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姚远 武永生 +1 位作者 朱红霞 苏心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562-2565,2569,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8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并常规进行血压、心率...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8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并常规进行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监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2组患者于麻醉前30 mim(T_0)、切皮后1h(T_1)、术后4h(T_2)、术后24h(T_3)、术后48h(T_4)抽取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算CD4^+/CD8^+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8水平T_1、T_2、T_3、T_4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而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FN-γ水平T_1、T_2时无明显变化(P>0.05),T_3、T_4时逐渐升高,均高于T_0时(P<0.05),但2组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组血清Cor水平T_1时达高峰,T_2时降低,均高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PRL水平于T_1时达高峰,T_2、T_3、T_4时逐渐下降,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T_3时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GH水平于T_1时逐渐升高,T_2时达高峰,T_3、T_4时逐渐降低,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G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3^+在T_1、T_2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D3^+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4^+在T_1、T_2、T_3、T_4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而观察组CD4^+在T_1、T_2、T_3、T_4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CD4^+高于对照组(P<0.05);2组CD8^+在T_1、T_2、T_3、T_4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CD4^+/CD8^+在T_1、T_2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乳腺癌根治术可有效减轻患者应激及炎症反应,减轻免疫抑制,有助于术后免疫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 乳腺癌根治术 应激反应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诱导对老年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向兵 王志萍 曾因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80-481,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复合麻醉 静脉全麻 老年 循环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或吸入全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志扬 朱大年 +1 位作者 吴国强 曹银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复合吸入全麻 心率变异性 静脉 副交感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功能 手术过程 刺激反应 麻醉深度 中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对单肺通气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公明 许华 曾因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43-944,共2页
目的 :研究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 3 0例 ,分为对照组 (C组 )和实验组 (T +V)。于两肺通气 3 0min(T1)、单肺通气 5min(T2 )、15min(T3 )、3 0min(T4)、60min(T5 )各时刻抽... 目的 :研究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 3 0例 ,分为对照组 (C组 )和实验组 (T +V)。于两肺通气 3 0min(T1)、单肺通气 5min(T2 )、15min(T3 )、3 0min(T4)、60min(T5 )各时刻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 ,根据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 (Qs/Qt)。结果 :T +V组T2~T5各时间点Qs/Qt明显低于C组。结论 :胸段硬膜外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减轻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膜外阻滞 异丙酚 静脉全麻 肺内分流 肺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9
5
作者 陈惠荣 李军 +2 位作者 刘永勤 吕浩 赵海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6 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 13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 1 h、术毕拔管各时点血浆...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6 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 13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 1 h、术毕拔管各时点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 -Ⅱ(A Ⅱ)、β- 内啡肽(β- EP)和白细胞介素 10(IL- 10)水平。结果 血浆Cor在拔管时两组均高于麻醉前(P<0. 05);在切皮时、切皮后1 h,GA组明显高于GEA组(P<0 .05);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GEA组术中无明显升高。A- Ⅱ- GEA组拔管时高于麻醉前(P<0 .05);GA组切皮后1 h、拔管时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 05)。两组病人β- EP术中、拔管时均上升,与麻醉前比较,GA组明显升高(P<0. 05)。两组病人 IL -10术中、拔管时均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但不能消除上腹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拔管 上腹部手术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麻醉 术中 应激反应 升高 Β-EP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44
6
作者 费建芬 钱晓敏 +1 位作者 汤程 杨小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开胸手术 静吸复合全麻 手术应激反应 呼吸锻炼 术后镇痛 呼吸并发症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病人食管癌手术的观察 被引量:26
7
作者 梁华 陶国才 +1 位作者 郭永军 王立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70-471,共2页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病人食管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 4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 ,随机分单纯全麻 (A)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 (B)组 ,每组 2 7例。不同时间点采静脉血测定胰岛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血糖浓...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病人食管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 4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 ,随机分单纯全麻 (A)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 (B)组 ,每组 2 7例。不同时间点采静脉血测定胰岛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血糖浓度。结果 两组术中血皮质醇、血糖浓度均升高 ,切皮后 12 0min时均达高峰 ,B组低于A组 (P <0 0 5 )。术中血胰岛素水平亦呈上升趋势 ,肾上腺素水平A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5 )。MAP、HR于切皮后 4 5min及 6 0minA组显著升高 ,拔管时达高峰 ;同期B组无明显波动。结论 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人食管癌根治手术 ,应激反应小 ,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减少 ,病人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复合麻醉 胸段硬膜外阻滞 老年 食管癌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或复合硬膜外阻滞时的心率和血压改变 被引量:16
8
作者 汪正平 吴俭 +1 位作者 张曦 李士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399-401,共3页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患者的HR和BP变化。方法 妇科手术 80例 ,随机分为全麻气管插管 (T)组、全麻喉罩 (L)组、硬膜外阻滞 +全麻气管插管(ET)组、硬膜外阻滞 +全麻喉罩 (EL)组 ,每组 2 0例。硬膜外阻...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患者的HR和BP变化。方法 妇科手术 80例 ,随机分为全麻气管插管 (T)组、全麻喉罩 (L)组、硬膜外阻滞 +全麻气管插管(ET)组、硬膜外阻滞 +全麻喉罩 (EL)组 ,每组 2 0例。硬膜外阻滞用 1%利多卡因 +0 15 %丁卡因。全麻诱导咪唑安定 2mg、芬太尼 0 2mg、丙泊酚 1 5mg/kg、琥珀胆碱 1 5mg/kg后插气管导管或喉罩。全麻维持 5 0 %N2 O +O2 +异氟醚 ,静注阿曲库铵、芬太尼。于麻醉前 (基础 ,入室静卧 10min后 )、插管后 1min、切皮、进腹探查后 5min、拔管后 1min记录MAP、SpO2 、HR、PETCO2 。结果 插管时HR和MAP均低于基础值 ,而两组喉罩HR低于插气管导管者 ,硬膜外复合全麻喉罩组MAP低于气管插管组。切皮时两组全麻MAP高于复合硬膜外组。探查时两组复合硬膜外者HR和MAP均低于基础值 ,且MAP低于单纯全麻者 (P <0 0 5 )。拔管时各组HR均显著高于基础值 ,MAP未复合硬膜外者显著高于基础值。结论  (1)插喉罩对BP和HR的影响不如气管导管剧烈 ;(2 )复合硬膜外阻滞时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应激反应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全麻 复合麻醉 硬膜外阻滞 心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景桂霞 朱耀民 +1 位作者 朱宇麟 叶平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异氟醚吸入组 (Ⅰ组 )和异氟醚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组(Ⅱ组 )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异氟醚吸入组 (Ⅰ组 )和异氟醚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组(Ⅱ组 )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后、麻醉维持、切皮时及拔管时心率变异性 (HRV)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诱导后及麻醉维持时两组LF、LF/HF、TP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 (P <0 0 5 ) ;插管后、切皮时及拔管时 ,Ⅰ组LF、LF/HF及TP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Ⅱ组未见明显改变 ;组间比较显示 ,上述各指标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液动力学改变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显著降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交感神经活性、交感 /迷走神经均衡性和自主神经总张力 ,并显著降低手术刺激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利于机体血液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复合硬膜外阻滞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病人 心率变异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游离胃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毛云霞 许靖 +2 位作者 孙建明 蒋亚欧 项志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9-1230,共2页
腹腔镜游离胃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减少术野污染和手术创伤,食管床内胃顺卧更接近正常生理解剖,术后心肺胃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腹腔镜游离胃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静一吸复合全麻,效... 腹腔镜游离胃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减少术野污染和手术创伤,食管床内胃顺卧更接近正常生理解剖,术后心肺胃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腹腔镜游离胃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静一吸复合全麻,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硬膜外阻滞 复合全麻 右进胸 腹腔镜 肺胃 游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全麻下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祝永明 肖旺频 +3 位作者 安尔丹 周清河 涂厉标 楼洪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09-812,共4页
目的: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手术病人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选择12例上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腔注入0.5%罗哌卡因,并行全麻诱导,于输入罗哌卡因后1、10、20、30、45、60、75、90、120、150、180min分别从左桡动脉采血,用高... 目的: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手术病人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选择12例上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腔注入0.5%罗哌卡因,并行全麻诱导,于输入罗哌卡因后1、10、20、30、45、60、75、90、120、150、180min分别从左桡动脉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用DAS2.0药动学统计软件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术中、术后均未见与罗哌卡因有关的不良反应,罗哌卡因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10min;Cmax为0.713mg/L;t1/2α为122min;t1/2β为190min;AUC0→180为(72±10)μg·mL-1·min-1。结论:复合全麻下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药物代谢符合二室模型,安全性良好,镇痛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药代动力学 硬膜外阻滞 复合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封飚 贺兴义 +1 位作者 刘辉 宣慧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26-627,共2页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单纯胆囊切除的主要术式.而麻醉多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近期我们采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喉罩通气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微创技术 术式 近期 效果 单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肝叶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铁成 周升柱 +2 位作者 张承巍 王庆国 柳克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14-815,共2页
原发性肝癌患者往往有长期肝炎肝硬化的病史,术前存在比较严重的脾功能亢进、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平衡紊乱、凝血障碍等内环境紊乱,给麻醉带来一定困难。理想的麻醉方法应该既要达到术中满意的镇痛肌松效果,义要尽量减轻对机体内... 原发性肝癌患者往往有长期肝炎肝硬化的病史,术前存在比较严重的脾功能亢进、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平衡紊乱、凝血障碍等内环境紊乱,给麻醉带来一定困难。理想的麻醉方法应该既要达到术中满意的镇痛肌松效果,义要尽量减轻对机体内环境的干预,特别是要减少术中的用药量以减轻肝脏的解毒负担,以利于术后肝功能的尽快恢复。本文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这类患者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肝叶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患者 麻醉方法 肝炎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低蛋白血症 内环境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高龄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红芹 江春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6-1126,共1页
关键词 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明洁 张马忠 +2 位作者 王珊娟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时心率变异性变化。 方法ASAⅠ~Ⅱ级且 6 0岁以上上腹部手术病人 30例 ,分为全麻组 (Ⅰ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 (Ⅱ )和单纯硬膜外阻滞组 (Ⅲ ) ,监测心率变异性 (HRV)、心率 (HR)和...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时心率变异性变化。 方法ASAⅠ~Ⅱ级且 6 0岁以上上腹部手术病人 30例 ,分为全麻组 (Ⅰ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 (Ⅱ )和单纯硬膜外阻滞组 (Ⅲ ) ,监测心率变异性 (HRV)、心率 (HR)和平均动脉压 (MAP)。 结果 Ⅰ、Ⅱ组插管后低频 /高频 (LF/HF)均显著升高 ,切皮和拔管时Ⅱ组显著高于Ⅰ组 ;Ⅱ组插管后HF显著低于Ⅰ组 ;Ⅰ组插管、切皮和拔管时总频谱 (TP)显著高于基础值 ;Ⅱ组插管、切皮和拔管时MAP、HR上升幅度显著低于Ⅰ组。Ⅲ组各参数无显著变化。 结论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维持植物神经的均衡性 ;LF/HF是较LF反映交感神经活性更敏感的指标 ;伤害性刺激可影响植物神经反射 ,但随不同的麻醉方法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心率变异性 老年人 上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静-吸麻醉开胸手术的临床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训科 李玉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与静-吸复合麻醉于开胸手术的临床效应与术后止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开胸手术60例,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2~3级,年龄35~60岁病人,采用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E组)30例;全麻诱导前先... 【目的】比较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与静-吸复合麻醉于开胸手术的临床效应与术后止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开胸手术60例,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2~3级,年龄35~60岁病人,采用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E组)30例;全麻诱导前先行T8~9或T7~8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证明无误入脊髓腔后注入15 g/L利多卡因3~5 mL;对照组(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30例。两组全麻诱导相同。观察手术期及麻醉恢复期间血压、脉博等心血管反应.苏醒拔管及术后镇痛的效应。【结果】E组术中血压、心率比C组明显低(P<0.05);术毕苏醒早期拔管率,躁动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效果,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围术期心血管反应小,术后早期拔管率高,术后镇痛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具有安全,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全麻 硬膜外阻滞 静-吸复合麻醉 心血管反应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手术 被引量:15
17
作者 展文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74-1075,共2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胸科手术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留置硬膜外导管 老年 术后患者 术后镇痛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门脉高压症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洁 李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37-437,共1页
关键词 全麻 复合麻醉 硬膜外阻滞 门脉高压症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手术病人血糖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晓晖 冯亚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690-690,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复合全麻 血糖 促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与术后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歆 许平波 +1 位作者 朱敏敏 缪长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0-557,共8页
目的明确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指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值(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difference of carbon dio... 目的明确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指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值(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difference of carbon dioxide,Pcv-aCO2)和中心静脉-动脉乳酸差值(difference between central venous and arterial lactate,Dcv-aLac)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右胸、上腹正中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Ivor Lewi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全麻组(GA组,n=30)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E组,n=30)。两组患者的全麻诱导基本一致,术中维持相同的麻醉深度,术后GA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IA),GE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术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中连续监测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ScvO2等。患者入室后(T1)、关腹前(T2)、关胸前(T3)以及出麻醉后监控室(postanethesia care unit,PACU)前(T4)4个时间点分别抽取中心静脉血和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Pcv-aCO2、Dcv-aLac。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POD1)和第2天(POD2)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随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A组相比,GE组术中HR、MAP显著下降(P<0.05),但其波动仍在正常范围内。在T4时间点,GE组ScvO2显著高于GA组(P<0.05),而其余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血气分析结果显示,T2、T3、T4时间点上,GE组患者Pcv-aCO2、Dcv-aLac均显著低于GA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GE组也显著低于GA组(P<0.05)。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够提高ScvO2,显著降低Pcv-aCO2和Dcv-aLac,从而改善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并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胸段硬膜外阻滞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值 中心静脉-动脉乳酸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