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项目检视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1-35,共5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软化与融通学科边界的视域下,传承我国以往课改优秀经验,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的一项既积极又稳妥的课程改革举措。在义务教育分科为主的学科背景下,基于对变革育人方式、培育时代新人的反思与回应,体现课程综合化和实...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软化与融通学科边界的视域下,传承我国以往课改优秀经验,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的一项既积极又稳妥的课程改革举措。在义务教育分科为主的学科背景下,基于对变革育人方式、培育时代新人的反思与回应,体现课程综合化和实践性的发展诉求,2022年颁布的绝大多数学科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板块都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冀望通过10%的课时支点来撬动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为课程协同育人和开展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创造条件。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培育学生面对未来真实、复杂为生活情境,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为旨归,对于如何“跨”、如何“确立主题”,以及作为学习和探究主体的学生该如何“学与评”等基本问题的探讨,任重道远。文章试图围绕这些问题,提出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策略,进而促发其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共生互动,助力素养培育的逐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确立主题 学习任务群 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研究中主题的确立过程
2
作者 郭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6-9,共4页
实证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管理研究者的注意力转向了论证过程的规范性,强调量化指标和数据的处理,这是管理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方法论本身不能代替论证主题的价值,方法论的规范性需要从确立研究主题开始。主要论述了确立... 实证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管理研究者的注意力转向了论证过程的规范性,强调量化指标和数据的处理,这是管理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方法论本身不能代替论证主题的价值,方法论的规范性需要从确立研究主题开始。主要论述了确立主题的"3个必要条件",结合实践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主题漂移"问题,综合说明了如何确立管理研究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研究 主题确立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示术理的教学范式——服装设计主题教学法案例解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冉卫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0-133,共4页
本文以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当代教育教学法学术研究为依据,通过鞭辟入里的教学案例分析,深入的阐述了主题教学法的目的、原理与方法,及主题确立方法的实质与要领。明确提出了在学习外来方法的应用实践中,须注意发掘、整理丰富... 本文以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当代教育教学法学术研究为依据,通过鞭辟入里的教学案例分析,深入的阐述了主题教学法的目的、原理与方法,及主题确立方法的实质与要领。明确提出了在学习外来方法的应用实践中,须注意发掘、整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研究、确立具有感悟性特征的"中国式"主题,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创造具有当代普遍价值的中国服饰文化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教学法 主题确立方法 知识的逻辑性 综合学力 “中国式”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作文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祝新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9-82,共4页
作文,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它可集中地显示人们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语言水平,智力高低也可在一个侧面得以反映。青少年要顺利地作文,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有丰富的想象,联系事物,创造形象。有敏捷... 作文,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它可集中地显示人们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语言水平,智力高低也可在一个侧面得以反映。青少年要顺利地作文,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有丰富的想象,联系事物,创造形象。有敏捷的思维,理清思路,确立主题。还需有流畅的语言,遣词造句,联段成文。作文过程非常复杂。作文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特点是发展心理学和学科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能力 作文课 语言水平 学科心理学 确立主题 发展心理学 评分标准 教学专家 心理学工作者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杆子”的补台法
5
作者 朱曾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24,共1页
“笔杆子”,即领导文稿起草者,它在领导决策中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当然,这种作用相对于领导者而言,是从属的、被动的和滞后的,所以姑且称之为补台功能。从总体上讲。
关键词 起草过程 领导决策 领导意图 确立主题 理论与实践 谋篇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