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毛地笋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彭涛 王微 +1 位作者 张前军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2-784,806,共4页
采用各种色谱对硬毛地笋(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硬毛地笋全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β-胡萝卜素(1),7,3',4'-三羟基黄酮(2),β-谷甾醇... 采用各种色谱对硬毛地笋(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硬毛地笋全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β-胡萝卜素(1),7,3',4'-三羟基黄酮(2),β-谷甾醇(3),3',4',5-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4),α-香树脂醇(5),β-香树脂醇(6),24-羟基-乌苏-12-烯-28-酸(7),β-胡萝卜苷(8),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6α-醇-3β-O-葡萄糖苷(9)。化合物4,7和9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硬毛地笋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毛地笋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毛地笋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涛 王金梅 +1 位作者 张前军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2-344,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硬毛地笋地上部分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首次从硬毛地笋地上部分中鉴定出了2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68%。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石竹烯(30.87%)、(–)-α-人参烯(11.56%)、佛术烯(9.38%)、Z,Z,Z...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硬毛地笋地上部分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首次从硬毛地笋地上部分中鉴定出了2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68%。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石竹烯(30.87%)、(–)-α-人参烯(11.56%)、佛术烯(9.38%)、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9.10%)、2-异丙基甲苯(5.65%)、大牛儿烯D(4.34%)、D-柠檬烯(3.95%)和γ-瑟林烯(3.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毛地笋 挥发油 HS-SPM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山区硬毛地笋(生地)人工栽培技术
3
作者 朱建军 郑华 +2 位作者 刘利华 钟伟荣 赵文法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浙江 硬毛地笋 人工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毛地笋酚类化合物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琦 高春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4-59,共6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硬毛地笋中提取游离酚(freephenolics,FP)和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insoluble cell wall bound phenolics,ICP),采用福林-酚法测定酚含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硬毛地笋酚类化合物的组成进行分析。通过体外DN...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硬毛地笋中提取游离酚(freephenolics,FP)和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insoluble cell wall bound phenolics,ICP),采用福林-酚法测定酚含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硬毛地笋酚类化合物的组成进行分析。通过体外DNA损伤模型考察硬毛地笋酚类化合物提取物对过氧自由基(ROO·)介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对提取物酚含量与其保护DNA损伤作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硬毛地笋酚类化合物对ROO·介导的DNA损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FP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强于ICP;2016年12月15日和2017年1月14日采收的硬毛地笋ICP含量与其保护DNA损伤的作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毛地笋 酚类化合物 过氧自由基 DNA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