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船闸区硬性结构面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丁秀丽 刘建 刘雄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3,共4页
介绍了三峡工程船闸区硬性结构面的蠕变试验结果 ,着重分析了结构面在恒定荷载作用下的蠕变性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结构面蠕变的剪切蠕变方程。研究表明 :结构面的剪切蠕变位移不仅是加载持续时间的函数 ,且与所施加的法向压... 介绍了三峡工程船闸区硬性结构面的蠕变试验结果 ,着重分析了结构面在恒定荷载作用下的蠕变性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结构面蠕变的剪切蠕变方程。研究表明 :结构面的剪切蠕变位移不仅是加载持续时间的函数 ,且与所施加的法向压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大小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结构面 剪切蠕变试验 岩体 三峡船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实测的缓倾硬性结构面连通率统计 被引量:6
2
作者 胡耀飞 张勇 靳晓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81,共4页
通过对缓倾角硬性结构面数据的分析、判别,现场实测结构面几何特征的各基本要素,如结构面坐标、结构面产状、结构面间距、结构面的连续性、结构面迹长等,运用三维空间投影图解,最终求解结构面连通率,取代以往现场用线连通率经验判断的... 通过对缓倾角硬性结构面数据的分析、判别,现场实测结构面几何特征的各基本要素,如结构面坐标、结构面产状、结构面间距、结构面的连续性、结构面迹长等,运用三维空间投影图解,最终求解结构面连通率,取代以往现场用线连通率经验判断的传统模式。本方法已应用于水电工程施工过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硬性结构面 三维空间投影 连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性结构面粗糙度系数量化确定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吉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86,101,共4页
本文通过对硬性节理表面粗糙度系数JRC量化确定的研究,对包括Barton推荐标准曲线在内的大量结构面起伏曲线矢量化分析,利用期望值的概念反映结构面起伏曲线粗糙度JRC,建立JRC与起伏曲线高度、坡度两个因素的经验公式,为Barton理论公式... 本文通过对硬性节理表面粗糙度系数JRC量化确定的研究,对包括Barton推荐标准曲线在内的大量结构面起伏曲线矢量化分析,利用期望值的概念反映结构面起伏曲线粗糙度JRC,建立JRC与起伏曲线高度、坡度两个因素的经验公式,为Barton理论公式法快速预测结构面参数提供了充足条件,并用理论公式法预测成果与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结构面 粗糙度系数 量化确定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岩石硬性结构面蠕变本构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任杰 吉锋 +2 位作者 张津铭 潘勇杰 熊朝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01-4506,共6页
结构面普遍存在于工程岩体中,影响工程安全。对含结构面岩体的蠕变特性及本构模型的研究对揭示岩质边坡蠕变机制及边坡失稳预测具有较大的意义。利用水泥砂浆制作非贯通硬性结构面试样,进行剪切蠕变试验,并对蠕变特性进行分析。将整数... 结构面普遍存在于工程岩体中,影响工程安全。对含结构面岩体的蠕变特性及本构模型的研究对揭示岩质边坡蠕变机制及边坡失稳预测具有较大的意义。利用水泥砂浆制作非贯通硬性结构面试样,进行剪切蠕变试验,并对蠕变特性进行分析。将整数阶黏壶元件改进为分数阶微积分软体元件,并替换Kelvin模型中整数阶黏壶元件,同时引入能够模拟结构面加速蠕变过程的非线性黏性元件并将其非定常化,采用元件组合方式,构建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岩石硬性结构面蠕变本构模型。以非贯通硬性结构面和贯通型硬性结构面试样剪切蠕变试验数据为基础,分别对本构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待定参数进行辨识。结果证明,试验值和预测值之间相关性程度R^2均较高,非贯通硬性结构面和贯通型硬性结构面相关性R^2分别达0.94和0.97,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非贯通硬性结构面和贯通型硬性结构面岩体蠕变特性,对揭示岩质边坡蠕变机制和时效演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结构面蠕变 分数阶微积分 加速元件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结构面的浸水剪切蠕变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洪磊 杨晨 +1 位作者 刘溪鸽 朱万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80,共10页
针对浸水与自然状态下砂岩硬性结构面开展了分级加载剪切蠕变试验,试验通过单轴压缩形式实现结构面法向应力与切向应力的等比例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在岩石结构面发生加速蠕变之前,分级加载的瞬时变形存在着随加载应力逐渐减小的趋势。基... 针对浸水与自然状态下砂岩硬性结构面开展了分级加载剪切蠕变试验,试验通过单轴压缩形式实现结构面法向应力与切向应力的等比例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在岩石结构面发生加速蠕变之前,分级加载的瞬时变形存在着随加载应力逐渐减小的趋势。基于Norton-Bailey模型与Kachanov损伤模型提出了一个新的考虑结构面粗糙度、浸水条件、剪应力与压应力之比等因素的改进Norton-Bailey蠕变剪切模型。根据砂岩结构面剪切蠕变试验数据,分别拟合了浸水与自然状态下砂岩结构面蠕变剪切模型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改进Norton-Bailey蠕变剪切模型对于结构面的剪切蠕变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并可以反映结构面浸水弱化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结构面 剪切蠕变 浸水弱化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面三维形态测量及表面粗糙度分形分析
6
作者 潘凯 谭洵 +1 位作者 吉锋 蔡国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针对结构面表面形态各异、难以获得的问题,采用自行研制的结构面三维形态测量装置——变阻式结构面三维形态测量仪,对硬性结构面表面形态进行三维测量,实现了三维曲面形态的图形化。针对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值估测不准,导致结构面精确... 针对结构面表面形态各异、难以获得的问题,采用自行研制的结构面三维形态测量装置——变阻式结构面三维形态测量仪,对硬性结构面表面形态进行三维测量,实现了三维曲面形态的图形化。针对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值估测不准,导致结构面精确评价困难的问题,运用分形几何理论进行分析,获取粗糙度系数JRC与分形维数D的函数关系式,并与经典Barton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结构面表面三维分形表述的剪切强度模型。实例验证表明,该理论计算模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结构面 三维形态 粗糙度系数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面剪切强度参数三维分形估算 被引量:12
7
作者 尹红梅 张宜虎 孔祥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2,共5页
现有结构面剪切强度参数经验估算公式多建立在结构面形态二维描述基础上,对结构面形态的三维特征考虑不够。作者自行研制了结构面形态三维量测设备,对结构面表面形态进行三维量测,将量测结果与分形理论相结合,采用分形维数表征结构面三... 现有结构面剪切强度参数经验估算公式多建立在结构面形态二维描述基础上,对结构面形态的三维特征考虑不够。作者自行研制了结构面形态三维量测设备,对结构面表面形态进行三维量测,将量测结果与分形理论相结合,采用分形维数表征结构面三维形态特征。在对大量硬性结构面剪切试验结果及表面形态描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JRC-JCS估算公式中的JRC用分形维数的表达式替换,进而建立了基于结构面表面形态三维分形表述的剪切强度估算公式:τ=σntg[(6.12D-13.53)lg ((JCS)/σ_n)+φb]。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估算方法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构面剪切强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结构面 剪切强度 估算 三维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代古寺枢纽坝址岩体结构面中型直剪试验研究
8
作者 张富臣 张庆建 +2 位作者 李玉贵 于磊 邵祎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99-103,共5页
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是评价岩体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为获取甘肃白龙江引水工程代古寺水利枢纽坝址区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对各类结构面进行了中型直剪试验。试验试样尺寸约为20 cm×20 cm,采用现场人工凿刻与铅丝捆扎并辅以快速... 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是评价岩体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为获取甘肃白龙江引水工程代古寺水利枢纽坝址区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对各类结构面进行了中型直剪试验。试验试样尺寸约为20 cm×20 cm,采用现场人工凿刻与铅丝捆扎并辅以快速水泥定型的取样手段和模具浇筑的制样方法,避免了取、制样过程中对试样造成扰动,同时结合结构面性状特征,分析了影响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试验成果可为该工程的勘察设计提供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结构 硬性结构面 中型直剪试验 挤压带 颗粒组成 白龙江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确定性块体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余先华 聂德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0-181,185,共3页
在岩质边坡中,岩体的失稳与破坏主要受岩体内结构面的控制,它们相互之间的空间分布位置、组合关系(包括自然边坡或边坡开挖面的产状)和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对边坡的稳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野外测量的结构面资料,用一定的几何... 在岩质边坡中,岩体的失稳与破坏主要受岩体内结构面的控制,它们相互之间的空间分布位置、组合关系(包括自然边坡或边坡开挖面的产状)和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对边坡的稳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野外测量的结构面资料,用一定的几何图形植入三维地形模型中,可以直观显示各软弱结构面的空间展布规律和交切关系,再根据赤平投影原理进行分析统计,确定优势产状,进而对边坡在潜在不稳定块体宽度、高度、体积、失稳模式和滑动方向做出定量的判断,从而指导现场工作人员采取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块体稳定性 软弱结构 硬性结构面 边界条件 破坏模式 组合块体 自然边坡 人工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第38卷)(部第237~242期)总目次 被引量:1
10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I0005-I0008,共4页
关键词 滑坡变形 浅层地下水 地质储存 黄润秋 硬性结构面 滹沱河 适宜性评价 渗透系数 导水率 渗透性 铁锋 基质吸力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