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管反应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进展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现状
1
作者 崔一鸣 胡博 +3 位作者 林浩婷 王佳敏 洪健 陶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75,共7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以多灶性胆管狭窄和进行性肝病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胆管反应是PSC的核心病理表现,亦是促进PSC进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从胆管细胞增殖、炎症应答、纤...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以多灶性胆管狭窄和进行性肝病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胆管反应是PSC的核心病理表现,亦是促进PSC进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从胆管细胞增殖、炎症应答、纤维化形成等多维角度,就胆管反应在PSC进展中的促进作用及其靶向治疗作一综述,为揭示PSC的病理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管反应 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硬化性胆管炎为首发表现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6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汪雪莲 房春晓 +7 位作者 陈敏霞 杨花梅 佘兰辉 龚余 徐翼 艾斌 黄莉 李旭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以硬化性胆管炎(SC)为首发表现的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儿童肝脏受累LCH的认识。方法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初步诊断为SC,其后确诊为LCH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 目的探讨以硬化性胆管炎(SC)为首发表现的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儿童肝脏受累LCH的认识。方法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初步诊断为SC,其后确诊为LCH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以SC为首发表现的LCH患儿6例。女∶男=5∶1。中位发病年龄为12(12~22)个月。6例患儿均以胆汁淤积为首发表现,表现为以γ-谷氨酰转肽酶和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肝功能异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均呈现局灶性肝内胆管狭窄和扩张,影像学诊断为SC。5例通过皮疹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确诊LCH,其中4例表现为SC同时伴有皮疹;1例仅表现为SC,其后近2个月出现皮疹增多并获得组织学诊断依据。1例表现为SC同时伴垂体受累所致的尿崩症,2次肝穿活检仅提示结节性肝硬化。肝移植术后肝大体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确诊LCH。6例病理诊断LCH后予LCH一线方案化疗。1例肝移植后进行化疗及对症治疗,全身病情获得缓解;4例至随诊结束全身病情较前好转,但肝脏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改善;1例发生肝衰竭死亡。结论SC是LCH肝脏受累的一种晚期及严重形式,可伴或不伴其他组织器官病变。诊断需结合特征性皮疹、溶骨性改变及垂体等组织受累表现,并获得病理诊断依据。LCH所致SC预后较差。SC如合并肝硬化,尤其伴有门静脉高压、顽固性皮肤瘙痒或生长发育迟缓,可考虑先进行肝移植,术后再进行化疗可能是获得较好预后的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硬化性胆管炎 胆汁淤积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盛夏 纪庆明 +2 位作者 李昕宇 王丽宏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2-1038,共7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胆管炎症为特征的胆汁淤积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低,预后差,尚无药物治疗能改变PSC的进程,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达85%。基于PSC现状,药物治疗面临巨大挑战。目前治疗PSC...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胆管炎症为特征的胆汁淤积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低,预后差,尚无药物治疗能改变PSC的进程,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达85%。基于PSC现状,药物治疗面临巨大挑战。目前治疗PSC的药物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初步显示出应用前景,其中熊去氧胆酸是研究最广泛、最常用的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新兴药物正在研究中。本文将围绕PSC最新药物治疗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熊去氧胆酸 奥贝胆酸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21) 被引量:34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韩英 +15 位作者 郭长存 时永全 尚玉龙 董加强 崔丽娜 郭冠亚 郑林华 尤红 陆伦根 马雄 南月敏 徐小元 段钟平 魏来 贾继东 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61,共12页
2015年我国第一个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专家共识颁布。近年来PSC的临床研究提供了PSC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PSC推荐... 2015年我国第一个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专家共识颁布。近年来PSC的临床研究提供了PSC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PSC推荐意见21条。为了利于鉴别PSC和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SC),也附有IgG4-SC的10条推荐意见。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PSC和IgG4-SC的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力宁 侯新萌 靳二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3-137,159,共6页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是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胆管系统的表现,影像检查见肝外和/或肝内胆管狭窄与扩张,常合并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实验室血清检测见IgG4水平升高,病理检查见淋巴-浆细胞浸润、席纹状纤维化和闭塞性静脉炎,对激素治疗敏感...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是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胆管系统的表现,影像检查见肝外和/或肝内胆管狭窄与扩张,常合并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实验室血清检测见IgG4水平升高,病理检查见淋巴-浆细胞浸润、席纹状纤维化和闭塞性静脉炎,对激素治疗敏感。由于多数患者在初诊时年龄较大且出现梗阻性黄疸,故需与胆管癌、胰腺癌等其他引起胆管狭窄及黄疸的疾病鉴别。本文介绍不同类型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以及疾病复发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 IGG4相关性疾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梗阻性黄疸 诊断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的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表现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斌斌 张洁 +4 位作者 靳二虎 张澍田 郑新 杨正汉 马大庆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6-340,共5页
目的观察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SC)的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IgG4-S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IgG4-SC初始病变的CT和MRCP特征及随访变化。结果初始病变:6例CT扫描显示肝外胆管胰腺段管壁增厚,其... 目的观察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SC)的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IgG4-S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IgG4-SC初始病变的CT和MRCP特征及随访变化。结果初始病变:6例CT扫描显示肝外胆管胰腺段管壁增厚,其中2例伴有胰上段胆管壁偏心性增厚,增厚的胆管壁呈渐进性强化;7例MRCP检查中,6例显示肝外胆管胰腺段狭窄,1例肝内胆管狭窄和肝外胆管胰腺段狭窄,狭窄近侧的胆管呈中度至重度扩张。随访:5例未接受类固醇治疗以及2例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胆管病变均较初始加重。8例随访患者中,无论治疗及时与否,或是病变复发后再治疗,应用类固醇后胆管病变均显著好转。结论 IgG4-SC的CT和MRCP表现为胆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和近侧胆管扩张,类固醇治疗后病变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IgG4相关性 硬化性胆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运恒 杨再兴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71-672,F0003,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发病机制 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非特异性症状 肝内外胆管 个体差异 发病过程 腹部不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临床特点 被引量:10
8
作者 冯云路 杨爱明 +4 位作者 姚方 吴晰 伍东升 舒慧君 钱家鸣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Ig 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 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 G4-SC)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Ig G4-SC患者共36例,均符合2012年日本学者提出的Ig G4-SC临床诊断标准的确诊要求。... 目的探讨Ig 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 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 G4-SC)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Ig G4-SC患者共36例,均符合2012年日本学者提出的Ig G4-SC临床诊断标准的确诊要求。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36例患者性别比(女/男)为0.24∶1,平均发病年龄为(62.8±9.2)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黄疸(77.8%,28/36)和腹痛(50.0%,18/36)。8例(22.2%)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其中3例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在正常范围。超声内镜发现34例(94.4%)患者胆管增厚,其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8.3%,3/36)和腹部CT(33.3%,12/36)(P<0.05)。7例患者行胆管刷检或胆管活检,病理结果均为阳性。随访超过2年的23例患者,复发率为39.1%(9/23),胆管外受累器官越多或受累胆管节段越多者,越容易复发。结论 Ig G4-SC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符合慢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少数患者临床没有任何胆管梗阻的征象。诊断Ig G4-SC时,胆管病理的阳性率并不理想,影像学上非狭窄段的胆管壁均匀增厚对诊断十分有意义,超声内镜应作为疑诊Ig G4-SC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对Ig G4-SC患者应密切随访,警惕复发及并存的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 超声内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肝胆胰外科医生应该重视的内科疾病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乔飞 刘卫 +3 位作者 洪涛 张宁 曲强 何小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01-205,共5页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RD)是一类近10余年逐渐被认识的以血清IgG4升高、席纹状纤维化以及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多器官和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胆道是IRD常受累的器官之一。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 ...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RD)是一类近10余年逐渐被认识的以血清IgG4升高、席纹状纤维化以及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多器官和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胆道是IRD常受累的器官之一。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 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RSC)是IRD在胆道的临床表现形式。IRSC多有胆管壁局限性增厚、胆管扩张以及梗阻性黄疸等与胆胰恶性肿瘤相类似的临床表现。IRSC对激素敏感,预后良好,合并恶性肿瘤罕见,绝大多数无需手术治疗,但近几年笔者临床工作中仍不时见到因"胆管扩张、梗阻性黄疸"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IRSC的病例,回顾这些病例的诊治过程,鲜有术前考虑IRSC的情况。临床上也可见到术前因血清IgG4升高,起初误诊为IRSC,错过最佳手术时机,而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癌的病例。故加强对IRSC的宣讲,特别是加深肝胆胰外科医生对IRSC的认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胰恶性肿瘤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硬化性胆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天娇 王晓红 +1 位作者 朱启镕 王建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新生儿期 文献复习 肝脏疾病 慢性进展 胆汁淤积 胆道闭锁 淤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玉坤 凌建新 +3 位作者 蔡珍福 杨安宁 袁波 阚芬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70-470,共1页
患者,女,47岁。因进行性巩膜皮肤黄染1年,于2004年6月30日入院。于2003年5月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后出现恶心、乏力及全身皮肤瘙痒、腹胀、牙龈出血等症状。在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予保肝、退黄治疗,病... 患者,女,47岁。因进行性巩膜皮肤黄染1年,于2004年6月30日入院。于2003年5月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后出现恶心、乏力及全身皮肤瘙痒、腹胀、牙龈出血等症状。在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予保肝、退黄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既往无其他病史,家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76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10/60mmHg。全身皮肤色素沉着。巩膜皮肤重度黄染,心肺(-),肝肋下10em,质硬,边缘钝,无压痛,表面不光滑。脾肋下2cm,质中等,无压痛,表面光滑.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B超:肝硬化、脾大。胸片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肝移植治疗 进行性加重 皮肤黄染 巩膜黄染 皮肤色素沉着 移动性浊音 皮肤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津生 李学平 冒长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0-391,共2页
报道1例SLE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女,1975年确诊SLE,经皮质类固醇治疗病情缓解。1997年发现胆囊炎,行胆囊切除后仍有反复发热、上腹痛、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肝酶学、血清胆红素及腹部B超均有异常改变。1999年2月确诊为PSC... 报道1例SLE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女,1975年确诊SLE,经皮质类固醇治疗病情缓解。1997年发现胆囊炎,行胆囊切除后仍有反复发热、上腹痛、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肝酶学、血清胆红素及腹部B超均有异常改变。1999年2月确诊为PSC。其后PSC病情时有反复,但狼疮本病病情一直平稳。现口服小剂量皮质类固醇维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并发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附病例报告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丽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45-1347,共3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胆汁淤积性肝病,遗传易感性和个人环境因素可能对其发病起作用。熊去氧胆酸有利于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且有证据证明,在PSC中应用高剂量(±20 mg/kg)熊去氧胆酸可能比一般剂量更有效。本文...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胆汁淤积性肝病,遗传易感性和个人环境因素可能对其发病起作用。熊去氧胆酸有利于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且有证据证明,在PSC中应用高剂量(±20 mg/kg)熊去氧胆酸可能比一般剂量更有效。本文报道一例熊去氧胆酸治疗PSC的临床效果,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误诊1例
14
作者 汪禾青 刘爱连 +2 位作者 谭广 陈安良 吕婷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161,共1页
患者男,67岁,因"上腹隐痛不适3个月,加重伴巩膜黄染半个月"入院。查体:除巩膜黄染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ALP 523U/L,γ-GT713U/L,CA19-9 52.61U/ml,CEA5.57ng/nl。CT:肝右叶密度减低,肝内胆管扩张,至肝门部中断,局部见一... 患者男,67岁,因"上腹隐痛不适3个月,加重伴巩膜黄染半个月"入院。查体:除巩膜黄染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ALP 523U/L,γ-GT713U/L,CA19-9 52.61U/ml,CEA5.57ng/nl。CT:肝右叶密度减低,肝内胆管扩张,至肝门部中断,局部见一结节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硬化性胆管炎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继发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报告
15
作者 单琤琤 方凤 蒋瑾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9-359,379,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因全身瘙痒伴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余于2000年6月入院.门诊B超及CT检查均提示"肝内胆管扩张,左外叶占位".入院体检发现肝肋下平脐,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脾肋下未及.腹腔MRI诊断:肝内外胆管多发结... 1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因全身瘙痒伴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余于2000年6月入院.门诊B超及CT检查均提示"肝内胆管扩张,左外叶占位".入院体检发现肝肋下平脐,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脾肋下未及.腹腔MRI诊断: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阻塞性黄疸,慢性胆管炎.入院后在全麻+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半肝切除+胆囊切除+肝胆管整形+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继发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B超 CT 诊断 治疗 肝切除 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胆管炎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16
作者 陈明霞 樊小军 杨少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硬化性胆管炎 超微细胞 肝细胞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短期内出现硬化性胆管炎1例报道及分析
17
作者 李小冬 胡昇庠 蔡永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5-1186,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77岁,因"胆囊切除术后40 d,皮肤黄染1周",于2011年8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40 d前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见胆囊慢性炎症改变,未发现胆管及其他异常,术后4 d正常出院,术后病理... 病例资料患者,女,77岁,因"胆囊切除术后40 d,皮肤黄染1周",于2011年8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40 d前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见胆囊慢性炎症改变,未发现胆管及其他异常,术后4 d正常出院,术后病理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切除术后无明显不适症状,于本次入院7 d前出现皮肤黄染,以胸腹部明显,无发热、腹痛、腹胀,无呕血及黑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术后 硬化性胆管炎 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探讨
18
作者 陈学云 朱长进 +1 位作者 王福民 殷继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少见病。十年来我院收治本病7例,现就其病因、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男性2例,女性5例。7例均有黄疸。伴有门脉高压症和急性胆管炎各1例。
关键词 硬化性胆管炎 胆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万古霉素或甲硝唑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中的实验性研究
19
作者 丁胜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据《Aliment Pharmaeol Ther》2013年2月5日报道】题: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万古霉素或甲硝唑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中的实验性研究(作者TabibianJH等)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随机临床试验 实验性研究 万古霉素 甲硝唑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3-ANCA: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一个有前途的生物学标志物
20
作者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3-173,共1页
【据《Pksone》2014年11月报道】题:PR3-ANCA: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一个有前途的生物学标志物(作者Stinton LM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唯一公认的生物学标志物是非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ANCA),除了低敏感性和特异... 【据《Pksone》2014年11月报道】题:PR3-ANCA: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一个有前途的生物学标志物(作者Stinton LM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唯一公认的生物学标志物是非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ANCA),除了低敏感性和特异性,还具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也缺乏高通量和客观性的优点。最新报告表明,PR3-ANCA可能增加炎性肠病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由于PSC与炎性肠病相关,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Stinton LM等进行了一项研究,其目的在于评估一个大型队列患者PR3-ANCA的频率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生物学标志物 ANCA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溃疡性结肠炎 炎性肠病 低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