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囊袋内软壳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9
1
作者 韩卫 陈彬川 李佳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9-243,共5页
背景硬核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手术易导致角膜水肿和后囊膜破裂,研究证实软壳技术在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术中能有效减轻角膜水肿,但仍存在后囊膜破裂的风险。术中将软壳技术应用于囊袋内对晶状体后囊膜是否同样可以起保护作用,目前少有... 背景硬核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手术易导致角膜水肿和后囊膜破裂,研究证实软壳技术在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术中能有效减轻角膜水肿,但仍存在后囊膜破裂的风险。术中将软壳技术应用于囊袋内对晶状体后囊膜是否同样可以起保护作用,目前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囊袋内软壳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按Emery核硬度分级为Ⅳ~V级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60例168眼。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将患眼分为囊袋内软壳技术组78例80眼和常规软壳技术组82例88眼,前者术中应用囊袋内软壳技术实施3.0mm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者术中应用常规软壳技术,2个组基线特征匹配。记录2个组术中超声乳化累计释放能量(CDE)及手术时间,观察后囊膜是否完整。分别于术后1d、1周和1个月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2个组术眼术后角膜水肿和前房炎症反应,采用TOPCON角膜内皮镜测定术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测定术眼BCVA及眼压变化。结果囊袋内软壳技术组术眼CDE和手术时间分别为(20.13±8.34)%和(14.28±2.17)min,常规软壳技术组分别为(19.67±5.24)%和(15.36±3.49)min,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6,P=0.376;扭0.403,P=0.518)。术中后囊膜破裂者囊袋内软壳技术组1眼,常规软壳技术组7眼。囊袋内软壳技术组术眼术后1d、1周和1个月BCVA≥0.5者分别占78%、83%和92%,常规软壳技术组分别为56%、71%和89%,囊袋内软壳技术组在术后1d和1周BCVA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30,P=0.027;x2=4.361,P=0.032)。囊袋内软壳技术组和常规软壳技术组术眼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6.97%和7.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个组间在术前和术后1周眼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囊袋内软壳技术组术后1d的眼压值为(20.16±4.23)mmHg(1mmHg=0.133kPa),明显高于常规软壳技术组的(17.38±5.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P=0.037)。结论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囊袋内软壳技术的术眼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常规软壳技术低,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硬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 囊袋内软壳技术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拦截劈裂法结合手法挽核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姜晓丹 童华 +1 位作者 刘琳 张凯帆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技巧和效果。方法对Ⅳ级和Ⅴ级硬核白内障患者29例29眼施行超声乳化拦截劈裂法结合手法挽核手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等,并进行分析。结果超声乳化时间为0.3~0.8min,平均...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技巧和效果。方法对Ⅳ级和Ⅴ级硬核白内障患者29例29眼施行超声乳化拦截劈裂法结合手法挽核手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等,并进行分析。结果超声乳化时间为0.3~0.8min,平均0.5min。切口无热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8眼顺利一期囊袋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1眼为晶状体半脱位,改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1.0者14眼。≥0.5者25眼。〈0.5者4眼。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1.0者21眼,〈0.5者4眼,其中2眼为老年性黄斑变性,1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眼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术中后囊破裂2眼,角膜内皮水肿4眼,后发性白内障2眼。结论超声乳化拦截劈裂法联合手法挽核技术可以减少超声乳化时间,降低超声能量,具有损伤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和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是硬核白内障可供选择的较好的手术方式。[眼科新进展2007;27(3):218-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截劈裂法 手法挽核 硬核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出51眼手术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宏科 张洪勋 +2 位作者 刘毅 阎运涛 薛金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 眼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压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卢建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80-381,共2页
目的观察高负压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高负压下劈核技术对51例65眼硬核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手术。结果术后1 d矫正视力≥0.3者56眼(86%),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3者61眼(94%),后囊膜破裂3例。结论高负压劈核技术对硬... 目的观察高负压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高负压下劈核技术对51例65眼硬核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手术。结果术后1 d矫正视力≥0.3者56眼(86%),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3者61眼(94%),后囊膜破裂3例。结论高负压劈核技术对硬核白内障具有安全高效的复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劈核技术—双刀平面劈核法 被引量:30
5
作者 卜继普 邹玉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寻找一种合理的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劈核方法 ,应用于临床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自己设计两把劈核刀 ,用于临床上劈开 III级以上硬核白内障 ,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劈核刀的设计。结果 对 2 5 6例 2 5 6眼 III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进行劈开... 目的 寻找一种合理的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劈核方法 ,应用于临床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自己设计两把劈核刀 ,用于临床上劈开 III级以上硬核白内障 ,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劈核刀的设计。结果 对 2 5 6例 2 5 6眼 III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进行劈开和观察 ,一次性劈开率为 10 0 % .其中 2 4 6眼的晶状体核经 4 .5 mm长切口安全娩出 ,另 10眼用双刀将核劈成 4片后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第 1天 12 %的患者在裂隙灯下可见局限于切口附近的角膜基质水肿 ,2 5 %的患者见局限性角膜后弹力层皱褶 ,术后 3~ 7d角膜水肿均消失。术后第 1天、第 7天视力在 0 .5以上者分别为 189眼 (73.8% )和2 4 2眼 (94 .9% )。术后角膜散光度为 0 .84 D± 0 .75 D。结论 双刀平面劈核法具有设计合理 ,切口小 ,损伤轻 ,不受核硬度限制 ,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的优点。不仅适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也可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 ,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理想的劈核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劈核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仁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0,53,共3页
目的观察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观察2组共299例312眼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分别应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切口组,161眼)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 目的观察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观察2组共299例312眼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分别应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切口组,161眼)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乳组,151眼),分别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散光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小切口组平均(691±89)s,超乳组平均(663±97)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视力≥0.5者小切口组为142眼,超乳组112眼,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视力≥0.5者小切口组150眼,超乳组140眼,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05)。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第1天小切口组(10.03±2.87)%,超乳组(18.31±3.34)%;术后1个月小切口组(8.51±2.62)%,超乳组(16.11±3.76)%;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散光(>1.0DC):小切口组25.47%,超乳组17.22%;角膜水肿:小切口组9.32%,超乳组17.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虹膜脱出、后囊膜破裂、切口渗漏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值得基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出 超声乳化 硬核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级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两种能量模式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志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在同级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不同能量模式进行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晶状体核硬度为Ⅲ级(Emergy分级标准)的白内障患者79例(79眼),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爆破能量释放模式(爆破组41例)及连续能量释放模式(连续... 目的观察比较在同级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不同能量模式进行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晶状体核硬度为Ⅲ级(Emergy分级标准)的白内障患者79例(79眼),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爆破能量释放模式(爆破组41例)及连续能量释放模式(连续组38例),行颞侧或颞上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记录2组患者术中使用的实际超声能量(数值以与超声最大能量的比值表示)、有效超声时间和累积能量复合参数,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角膜水肿情况。结果爆破组及连续组术中使用的实际超声能量分别为(16.16±1.63)%、(30.53±1.11)%,有效超声时间分别为(26.21±3.76)s、(53.93±9.16)s,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能量复合参数分别为5.25±1.03和15.49±4.13,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各有1例后囊膜破裂,均行睫状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1d,爆破组的裸眼视力0.2~0.5者21眼,≥0.6者20眼;连续组0.2~0.5者30眼,≥0.6者8眼;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爆破组的裸眼视力0.2~0.5者6眼,≥0.6者35眼;连续组0.2~0.5者6眼,≥0.6者32眼;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爆破模式能缩短有效超声时间和降低总体超声能量,进而减轻眼组织损伤,提高手术效率,临床效果优于连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能量模式 超声乳化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控制液流系统应用于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谢晶 徐江宁 +3 位作者 刘美芳 李嘉文 李付亮 刘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389-1395,共7页
目的对比主动控制液流系统和重力控制液流系统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效率以及术后早期角膜水肿程度、中央角膜厚度变化、视力恢复的差异。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眼科,且晶状体核硬度按照LOCSⅡ分级系统均属N... 目的对比主动控制液流系统和重力控制液流系统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效率以及术后早期角膜水肿程度、中央角膜厚度变化、视力恢复的差异。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眼科,且晶状体核硬度按照LOCSⅡ分级系统均属NⅣ级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主动控制液流系统组(主控组)及重力控制液流系统组(重力组)。主控组:术中应用主动控制液流系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30例(30眼);重力组:术中应用重力控制液流系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30例(30眼)。记录每例患者术中所用累计释放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 CDE)、总超声乳化时间(ultrasound total time, UTT)、扭动能量振幅(torsional amplitude, TA)、扭动超声使用时间(torsion use time, TUT)、抽吸时间(aspiration time, AT)、液流使用量(fluid use, FU)。术后评价指标包括术后第1天裸眼远视力、中央角膜水肿程度及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控组的CDE、UTT、TUT、AT、FU均显著少于重力组(P<0.05),而两组之间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两组病例C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控组裸眼远视力显著优于重力组(P=0.005)。术后1 d主控组CCT增加幅度显著低于重力组(P=0.006),主控组中央角膜水肿程度显著低于重力组(P<0.001),主控组中重度中央角膜水肿患者比例显著低于重力组(P<0.001)。结论主动控制液流系统相对于传统重力系统对硬核白内障患者具有更高的超声乳化手术效率,患者术后早期角膜水肿程度更轻,角膜厚度变化更小,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液流系统 重力控制液流系统 硬核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吴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1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高龄Ⅳ级以上硬核老年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术并植入折叠式或硬性人工晶状体。结果78例(78眼)患者Ⅳ-Ⅴ级硬核超声乳化时间为0.3~0.8 min,平均0.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高龄Ⅳ级以上硬核老年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术并植入折叠式或硬性人工晶状体。结果78例(78眼)患者Ⅳ-Ⅴ级硬核超声乳化时间为0.3~0.8 min,平均0.5 min。切口无热损伤,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均顺利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周视力≥0.5者58眼。术后1个月视力≥0.5者68眼,其中≥1.0者16眼;0.1~0.5者4眼;≤0.1者6眼。术中后囊破损1眼,发现较早,及时处理后顺利完成一期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角膜不同程度水肿6眼,经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2~5 d水肿全部消失。后囊混浊导致视力下降1眼,经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术治疗高龄硬核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快、效果好,手术迅速、安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 硬核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劈核技术在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奇根 戚朝秀 +1 位作者 邓娟 唐香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巩膜隧道小切口劈核技术在硬核性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中的意义。【方法】112例(121眼)Ⅳ~Ⅴ级硬核性白内障采取改良手法劈核行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回顾性分析了手术中劈核情况、术后视力... 【目的】探讨改良巩膜隧道小切口劈核技术在硬核性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中的意义。【方法】112例(121眼)Ⅳ~Ⅴ级硬核性白内障采取改良手法劈核行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回顾性分析了手术中劈核情况、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结果】105眼一次劈核成功,16眼劈核后底部未完全分离但出核时分成两瓣顺利娩出。术后两周视力大于0.3者98眼,大于0.1者113眼,术后轻度角膜水肿25眼,中度角膜水肿13眼。【结论】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中应将硬核分成两部分,使直径变小后再娩出,改良手法劈核无需特殊器械、操作简便、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硬核白内障 劈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袋内手法劈核术在硬核性白内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炜 赵广华 +2 位作者 左元新 赵丹丹 孙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囊袋内手法劈核术在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袋内的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117例(159眼),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并发症等情... 目的探讨囊袋内手法劈核术在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袋内的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117例(159眼),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54.1%,术后散光度数为(2.00±0.75)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327±231)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3.00%;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86.2%,术后散光度数为(1.50±0.75)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271±253)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64%;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91.2%,术后散光度数为(1.25±0.50)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267±239)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75%;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92.5%,术后散光度数为(1.00±0.50)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257±242)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5.0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散光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Ⅳ-Ⅴ级硬核性白内障应用囊袋内手法劈核术,不仅具有小切口的优点,而且角膜相关并发症少,操作更安全,术后视力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内 手术劈核 硬核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硬核性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564-564,共1页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切碎核技术在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首雁 张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新挤切碎核技术在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Ⅳ级核、Ⅴ级核老年性白内障298眼采用挤切碎核技术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结果 术后第3,10天和1月视力≥ 0.5,分别为108眼(61.8%)... 目的 探讨一种新挤切碎核技术在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Ⅳ级核、Ⅴ级核老年性白内障298眼采用挤切碎核技术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结果 术后第3,10天和1月视力≥ 0.5,分别为108眼(61.8%)、166眼(94.8%)、170眼(97.1%)。超声乳化平均有效时间(32±8)s。手术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结论 采用新型碎核刀的挤切碎核技术,高负压、低能量超声乳化对于硬核性白内障安全、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碎核刀 硬核白内障 挤切碎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129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苏宝红 陈永峰 +1 位作者 杨志国 罗素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397-398,共2页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劈核联合娩核治疗棕核白内障
15
作者 刘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0-540,共1页
作者在临床中总结出一种超声劈核联合手法挽核的方法治疗硬核白内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超声劈核 联合治疗 手法挽核 硬核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夏天 石荣先 程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457-459,共3页
目的观察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Ⅲ级以上硬核型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64眼)Ⅲ级以上硬核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其中A组31眼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B组33眼行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 目的观察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Ⅲ级以上硬核型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64眼)Ⅲ级以上硬核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其中A组31眼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B组33眼行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中观察前房稳定性、能量释放及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角膜水肿和视力情况。结果术中B组前房稳定性略低于A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能量使用及乳化时间B组明显少于A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B组角膜水肿情况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第7天B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好的手术方式,尤其对于硬核型白内障来说,优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硬核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劈核技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慧娟 杜进发 +2 位作者 沈鸿波 刘松玲 曹亚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劈核技术 巩膜隧道 手术中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硬核白内障 角膜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新进展》被引量最高的前20篇论文
18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1-951,共1页
关键词 眼科新进展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硬核白内障 被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