·L-1、对氯苯酚初始浓度10mmol·L-1、电解液初始pH7。在该工艺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96.1%,平均电流效率为50.2%。高效液相色谱证实了BDD膜电极能有效地电氧化降解对氯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对氯苯酚 电氧化 降解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掺杂金刚石膜电极电催化降解环己酮废水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云芳 陈钟全 +1 位作者 马淳安 李美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34-1539,共6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稳态极化法等对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电氧化降解含环己酮模拟废水的电极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浓度、起始环己酮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电氧化降解含环己酮模拟废... 采用循环伏安法、稳态极化法等对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电氧化降解含环己酮模拟废水的电极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浓度、起始环己酮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电氧化降解含环己酮模拟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能够对环己酮进行有效且稳定的降解,通过正交优化实验,得到较优工艺条件为阳极电流密度为5 mA.cm-2,pH值为7,Na2SO4浓度为10 g.L-1,起始环己酮浓度为20 mmol.L-1,在该条件下COD去除率达92.95%,电流效率达80.81%,降解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环己酮 电催化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催化多孔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氧化降解染料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靖源 马莉 +1 位作者 朱成武 梅瑞琼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7-150,155,共5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铌基体上制备了BDD/Nb薄膜电极,并通过高温镍催化处理和电化学处理,获得了多孔BDD/Nb薄膜电极;选用活性橙X-GN染料废水进行了模拟降解实验,探讨2种电极降解废水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BDD/Nb电极,多孔BDD/Nb电极...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铌基体上制备了BDD/Nb薄膜电极,并通过高温镍催化处理和电化学处理,获得了多孔BDD/Nb薄膜电极;选用活性橙X-GN染料废水进行了模拟降解实验,探讨2种电极降解废水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BDD/Nb电极,多孔BDD/Nb电极的有效电极面积增加了2.8倍;在活性橙X-GN染料废水降解实验中,多孔BDD/Nb电极的降解效率显著提高,相对于BDD/Nb电极,色度移除速度提高约4倍,COD移除速度提高约3倍,电流效率提高约15.92个百分点,能耗降低近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多孔薄膜电极 降解 染料废水 电化学氧化 活性橙X-GN 降解效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硼浓度与沉积气压对Ti/BDD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氧化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6
作者 刘典宏 尹钊 +3 位作者 陈峰磊 马莉 李静 魏秋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探究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硼掺杂金刚石的过程中,掺硼浓度与沉积气压对钛基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氧化性能的影响,并以四环素作为模拟污染物进行电化学氧化降解实验。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 探究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硼掺杂金刚石的过程中,掺硼浓度与沉积气压对钛基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氧化性能的影响,并以四环素作为模拟污染物进行电化学氧化降解实验。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电极表面形貌、成分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掺硼浓度与沉积气压的增大,金刚石薄膜表面晶粒明显细化,生长速率下降;然而随着沉积气压的升高,金刚石的晶粒质量逐渐降低,但硼原子掺杂则会提高金刚石晶粒质量;在高掺硼浓度和低沉积气压的条件下,金刚石薄膜表面的硼原子浓度更高;高掺硼浓度和低沉积气压下所生成的较大晶粒尺寸和更高硼原子浓度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具有更优越的电化学性能、更高的降解效率以及更低的降解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电化学氧化 浓度 沉积气压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BDD薄膜电极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 被引量:9
7
作者 高成耀 常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88-1994,共7页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钽衬底掺硼金刚石膜电极(Ta/BDD)的物理性质和电势窗口,并考察了其用于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的性能及各种影响因素.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表明,Ta/BDD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通过测试Ta/BD...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钽衬底掺硼金刚石膜电极(Ta/BDD)的物理性质和电势窗口,并考察了其用于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的性能及各种影响因素.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表明,Ta/BDD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通过测试Ta/BDD电势窗口发现,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在Ta/BDD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和高效液相色谱测试表明,硝基酚能够有效降解,电流密度、支持电解液及浓度对降解过程影响较大,温度影响不明显.强化寿命实验表明,Ta/BDD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Ta/BDD电极是一种适于硝基酚降解和COD去除的优良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污水处理 硝基酚 电化学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制备BDD薄膜电极的电催化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常明 高成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9,92,共4页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催化氧化典型有机物苯酚的特性。Raman光谱测试显示制备BDD电极具有较好的金刚石相,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2.3V vsSCE)。在电催化氧化苯酚过程中,化...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催化氧化典型有机物苯酚的特性。Raman光谱测试显示制备BDD电极具有较好的金刚石相,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2.3V vsSCE)。在电催化氧化苯酚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能够有效去除,降解过程中有较高的电流效率,在COD较高的情况下,瞬时电流效率(ICE)可达100%,随着COD的降低ICE逐渐减少。催化实验结果表明,BDD电极是一种优良的电催化降解有机物新型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苯酚 电化学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孔Ti/BDD薄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低浓度茜素红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如彬 冉二燕 +2 位作者 孙见蕊 张德文 张宝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3-237,256,共6页
运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的方法制备了以多孔钛为基体的掺杂硼金刚石(porous Ti/BDD)薄膜电极,并测试了它的主要物理性质,SEM表明金刚石相生长良好并且能均匀地分布在基体表面和孔内,Raman光谱表明电极的金刚石相纯而且质量很高。... 运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的方法制备了以多孔钛为基体的掺杂硼金刚石(porous Ti/BDD)薄膜电极,并测试了它的主要物理性质,SEM表明金刚石相生长良好并且能均匀地分布在基体表面和孔内,Raman光谱表明电极的金刚石相纯而且质量很高。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酸性条件下茜素红在多孔Ti/BDD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通过改变阳极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Na2SO4的浓度来研究茜素红在多孔Ti/BDD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降解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40 mA/cm2、支持电解质浓度0.5 mol/L为较理想的工艺参数,总电流效率达到30.2%。在相同条件下,发现多孔Ti/BDD薄膜电极氧化降解茜素红与平板Ti/BDD薄膜电极相比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紫外可见光光谱证实了多孔Ti/BDD电极能够有效地电氧化降解茜素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钛 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茜素红 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薄膜材料及器件
10
《中国光学》 EI CAS 1997年第4期62-63,共2页
O484.4 97042538氧化镁膜=MgO layer[刊,中]/贾正根(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光电子技术.—1996,16(1).—24-29介绍溅射和丝网印刷法制造的MgO膜的特点以及工艺参数对膜特性的影响。图9表4参5(严寒)O484.4 97042539乙... O484.4 97042538氧化镁膜=MgO layer[刊,中]/贾正根(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光电子技术.—1996,16(1).—24-29介绍溅射和丝网印刷法制造的MgO膜的特点以及工艺参数对膜特性的影响。图9表4参5(严寒)O484.4 97042539乙烯对纳米硅碳薄膜晶化的影响=Effect of etheneon the crystallz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技术 纳米硅碳薄膜 工艺参数 丝网印刷法 太阳能学报 电子器件 氧化镁 掺杂金刚石薄膜 严寒 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reactive brilliant orange X-GN dye on boron-doped diamond anode 被引量:9
11
作者 MA Li ZHANG Ming-quan +4 位作者 ZHU Cheng-wu MEI Rui-qiong WEI Qiu-ping ZHOU Bo YU Zhi-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825-1835,共11页
In this study,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reactive brilliant orange X-GN dye with a boron-doped diamond(BDD)anode was investigated.The BDD electrodes were deposited on the niobium(Nb)substrates by the hot filamen... In this study,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reactive brilliant orange X-GN dye with a boron-doped diamond(BDD)anode was investigated.The BDD electrodes were deposited on the niobium(Nb)substrates by the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such as film thickness,current density,supporting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initial solution pH,solution temperature,and initial dye concentration,were evaluated following the variation in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of BDD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Raman spectroscopy,and electrochemical workstation;and the degradation of X-GN was estimated using UV-Vis spectrophotometry.Further,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ilm thickness of BDD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lectrolysis of X-GN.After 3 h of treatment,100%color and 63.2%total organic carbon removal was achieved under optimiz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current density of 100 mA/cm2,supporting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of 0.05 mol/L,initial solution pH 3.08,and solution temperature of 6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brilliant orange X-GN boron-doped diamond film thickness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