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不同程度圆锥角膜的矫正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寅 刘立洲 +7 位作者 彭丽 傅佳 唐萍 吕燕云 郭伟 米兰 杨永铭 武晶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5年以上的矫正效果、角膜曲率进展以及长期配戴的安全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方法,对2000—2010年在北京同仁医院配戴RGPCL超过5年的原发性圆锥角膜患...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5年以上的矫正效果、角膜曲率进展以及长期配戴的安全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方法,对2000—2010年在北京同仁医院配戴RGPCL超过5年的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26例217眼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依据角膜曲率Ks将圆锥角膜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角膜曲率Ks≤45.0 D者为轻度圆锥角膜组,Ks≥52.0 D者为重度圆锥角膜组,Ks介于二者之间者为中度圆锥角膜组。患者在初次就诊(戴镜前)及每次复查时均行LogMAR视力、自动验光仪/角膜曲率仪、裂隙灯显微镜及角膜地形图检查。评估RGPCL镜片配适状态,比较各组患者配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SCVA)及RGP矫正视力(RGPVA),以及RGPCL配戴前后角膜表面参数变化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轻度圆锥角膜组、中度圆锥角膜组和重度圆锥角膜组患者戴镜后末次随访的RGPVA分别为0.09±0.17、0.05±0.07和0.0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522,P=0.594);3个组患眼戴镜后末次随访时ΔKs分别为(2.25±5.42)、(0.26±3.44)和(-4.52±3.44)D,ΔKf分别为(2.06±4.98)、(1.02±3.41)和(-2.03±5.05)D,角膜散光变化值分别为(0.19±2.87)、(-0.78±2.84)和(-2.44±3.77)D,重度圆锥角膜组患者戴镜后末次随访时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值的进展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圆锥角膜组、中度圆锥角膜组和重度圆锥角膜组患眼不同区域指数变化值(ΔDSI)分别为-0.33±1.64、0.14±3.01和-2.11±4.28,中央/周围指数变化值(ΔCSI)分别为-0.41±1.07、0.03±2.22和-2.49±4.15,角膜屈折力标准偏差变化值(ΔSDP)分别为-0.43±0.64、-0.02±0.89和-1.67±1.68,圆锥角膜预测指数变化值(ΔKPI)分别为0.00±0.07、0.03±0.09和-0.05±0.11,重度圆锥角膜组患者戴镜后末次随访时角膜表面参数值降低幅度均大于轻度圆锥角膜组和中度圆锥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访期间12眼出现轻度的结膜炎症状和点状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占5.5%。 结论RGPCL长期配戴可改善圆锥角膜患者视力并延缓角膜曲率的增加,且不增加角膜感染的风险,对于不同程度圆锥角膜的矫正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角膜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儿童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杨积文 卜立敏 +2 位作者 纪惠芳 苑苗苗 张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6,180,共3页
目的探讨6岁以下高度近视儿童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2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对16例(32眼)3~6岁高度近视儿童进行RGPCL配戴,观察患儿的RGPCL配戴和适应情况,比较最佳框... 目的探讨6岁以下高度近视儿童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2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对16例(32眼)3~6岁高度近视儿童进行RGPCL配戴,观察患儿的RGPCL配戴和适应情况,比较最佳框架眼镜和RGPCL矫正视力。随访2a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屈光度发展及视力提高情况。结果配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与RGP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8,P<0.05);配戴RGPCL2a前后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7,P<0.05),2a后屈光度增长(-0.17±0.42)D、眼轴长度增长(0.07±0.02)mm。所有患儿均1次配戴成功,配戴试戴镜5min后患儿能正常视物、玩耍,1周内均能适应全天日戴。随访期间,1例患儿因家长没有时间为孩子配戴而弃戴,其余均能日戴,镜片需患儿家长清洗、为患儿配戴,5例患儿能独立摘镜片;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角膜缘新生血管,无角膜擦伤或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及高度近视儿童配戴RGPCL矫正屈光不正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气性接触镜 儿童 高度近视 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彬彬 吕勇 +1 位作者 闫磐石 吕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及网络相关资源,获得有关RGPCL和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试验研究资料,进行Meta分析,得到合并的加权均数差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及网络相关资源,获得有关RGPCL和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试验研究资料,进行Meta分析,得到合并的加权均数差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RGPCL组的等效球镜增加值、眼轴增长值及角膜变平屈折力减少值分别是框架眼镜组的-0.68(95%CI=-1.14^-0.21)、-0.18(95%CI=-0.31^-0.06)和0.21(95%CI=0.14~0.28)倍标准差。结论:RGPCL是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有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硬性透气性 META分析 青少年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33例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唐凯 司俊康 +3 位作者 杜宇翔 吴建峰 周蒙蒙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7-939,949,共4页
目的评估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方法收集高度散光患者33例(62眼),单纯角膜散光或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后环曲面RGPCL,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双环曲面RG... 目的评估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方法收集高度散光患者33例(62眼),单纯角膜散光或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后环曲面RGPCL,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双环曲面RGPCL。对高度散光眼配戴框架镜及Toric RGPCL的视力矫正效果进行比较;对〉2.00~4.00 DC、〉4.00 DC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相对框架镜的矫正幅度进行比较;对伴有高度近远视、低中度近远视的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的视力矫正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53眼验配后环曲面RGPCL,相对裸眼视力提高0.67±0.24,9眼验配双环曲面RGPCL,相对裸眼视力提高0.50±0.24,两种Toric RGPCL对视力的矫正作用均明显优于框架镜(t=9.21,P=0.00;t=6.49,P=0.00);〉2.00~4.00 DC、〉4.00 DC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后相对框架镜矫正视力分别提高0.17±0.15、0.26±0.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6);伴有不同球镜度数的高度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后,视力矫正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P〉0.05)。结论 Toric RGPCL对高度散光眼有理想的矫正效果,且对于〉4.00 DC散光眼矫正效果更佳,其对散光的矫正作用与球镜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高度散光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K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在圆锥角膜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丁辉 钟兴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HL-K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在圆锥角膜矫治中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圆锥角膜患者验配HL-K RGPCL 86例(143眼),按相关标准分为轻度组(18眼)、中度组(73眼)、重度组(34眼... 目的探讨HL-K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在圆锥角膜矫治中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圆锥角膜患者验配HL-K RGPCL 86例(143眼),按相关标准分为轻度组(18眼)、中度组(73眼)、重度组(34眼)和极重度组(18眼)。评估镜片配适状态,比较各组内框架眼镜和HL-K RGPCL最佳矫正视力,并根据角膜曲率等因素分析各组内验配指导性指标与HL-K RGPCL基弧的关联。结果各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比较,轻度组(P=0.004)、中度组(P<0.001)、重度组(P<0.001)和极重度组(P<0.001)HL-K RGPCL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框架眼镜。框架眼镜等效球镜度低于中度组(P=0.043)和重度组(P=0.006)HL-K RGPCL屈光度。HL-K RGPCL基弧K值为(50.52±5.64)D,HL-K 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的多项参数具有相关性,其中轻度组HL-K 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陡K值具有正相关性(P<0.001),中、重和极重度组HL-K 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平均K值及起始试戴基弧Rm-0.2mm相对应K值正相关性最强:中度组(r=0.798,P<0.001;r=0.798,P<0.001),重度组(r=0.745,P<0.001;r=0.745,P<0.001),极重度组(r=0.616,P=0.007;r=0.617,P=0.006)。结论圆锥角膜患者配戴HL-K RGPCL可以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依据病变程度通过配适评估对相应指标动态调整以确定HL-K RGPCL基弧的过程,有利于提高长期配戴镜片安全性,提高验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HL-K RGPCL 圆锥角膜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青少年复杂性屈光不正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昌凡 夏明传 +1 位作者 郎平 戴巧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1期850-851,共2页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矫正青少年复杂性屈光不正的效果。方法对37例70眼7~18岁青少年出现的复杂性屈光不正给予验配RGP,并观察配戴患者的依从性,并矫正视力。其中,屈光参差10例,高散...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矫正青少年复杂性屈光不正的效果。方法对37例70眼7~18岁青少年出现的复杂性屈光不正给予验配RGP,并观察配戴患者的依从性,并矫正视力。其中,屈光参差10例,高散光10例,高度近视9例,近视发展较快6例,圆锥角膜2例。结果RGP矫正视力0.88±0.20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0.77±0.27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RGP镜片能有效提高特殊屈光不正患者的矫正视力,促进青少年视觉功能发育;同时具有较好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青少年 屈光不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矫正圆锥角膜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莉 黄一飞 +1 位作者 王丽强 王大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0期983-984,F0003,共3页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矫正圆锥角膜屈光异常的效果。方法选择25例(43眼)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观察视力、角膜曲率、配适状况、舒适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43眼均一次配适成功,平均屈光度(-8.99±-5.55)DS,矫正视力好于...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矫正圆锥角膜屈光异常的效果。方法选择25例(43眼)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观察视力、角膜曲率、配适状况、舒适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43眼均一次配适成功,平均屈光度(-8.99±-5.55)DS,矫正视力好于或等于框架球柱面联合镜,且配适良好,合并症少而轻。结论RGP对圆锥角膜的视力矫正效果优于框架眼镜,是非手术矫正圆锥角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 圆锥角膜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应用于5例婴幼儿白内障术后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周超 闫斌娴 +1 位作者 陈利 霍姝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490-2494,F0003,共6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白内障术后验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验配方法。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至本院就诊的5名婴幼儿白内障患者共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白内障摘... 目的总结婴幼儿白内障术后验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验配方法。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至本院就诊的5名婴幼儿白内障患者共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白内障摘除术后验配RGP,随访6个月。评估RGP更换周期和掉片情况,检测眼球震颤、视力等视功能指标,总结讨论镜片使用的诊治经验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在配戴期间眼表情况健康;1例弃戴;掉片和换片周期为2.4~5.4个月/片;掉片频率1~3次/年;镜片移位频率3~4次/d;眼球震颤戴镜前为0~23次/min,随访后期眼球震颤基本消失;视力分别恢复至0.5(病例1戴镜,视动性眼球震颤仪)及0.2~0.67(戴镜后24周,自制近用单个视力卡)。结论RGP是一种安全且有效改善婴幼儿白内障术后视功能的方法,可进一步推广普及。提高验配技术、优化检测方法以及加强随访教育可提高RGP的临床效果,降低使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白内障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戴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后结膜表面细胞变化
9
作者 石迎辉 覃建 +1 位作者 吕雪芳 孙声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研究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结膜表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60眼,根据屈光度、角膜曲率和配适情况,选择适合的镜片。于戴镜前及戴镜后6个月、1a分别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研究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结膜表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60眼,根据屈光度、角膜曲率和配适情况,选择适合的镜片。于戴镜前及戴镜后6个月、1a分别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结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并对其进行分级,计数100倍条件下,7.20mm×5.35mm范围内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结果配戴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前下睑结膜上皮细胞(318.5±155.4)个,下睑结膜杯状细胞(13.6±6.8)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44.1±110.9)个,杯状细胞(15.2±5.7)个;6个月后下睑结膜上皮细胞(305.6±79.9)个,杯状细胞(13.2±6.6)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26.7±86.3)个,球结膜杯状细胞(15.1±5.5)个;1a后下睑结膜上皮细胞(272.9±86.4)个,下睑结膜杯状细胞(12.3±5.9)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28.5±155.4)个,球结膜杯状细胞(14.3±6.6)个。戴镜后6个月、1a,下睑结膜及球结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密度与配戴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后1a,CIC分级与戴镜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下睑结膜及球结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 屈光不正 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性高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光密度的影响
10
作者 杨丽媛 杨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硬性高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对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光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6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眼视光学中心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45例(45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msler-Krumeich圆锥角膜分级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级和分组。4... 目的探讨硬性高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对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光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6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眼视光学中心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45例(45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msler-Krumeich圆锥角膜分级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级和分组。45例圆锥角膜患者中轻度(Ⅰ级)组15例(15眼)、中度(Ⅱ级)组15例(15眼)、重度(Ⅲ/Ⅳ级)组15例(15眼)。三组患者戴镜前及戴镜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行常规视力、裂隙灯检查。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角膜最大曲率(K m)、最薄点角膜厚度(TCT)、角膜后表面高度(PCE)以及角膜光密度。角膜光密度主要分析角膜12 mm直径范围内的数值,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分别测量0~2 mm、>2~6 mm、>6~12 mm和整体0~12 mm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并根据角膜厚度将角膜分为3层,记录角膜前层(120μm)、后层(60μm)、中层(前后层之间厚度)和全层的角膜光密度。对比三组患者戴镜前后角膜光密度的差异,分析其变化与K m、TCT、PCE的相关性。结果戴镜前三组患者之间K m、TCT和PC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K m和PCE大于轻度组,TCT小于轻度组(均为P<0.05)。轻度组和中度组圆锥角膜患者不同直径范围内前层、中层、后层和全层的角膜光密度在戴镜后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重度组圆锥角膜患者在戴镜后6个月0~2 mm、>2~6 mm直径范围内前层、中层和全层角膜光密度较戴镜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圆锥角膜患者0~2 mm前层角膜光密度变化(戴镜后12个月与戴镜前的差值)与戴镜前K m呈正相关(r=0.405,P=0.03)。0~2 mm、>2~6 mm前层角膜光密度变化与戴镜前PCE呈正相关(r=0.323,P=0.02;r=0.203,P=0.01)。0~2 mm、>2~6 mm前层角膜光密度变化与戴镜前TCT呈负相关(r=-0.168,P=0.03;r=-0.207,P=0.04)。其余不同深度直径范围内角膜光密度的变化与K m、PCE和TCT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圆锥角膜患者长期配戴RGP后角膜光密度相对稳定,角膜透明度未有明显下降,RGP是矫治圆锥角膜患者安全且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硬性气性角膜接触镜 角膜光密度 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学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秀红 王敏 +3 位作者 吕勇 符爱存 尚丽娜 朱豫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6-639,共4页
目的比较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及框架眼镜2 a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评估不同光学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14... 目的比较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及框架眼镜2 a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评估不同光学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者50例(99眼)为角膜塑形镜组、RGPCL近视者48例(95眼)为RGPCL组及单光足矫框架眼镜近视者50例(100眼)为框镜组,随访2 a。记录三组患者戴镜前及戴镜2 a后的近视球镜度、柱镜度、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及角膜塑形镜组戴镜6个月内每次复查时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为准确测量屈光度及AL,角膜塑形镜组和RGPCL组2 a后至少停戴30 d再进行检查。结果戴镜前3组间年龄、屈光状态、AL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 a后,三组的AL及SE均有所增加(F=278.43、140.12,均为P<0.01),AL和SE增加分别为:角膜塑形镜组(0.30±0.39)mm、(0.83±0.97)D,RGPCL组(0.55±0.41)mm、(1.55±0.63)D,框镜组(0.59±0.34)mm、(1.73±0.62)D,角膜塑形镜组增加量最少,另两组增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后各时间点的UCVA较配戴前均明显提高(F=486.38,P<0.01)。结论角膜塑形镜、RGPCL及框架眼镜3种光学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作用以角膜塑形镜效果最佳,配戴角膜塑形镜还能明显提高近视者的UC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框架眼镜 眼轴长度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无晶状体眼采用不同矫正方式的视功能及眼部并发症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珺珏 孙平 +1 位作者 韦严 亢晓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分析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无晶状体眼佩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RGPCL)及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IOL)患儿的视功能及眼部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单眼先天性白... 目的·分析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无晶状体眼佩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RGPCL)及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IOL)患儿的视功能及眼部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无晶状体眼佩戴RGPCL及一期植入IOL患儿的视力、眼位、眼球震颤、遮盖依从性和角膜接触镜相关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结果·共60例患者入组。组1为单眼无晶状体眼患儿佩戴RGPCL 20例,组2为单眼先天性白内障一期植入IOL患者40例。组1患者的视力、眼位均显著改善(均P<0.05),组1及组2患者终末视力和终末眼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的眼球震颤缓解率高于组2。遮盖健眼依从性好的患者较依从性差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好(P<0.05)。组1患者未出现影响视力的眼部病理改变,组2患者较组1患者出现更多的眼部并发症。结论·佩戴RGPCL是一种对于单眼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安全、有效的光学矫正方式,尤其对2岁以下不适宜植入IOL的患者,可与一期植入IOL达到相似的矫正效果,且较少出现眼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先天性白内障 单眼 无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角膜患者验配RGP便捷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秀红 段素芳 +3 位作者 吕勇 符爱存 尚丽娜 朱豫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3-856,共4页
目的通过了解硬性高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rneal contact lens,RGP)度数(degree of rigid gas permeable corneal contact lens,RGPD)与主觉验光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 degree,SSED)之间关系,RGP最佳矫正视... 目的通过了解硬性高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rneal contact lens,RGP)度数(degree of rigid gas permeable corneal contact lens,RGPD)与主觉验光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 degree,SSED)之间关系,RGP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of rigid gas permeable corneal contact lens,RGPVA)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主觉验光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of subjective refraction,SBCVA)之间关系,探讨圆锥角膜患者验配RGP便捷方法,观察RGP矫治圆锥角膜患者的疗效、安全性、舒适度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5年5月我院圆锥角膜患者64例(102眼),记录UCVA、主觉验光结果及其SSED、RGPVA、RGPD及定期复查情况。为探讨RGPD、RGPVA与SSED、SBCVA间大小及关系,分别把圆锥角膜102眼作为一组(A)及以散光度数2.0 CD、3.0 CD、4.0 CD、5.0 CD、6.0 CD为界分别把102眼分为两组,即(B1、B2)、(C1、C2)、(D1、D2)、(E1、E2)、(F1、F2)来研究。结果相关性分析:除F2组外,其他各组RGPD与SSED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除E2、F2组外,其他各组RGPVA与SBCVA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所有组RGPVA与UCVA间均无相关性(均为P>0.01)。差异分析:除D2、E2、F2组外,其他各组RGPD与SSED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组RGPVA较UCVA、SBCVA均有明显提高(均为P<0.05)。随访期间RGP配戴者无明显不适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圆锥角膜患者其主觉验光度数和视力可为RGP验配提供重要参考,使RGP验配更快捷,但随着散光度数的增加,此参考价值减小。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后能达到更好的矫正视力,并有较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硬性气性角膜接触镜 等效球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圆锥角膜患者巩膜镜试戴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棋 杨凯丽 任胜卫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79-1186,共8页
目的比较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CL)和巩膜镜在中重度圆锥角膜患者中的试戴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圆锥角膜门诊就诊的患者42例52眼。依据陡峭角膜曲率(Ks)值将圆锥角膜分为中度组(48 D... 目的比较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CL)和巩膜镜在中重度圆锥角膜患者中的试戴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圆锥角膜门诊就诊的患者42例52眼。依据陡峭角膜曲率(Ks)值将圆锥角膜分为中度组(48 D≤Ks<55 D)28眼和重度组(Ks≥55 D)24眼。对所有眼分别规范试戴RGPCL和巩膜镜,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荧光素染色观察及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观察镜片中央和旁中央与角膜之间的距离、镜片中央定位、活动度及周边配适情况;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视力)以及戴镜舒适度、湿润度及视觉清晰度评分。比较同一患者试戴RGPCL和巩膜镜后BCVA、舒适度、湿润度和视觉清晰度评分差异及中度和重度圆锥角膜组间患者BCVA、舒适度、湿润度、视觉清晰度评分和改善值差异。结果所有患者试戴RGPCL后平均BCVA为0.19(0.10,0.30),舒适度、湿润度和视觉清晰度评分分别为5.5(3.0,7.0)、7.0(5.0,8.0)和7.0(4.0,8.0)分。试戴巩膜镜后BCVA为0.10(0.00,0.10),其舒适度、湿润度和视觉清晰度评分分别为8.0(8.0,9.0)、8.0(8.0,9.0)和8.0(6.0,9.0)分。与试戴RGPCL比较,患者试戴巩膜镜后BCVA、舒适度、湿润度和视觉清晰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887、-6.064、-5.705、-5.516,均P<0.001)。试戴巩膜镜后BCVA与Kmax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_(s)=0.519,P<0.001),与TCT呈中等强度负相关(r_(s)=-0.535,P<0.001)。试戴巩膜镜的清晰度评分与TCT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_(s)=0.303,P=0.029)。中度和重度亚组分析中,试戴巩膜镜后BCVA优于RGPCL配适,舒适度、湿润度和视觉清晰度评分高于RGPC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清晰度评分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00,P=0.002)。结论中重度圆锥角膜患者试戴RGPCL提高BCVA的水平有限,试戴巩膜镜在提高患者BCVA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湿润度和视觉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治疗 视力 巩膜镜 硬性透气性接触镜 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矫治相关并发症病例图解与诊疗思维》一书出版
15
作者 张丰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8-618,共1页
由北京同仁医院张丰菊教授、孙旭光教授共同主编的《近视矫治相关并发症病例图解与诊疗思维》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分为近视屈光手术术岳并发症案例分析、近视硬性角膜接触镜并发症案例分析、近视合并其他眼病案例分... 由北京同仁医院张丰菊教授、孙旭光教授共同主编的《近视矫治相关并发症病例图解与诊疗思维》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分为近视屈光手术术岳并发症案例分析、近视硬性角膜接触镜并发症案例分析、近视合并其他眼病案例分析3篇,涵盖了各类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角膜塑形镜验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验配等近视矫治手段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并发症 诊疗思维 近视 出版 矫治 图解 病例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