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菜豆硬实种子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玉莉 冯国军 +2 位作者 刘大军 叶永亮 王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硬实种子 菜豆种子 种子发芽率 遗传特性 环境因素 出苗时间 出苗不齐 机械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实种子摩擦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步功 赵武云 +1 位作者 吴劲锋 吴建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9-101,共3页
针对部分牧草种子存在硬实的问题,根据牧草硬实种子的基本特征,设计了种子摩擦处理机;采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处理效率的主次因素,并找出了最佳参数组合;通过回归正交设计,得到了以处理效率Y为试验目标的回归方程。运用方差分... 针对部分牧草种子存在硬实的问题,根据牧草硬实种子的基本特征,设计了种子摩擦处理机;采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处理效率的主次因素,并找出了最佳参数组合;通过回归正交设计,得到了以处理效率Y为试验目标的回归方程。运用方差分析可知,该方程极显著(а=0.005),并且拟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出料压力对处理效率影响极显著,螺旋转速和螺距对处理效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机 硬实种子 摩擦处理 试验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实种子处理机转盘ANSYS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步功 龙瑞军 +1 位作者 赵武云 吴建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28-130,共3页
针对硬实种子处理机结构设计,分析了转盘离心应力产生的原因;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单元节点方程和整体刚度矩阵,并利用ANSYS软件对处理机转盘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和有限元分析,以满足转盘强度、刚度使用要求,为转盘结构改进提供了理论... 针对硬实种子处理机结构设计,分析了转盘离心应力产生的原因;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单元节点方程和整体刚度矩阵,并利用ANSYS软件对处理机转盘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和有限元分析,以满足转盘强度、刚度使用要求,为转盘结构改进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实种子 处理机 转盘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实种子萌发处理方法探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耀龙 《园艺与种苗》 CAS 2011年第6期99-102,共4页
阐述了植物种子硬实现象形成的机理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及不利之处,并从物理、化学、生物方法3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打破种子硬实现象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硬实种子 休眠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实种子碰撞机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步功 龙瑞军 胡靖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4-146,共3页
针对部分牧草种子存在的硬实现象,介绍了牧草种子播种前解除硬实的常用方法;分析了机械方法解除种子硬实的优点,利用机械设计及轻微碰撞理论,进行了硬实种子处理碰撞机总体设计.通过改变碰撞机叶轮转速,可以获得具有合适擦伤度的牧草种... 针对部分牧草种子存在的硬实现象,介绍了牧草种子播种前解除硬实的常用方法;分析了机械方法解除种子硬实的优点,利用机械设计及轻微碰撞理论,进行了硬实种子处理碰撞机总体设计.通过改变碰撞机叶轮转速,可以获得具有合适擦伤度的牧草种子,满足提高种子渗透性和发芽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硬实 轻微碰撞理论 碰撞机 牧草种子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特性与活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白春霞 韩建国 +1 位作者 孙彦 秦歌菊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82-88,共7页
将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在恒温25℃下吸胀,每24 h取出吸胀种子,14 d后未吸胀的种子为硬实种子(H)。硬实种子切破种皮后吸胀24 h,与非硬实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各项活力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每日内吸胀的种子数量随时间推移以一定的比... 将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在恒温25℃下吸胀,每24 h取出吸胀种子,14 d后未吸胀的种子为硬实种子(H)。硬实种子切破种皮后吸胀24 h,与非硬实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各项活力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每日内吸胀的种子数量随时间推移以一定的比例下降,多花木蓝种子吸胀相对缓慢,第5天以后吸胀率降到1%以下,胡枝子种子第3天以后吸胀率就降到1%以下。2种牧草种子都显示出硬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高于非硬实种子,而电导率值、浸出液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低于非硬实种子,这表明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而非硬实种子中,根据以上各活力指标判断,晚吸胀的种子比早吸胀的种子活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实种子 硬实种子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硬实程度的刺槐种子活力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曹帮华 翟明普 郭俊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始温 80℃水浸种 1~ 4d吸胀的刺槐种子视为不同硬实程度的种子T1 、T2 、T3及T4 ,与第 4天仍未吸胀的刺槐硬实种子 (记作Tr)为试材对其种子活力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硬实程度的提高 ,即Tr>T4 >T3>T2 >T1 ,种... 以始温 80℃水浸种 1~ 4d吸胀的刺槐种子视为不同硬实程度的种子T1 、T2 、T3及T4 ,与第 4天仍未吸胀的刺槐硬实种子 (记作Tr)为试材对其种子活力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硬实程度的提高 ,即Tr>T4 >T3>T2 >T1 ,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呼吸速率呈上升趋势 ;而电导率呈下降趋势。通过测定人工逆境 (盐胁迫、低温、人工老化 )处理种子的SOD酶活性和MDA含量 ,发现硬实种子具有较高的抗逆性 ,且其抗逆性随硬实程度的增高而增强 ,进一步证实了硬实种子具有较高的活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活力 差异性 刺槐 硬实种子 SOD酶活性 MDA含量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上升趋势 呼吸速率 人工老化 应用价值 抗逆性 发芽势 电导率 盐胁迫 吸胀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紫云英种子硬实的预处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淑明 聂朝相 靳向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11-215,共5页
本文对鹰嘴紫云英种子硬实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草种子硬实率高,造成硬实的主要原因是种皮的障碍作用。采用磨擦浸种、草木灰溶液浸种、硫酸浸种法处理种子,效果很好,硬实率显著下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明显提高,且平... 本文对鹰嘴紫云英种子硬实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草种子硬实率高,造成硬实的主要原因是种皮的障碍作用。采用磨擦浸种、草木灰溶液浸种、硫酸浸种法处理种子,效果很好,硬实率显著下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明显提高,且平均发芽天数也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紫云英 硬实种子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线性分析的大豆种子硬实性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9
作者 马迅通 吉彪 +12 位作者 马占洲 董晓慧 韩思宁 韩留阳 李旭 刘佳瑞 张钰 冯学珍 张煦杭 黄亚娸 陈庆山 齐照明 武小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300,共8页
大豆种子硬实度关乎食品与饲料加工。为提高大豆种子硬实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效率,发现相关候选基因,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对大豆种子硬实性进行了两年的QTL定位研究,结合前人得到的25个... 大豆种子硬实度关乎食品与饲料加工。为提高大豆种子硬实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效率,发现相关候选基因,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对大豆种子硬实性进行了两年的QTL定位研究,结合前人得到的25个种子硬实性QTL,利用MCScanX对整个大豆基因组进行分析,生成共线性区组,评估大豆种子硬实性QTL之间的共线性,确定了位于Gm02片段的中心QTL。利用多个数据库分析hub-QTL区段的基因,锚定了8个与大豆种子硬实性相关的候选基因。从CSSL群体中选择种子硬实性不同的两个品系和轮回亲本,用于随后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候选基因Glyma.02G269400和Glyma.02G269500在CSSL群体中硬实性不同的2个品系及轮回亲本绥农14中的表达差异显著。Glyma.02G262600在绥农14中的相对表达量约是CSSL-136的5倍,而在CSSL-200中表达量中等,推测该基因抑制大豆种皮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子硬实 QTL定位 共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蓿豆种子硬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悦煊 《现代农业》 2018年第1期112-112,共1页
为了解扁蓿豆种子的硬实特性及其破除方法 ,以细叶扁蓿豆为材料测定其硬实率,并采用磨破种皮和热水浸泡2种处理方法测定其种子硬实率对发芽率的影响。
关键词 种子硬实 发芽率 磨破种皮 热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花后打顶及水肥管理措施对西芪1号黄芪种子产量及硬实率的影响
11
作者 武永陶 刘润萍 +5 位作者 张玉云 李振谋 王丽慧 曹占凤 潘飞 黄小霞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22-25,共4页
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西芪1号种子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花后打顶、鼓粒期小水勤灌和根外追肥等栽培措施后,黄芪种子折合产量可达1735~1950 kg/hm^(2),较对照普通繁种田增产18.43%~33.10%。以开花后打顶+鼓粒期灌水3次(间隔7 d... 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西芪1号种子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花后打顶、鼓粒期小水勤灌和根外追肥等栽培措施后,黄芪种子折合产量可达1735~1950 kg/hm^(2),较对照普通繁种田增产18.43%~33.10%。以开花后打顶+鼓粒期灌水3次(间隔7 d灌水1次),每次灌水225 m3/hm^(2)+7月份叶面喷施2 g/kg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处理的种子折合产量最高,为1950 kg/hm^(2),较对照增产33.10%;种子硬实率为40.0%~47.8%,较对照普通繁种田降低3.5~11.3百分点。其中以开花后打顶+鼓粒期灌水3次(间隔7d灌水1次),每次灌水225 m3/hm^(2)+7月份叶面喷施2 g/kg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处理的黄芪种子硬实率最低,为40.0%,比对照降低11.3百分点。可以认为,采用开花后打顶+鼓粒期灌水3次(间隔7 d灌水1次),每次灌水225 m3/hm^(2)+7月份叶面喷施2 g/kg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的栽培措施可在陇西县及同类条件地区黄芪繁种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新品种 西芪1号 种子产量 种子硬实 栽培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叶羽扇豆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12
作者 楚爱香 张要战 +1 位作者 苏维 郭金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18-19,共2页
在不同温度、不同药剂处理硬实种子条件下 ,对多叶羽扇豆 (Lupinuspolyphylluslindl)进行发芽试验。结果多叶羽扇豆发芽的最适温度为 2 0℃左右 ;其发芽势计算应以前 5d发芽数为标准 ;其硬实种子采用浓硫酸处理 2~
关键词 多叶羽扇豆 种子 硬实种子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草木樨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鸿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37-41,共5页
以采集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的黄花草木樨种子为材料,研究了98%浓硫酸处理下去皮与未去皮的草木樨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此确定黄花草木樨种子解除休眠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98%浓硫酸处理下,浸泡10、20、30和40 min均提高了草木樨种子的发... 以采集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的黄花草木樨种子为材料,研究了98%浓硫酸处理下去皮与未去皮的草木樨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此确定黄花草木樨种子解除休眠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98%浓硫酸处理下,浸泡10、20、30和40 min均提高了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30 min处理下的去皮草木樨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约为未去皮草木樨种子的2倍。说明解除草木樨种子硬实率的最佳方法为对其进行去皮处理,并于98%浓硫酸浸泡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浓硫酸 发芽率 发芽指数 硬实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遮阴强度对盐肤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清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90-92,103,共4页
采用对盐肤木种子3种遮阴强度和4种土壤基质多种处理进行穴盘播种育苗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盐肤木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MLI(一层4针黑色遮阳网,遮阴50%~60%)和混合土环境(砂土∶腐殖质=3∶1)对盐肤木种子的萌发促进效果最... 采用对盐肤木种子3种遮阴强度和4种土壤基质多种处理进行穴盘播种育苗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盐肤木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MLI(一层4针黑色遮阳网,遮阴50%~60%)和混合土环境(砂土∶腐殖质=3∶1)对盐肤木种子的萌发促进效果最优,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0.83%和4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硬实种子 盐肤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牧草种子的处理及消毒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淑敏 张晓荣 姚广华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8期44-44,共1页
1豆科牧草硬实种子的处理 豆科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子,特别是新收获的或野生的豆科牧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时,往往有一部分种子在较长时间内因处于干燥、坚硬的状态,既不吸水也不萌发,这种种子被称为硬实种子,俗称铁豆籽或铁籽。豆... 1豆科牧草硬实种子的处理 豆科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子,特别是新收获的或野生的豆科牧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时,往往有一部分种子在较长时间内因处于干燥、坚硬的状态,既不吸水也不萌发,这种种子被称为硬实种子,俗称铁豆籽或铁籽。豆科牧草及饲料作物含有硬实种子的特性,称为硬实性,而含有硬实种子的百分率称硬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种子 消毒方法 硬实种子 豆科牧草 饲料作物 发芽试验 硬实 俗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黄芪地膜育苗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史虎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59-60,共2页
黄芪亦称绵黄芪、内蒙黄芪,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固表、滋肾补脾、托疮生肌、利尿消肿之功能,是甘肃道地药材之一。甘肃陇西素有“中国黄芪之乡”的美称。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资源日渐匮乏,人工育苗栽植成为黄芪的... 黄芪亦称绵黄芪、内蒙黄芪,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固表、滋肾补脾、托疮生肌、利尿消肿之功能,是甘肃道地药材之一。甘肃陇西素有“中国黄芪之乡”的美称。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资源日渐匮乏,人工育苗栽植成为黄芪的主要来源。但由于黄芪生长周期长、种子硬实现象严重,且易受黄芪小蜂危害,繁殖系数较低,加之陇西地区春季干旱缺水,导致黄芪种子出苗率低,播种时用种量大,成本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育苗技术 地膜 旱地 种子硬实现象 市场需求量 种子出苗率 道地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