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圆圆 李新淼 +6 位作者 HESHUOTE Mailisi 白玉廷 包音都古荣·金花 呼格吉勒图 侯荣伦 薛强 敖日格勒 《肉类研究》 2022年第2期9-14,共6页
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集38头平均体质量(698±34)kg、48月龄草原安格斯牛血液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集38头平均体质量(698±34)kg、48月龄草原安格斯牛血液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SCD1基因表达量,一代测序技术检测SCD1基因在C878T位点的突变对实验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分析SCD1基因表达与脂肪酸组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液样品中共测得36种主要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以棕榈酸(C_(16:0))和硬脂酸(C_(18:0))为主,含量分别达22.53%和26.95%,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中油酸(C_(18:1 n-9c))含量最高(15.09%);由SCD1基因表达与脂肪酸组成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SCD1基因表达对肉豆蔻酸(C_(14:0))、肉豆蔻油酸(C_(14:1))、C_(16:0)、棕榈油酸(C_(16:1))、C_(18:0)、C_(18:1 n-9c)、亚油酸(C_(18:2 n-6c))、MUFA和MUFA/SFA以及C_(14)指数、C_(18)指数、脂肪酸总不饱和指数和伸长指数均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D1基因表达量与C_(16:0)、C_(16:1)、C_(18:0)、C_(18:1 n-9c)和MUFA含量均呈正相关;SCD1基因在878位点处出现了C/T突变,有CC、TT和CT 3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与脂肪酸组成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草原安格斯牛血液中的SCD1基因表达对其脂肪酸组成具有调控作用,可作为遗传标记参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安格斯牛 血液脂肪酸组成 硬脂辅酶a去饱和1基因表达量 相关性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对小鼠睾丸组织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左甜甜 刘欢 +3 位作者 王令 路宏朝 王珊珊 张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67,共7页
为探究小鼠睾丸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对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基因表达的影响,首先对6月龄、12月龄野生型和VDR敲除型小鼠睾丸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VDR敲除后SCD-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并通过RT-qPCR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 为探究小鼠睾丸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对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基因表达的影响,首先对6月龄、12月龄野生型和VDR敲除型小鼠睾丸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VDR敲除后SCD-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并通过RT-qPCR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验证。随后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GFP-VDR,在293T细胞中检测VDR的定位。接着将pEGFP-VDR和pCDNA3.1-VDR重组质粒以及VDR特异性siRNA分别转染至睾丸间质细胞TM3,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和干扰VDR表达对SCD-1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VDR敲除后,睾丸组织中SCD-1的表达量在6月龄和12月龄小鼠中均极显著下降;EGFP的核内分布因核转录因子VDR介导的作用明显多于细胞质;TM3细胞中过表达VDR对SCD-1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干扰VDR后,SCD-1转录水平显著下降,但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据此认为,正常水平的VDR对于SCD-1基因表达和功能维持是必要的,VDR缺失会严重影响SCD-1的功能,研究结果为VDR调控SCD-1基因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为VDR与脂代谢及雄性生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睾丸间质细胞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日粮添加豆油抑制乳腺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mRNA表达水平 被引量:10
3
作者 卜登攀 王加启 +3 位作者 刘仕军 刘晓云 谷俊 张瑞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7期3-5,共3页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是奶牛乳腺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的关键酶。奶牛日粮饲喂35 d豆油后,与不添加豆油的对照组相比,抑制了奶牛乳腺组织SCD基因mRNA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亚油酸对乳腺SCD酶基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豆油 硬脂辅酶a去饱和(SCD)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PCR(RT—PCR)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结构功能、调控因子及在鱼类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昕羽 强俊 +1 位作者 徐跑 何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3,共5页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EC 1.14.99.5)是存在于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是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限速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存在多种亚型,目前在哺乳动物体内共鉴定出5种基因亚型。SCD基因不同亚型分布具有组织、物种特异性,该基因...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EC 1.14.99.5)是存在于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是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限速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存在多种亚型,目前在哺乳动物体内共鉴定出5种基因亚型。SCD基因不同亚型分布具有组织、物种特异性,该基因在脂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CD基因在调控脂代谢、机体脂肪酸比例、糖尿病治疗、肥胖症、抗癌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的哺乳动物和一些鱼类的SCD基因已经被克隆出来,并对其分子结构、基因功能进行了分析。对近年来SCD基因克隆、分子结构、基因功能及调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辅酶a去饱和 分子结构 基因功能 调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卫华(综述) 杨佳欣(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131-1134,共4页
由于耐药性的产生和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恶性肿瘤的化疗效果一直不满意。为了寻找新的、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人们对肿瘤细胞的代谢异常作了大量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组织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与其特殊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密切相... 由于耐药性的产生和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恶性肿瘤的化疗效果一直不满意。为了寻找新的、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人们对肿瘤细胞的代谢异常作了大量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组织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与其特殊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增殖迅速的肿瘤细胞的一个代谢特点为脂质生成增多。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是催化饱和脂肪酸向单不饱和脂肪酸转变的限速酶,与肥胖、脂肪性肝脏病变、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的代谢综合征及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SCD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将为肿瘤患者化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脂肪酸合成 脂代谢 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和肝X受体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超 李昌平 聂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7-814,共8页
目的探讨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肝X受体α(LXR-α)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槲皮素对SCD1和LXR-α表达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6只)和高脂组(40只),分别予以普通饲料或高脂饲料喂... 目的探讨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肝X受体α(LXR-α)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槲皮素对SCD1和LXR-α表达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6只)和高脂组(40只),分别予以普通饲料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组各取8只大鼠,肝组织HE染色出现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确认NAFLD造模成功。将NAFLD组(32只)进一步随机分为NAFLD模型组及槲皮素75,150和300 mg·kg-1治疗组(1次·d-1,ig)。4周后,测血液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SCD1和LXR-α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SCD1和LXR-α的mRNA水平;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LXR-α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8周未,高脂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血清GOT,GPT,TC和TG水平明显升高(P<0.05);第12周末,SCD1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1),LXR-α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NAFLD模型组比较,各槲皮素治疗组大鼠12周末体质量明显减轻(P<0.05),槲皮素150和300 mg·kg-1治疗组大鼠脂肪变性评分和炎症程度评分降低(P<0.05,P<0.01),血清GOT,GPT,TC和TG水平降低(P<0.01),SCD1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槲皮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SCD1表达增加和LXR-α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槲皮素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肝X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egulin-β1诱导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7
作者 陈璟若 马雪娇 +2 位作者 吕思楠 安琪尔 赵玉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91-1100,共10页
目的探讨heregulin-β1(HRG-β1)诱导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1,SCD1)的表达及SCD1活性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SK-BR-3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PBS(对照组)或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HRG-β1处理MCF7和SK-BR-... 目的探讨heregulin-β1(HRG-β1)诱导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1,SCD1)的表达及SCD1活性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SK-BR-3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PBS(对照组)或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HRG-β1处理MCF7和SK-BR-3细胞,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CD1 mRNA和蛋白表达。MTT实验检测HRG-β1和SCD1抑制剂A939572处理后的MCF7和SK-BR-3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RG-β1、A939572和油酸(oleic acid,OA)处理后的MCF7和SK-BR-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用HRG-β1处理MCF7和SK-BR-3细胞,两种细胞的SC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且均表现出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比较,HRG-β1处理后两种细胞的增殖率明显增加(P<0.01),而加入A939572后,两种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HRG-β1处理后MCF7和SK-BR-3细胞划痕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HRG-β1与A939572联用后,划痕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而回补OA后,划痕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HRG-β1能上调SCD1的表达水平,且HRG-β1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SK-BR-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部分是由SCD1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egulin-β1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敲减鹅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的慢病毒质粒构建
8
作者 袁鑫 李亮 +2 位作者 何桦 胡深强 王继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9-538,共10页
为进一步探究鹅卵泡颗粒细胞内源性脂肪酸合成代谢机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靶向鹅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SCD)基因的慢病毒敲减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首先设计鹅SCD基因的单链指导RNA(single-guide ... 为进一步探究鹅卵泡颗粒细胞内源性脂肪酸合成代谢机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靶向鹅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SCD)基因的慢病毒敲减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首先设计鹅SCD基因的单链指导RNA(single-guide RNA,sgRNA)序列,其次体外合成并验证裂解效率,最后利用psPAX2和pMD2.G包装质粒制备psgRNA-mCherry-T2A-Puro和pLenti-Cas9-T2A-EGFP慢病毒质粒。结果表明,慢病毒质粒被成功构建,且其感染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后筛选出能同时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强双阳性细胞群。这为后续感染鹅原代颗粒细胞并敲减其SCD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辅酶a去饱和基因 CRISPR-Cas9技术 基因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苷通过降低SCD1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9
作者 万星 张芳 +2 位作者 李奉 李志贵 周黎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延龄草苷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CD1在临床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延龄草苷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CD1在临床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CCK-8检测不同浓度延龄草苷对SW620和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析不同浓度延龄草苷对上述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凋亡基因以及SCD1的影响;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延龄草苷与SCD1的结合部位及结合能。结果:SCD1的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增高,mRNA高表达的阳性率为88%,且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种类和临床分期相关:与结肠癌相比,SCD1在直肠癌中具有更高的表达量,且随着临床分期加重,SCD1的表达随之升高;不同浓度延龄草苷一方面量效依赖地降低SW620和HCT116细胞的活力、抑制细胞集落形成,增加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另一方面通过氢键和共轭键与SCD1结合降低其mRNA和蛋白表达,该结合能高达−7.7 kcal/mol。结论:SCD1是与结直肠癌种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的蛋白;延龄草苷降低结直肠癌细胞活力、抑制增殖的机制可能是与SCD1结合降低其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苷 结直肠癌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SCD1活性对调节脂肪酸代谢途径和抑制宫颈癌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作用
10
作者 于军琴 卢丹 +2 位作者 范兰玲 杨永国 田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 探究抑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SCD1)活性对宫颈癌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并检测其中脂肪酸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48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4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和实时定量... 目的 探究抑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SCD1)活性对宫颈癌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并检测其中脂肪酸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48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4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中SCD1表达的差异;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EdU染色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采用体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脂肪酸代谢基因SREBP1、ACLY、ACC和FAS的表达量;采用尼罗红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含量。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SCD1阳性表达率和SCD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 <0.05)。不同浓度的MF-438处理HeLa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和EdU阳性细胞率下降,划痕闭合率、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减少,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增加,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减弱,SREBP1、ACLY、ACC、FAS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调,脂滴含量减少,并呈浓度依赖性(均P <0.05)。结论 SCD1在宫颈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抑制SCD1活性能够明显降低HeLa细胞的脂质代谢水平,并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ELA细胞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脂肪酸代谢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莉 杨钦河 +4 位作者 张玉佩 徐拥建 刘益臻 杨雪松 金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5-892,共8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Kupffer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各药物干预组灌饲相应的疏肝健脾方药,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Kupffer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各药物干预组灌饲相应的疏肝健脾方药,8周后检测血液常规生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采用离体循环灌注Ⅳ型胶原酶法提取肝脏Kupffer细胞,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Kupffer细胞SREBP-1c、硬脂酰辅酶A去饱合酶-1(SC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蓄积;血脂及Kupffer细胞SREBP-1c、SC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各药物干预组Kupffer细胞SREBP-1c、SC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同时血脂及病理学改变也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疏肝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可能是通过抑制Kupffer细胞SREBP-1c/SCD-1信号通路激活,下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合成,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发挥抗NAFLD作用。可推测SREBP-1c、SCD-1 mRNA及蛋白可能是疏肝健脾方药抗NAFLD的有效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KUPFFER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黄牛SREBP1和SCD1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与肌间脂肪含量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世杰 李香子 +4 位作者 高青山 周宁 李庚灿 尹云厚 严昌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2,共6页
文章旨在研究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factor 1,SREBP1)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 Co A desaturease 1,SCD1)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IMF含量的相关性以及这两个基因... 文章旨在研究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factor 1,SREBP1)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 Co A desaturease 1,SCD1)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IMF含量的相关性以及这两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关联性。试验选取12月龄的延边黄牛公牛(去势)8头,利用微量微创活体采样枪(韩国忠北大学提供),分别在12月龄,16月龄,20月龄,采集肌肉组织(臀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SREBP1和SCD1基因在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肌肉组织中的m RNA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1延边黄牛SREBP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12、16、20月龄具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其中20月龄时SREBP1基因表达量相对最高;SCD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12、16、20月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20月龄时SCD1基因表达量相对最高。2肌肉组织中SREBP1基因的表达量在12~20月龄期间与IMF含量具有正向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0(P〈0.05);SCD1基因的表达量在12~20月龄期间与IMF含量具有正向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34(P〈0.05)。结果表明,SREBP1和SCD1基因在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SREBP1和SCD1基因的协同表达对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肌内脂肪的沉积有一定的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黄牛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肌内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代谢相关基因PPARγ2和SCD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蛋白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改改 刘红丽 +4 位作者 孙永健 彭战 李一鸣 席守民 沈国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组织有脂代谢异常,但脂代谢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不清楚.为了探讨脂代谢异常在肿瘤中的作用,本研究对4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癌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 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组织有脂代谢异常,但脂代谢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不清楚.为了探讨脂代谢异常在肿瘤中的作用,本研究对4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癌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并结合ishak评分和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和探讨PPARγ2,SCD1及VEGF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本研究发现在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2,SCD1及VEGF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率分别为40.00%、46.70%、75.50%.相关性分析发现SCD1和VEGF之间存在相关性(r=0.482,p≤0.001),但是PPARγ2和SCD1(r=0.221,p=0.164),以及PPARγ2与VEGF(r=0.219,p=0.169)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该研究提示脂代谢相关基因与血管生成相关,但不通过PPARγ2调控SCD1途径;脂代谢相关基因SCD1是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发展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硬脂辅酶a去饱和1(SC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SCD1基因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雷雷 贾启鹏 +4 位作者 李宗帅 杨洋 李海江 赵兴绪 张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0-38,共9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s)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基因,旨在为奶山羊敲入外源性基因奠定理论基础以及构建动物模型提供生物材料.【方法】根据“20N+NGG”原则在SCD1第4外显子和第6外显...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s)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基因,旨在为奶山羊敲入外源性基因奠定理论基础以及构建动物模型提供生物材料.【方法】根据“20N+NGG”原则在SCD1第4外显子和第6外显子分别设计6个靶向SCD1基因sgRNA(F1、F2、F3、S1、S2、S3),构建PX330-eGFP-sgRNA敲除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到GFFs中,PCR扩增阳性细胞SCD1外显子4和外显子6的核苷酸序列,连接到pEASY-Blunt载体上,测序评估不同sgRNA的敲除效率;分别在第4外显子和第6外显子选择敲除效率高的sgRNA共同转染GFFs,经流式分选获得敲除SCD1基因的GFFs.【结果】设计的6个sgRNA均能够连入PX330-eGFP载体中,单克隆菌测序试验表明sgRNA F2、sgRNA F3、sgRNA S1和sgRNA S2具有敲除作用,其敲除效率分别为41.67%、30.77%、6.67%和28.57%;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sgRNA-F2-S2与sgRNA-F3-S2转染组均能显著降低阳性细胞中SCD1的mRNA水平(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阳性细胞中均未表达SCD1蛋白.【结论】获得两株敲除SCD1基因的GFFs,为制备敲除SCD1基因奶山羊核供体提供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敲除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皮鱼PtScd1基因序列、功能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丽丽 张蓉 +1 位作者 王晓雯 朱华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0-828,共9页
将体长5~7 cm的虎皮鱼饲养在30 L的养殖缸中,每缸30尾。水温自27℃起,每24 h降温4℃,第4 d再降温2℃,即各试验组的水温分别为23、19、15、13℃,对照组水温保持27℃。每组3个平行。每组水温维持24 h后,每缸随机取3尾鱼,用间氨基苯甲酸乙... 将体长5~7 cm的虎皮鱼饲养在30 L的养殖缸中,每缸30尾。水温自27℃起,每24 h降温4℃,第4 d再降温2℃,即各试验组的水温分别为23、19、15、13℃,对照组水温保持27℃。每组3个平行。每组水温维持24 h后,每缸随机取3尾鱼,用间氨基苯甲酸乙脂甲磺酸盐溶液麻醉后,解剖脑、鳃、肝脏和肌肉组织,液氮速冻,-80℃超低温冰箱保存备用。利用CODEHOP软件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到一段虎皮鱼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PtScd1基因)保守序列,用RACE克隆和序列拼接获得PtScd1基因cDNA序列。试验结果显示,PtScd1基因cDNA序列全长1338 bp,ORFfinder预测开放阅读框长度981个核苷酸,编码326个氨基酸。根据保守结构域数据库预测PtSCD1蛋白氨基酸序列含有高度保守的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域,Swiss-Model同源建模发现蛋白质三维结构存在2个高度保守的锌离子结合位点(可能与双铁离子结合),2个配体结合位点,但是其序列保守性很差。PtSCD1蛋白可能在脂肪酸链delta9位置引入双链,催化生成单不饱和脂肪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到PtScd1转录本在虎皮鱼脑、鳃、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表达水平依次为肝脏>脑>肌肉>鳃;低温胁迫下虎皮鱼脑、鳃、肌肉和肝脏组织PtScd1转录本丰度上调,且在一定范围内脑组织PtScd1转录本相对表达水平与温度呈负相关趋势。试验结果表明,PtScd1基因在虎皮鱼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温度依赖性,预测PtScd1基因在虎皮鱼应对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温热带鱼 耐低温基因 硬脂辅酶a去饱和 蛋白质结构预测 组织特异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SCD1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凋亡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慧敏 杨勇 +2 位作者 魏英 王靳琎 陈琴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3-518,共6页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研究SCD1基因沉默对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包裹siRNA的方法沉默SCD1基因,RT-PCR检测SCD1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SCD1蛋白表达量;MTT法检...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研究SCD1基因沉默对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包裹siRNA的方法沉默SCD1基因,RT-PCR检测SCD1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SCD1蛋白表达量;MTT法检测转染MCF-7细胞增殖活性改变;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MCF-7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MCF-7细胞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生成水平。结果:SCD1-siRNA转染MCF-7细胞后,可显著抑制SCD1 mRNA和蛋白表达;MTT实验显示,转染SCD1-siRNA后MCF-7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减弱;Annexin V-FITC/PI染色显示,沉默SCD1基因能显著增加MCF-7细胞凋亡;SCD1-siRNA转染后MCF-7细胞内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降低,与NC-siRN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siRNA干扰技术沉默SCD1基因可明显降低MCF-7细胞脂质代谢水平,抑制其增殖并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MCF-7细胞 脂质代谢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猪和梅山猪脂肪中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凯 顾以韧 +4 位作者 刘艾晶 蒋岸岸 帅素容 李明洲 李学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了揭示瘦肉型的长白猪和脂肪型的梅山猪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了两猪种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苹果酸酶(ME1)和解耦联蛋白3(UCP3)基因的表达量在30、60、90、120和150 d的变化... 为了揭示瘦肉型的长白猪和脂肪型的梅山猪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了两猪种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苹果酸酶(ME1)和解耦联蛋白3(UCP3)基因的表达量在30、60、90、120和150 d的变化。结果表明,两品种SCD的表达模式除90~120 d相反外,其他各日龄之间基本相同;ME1在30~120 d基本相同,而120~150 d呈现出相反的模式;UCP3除120~150 d相同外,其他各日龄之间呈现相反的模式。以上结果初步揭示了两猪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SCD、ME1和UCP3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和品种差异,为深入研究脂肪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部皮下脂肪 荧光实时定量PCR 硬脂辅酶a去饱和(SCD)基因 苹果酸(ME1)基因 解耦联蛋白3(UCP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绞芪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SCD-1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徐晶莹 顾慧华 刘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13-1915,I0013,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SC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高糖饮食喂养SD大鼠12周建立NASH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测定大鼠血清ALT、AST、FF...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SC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高糖饮食喂养SD大鼠12周建立NASH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测定大鼠血清ALT、AST、FFA含量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SCD-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LT、AST、FFA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HOL、T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肝组织NAS计分明显升高,SCD-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的NAS计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FF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肝组织中CHOL和TG含量也明显下降,肝组织中SCD-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脂肪酸代谢酶的紊乱;复方绞芪方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酶的活性,增加SCD-1的表达,减少脂质在肝脏聚集及相关的肝功能损害,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绞芪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免疫组化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小鼠中脑神经元多巴胺D2受体使其生脂基因表达上凋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家琦 陈晓莉 +2 位作者 林家骥 朱俊玲 李柱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研究小鼠中脑神经细胞多巴胺D2受体(DRD2)对神经元生脂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针对DRD2短发夹RNA(shRNA)的慢病毒载体,特异性下调小鼠原代中脑神经元的DRD2表达;神经元分为阴性病毒对照组和DRD2-shRNA病毒感染组,进行高通量转录... 目的研究小鼠中脑神经细胞多巴胺D2受体(DRD2)对神经元生脂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针对DRD2短发夹RNA(shRNA)的慢病毒载体,特异性下调小鼠原代中脑神经元的DRD2表达;神经元分为阴性病毒对照组和DRD2-shRNA病毒感染组,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差异基因并以共表达网络筛选核心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验证该差异基因表达并检测神经元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成功培养小鼠中脑神经元并下调DRD2;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发现中脑神经细胞DRD2下调对多个生脂基因有调节作用,主要包括δ(14)-固醇还原酶、乙酰辅酶A合成酶、胰岛素诱导基因1蛋白、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等,其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上调最显著(上调4倍),并经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得到验证。同时脂肪酸含量检测发现与SCD1关系密切的游离脂肪酸在DRD2下调组显著增加。结论下调小鼠中脑神经元DRD2可以显著上调SCD1的表达,SCD1上调可以加速饱和脂肪酸向单不饱和脂肪酸转化,防止脂毒性对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D2受体 高通量测序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中脑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SCD1对被动吸烟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20
作者 严梦楠 张鸽 +3 位作者 周建 彭文珺 常美佳 李华茵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对被动吸烟小鼠肺部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SCD1抑制剂(CAY)组、吸烟(Smoke)组及吸烟加抑制剂(Smoke+CAY)组,每组11~14只,记录各组小鼠... 目的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对被动吸烟小鼠肺部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SCD1抑制剂(CAY)组、吸烟(Smoke)组及吸烟加抑制剂(Smoke+CAY)组,每组11~14只,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及肝脏系数。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ON组与Smoke组内SCD1表达水平。肺组织HE病理染色、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蛋白浓度测定及细胞计数比较肺部炎症损伤水平。ELISA检测BALF中TNF-α、IL-6、IL-1β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中IL-4、IL-10、IL-13水平。结果被动吸烟小鼠肺内SCD1水平升高。给予SCD1抑制剂后,小鼠体重减轻、肝脏系数降低。Smoke+CAY组小鼠较其他组肺部炎症改变明显,BALF中蛋白浓度、细胞计数、TNF-α、IL-6、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各组血浆中IL-4、IL-10、IL-13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吸烟后小鼠肺内SCD1水平升高,且抑制SCD1会加重被动吸烟小鼠肺部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辅酶a去饱和1(SCD1) 吸烟 炎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