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日粮添加豆油抑制乳腺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mRNA表达水平 被引量:10
1
作者 卜登攀 王加启 +3 位作者 刘仕军 刘晓云 谷俊 张瑞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7期3-5,共3页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是奶牛乳腺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的关键酶。奶牛日粮饲喂35 d豆油后,与不添加豆油的对照组相比,抑制了奶牛乳腺组织SCD基因mRNA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亚油酸对乳腺SCD酶基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豆油 硬脂辅酶a去饱和(scd)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PCR(RT—PCR)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芪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代谢及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尚红霞 孙蔚明 +2 位作者 程卫东 段永强 孙晓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代谢及调控基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NAFLD的干预效应。方法受试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阳...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代谢及调控基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NAFLD的干预效应。方法受试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红芪多糖组,药物干预8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采用半定量PCR检测肝脏SCD-1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和LDL-c、TC、TG升高(P<0.05,P<0.01),HDL-c降低(P<0.01);SCD-1基因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芪多糖组血清ALT、AST降低(P<0.01),LDL-c、TC、TG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肝组织SCD-1基因表达升高(P<0.01)。结论红芪多糖具有调节NAFLD大鼠脂代谢紊乱和促进调控基因SCD-1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代谢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马粪海胆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丁君 孙巍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9-494,共6页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SCD)基因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SCD)基因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基因,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这两个基因在海胆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CD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 934bp(Genbank登录号为HM208174),开放阅读框819 bp,编码273个氨基酸残基,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为分泌性蛋白;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SCD基因在虾夷马粪海胆八腕期表达量最高,在2细胞时期表达量最低。PTP1B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 249 bp(Genbank登录号为HM208173),开放阅读框657 bp,编码219个氨基酸残基,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为分泌性蛋白;PTP1B基因在海胆2细胞时期表达量最高,在八腕期表达量最低。本研究为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海胆脂代谢过程中的基因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马粪海胆 硬脂辅酶a去饱和 蛋白酪氨酸磷酸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圆圆 李新淼 +6 位作者 HESHUOTE Mailisi 白玉廷 包音都古荣·金花 呼格吉勒图 侯荣伦 薛强 敖日格勒 《肉类研究》 2022年第2期9-14,共6页
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集38头平均体质量(698±34)kg、48月龄草原安格斯牛血液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集38头平均体质量(698±34)kg、48月龄草原安格斯牛血液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SCD1基因表达量,一代测序技术检测SCD1基因在C878T位点的突变对实验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分析SCD1基因表达与脂肪酸组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液样品中共测得36种主要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以棕榈酸(C_(16:0))和硬脂酸(C_(18:0))为主,含量分别达22.53%和26.95%,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中油酸(C_(18:1 n-9c))含量最高(15.09%);由SCD1基因表达与脂肪酸组成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SCD1基因表达对肉豆蔻酸(C_(14:0))、肉豆蔻油酸(C_(14:1))、C_(16:0)、棕榈油酸(C_(16:1))、C_(18:0)、C_(18:1 n-9c)、亚油酸(C_(18:2 n-6c))、MUFA和MUFA/SFA以及C_(14)指数、C_(18)指数、脂肪酸总不饱和指数和伸长指数均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D1基因表达量与C_(16:0)、C_(16:1)、C_(18:0)、C_(18:1 n-9c)和MUFA含量均呈正相关;SCD1基因在878位点处出现了C/T突变,有CC、TT和CT 3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与脂肪酸组成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草原安格斯牛血液中的SCD1基因表达对其脂肪酸组成具有调控作用,可作为遗传标记参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安格斯牛 血液脂肪酸组成 硬脂辅酶a去饱和1基因表达量 相关性 硬脂辅酶a去饱和1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对小鼠睾丸组织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左甜甜 刘欢 +3 位作者 王令 路宏朝 王珊珊 张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67,共7页
为探究小鼠睾丸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对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基因表达的影响,首先对6月龄、12月龄野生型和VDR敲除型小鼠睾丸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VDR敲除后SCD-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并通过RT-qPCR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 为探究小鼠睾丸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对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基因表达的影响,首先对6月龄、12月龄野生型和VDR敲除型小鼠睾丸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VDR敲除后SCD-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并通过RT-qPCR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验证。随后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GFP-VDR,在293T细胞中检测VDR的定位。接着将pEGFP-VDR和pCDNA3.1-VDR重组质粒以及VDR特异性siRNA分别转染至睾丸间质细胞TM3,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和干扰VDR表达对SCD-1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VDR敲除后,睾丸组织中SCD-1的表达量在6月龄和12月龄小鼠中均极显著下降;EGFP的核内分布因核转录因子VDR介导的作用明显多于细胞质;TM3细胞中过表达VDR对SCD-1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干扰VDR后,SCD-1转录水平显著下降,但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据此认为,正常水平的VDR对于SCD-1基因表达和功能维持是必要的,VDR缺失会严重影响SCD-1的功能,研究结果为VDR调控SCD-1基因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为VDR与脂代谢及雄性生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睾丸间质细胞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敲减鹅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的慢病毒质粒构建
6
作者 袁鑫 李亮 +2 位作者 何桦 胡深强 王继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9-538,共10页
为进一步探究鹅卵泡颗粒细胞内源性脂肪酸合成代谢机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靶向鹅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SCD)基因的慢病毒敲减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首先设计鹅SCD基因的单链指导RNA(single-guide ... 为进一步探究鹅卵泡颗粒细胞内源性脂肪酸合成代谢机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靶向鹅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SCD)基因的慢病毒敲减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首先设计鹅SCD基因的单链指导RNA(single-guide RNA,sgRNA)序列,其次体外合成并验证裂解效率,最后利用psPAX2和pMD2.G包装质粒制备psgRNA-mCherry-T2A-Puro和pLenti-Cas9-T2A-EGFP慢病毒质粒。结果表明,慢病毒质粒被成功构建,且其感染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后筛选出能同时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强双阳性细胞群。这为后续感染鹅原代颗粒细胞并敲减其SCD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辅酶a去饱和基因 CRISPR-Cas9技术 基因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改变乳中脂肪酸的组成
7
作者 W. A. Reh 于玲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3期18-18,共1页
硬脂酰辅酶 A脱氢酶可使特定的中长链脂肪酸去饱和。用鼠源硬脂酰辅酶 A脱氢酶的启动子与牛的 β-乳球蛋白 c DNA构建载体 ,通过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使其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对这 4头转基因母羊第 1个泌乳期的 7、1 4和 30 d乳中... 硬脂酰辅酶 A脱氢酶可使特定的中长链脂肪酸去饱和。用鼠源硬脂酰辅酶 A脱氢酶的启动子与牛的 β-乳球蛋白 c DNA构建载体 ,通过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使其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对这 4头转基因母羊第 1个泌乳期的 7、1 4和 30 d乳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其中 2头母羊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 ,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发生改变 ,饱和度下降 ,并且在泌乳第 7d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 ,持续到泌乳的第 30 d。其中 1头母羊瘤胃中由硬脂酰辅酶 A脱氢酶作用产生的 C1 8∶ 1 - trans- 1 1与共轭亚油酸 C1 8∶ 2 -cis- 9,trans- 1 1的比例增加。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增加 ,有益于人的心血管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辅酶a脱氢 基因 乳脂 共轭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SCD1基因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雷雷 贾启鹏 +4 位作者 李宗帅 杨洋 李海江 赵兴绪 张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0-38,共9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s)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基因,旨在为奶山羊敲入外源性基因奠定理论基础以及构建动物模型提供生物材料.【方法】根据“20N+NGG”原则在SCD1第4外显子和第6外显...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s)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基因,旨在为奶山羊敲入外源性基因奠定理论基础以及构建动物模型提供生物材料.【方法】根据“20N+NGG”原则在SCD1第4外显子和第6外显子分别设计6个靶向SCD1基因sgRNA(F1、F2、F3、S1、S2、S3),构建PX330-eGFP-sgRNA敲除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到GFFs中,PCR扩增阳性细胞SCD1外显子4和外显子6的核苷酸序列,连接到pEASY-Blunt载体上,测序评估不同sgRNA的敲除效率;分别在第4外显子和第6外显子选择敲除效率高的sgRNA共同转染GFFs,经流式分选获得敲除SCD1基因的GFFs.【结果】设计的6个sgRNA均能够连入PX330-eGFP载体中,单克隆菌测序试验表明sgRNA F2、sgRNA F3、sgRNA S1和sgRNA S2具有敲除作用,其敲除效率分别为41.67%、30.77%、6.67%和28.57%;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sgRNA-F2-S2与sgRNA-F3-S2转染组均能显著降低阳性细胞中SCD1的mRNA水平(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阳性细胞中均未表达SCD1蛋白.【结论】获得两株敲除SCD1基因的GFFs,为制备敲除SCD1基因奶山羊核供体提供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敲除 硬脂辅酶a去饱和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猪SCD基因在肝脏、背脂、背最长肌中表达差异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盼 赵雨农 +6 位作者 段梦琪 吴绿草 张健 郭新颖 边巴琼达 祁雨田 商鹏 《高原农业》 2019年第5期528-532,538,共6页
本试验旨在揭示脂肪型藏猪和滇南小耳猪与瘦肉型大约克猪SCD基因的表达差异,试验分别选取6月龄藏猪、滇南小耳猪和大约克猪各6头,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检测了SCD基因在背脂、背最长肌和肝脏中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SCD基因在... 本试验旨在揭示脂肪型藏猪和滇南小耳猪与瘦肉型大约克猪SCD基因的表达差异,试验分别选取6月龄藏猪、滇南小耳猪和大约克猪各6头,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检测了SCD基因在背脂、背最长肌和肝脏中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SCD基因在背脂、背最长肌和肝脏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背脂中最高,肝脏次之,背最长肌最低。在背脂中,藏猪和滇南小耳猪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1);在背最长肌和肝脏中,藏猪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滇南小耳猪和大约克猪(P<0.01),表达水平基本趋于一致。结果表明,SCD基因在脂肪型和瘦肉型猪种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本试验为进一步开展SCD基因对猪脂肪沉积和肉质性能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辅酶a去饱和(scd) 基因表达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猪和梅山猪脂肪中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凯 顾以韧 +4 位作者 刘艾晶 蒋岸岸 帅素容 李明洲 李学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了揭示瘦肉型的长白猪和脂肪型的梅山猪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了两猪种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苹果酸酶(ME1)和解耦联蛋白3(UCP3)基因的表达量在30、60、90、120和150 d的变化... 为了揭示瘦肉型的长白猪和脂肪型的梅山猪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了两猪种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苹果酸酶(ME1)和解耦联蛋白3(UCP3)基因的表达量在30、60、90、120和150 d的变化。结果表明,两品种SCD的表达模式除90~120 d相反外,其他各日龄之间基本相同;ME1在30~120 d基本相同,而120~150 d呈现出相反的模式;UCP3除120~150 d相同外,其他各日龄之间呈现相反的模式。以上结果初步揭示了两猪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SCD、ME1和UCP3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和品种差异,为深入研究脂肪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部皮下脂肪 荧光实时定量PCR 硬脂辅酶a去饱和(scd)基因 苹果酸(ME1)基因 解耦联蛋白3(UCP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荷斯坦弗里斯兰奶牛的共轭亚油酸、选择的乳脂肪酸和乳脂肪酸不饱和度的遗传参数
11
作者 M. Mele 兰欣怡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0,共1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意大利荷斯坦弗里斯兰奶牛群的共轭亚油酸、其它选择的乳脂肪酸及其不饱和度的遗传参数。此外,还要考虑牛乳中脂肪酸、乳脂及乳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34个商业牛群中54个半同胞家族的990头奶牛...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意大利荷斯坦弗里斯兰奶牛群的共轭亚油酸、其它选择的乳脂肪酸及其不饱和度的遗传参数。此外,还要考虑牛乳中脂肪酸、乳脂及乳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34个商业牛群中54个半同胞家族的990头奶牛中随机抽取样品。对每个样品进行乳脂、乳蛋白质及单种脂肪酸的百分率分析(像计算总脂肪重量的比例一样计算单种脂肪酸重量)。不饱和脂肪酸的遗传可能性适中,从C16:1的0.14到C14:1的0.19。每种不饱和脂肪酸的遗传可能性都要小于10%。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共轭亚油酸/tran~1118:1比例的指数的遗传可能性分别为0.15、0.14和0.15。遗传可能性价值标准差的范围为0.02~0.06。C16:0与C18:0,C14:0与C18:0之间均呈很高的负遗传相关。去饱和度指数与C14;0及C16:0之间也呈很高的负遗传相关(分别为-0.70和-0.72),然而与C18:0之间的遗传相关则接近于0(0.03)。C16:0与脂肪百分率之间的遗传相关呈正值(0.74),意味着脂肪百分率的选择会导致与C16:0相关性的增加,然而,trans—11 C18:1与cis-9及trans-11C18:2含量之间的遗传相关随着脂肪百分率的增加而下降(分别为-0.69和-0.55)。脂肪百分率与14:1/14及16:1/16比例之间的遗传相关为正值,而与18:1/18及共轭亚油酸/trans-11 18:1比例之间的遗传相关为负值。这些结果说明通过基因选择有可能改变牛乳中的脂肪酸组成,这将满足消费者对牛乳及乳制品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肪酸 共轭亚油酸 硬脂辅酶a去饱和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