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浪地球》系列中“中国式硬科幻”数字美学构建研究
1
作者 程跃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7-101,共5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电影工业美学体系建设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为科幻电影的创新提供诸多可能。作为国产科幻电影代表性作品,《流浪地球》系列影片中尝试了多线程制片模式与预拍摄等新技术。在保证影片制作效率的同时,通过场景奇观建构...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电影工业美学体系建设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为科幻电影的创新提供诸多可能。作为国产科幻电影代表性作品,《流浪地球》系列影片中尝试了多线程制片模式与预拍摄等新技术。在保证影片制作效率的同时,通过场景奇观建构、AI合成与声音修复等技术确保影片在音乐音效以及人物台词方面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其次大数据技术使得影片的世界观传达、人物形象刻画等叙事影像化创作更便利。导演在保证观众视听体验的同时也强化了影片的数字美学风格,《流浪地球2》体现出一种“中国式硬科幻”的特征,这成为国产科幻电影技术美学讨论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地球2》 中国式硬科幻 电影工业 数字技术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科幻”:内涵的游移与认同的犹疑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舒劼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59,共7页
“硬科幻”是科幻小说中常见而重要的概念,它关涉到对科幻小说文类核心特征的理解和表述,也是科幻小说接受过程中受众群体区分和凝聚的重要依据。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原是美国科幻作家为重新确立坎贝尔式黄金年代风格的地位... “硬科幻”是科幻小说中常见而重要的概念,它关涉到对科幻小说文类核心特征的理解和表述,也是科幻小说接受过程中受众群体区分和凝聚的重要依据。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原是美国科幻作家为重新确立坎贝尔式黄金年代风格的地位所重新提倡的创作主张”,阿西莫夫曾给出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解释:“硬科幻”“指的是那些科学的细节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故事,并且作者对于这些细节能够准确把握,同时不辞辛劳地把它们解释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创作主张 阿西莫夫 硬科幻 坎贝尔 受众群体 核心特征 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故事·硬科幻·元年——《流浪地球》热潮中的三大迷思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5-40,共6页
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无疑是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一部商业电影。在商业传播的层面上,《流浪地球》以“黑马”的姿态实现了票房逆袭,成功问鼎春节档的票房冠军。而在引爆票房的同时,这部电影还引爆... 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无疑是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一部商业电影。在商业传播的层面上,《流浪地球》以“黑马”的姿态实现了票房逆袭,成功问鼎春节档的票房冠军。而在引爆票房的同时,这部电影还引爆了巨大的舆论争议,它不仅在各种评分网站、公共平台上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公众评价,甚至还在新年正月造成了许多人朋友圈的(又一次)撕裂。毫不夸张地说,《流浪地球》称得上是这个春天华语世界最具话题热度与争议烈度的流行文化现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市场 科幻电影 硬科幻 公众评价 公共平台 商业电影 春节档 商业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幻类型电影“软”“硬”边界思辨
4
作者 秦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38,共7页
21世纪中国电影进入了以商业类型电影主导的历史阶段,与商业类型电影的创作实践并行,商业类型电影的理论建构与现象学阐释同样充满挑战。自21世纪以来,20余年的商业(大片)生产和创作实践所建构起来的中国商业类型电影格局中,科幻电影是... 21世纪中国电影进入了以商业类型电影主导的历史阶段,与商业类型电影的创作实践并行,商业类型电影的理论建构与现象学阐释同样充满挑战。自21世纪以来,20余年的商业(大片)生产和创作实践所建构起来的中国商业类型电影格局中,科幻电影是近年来才显现出构建生机的新类型,而以“软科幻”与“硬科幻”两分的方式区分与衡量中国科幻电影亚类型(文本与现象)是未经深入讨论和学理探究的形态学范式指认。就此而观,对“软”与“硬”的史学、类型学与美学的深入辨析就显得急需与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科幻 科幻 类型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国产科幻电影叙事风格的突破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姝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33,共3页
从热映的《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开始,国产硬科幻电影首次不约而同地登上中国电影的舞台,不仅填补了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空白,并且在这个划时代的现象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科幻类型的外表下,这些作品都有着非常自觉而明确的人文追... 从热映的《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开始,国产硬科幻电影首次不约而同地登上中国电影的舞台,不仅填补了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空白,并且在这个划时代的现象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科幻类型的外表下,这些作品都有着非常自觉而明确的人文追求,相应地在电影叙事风格上形成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本文将以这两部电影为例,梳理当下国产科幻电影在双重叙事、超强现实主义追求及独特的民族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科幻电影 硬科幻电影 双重叙事 民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流浪地球》看中国科幻的后人类想象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4-106,共3页
随着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发展,"后人类"这一西方学术边缘词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近期上映的华语电影《流浪地球》,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代表了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该影片以现有的天体物理学知识,不仅对未... 随着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发展,"后人类"这一西方学术边缘词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近期上映的华语电影《流浪地球》,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代表了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该影片以现有的天体物理学知识,不仅对未来世界中后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进行了合理的科学假想,还运用东方文化与思维模式,对后人类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情感进行了设想,为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中国范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地球》 硬科幻电影 后人类想象 基础科学 东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