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灰比水泥硬化浆体受软水溶蚀作用后的微结构变化差异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仍光 王强 +1 位作者 阎培渝 唐爱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0,14,共3页
利用MIP、TGA等试验方法对不同水灰比的水泥硬化浆体在软水溶蚀作用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硬化浆体遭受软水溶蚀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质量损失和微观结构劣化。而低较水灰比的水泥硬化浆体抗软水溶蚀的能力明显强于高水灰比的水泥硬... 利用MIP、TGA等试验方法对不同水灰比的水泥硬化浆体在软水溶蚀作用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硬化浆体遭受软水溶蚀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质量损失和微观结构劣化。而低较水灰比的水泥硬化浆体抗软水溶蚀的能力明显强于高水灰比的水泥硬化浆体。高水灰比的水泥硬化浆体在软水溶蚀作用下的质量损失大、Ca(OH)2含量降低快、孔结构劣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灰比 硬化浆体 溶蚀 氢氧化钙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灰对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勇 冯竟竟 +3 位作者 于雷 刘洋 杨广帅 王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18-1722,共5页
对比研究了生物质灰与普通粉煤灰在粒度分布、颗粒形态、化学组成、活性指数等方面的不同,并开展了不同掺量生物质灰对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灰颗粒形状不规则、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较大,具有特有的细长... 对比研究了生物质灰与普通粉煤灰在粒度分布、颗粒形态、化学组成、活性指数等方面的不同,并开展了不同掺量生物质灰对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灰颗粒形状不规则、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较大,具有特有的细长纤维状颗粒,且其活性组分Al2O3不足普通粉煤灰的三分之一;生物质灰的火山灰活性小于普通粉煤灰;相同掺量下,生物质灰-水泥复合胶砂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均小于普通粉煤灰-水泥复合胶砂,生物质灰掺量越大,复合胶砂的强度相比纯水泥组下降程度越大;与普通粉煤灰相比,掺加生物质灰的硬化水泥浆体微观结构更为疏松多孔,特别是其特有的细长纤维状颗粒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灰 硬化浆体 抗压强度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凝灰岩-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响 李正平 +3 位作者 胡贤 李家正 石妍 田德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压汞法(MIP)、扫描电镜分析(SEM)等现代测试技术与方法对水泥-凝灰岩-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凝灰岩的掺入使得硬化浆体中引入了长石、水云母及低温型石英(α-... 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压汞法(MIP)、扫描电镜分析(SEM)等现代测试技术与方法对水泥-凝灰岩-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凝灰岩的掺入使得硬化浆体中引入了长石、水云母及低温型石英(α-SiO_2)等晶相物质,其余水化产物与纯水泥样品基本相同;含有凝灰岩的水泥硬化浆体中Ca(OH)_2含量降低幅度明显小于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体系;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孔隙率逐渐降低,孔径逐步得到细化,到水化180 d时,各样品中最可几孔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4.5~50 nm,浆体结构朝着对耐久性有利的方向发展;凝灰岩颗粒特殊形貌引起的形态效应和微集料填充作用在水化初期显得较为明显;相比于同掺量情况下的单掺粉煤灰体系和单掺凝灰岩体系,水泥-凝灰岩-粉煤灰三元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较多,越来越多的凝灰岩和水泥的水化产物包裹粉煤灰球形颗粒,并逐渐形成整体,整个浆体微观结构结合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凝灰岩 复合胶凝材料 硬化浆体 微观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纳米SiO_2与掺硅粉的水泥硬化浆体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45
4
作者 陈荣升 叶青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作者应用XRD物相分析净浆稠度与凝结时间和硬化浆体强度试验 ,对掺纳米SiO2 与掺硅粉的水泥硬化浆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研究得到 :与掺硅粉的水泥浆体相比 ,掺纳米SiO2 的浆体具有流动性变小和凝结时间缩短的现象 ,掺入纳米SiO2 ... 作者应用XRD物相分析净浆稠度与凝结时间和硬化浆体强度试验 ,对掺纳米SiO2 与掺硅粉的水泥硬化浆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研究得到 :与掺硅粉的水泥浆体相比 ,掺纳米SiO2 的浆体具有流动性变小和凝结时间缩短的现象 ,掺入纳米SiO2 能显著地提高水泥硬化浆体的早期强度 ,能更有效更迅速地吸收界面上富集的氢氧化钙 ,能更有效更大幅度地降低界面氢氧化钙的取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氢氧化钙 高性能混凝土 硅酸盐水泥 硬化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gO对水泥硬化浆体膨胀和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叶青 俞升华 +2 位作者 张泽南 章强 施韬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5-769,共5页
对比轻烧MgO,对水泥硬化浆体的膨胀和抗压强度随纳米MgO掺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后,在浆体中的纳米MgO和轻烧MgO均已水化,其体积安定性合格的最大掺量(质量分数)分别约为10%和4%;在40℃水中养护至730d时,纳米... 对比轻烧MgO,对水泥硬化浆体的膨胀和抗压强度随纳米MgO掺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后,在浆体中的纳米MgO和轻烧MgO均已水化,其体积安定性合格的最大掺量(质量分数)分别约为10%和4%;在40℃水中养护至730d时,纳米MgO和轻烧MgO均已水化;水泥硬化浆体膨胀率随MgO掺量和养护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掺纳米MgO浆体的膨胀较易趋于稳定;水泥硬化浆体抗压强度随纳米MgO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轻烧MgO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纳米MgO具有较高的安定性掺量和较好的强度稳定性,其膨胀可用于补偿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硬化浆体 纳米MgO 轻烧MgO 膨胀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对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强度和硬化浆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武红霞 芦令超 +2 位作者 王守德 陈诚 李秋英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306,311,共5页
研究了石膏对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强度和硬化浆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有C3S、C2S、C3A、C4AF和C2.75B1.25A3S;当水泥中石膏掺量为10%时,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3d、7d、28d和90d抗压强度... 研究了石膏对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强度和硬化浆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有C3S、C2S、C3A、C4AF和C2.75B1.25A3S;当水泥中石膏掺量为10%时,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3d、7d、28d和90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45.0、61.9、82.1和85.6MPa;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水化产物主要有AFt、Ca(OH)2、C-S-H凝胶等,随石膏掺量的增加,AFt的数量逐渐增加,水化后期的Ca(OH)2数量逐渐减少。用XRD和SEM来分析硬化水泥浆体组成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贝利特-硫铝酸钡钙 强度 硬化浆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干混蒸汽法制得的水泥硬化浆体及其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叶青 马成畅 李燕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4-658,共5页
对由干混蒸汽法制得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硬化浆体及其性能进行了随蒸压温度和蒸压时间变化的研究.得到硬化浆体的抗压强度、表观密度、水灰比、非蒸发水与水泥比、氢氧化钙含量和水化程度均随着蒸压温度的提高和蒸压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第... 对由干混蒸汽法制得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硬化浆体及其性能进行了随蒸压温度和蒸压时间变化的研究.得到硬化浆体的抗压强度、表观密度、水灰比、非蒸发水与水泥比、氢氧化钙含量和水化程度均随着蒸压温度的提高和蒸压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第一阶段蒸压温度为140℃和蒸压时间为3 h与第二阶段蒸压温度为213℃和蒸压时间为9 h的条件下,硬化浆体试样的抗压强度达到120 MPa,非蒸发水与水泥质量比为0.134,氢氧化钙含量为23.9%(质量分数),水化程度测定值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混蒸汽法 水泥硬化浆体(HCP) 抗压强度 水化程度 月球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硬化浆体形貌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强 阎培渝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6-310,共5页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大掺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在不同水化龄期的硬化浆体形貌,并与水泥硬化浆体形貌进行对比,研究了矿渣在复合胶凝材料中的水化性能与硬化浆体形貌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大掺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早期的浆体结构比水泥...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大掺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在不同水化龄期的硬化浆体形貌,并与水泥硬化浆体形貌进行对比,研究了矿渣在复合胶凝材料中的水化性能与硬化浆体形貌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大掺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早期的浆体结构比水泥浆体结构疏松,28天的浆体结构比水泥浆体结构致密。水化早期,矿渣颗粒被水泥水化产物包裹,与水泥浆体界面薄弱;水化后期,矿渣颗粒的水化产物与水泥水化产物紧密结合,颗粒与水泥浆体的界面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 水泥 形貌 硬化浆体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C3S水泥硬化浆体水浸取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7
9
作者 但建明 王培铭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了研究高C3S水泥硬化浆体水浸取液中离子浓度与水化条件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水浸取法探讨了水化时间、水灰比、水化温度等因素对高硅酸三钙水泥水化硬化体系水浸取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取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和pH值随水化... 为了研究高C3S水泥硬化浆体水浸取液中离子浓度与水化条件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水浸取法探讨了水化时间、水灰比、水化温度等因素对高硅酸三钙水泥水化硬化体系水浸取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取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和pH值随水化时间的延长、水灰比的增加和养护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水化14d前离子浓度和pH值下降速度很快,14d后下降速度趋缓;各水化条件下离子浓度的大小主要与水化程度、孔隙率和水化产物的溶解相关。该研究对于从离子浓度方面去了解高C3S水泥的水化特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C3S水泥 离子浓度 水浸取法 硬化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水剂对铬渣-水泥硬化浆体中Cr(Ⅵ)渗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施惠生 阚黎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38-643,共6页
在研究铬渣的胶凝活性以及不同掺量对水泥硬化浆体物理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选用了羰基焦醛系、聚羧酸系及萘系3类减水剂,并探讨了这3类减水剂对铬渣-水泥硬化浆体物理性能及Cr(Ⅵ)渗出的影响.试验表明,铬渣具有良好的胶凝活性,聚羧酸系减... 在研究铬渣的胶凝活性以及不同掺量对水泥硬化浆体物理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选用了羰基焦醛系、聚羧酸系及萘系3类减水剂,并探讨了这3类减水剂对铬渣-水泥硬化浆体物理性能及Cr(Ⅵ)渗出的影响.试验表明,铬渣具有良好的胶凝活性,聚羧酸系减水剂对铬渣-水泥硬化浆体中Cr(Ⅵ)的浸出有一定的弱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水泥硬化浆体 减水剂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M灌浆料硬化浆体的显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白茜 杨南如 仲晓林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16-20,共5页
用压汞法、显微硬度法、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硬化CGM浆体的微观结构特征,和用TMSGC方法测定了CSH凝胶中硅酸阴离子的聚合分布。结果表明,CGM料的高强原因是较低的孔隙率、致密浆体以及CSH中[SiO4]4-... 用压汞法、显微硬度法、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硬化CGM浆体的微观结构特征,和用TMSGC方法测定了CSH凝胶中硅酸阴离子的聚合分布。结果表明,CGM料的高强原因是较低的孔隙率、致密浆体以及CSH中[SiO4]4-的聚合度较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结构 硬化浆体 CGM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矿物掺和料对水泥硬化浆体孔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李响 严建军 +1 位作者 杨华全 董芸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88-90,共3页
优良的孔结构是现代水泥基材料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必需条件。通过压汞法(MIP)对含有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掺入使得水泥硬化浆体的早期孔隙率增加,大孔较多;随着龄期的延长,含... 优良的孔结构是现代水泥基材料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必需条件。通过压汞法(MIP)对含有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掺入使得水泥硬化浆体的早期孔隙率增加,大孔较多;随着龄期的延长,含有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样品微观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孔隙率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含有矿渣硅灰的样品90 d时孔结构特征参数几乎与纯水泥浆体一致;粉煤灰掺量高达65%的样品,尽管总孔隙率降低不多,但无害孔增多,孔径得到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浆体 孔隙率 孔径分布 孔结构 大掺量矿物掺和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下SO_2^(-4)对水泥硬化浆体中Al^(3+)配位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晨光 丁庆军 +1 位作者 胡曙光 封孝信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基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利用27 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27 Al MAS NMR)结合去卷积技术,研究变温下SO2-4对水泥硬化浆体中Al 3+配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的高温阶段促进AFt、TAH(third aluminum hydrate)和掺杂在C-S-H结构中(... 基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利用27 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27 Al MAS NMR)结合去卷积技术,研究变温下SO2-4对水泥硬化浆体中Al 3+配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的高温阶段促进AFt、TAH(third aluminum hydrate)和掺杂在C-S-H结构中(C-S-A-H)的四配位铝(Al[4])向AFm转化;降温阶段促进TAH生成,利于AFm和C-S-A-H中Al[4]向AFt转化;而变温后20℃常温不仅利于AFt向AFm转化,TAH向Al[4]转变,而且利于Al[4]进入高钙硅比(Ca/Si)C-S-H结构。在5%Na2SO4溶液中,SO2-4在侵蚀3d时首先对AFm侵蚀,对TAH和C-S-A-H中Al[4]侵蚀作用较小;变温过程的高温加快SO2-4对AFm和TAH的侵蚀,并且对C-S-A-H凝胶有脱铝作用;变温后20℃常温有利于C-S-H凝胶与硫酸根竞争Al[4],低Ca/Si的C-S-A-H凝胶具有较强的抗SO2-4脱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 硫酸根离子 Al3+配位 分布 水泥硬化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三钙硬化浆体三维空间结构的连续切片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飞 刘贤萍 +2 位作者 赵永娟 王培铭 陈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本文通过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对水灰比0.6、20℃恒温密闭养护7 d的硅酸三钙硬化浆体进行研究,并通过三维图像处理软件Avizo对获取的200张背散射电子(BSE)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SBFSEM在高真空以及1 kV电压下获取的连续... 本文通过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对水灰比0.6、20℃恒温密闭养护7 d的硅酸三钙硬化浆体进行研究,并通过三维图像处理软件Avizo对获取的200张背散射电子(BSE)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SBFSEM在高真空以及1 kV电压下获取的连续BSE图像经过Avizo分析处理后,获得的最小孔体积和最小未水化颗粒体积分别为3.6×10^4 nm^3和3.7×10^4 nm^3;93%的未水化硅酸三钙的体积介于3.6×10^4 nm^3和1.0×10^7 nm^3之间,88.9%的孔的体积介于3.7×10^4 nm^3和3.2×10^6 nm^3之间;三维重构所得的总孔体积占硬化浆体总体积的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BFSEM) 硅酸三钙硬化浆体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对硬化浆体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仁辉 秦鸿根 魏程寒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20-424,共5页
通过掺粉煤灰硬化浆体在一定浓度氯盐溶液中的浸泡试验,研究了其氯离子扩散系数和表面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粉煤灰对其氯离子扩散系数和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化浆体表面氯离子浓度是一个逐渐平衡的过程,与时间成... 通过掺粉煤灰硬化浆体在一定浓度氯盐溶液中的浸泡试验,研究了其氯离子扩散系数和表面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粉煤灰对其氯离子扩散系数和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化浆体表面氯离子浓度是一个逐渐平衡的过程,与时间成指数关系,这与Lin,Arora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粉煤灰对硬化浆体抗氯离子渗透性存在正负效应,粉煤灰的掺入虽能降低硬化浆体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但却增大了硬化浆体表面氯离子平衡浓度;硬化浆体表面氯离子浓度(cf)与粉煤灰掺量(wFA)的关系为:cf=a′+b.wd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浆体 粉煤灰 正负效应 氯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动性磷酸铵镁水泥硬化浆体耐盐腐蚀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李涛 张继文 +1 位作者 姜海楼 杨建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0-757,共8页
为研究高流动性磷酸铵镁水泥(MAPC)硬化浆体耐盐腐蚀性能,通过测试高流动性MAPC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变形、吸水率、流动性、水化温度曲线以及微观形貌,对比研究了空白组M0和单掺水玻璃M1的MAPC硬化浆体长期浸泡在清水、氯化钠和硫酸... 为研究高流动性磷酸铵镁水泥(MAPC)硬化浆体耐盐腐蚀性能,通过测试高流动性MAPC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变形、吸水率、流动性、水化温度曲线以及微观形貌,对比研究了空白组M0和单掺水玻璃M1的MAPC硬化浆体长期浸泡在清水、氯化钠和硫酸钠溶液中的相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单掺水玻璃提高了MAPC硬化浆体的早期水化反应速率以及流动性;单掺水玻璃提高了MAPC硬化浆体的强度,改善了变形,降低了吸水率。此外,单掺水玻璃的M1浆体试块无论在何种溶液下进行浸泡,其性能均优于空白组M0,其中在硫酸盐溶液下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水泥(MAPC) 高流动性 硬化浆体 腐蚀 水玻璃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及膨润土对水泥-铬渣体系中Cr(Ⅵ)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阚黎黎 王家豪 +1 位作者 徐超 施惠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9-733,共5页
本文研究了沸石及膨润土对水泥-铬渣体系中Cr(Ⅵ)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和膨润土对Cr(Ⅵ)的浸出有较好的效果,在pH=3,掺量为30%的条件下,28d龄期掺入沸石和膨润土的硬化体中Cr(Ⅵ)浸出浓度分别下降了82%及63%,沸石的效果优于膨润土... 本文研究了沸石及膨润土对水泥-铬渣体系中Cr(Ⅵ)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和膨润土对Cr(Ⅵ)的浸出有较好的效果,在pH=3,掺量为30%的条件下,28d龄期掺入沸石和膨润土的硬化体中Cr(Ⅵ)浸出浓度分别下降了82%及63%,沸石的效果优于膨润土。雨淋的自然养护条件会导致体系中Cr(Ⅵ)的浸出浓度减少近一倍。同时,硬化体抗压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加而下降,膨润土对强度的不利影响大于沸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水泥硬化浆体 沸石 膨润土 CR(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双掺料胶凝体系碾压混凝土孔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小健 孔祥芝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48,共4页
将磨细水淬矿渣与石灰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双掺料,利用扫描电镜、压汞测孔技术研究了水泥-双掺料胶凝体系水化硬化浆体的密实度和孔结构发展规律,同时进行大掺量双掺料碾压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随龄期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化龄期... 将磨细水淬矿渣与石灰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双掺料,利用扫描电镜、压汞测孔技术研究了水泥-双掺料胶凝体系水化硬化浆体的密实度和孔结构发展规律,同时进行大掺量双掺料碾压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随龄期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化龄期的增长,双掺料与粉煤灰相似,具有优化浆体孔结构的作用,硬化浆体无害孔比例明显增加,浆体密实度改善,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能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掺料 硬化浆体 孔结构 碾压混凝土 抗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高温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阎培渝 张庆欢 杨文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复合胶凝材料 水化性能 养护温度 高温 粉煤灰掺量 水泥净 混凝土外加剂 硬化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ation phase and por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hardened cement past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被引量:5
20
作者 XIANG Yu XIE You-jun +1 位作者 LONG Guang-cheng HE Fu-q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665-1678,共14页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steam curing temperature on the hydrate and microstructure of hardened cement paste,several measuring methods including X-ray diffraction(XRD),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SS),ion chroma...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steam curing temperature on the hydrate and microstructure of hardened cement paste,several measuring methods including X-ray diffraction(XRD),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SS),ion chromatography,conductivity meter,alternating-current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hydration characteristics,pore solution composition and conductivity,resistivity and pore structure during the steam curing process.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team curing promotes the hydration process,greatly raises the resistivity,and decreases the porosity of specimen at early age.Compared with being treated at 45℃,higher temperature leads to a fast decomposition of ettringite at initial stage of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treatment period,which improves the relative content and ionic activity of the conductive ions in pore solution.Furthermore,the number of pores larger than 200 nm increases significantly,which reduces the resistivity of the hardened cement paste.Cement paste treated at 45℃ has a more stable and denser microstructure with less da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paste high-temperature curing pore structure AC impedan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