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Δ~9-硬脂酰-ACP脱氢酶基因(SAD)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东金玉 万勇善 刘风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7-1177,共11页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花生区组二倍体野生种A.duranensis和A.ipaensis的Δ9-硬脂酰-ACP脱氢酶基因SAD(命名为gSAD-A和gSAD-B)及3个栽培品种的SAD,每个栽培品种有2个SAD(命名为gSAD-1和gSAD-2)。同时获得丰花2号SAD的两条全长cDNA(命名为...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花生区组二倍体野生种A.duranensis和A.ipaensis的Δ9-硬脂酰-ACP脱氢酶基因SAD(命名为gSAD-A和gSAD-B)及3个栽培品种的SAD,每个栽培品种有2个SAD(命名为gSAD-1和gSAD-2)。同时获得丰花2号SAD的两条全长cDNA(命名为FhrSAD-1和FhrSAD-2)。丰花2号的FhgSAD-1和FhgSAD-2均含有2个内含子,二者同源性97.5%,共有69个变异位点,其中62个是SNP位点、6个特异性酶切位点。FhrSAD-1和FhrSAD-2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8.6%,其中编码区序列同源性98.9%,共有12个变异位点,编码的Ah-SAD2氨基酸序列与Ah-SAD1相比在N端的17PSSSSSSSSSSFSL30丝氨酸聚集区少一个丝氨酸。gSAD-1和gSAD-A同源性为99.9%,存在4个SNP位点;gSAD-2和gSAD-B同源性为100%。推测gSAD-1和gSAD-2分别来自花生栽培品种的A、B2个染色体组。研究明确了花生不同染色体组SAD的序列特征,为进一步探讨SAD的表达及其在控制花生籽仁脂肪酸组分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硬脂-acp(sad)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Δ~9-硬脂酰-ACP脱氢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石磊 苗利娟 +7 位作者 齐飞艳 张忠信 高伟 孙子淇 黄冰艳 董文召 汤丰收 张新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9-1637,共9页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是决定植物体内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值的关键酶。以花生品种豫花9326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基因组步移技术,克隆到花生Δ~9-硬脂酰-ACP脱氢酶基因(Ah SAD)起始密码子ATG上游720 bp片段,利用5'RAC...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是决定植物体内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值的关键酶。以花生品种豫花9326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基因组步移技术,克隆到花生Δ~9-硬脂酰-ACP脱氢酶基因(Ah SAD)起始密码子ATG上游720 bp片段,利用5'RACE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5'UTR序列,通过序列比对确定720 bp片段为Ah SAD启动子区域。PLACE在线启动子预测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真核生物启动子必需的核心元件TATA-box和CAAT-box,含有多个与光诱导和激素响应相关顺式序列元件。将Ah SAD启动子片段替换pBI121质粒中的CaMV35S启动子驱动下游GUS基因表达,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PAh SAD。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和在花生不同组织中瞬时表达,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研究其表达特性。表明在拟南芥和花生受体中,AhSAD启动子主要调控下游基因在根、茎、叶片和子叶中表达,在花生的果针中也检测到GUS活性;拟南芥的茎生叶只有叶脉中具有GUS活性,而花生整个叶片中都具有GUS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Δ9-硬脂-acp基因(sad) 启动子 基因组步移 GUS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牡丹△~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侯晓宇 尚宏芹 +2 位作者 刘梦迪 郭梦露 高昌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23-29,共7页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tearoyl-ACP desaturase,SAD)是控制植物油脂中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的关键酶之一。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工具,对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Po-SAD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理化性质、二硫键、磷酸化位点、高级结...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tearoyl-ACP desaturase,SAD)是控制植物油脂中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的关键酶之一。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工具,对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Po-SAD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理化性质、二硫键、磷酸化位点、高级结构进行预测,并利用MEGA6.0构建了不同植物SAD分子进化树。结果表明:Po-SAD蛋白在相对分子量、理论pI与芍药、拟南芥的SAD相近,属于稳定的、可溶性蛋白。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40.91%)、延伸串(12.37%)和不规则卷曲(46.72%),Po-SAD含有35个磷酸化位点和6个糖基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在质体中。进化树分析表明,凤丹Po-SAD与芍药的高度同源且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凤丹 △9-硬脂-acp(sad)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2)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闻娟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13-16,共4页
为了改良胡麻油脂肪酸组分,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对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2)基因在胡麻蒴果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后20 d的蒴果中表达量最高,在成熟期时表达量显著降低。据此认为,开花后20 d可能是不饱和... 为了改良胡麻油脂肪酸组分,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对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2)基因在胡麻蒴果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后20 d的蒴果中表达量最高,在成熟期时表达量显著降低。据此认为,开花后20 d可能是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关键时期。通过对SAD2基因的表达分析,为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手段改良胡麻油品质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驻9硬脂ACP(sad2) 基因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改变乳中脂肪酸的组成
5
作者 W. A. Reh 于玲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3期18-18,共1页
硬脂酰辅酶 A脱氢酶可使特定的中长链脂肪酸去饱和。用鼠源硬脂酰辅酶 A脱氢酶的启动子与牛的 β-乳球蛋白 c DNA构建载体 ,通过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使其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对这 4头转基因母羊第 1个泌乳期的 7、1 4和 30 d乳中... 硬脂酰辅酶 A脱氢酶可使特定的中长链脂肪酸去饱和。用鼠源硬脂酰辅酶 A脱氢酶的启动子与牛的 β-乳球蛋白 c DNA构建载体 ,通过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使其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对这 4头转基因母羊第 1个泌乳期的 7、1 4和 30 d乳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其中 2头母羊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 ,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发生改变 ,饱和度下降 ,并且在泌乳第 7d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 ,持续到泌乳的第 30 d。其中 1头母羊瘤胃中由硬脂酰辅酶 A脱氢酶作用产生的 C1 8∶ 1 - trans- 1 1与共轭亚油酸 C1 8∶ 2 -cis- 9,trans- 1 1的比例增加。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增加 ,有益于人的心血管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A 转基因 乳脂 共轭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SAD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6
作者 何磊 严希 +4 位作者 付文婷 叶勇 赖卫 杨红 何建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Δ)stearyl-ACP dehydrogenase,SAD)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的重要限速酶。为明确辣椒SAD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及在不同组织、果实发育阶段和低温胁迫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鉴定辣椒SAD家族成员...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Δ)stearyl-ACP dehydrogenase,SAD)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的重要限速酶。为明确辣椒SAD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及在不同组织、果实发育阶段和低温胁迫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鉴定辣椒SAD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保守基序、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顺式作用元件与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辣椒中鉴定出5个CaSADs基因,均包含FA_desaturase_2保守结构域;主要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量在316~396个之间,基因外显子数量为2~3个;进化树分析表明,辣椒SAD基因家族可以分为3类;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CaSADs基因上游启动子广泛存在植物生长发育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CaSAD5在果实发育阶段中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CaSAD2~CaSAD5基因在果皮与种子中差异表达,并且在低温胁迫响应中发挥了作用。研究结果为CaSADs基因的功能开发与耐寒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Δ)9-硬脂-acp 基因家族 低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GhSAD2基因克隆与表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蔡曼 李卫华 +4 位作者 王娟 王旭文 孔宪辉 余渝 刘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3-1720,共8页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基因(GhSAD2)是脂肪酸合成代谢过程中关键的去饱和酶基因,为明确该基因在棉花脂肪酸合成代谢中的功能,该研究克隆了陆地棉GhSAD2基因,并对该基因的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及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序列分析显示,GhSAD2基因(Ge...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基因(GhSAD2)是脂肪酸合成代谢过程中关键的去饱和酶基因,为明确该基因在棉花脂肪酸合成代谢中的功能,该研究克隆了陆地棉GhSAD2基因,并对该基因的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及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序列分析显示,GhSAD2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X197920)cDNA全长1 188bp,编码396个氨基酸,具有脂肪酸去饱和酶家族2个高度保守的组氨酸簇EENRHG和DEKRH,分别位于氨基酸的185和271位。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hSAD2基因与可可树的同源基因进化关系非常接近。qPCR分析显示,GhSAD2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高于茎和根,且在花后25d的种子中表达量达到最高值。低温胁迫诱导结果表明,GhSAD2基因在不同程度低温处理下均有上调表达,6h表达量最大,之后逐渐下调。研究表明,GhSAD2基因可能对棉子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棉花抗寒方面也起一定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9硬脂ACP基因(Ghsad2) 陆地棉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蜡抗寒基因FaSAD的克隆及进化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罡 叶景丰 +3 位作者 马冬菁 魏忠平 刘红民 白丽萍 《辽宁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1-5,21,共6页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美国白蜡总RNA中分离出硬脂酰-ACP脱饱和酶(SAD)基因的全长c DNA。该序列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SAD蛋白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同时又存在单个氨基酸残基或基序的替换、插入和缺失。半定量PT-PCR表明,SAD基因...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美国白蜡总RNA中分离出硬脂酰-ACP脱饱和酶(SAD)基因的全长c DNA。该序列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SAD蛋白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同时又存在单个氨基酸残基或基序的替换、插入和缺失。半定量PT-PCR表明,SAD基因在白蜡茎中表达量最高,在叶片中最低;Fa SAD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表明,其是个结构紧密的球形蛋白;进化分析表明,来自同一家族的基因基本上聚到了1个群,但是来自木本植物的所有基因被分成2个大群,没有都被聚到1个独立的群中,Fa SAD基因与猫爪藤的SAD基因相似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蜡 4L温 硬脂-acp去饱和(sad)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PoSAD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廖冰楠 陆俊杏 +3 位作者 黄兴琳 管丽 白辉扬 张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ACE和RT-PCR方法,克隆得到凤丹牡丹硬脂酰-ACP去饱和酶基因SAD的cDNA全长,命名为PoSAD(GenBank登录号为KY038819)。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 559bp,其中开放阅读框1 197bp,编码... 以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ACE和RT-PCR方法,克隆得到凤丹牡丹硬脂酰-ACP去饱和酶基因SAD的cDNA全长,命名为PoSAD(GenBank登录号为KY038819)。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 559bp,其中开放阅读框1 197bp,编码398个氨基酸,3′端非编码区长172bp,5′端非编码区长123bp。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凤丹牡丹PoSAD氨基酸序列含有2个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凤丹牡丹与蓖麻处于同一分支,其亲缘关系最近。TMHMM和TargetP亚细胞定位分析得知,PoSAD蛋白无跨膜区域,可能定位于叶绿体中发挥功能。组织特异性结果分析表明,PoSAD基因在凤丹牡丹的根、茎、叶、花瓣、雌蕊、雄蕊、种子中均有表达,且在花瓣中表达量最高,雌蕊中次之,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不同时期种子中,60d表达量最高,80d次之,10d中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 硬脂-acp基因 表达分析 RACE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随子ElSAD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鑫雨 葛丽萍 +3 位作者 盛晓倩 牛听风 包鹏 李润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9-557,共9页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是参与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该研究从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种子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续随子ElSAD2基因序列,对其序列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并鉴定ElSAD2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1)续随子E...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是参与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该研究从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种子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续随子ElSAD2基因序列,对其序列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并鉴定ElSAD2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1)续随子ElSAD2的cDNA全长1665 bp,ORF为1194 bp,编码397个氨基酸残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ElSAD2蛋白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RcSAD1蛋白等亲缘关系较近。(2)ElSAD2在续随子各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后30 d种子中表达量最高。(3)在BY4389缺陷型酵母中过表达ElSAD2,使缺陷酵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4)本氏烟草瞬时表达ElSAD2,使得烟草叶片总油脂和油酸含量分别提高2.46%和2.1%。研究发现,ElSAD2能催化单不饱和油酸的生物合成,可进一步应用于油料植物油脂产量和品质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9)-硬脂-acp 续随子 能源植物 油酸(18∶1Δ^(9)) 酵母功能互补实验 烟草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油酸合成上游基因HaFAB2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31,共9页
高油酸葵花籽油具有高抗氧化稳定性且有益人体健康。FAB2编码硬脂酰-ACP脱氢酶,调控硬脂酸(C18:0)向油酸(C18:1)转化,是油酸合成通路上游基因。研究克隆向日葵HaFAB2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其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 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 高油酸葵花籽油具有高抗氧化稳定性且有益人体健康。FAB2编码硬脂酰-ACP脱氢酶,调控硬脂酸(C18:0)向油酸(C18:1)转化,是油酸合成通路上游基因。研究克隆向日葵HaFAB2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其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 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发现,HaFAB2基因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进化关系最近,序列相似性高达94%。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HaFAB2编码蛋白为酸性蛋白且为亲水性蛋白,蛋白二级结构为α螺旋。HaFAB2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aFAB2在种子、根、茎、叶、管状花和舌状花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发育早期种子和成熟叶中表达较高,尤其在开花后17d种子中表达量最高,此时高油酸种子中表达量明显高于低油酸种子,结合油酸积累变化趋势可看出,HaFAB2基因表达量与油酸积累变化趋势一致,推测该基因可能是影响油酸含量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油酸 硬脂-acp HaFAB2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血清LPO与SC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季 郭玉婷 +2 位作者 郭亮 江海 江学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和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1,SCD-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和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1,SCD-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疗程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LPO与SCD-1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SCD-1用硬脂酰溶血卵磷脂(硬脂酰-LPC)与油酰溶血卵磷脂(油酰-LPC)比值反映,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评价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PO与SCD-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清LPO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SCD-1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2.00%(10/80),观察组为18.75%(15/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68/80)高于对照组(70.00%,56/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可调节血清LPO与SCD-1的表达,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加速肠黏膜愈合,且药物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愈疡灌肠方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脂质过氧化物 硬脂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