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妇科手术40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斯 周志刚 +1 位作者 马君志 刘兰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妇科手术 布吡卡因 局部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玉华 董鹏 田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75岁及以上ASAⅡ~Ⅲ级,择期行单侧下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记录脊麻或硬膜外给药前...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75岁及以上ASAⅡ~Ⅲ级,择期行单侧下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记录脊麻或硬膜外给药前、给药后15min和术毕时的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感觉阻滞平面和改良Bromage运动分级。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液体输入量、出现止血带疼痛的人数,需要给予麻黄碱或阿托品的病例数。结果2组患者感觉阻滞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个时间点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给予麻黄碱和阿托品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和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出现止血带疼痛的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实施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患者止血带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致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柳红霞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45-46,共2页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行子宫切除术,24例麻醉10~15min后发生低血压(BP<90/60mmHg)。分析主要原因为CSEA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后小动脉扩张或长期患病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出现失血性贫...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行子宫切除术,24例麻醉10~15min后发生低血压(BP<90/60mmHg)。分析主要原因为CSEA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后小动脉扩张或长期患病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出现失血性贫血,患者术前过度禁食、禁饮所致。提出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患者按医嘱禁食、禁饮,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行扩容升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是防止CSEA后低血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低血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范建辉 滕奔琦 +2 位作者 李萍 李晓芸 朱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时机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370例产妇按照宫颈口开张程度分为2组,潜伏期组130例在宫颈口开张1~2 cm时开始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镇痛,活跃期组240例在宫颈口开张... 【目的】探讨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时机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370例产妇按照宫颈口开张程度分为2组,潜伏期组130例在宫颈口开张1~2 cm时开始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镇痛,活跃期组240例在宫颈口开张3~8 cm时开始实施镇痛,记录2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应用情况、产后24 h出血量、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生物物理评分(即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结果】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比较,潜伏期延长[(453±203)min vs,(338±182)min,P=0.000]。活跃期组的活跃期时间明显延长[(229±109)min vs(197±101)min,P=0.011]。第2、3产程和总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P=0.222,P=0.091)。潜伏期组的缩宫素使用率较高(43.08%vs 23.33%,P=0.012)。两组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生物物理评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实施联合分娩镇痛可能抑制子宫收缩、延长潜伏期,正确使用缩宫素可以减少分娩镇痛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 潜伏期 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泌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东林 修玉芳 肖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血清泌乳素 分娩镇痛 产妇泌乳 椎管内麻醉 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激素水平 蛛网膜下腔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下电视胸腔镜肺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6
作者 谢小玲 黄小红 祝妍华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8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下电视胸腔镜肺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40 例择期行电视胸腔镜肺手术(VATS)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麻,B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所有患者术中常规监测生命体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下电视胸腔镜肺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40 例择期行电视胸腔镜肺手术(VATS)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麻,B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所有患者术中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并比较其入室时基础值(BASE)、插管后侧卧双肺通气15 min(DLV15)、单肺通气10 min(OLV10)、单肺通气20 min(OLV20)和单肺通气40 min(OLV40)各时间点HR、MAP、SaO2、PaO2 及PaCO2 变化。结果两组PaO2、SaO2 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而各时间点参数差异不显著(均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安全有效地开展手术,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单纯静吸复合全麻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小、患者苏醒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手术患者 血流动力学监测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 静吸复合全麻 单肺通气 SAO2 PaO2 动力学改变 PaCO2 生命体征 双肺通气 药物用量 麻醉方法 肺手术 MAP 显著性 B组 单纯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导管误入璧层胸膜外1例
7
作者 扶超 周巧梅 +1 位作者 胡渤 周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5-706,共2页
患者男,53岁,ASAⅠ级,身高172 cm,体质量75 kg。以"右上肺结节"为诊断入院。拟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胸腔镜下右上肺结节楔形切除术(备肺癌根治术)"。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基础疾病。术前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关键词 右上肺 硬膜外导管 胸膜外 肺癌根治术 楔形切除术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 胸腔镜下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