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昔洛韦在硼掺杂金刚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艳丽 申菲菲 +2 位作者 杨志冲 李玲芳 徐茂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8-1152,共5页
利用硼掺杂金刚石(BDD)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阿昔洛韦在0.10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与玻碳电极相比,阿昔洛韦在BDD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在1.17 V处的氧化峰电流更大,背... 利用硼掺杂金刚石(BDD)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阿昔洛韦在0.10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与玻碳电极相比,阿昔洛韦在BDD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在1.17 V处的氧化峰电流更大,背景电流较低。根据峰电位随溶液pH值和扫描速率的变化趋势考察了阿昔洛韦的电化学氧化机理,认为阿昔洛韦在BDD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有2个电子和2个质子参与。对不同比例阿昔洛韦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两者的相互作用模式为插入模式,结合位点数为1.07,结合常数为4.47×106,并通过阿昔洛韦与同浓度单、双链DNA的相互作用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 阿昔洛韦 DNA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降解活性橙X-GN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明全 王一佳 +5 位作者 曾思超 李伟 童臻 魏秋平 余志明 马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133,共6页
目的研究硼掺杂金刚石(BDD)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活性橙X-GN偶氮染料废水。方法采用热丝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铌基BDD电极,采用SEM观察BDD薄膜的表面形貌,用Raman检测BDD薄膜的成分,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BDD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选择活性橙X... 目的研究硼掺杂金刚石(BDD)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活性橙X-GN偶氮染料废水。方法采用热丝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铌基BDD电极,采用SEM观察BDD薄膜的表面形貌,用Raman检测BDD薄膜的成分,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BDD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选择活性橙X-GN染料废水作为降解对象,分别研究电流密度(20、50、100、150 m A/cm^2)、电解质浓度(0.025、0.05、0.1 mol/L)和溶液初始pH(3.78、6.74、10.92)等不同工艺参数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表征,使用能耗和总有机碳量表征降解效果。结果 BDD电极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其电势窗口为3.33 V,析氧电位达到2.45 V,远高于大多数有机物的氧化电位,电极表面反应受扩散步骤控制。结合活性橙X-GN染料溶液降解效果,得出100 mg/L活性橙X-GN溶液的最佳降解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100 m A/cm^2、电解质浓度0.05mol/L、溶液初始pH值3.78。采用最佳工艺参数处理5 h后,色度移除率达到99%,能耗为65.4 k W·h/m^3,TOC去除率达到56.95%。结论 BDD电极可以有效地降解活性橙X-GN染料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活性橙X-GN 有机废水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 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掺杂金刚石膜电极电氧化降解对氯苯酚废水 被引量:8
3
作者 高云芳 李建伟 +1 位作者 陈新国 赵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2-1058,共7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性介质中对氯苯酚在硼掺杂金刚石(BDD)膜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提出了一种以BDD膜电极为阳极的电化学氧化降解对氯苯酚废水的新工艺,考察了阳极电流密度、对氯苯酚初始浓度、电解液初始pH、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工艺...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性介质中对氯苯酚在硼掺杂金刚石(BDD)膜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提出了一种以BDD膜电极为阳极的电化学氧化降解对氯苯酚废水的新工艺,考察了阳极电流密度、对氯苯酚初始浓度、电解液初始pH、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工艺因素对电氧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阳极极化电位为1.4~1.6V(vs.SCE)时,对氯苯酚在BDD膜电极表面发生直接电氧化反应,生成易吸附的中间产物,导致电极活性降低;在阳极极化电位高于2.0V(vs.SCE)时,BDD膜电极能够良好地电氧化降解对氯苯酚溶液,该过程是通过直接电氧化过程与间接电氧化过程联合作用实现的。通过考察若干工艺因素对对氯苯酚电氧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发现,较为理想的工艺参数组合为,阳极电流密度60mA·cm-2、支持电解质浓度10g·L-1、对氯苯酚初始浓度10mmol·L-1、电解液初始pH7。在该工艺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96.1%,平均电流效率为50.2%。高效液相色谱证实了BDD膜电极能有效地电氧化降解对氯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对氯苯酚 电氧化 降解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掺杂金刚石膜电极电催化降解环己酮废水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云芳 陈钟全 +1 位作者 马淳安 李美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34-1539,共6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稳态极化法等对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电氧化降解含环己酮模拟废水的电极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浓度、起始环己酮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电氧化降解含环己酮模拟废... 采用循环伏安法、稳态极化法等对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电氧化降解含环己酮模拟废水的电极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浓度、起始环己酮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电氧化降解含环己酮模拟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能够对环己酮进行有效且稳定的降解,通过正交优化实验,得到较优工艺条件为阳极电流密度为5 mA.cm-2,pH值为7,Na2SO4浓度为10 g.L-1,起始环己酮浓度为20 mmol.L-1,在该条件下COD去除率达92.95%,电流效率达80.81%,降解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环己酮 电催化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催化多孔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氧化降解染料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靖源 马莉 +1 位作者 朱成武 梅瑞琼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7-150,155,共5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铌基体上制备了BDD/Nb薄膜电极,并通过高温镍催化处理和电化学处理,获得了多孔BDD/Nb薄膜电极;选用活性橙X-GN染料废水进行了模拟降解实验,探讨2种电极降解废水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BDD/Nb电极,多孔BDD/Nb电极...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铌基体上制备了BDD/Nb薄膜电极,并通过高温镍催化处理和电化学处理,获得了多孔BDD/Nb薄膜电极;选用活性橙X-GN染料废水进行了模拟降解实验,探讨2种电极降解废水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BDD/Nb电极,多孔BDD/Nb电极的有效电极面积增加了2.8倍;在活性橙X-GN染料废水降解实验中,多孔BDD/Nb电极的降解效率显著提高,相对于BDD/Nb电极,色度移除速度提高约4倍,COD移除速度提高约3倍,电流效率提高约15.92个百分点,能耗降低近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多孔薄膜电极 降解 染料废水 电化学氧化 活性橙X-GN 降解效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硼浓度与沉积气压对Ti/BDD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氧化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6
作者 刘典宏 尹钊 +3 位作者 陈峰磊 马莉 李静 魏秋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探究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硼掺杂金刚石的过程中,掺硼浓度与沉积气压对钛基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氧化性能的影响,并以四环素作为模拟污染物进行电化学氧化降解实验。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 探究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硼掺杂金刚石的过程中,掺硼浓度与沉积气压对钛基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氧化性能的影响,并以四环素作为模拟污染物进行电化学氧化降解实验。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电极表面形貌、成分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掺硼浓度与沉积气压的增大,金刚石薄膜表面晶粒明显细化,生长速率下降;然而随着沉积气压的升高,金刚石的晶粒质量逐渐降低,但硼原子掺杂则会提高金刚石晶粒质量;在高掺硼浓度和低沉积气压的条件下,金刚石薄膜表面的硼原子浓度更高;高掺硼浓度和低沉积气压下所生成的较大晶粒尺寸和更高硼原子浓度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具有更优越的电化学性能、更高的降解效率以及更低的降解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电化学氧化 浓度 沉积气压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MWCNTs修饰电极的叔丁基羟基茴香醚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华丽 白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117,共4页
本试验利用纳米金/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Au/MWCNTs)修饰硼掺杂金刚石电极(BDD),对抗氧化剂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进行检测。研究了BHA在裸电极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经Au/MWCNTs修饰后,BHA产生的峰电流由1.096μA增加到2.... 本试验利用纳米金/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Au/MWCNTs)修饰硼掺杂金刚石电极(BDD),对抗氧化剂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进行检测。研究了BHA在裸电极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经Au/MWCNTs修饰后,BHA产生的峰电流由1.096μA增加到2.036μA,提高了85.77%;峰电位从0.704 V负移至0.6 V。在5~200μmol/L范围内,Au/MWCNTs-BDD电极上得到的检出限为5.70μmol/L,低于BDD电极上得到的16.72μmol/L。采用该方法检测植物油中BHA的含量,回收率为99.2%~1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 叔丁基羟基茴香醚 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BDD薄膜电极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 被引量:9
8
作者 高成耀 常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88-1994,共7页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钽衬底掺硼金刚石膜电极(Ta/BDD)的物理性质和电势窗口,并考察了其用于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的性能及各种影响因素.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表明,Ta/BDD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通过测试Ta/BD...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钽衬底掺硼金刚石膜电极(Ta/BDD)的物理性质和电势窗口,并考察了其用于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的性能及各种影响因素.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表明,Ta/BDD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通过测试Ta/BDD电势窗口发现,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在Ta/BDD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和高效液相色谱测试表明,硝基酚能够有效降解,电流密度、支持电解液及浓度对降解过程影响较大,温度影响不明显.强化寿命实验表明,Ta/BDD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Ta/BDD电极是一种适于硝基酚降解和COD去除的优良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污水处理 硝基酚 电化学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D电极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春荣 邱县金 +2 位作者 李贵伟 张梦茹 惠百川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5,共4页
采用硼掺杂金刚石(BDD)膜电极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重点探讨了氨氮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氨氮在BDD电极上可直接氧化,其氧化率达6%。在氯离子存在条件下,氨氮氧化以间接氧化为主,氨氮去除率可达到87%,其中直接氧化率为8%,间... 采用硼掺杂金刚石(BDD)膜电极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重点探讨了氨氮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氨氮在BDD电极上可直接氧化,其氧化率达6%。在氯离子存在条件下,氨氮氧化以间接氧化为主,氨氮去除率可达到87%,其中直接氧化率为8%,间接氧化率为79%,且在氧化过程中活性游离氯更易与氨氮发生反应,转化为N2或硝酸盐,而不是转化为氯酸盐或有害的高氯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掺杂金刚石电极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制备BDD薄膜电极的电催化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明 高成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9,92,共4页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催化氧化典型有机物苯酚的特性。Raman光谱测试显示制备BDD电极具有较好的金刚石相,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2.3V vsSCE)。在电催化氧化苯酚过程中,化...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催化氧化典型有机物苯酚的特性。Raman光谱测试显示制备BDD电极具有较好的金刚石相,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2.3V vsSCE)。在电催化氧化苯酚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能够有效去除,降解过程中有较高的电流效率,在COD较高的情况下,瞬时电流效率(ICE)可达100%,随着COD的降低ICE逐渐减少。催化实验结果表明,BDD电极是一种优良的电催化降解有机物新型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苯酚 电化学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孔Ti/BDD薄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低浓度茜素红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如彬 冉二燕 +2 位作者 孙见蕊 张德文 张宝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3-237,256,共6页
运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的方法制备了以多孔钛为基体的掺杂硼金刚石(porous Ti/BDD)薄膜电极,并测试了它的主要物理性质,SEM表明金刚石相生长良好并且能均匀地分布在基体表面和孔内,Raman光谱表明电极的金刚石相纯而且质量很高。... 运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的方法制备了以多孔钛为基体的掺杂硼金刚石(porous Ti/BDD)薄膜电极,并测试了它的主要物理性质,SEM表明金刚石相生长良好并且能均匀地分布在基体表面和孔内,Raman光谱表明电极的金刚石相纯而且质量很高。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酸性条件下茜素红在多孔Ti/BDD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通过改变阳极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Na2SO4的浓度来研究茜素红在多孔Ti/BDD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降解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40 mA/cm2、支持电解质浓度0.5 mol/L为较理想的工艺参数,总电流效率达到30.2%。在相同条件下,发现多孔Ti/BDD薄膜电极氧化降解茜素红与平板Ti/BDD薄膜电极相比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紫外可见光光谱证实了多孔Ti/BDD电极能够有效地电氧化降解茜素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钛 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茜素红 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摘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剑章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235,共4页
关键词 电显色 RU 电氧化 电化学反应 碳纳米管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纳米结构 甲醇燃料电池 化学合成 多孔硅 复合物 电沉积铜 电化学氧化 复合膜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 宝石 金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