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硬包体试样破裂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许昭永
王彬
+2 位作者
赵晋明
胡毅力
梅世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9-85,共7页
初步研究了含硬包体试样在双轴加压时试样的最终破裂形式及硬包体的变化状况.岩样破裂形式侧向以压剪裂为主,表面出现两类:一类为走滑伴以逆冲断裂;另一类为冲断裂.当岩样内的硬包体与试样为硬接触时,则硬包体有的破裂,有的未破;为软接...
初步研究了含硬包体试样在双轴加压时试样的最终破裂形式及硬包体的变化状况.岩样破裂形式侧向以压剪裂为主,表面出现两类:一类为走滑伴以逆冲断裂;另一类为冲断裂.当岩样内的硬包体与试样为硬接触时,则硬包体有的破裂,有的未破;为软接触时,则主破裂绕过硬包体.最后,分析了在一定条件下,岩样内的硬包体形成应力集中、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包体
破裂方式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硬包体试样微破裂图象演变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许昭永
王彬
+2 位作者
赵晋明
胡毅力
梅世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含硬包体试样在双轴加压下的微破裂图象为:加压初期,微破裂先在试样周围活动,中部形成空区;随σ1增加,微破裂空区逐步变小;σ1再增加,微破裂在原空区内活跃,而原活跃区的微破裂则减少;临近主破裂时,微破裂逐步形成条带;条...
含硬包体试样在双轴加压下的微破裂图象为:加压初期,微破裂先在试样周围活动,中部形成空区;随σ1增加,微破裂空区逐步变小;σ1再增加,微破裂在原空区内活跃,而原活跃区的微破裂则减少;临近主破裂时,微破裂逐步形成条带;条带上的微破裂来回跳跃;微破裂空间分维Ds从小到大,临近主破裂前转为降低.这些特征在以往破裂实验中很少提到,但与强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长期活动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活动性
硬包体
微破裂图象
强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硬包体试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波速场的变化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彬
许昭永
+2 位作者
赵晋明
胡毅力
梅世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6-260,共5页
含硬包体混凝土试样在底面支撑侧面双轴加压至主破裂的情况下波速场的变化图象为:加压初期,试样上的纵波平均速度在4175~4615m/s之间变化,随着压力升高,出现小于4175m/s的低速区,但范围甚小,位置在两个包体之...
含硬包体混凝土试样在底面支撑侧面双轴加压至主破裂的情况下波速场的变化图象为:加压初期,试样上的纵波平均速度在4175~4615m/s之间变化,随着压力升高,出现小于4175m/s的低速区,但范围甚小,位置在两个包体之间。随后出现大于4615m/s的高速区,范围大致与包体位置一致。随着σ1的增加,低速区在逐渐变大,高速区逐步减小后又重新变大,高速区与低速区在平面上相互重叠,在空间上看,高速区被低速区包围着。临近主破裂时,低速区变小并逐步形成条带,高速区也变小,主要集中在靠近未来出现破裂的一个包体位置上。最终的破裂面出现在此高速区与低速条带交界附近,包体也局部破裂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包体
高速区
低速区
孕震
地震
中波速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典型裂纹系硬包体复合模型的应力场及破裂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崔晓峰
宋锦良
+2 位作者
方陆鹏
聂永安
陈宇坤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1-596,共6页
针对硬包体孕震模式力学机制研究 ,分别对含雁行裂纹系及组合裂纹系的硬包体复合模型 ,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场及破裂特征作了实验研究和比较 .结果表明 ,在硬包体中 ,逆向雁行裂纹系和
关键词
组合裂纹
硬包体
复合模型
应力场
破裂特征
孕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典型裂纹系硬包体试样破裂机制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庭金
唐春安
焦明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3-556,共4页
运用自行开发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对 6种含不同典型裂纹系的硬包体试样的破裂机制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硬包体的存在有利于在包体及其上下两端的母岩中形成高应力区 ;裂纹系最终沿加载控制方向扩展 ,并终止在其他...
运用自行开发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对 6种含不同典型裂纹系的硬包体试样的破裂机制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硬包体的存在有利于在包体及其上下两端的母岩中形成高应力区 ;裂纹系最终沿加载控制方向扩展 ,并终止在其他方向上的扩展 ;含Γ形裂纹系的硬包体试样容易发生破裂 ,其声发射频度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碎
典型裂纹系
硬包体
数值试验
破裂机制
地震
孕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不同弹性模量包体复合模型中的应力及其变化
6
作者
宋锦良
张和水
+2 位作者
聂永安
陈宇坤
崔晓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用光弹性法分别研究了一组含软包体、等模量包体, 及硬包体的复合模型中的应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 在硬包体中的应力更高, 硬包体的存在乃是复合模型中形成和积累高应力区的结构构成条件, 从而为坚固体孕震模式的力学机制研究提供...
用光弹性法分别研究了一组含软包体、等模量包体, 及硬包体的复合模型中的应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 在硬包体中的应力更高, 硬包体的存在乃是复合模型中形成和积累高应力区的结构构成条件, 从而为坚固体孕震模式的力学机制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包体
复合模型
应力
坚固体孕震模式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硬包体试样破裂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许昭永
王彬
赵晋明
胡毅力
梅世蓉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9-85,共7页
基金
国家地震局"八五"攻关项目85040103
文摘
初步研究了含硬包体试样在双轴加压时试样的最终破裂形式及硬包体的变化状况.岩样破裂形式侧向以压剪裂为主,表面出现两类:一类为走滑伴以逆冲断裂;另一类为冲断裂.当岩样内的硬包体与试样为硬接触时,则硬包体有的破裂,有的未破;为软接触时,则主破裂绕过硬包体.最后,分析了在一定条件下,岩样内的硬包体形成应力集中、屈服。
关键词
硬包体
破裂方式
地震前兆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硬包体试样微破裂图象演变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许昭永
王彬
赵晋明
胡毅力
梅世蓉
机构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文摘
含硬包体试样在双轴加压下的微破裂图象为:加压初期,微破裂先在试样周围活动,中部形成空区;随σ1增加,微破裂空区逐步变小;σ1再增加,微破裂在原空区内活跃,而原活跃区的微破裂则减少;临近主破裂时,微破裂逐步形成条带;条带上的微破裂来回跳跃;微破裂空间分维Ds从小到大,临近主破裂前转为降低.这些特征在以往破裂实验中很少提到,但与强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长期活动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
关键词
地震
地震活动性
硬包体
微破裂图象
强震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硬包体试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波速场的变化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彬
许昭永
赵晋明
胡毅力
梅世蓉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6-260,共5页
文摘
含硬包体混凝土试样在底面支撑侧面双轴加压至主破裂的情况下波速场的变化图象为:加压初期,试样上的纵波平均速度在4175~4615m/s之间变化,随着压力升高,出现小于4175m/s的低速区,但范围甚小,位置在两个包体之间。随后出现大于4615m/s的高速区,范围大致与包体位置一致。随着σ1的增加,低速区在逐渐变大,高速区逐步减小后又重新变大,高速区与低速区在平面上相互重叠,在空间上看,高速区被低速区包围着。临近主破裂时,低速区变小并逐步形成条带,高速区也变小,主要集中在靠近未来出现破裂的一个包体位置上。最终的破裂面出现在此高速区与低速条带交界附近,包体也局部破裂了。
关键词
硬包体
高速区
低速区
孕震
地震
中波速场
Keywords
Hard inclusion, microrupture, high velocity area and low velocity area
分类号
P315.1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典型裂纹系硬包体复合模型的应力场及破裂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崔晓峰
宋锦良
方陆鹏
聂永安
陈宇坤
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
天津大学力学系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1-596,共6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九五"科研攻关项目!( 96 - 913- 0 3- 0 1- 0 3)资助
文摘
针对硬包体孕震模式力学机制研究 ,分别对含雁行裂纹系及组合裂纹系的硬包体复合模型 ,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场及破裂特征作了实验研究和比较 .结果表明 ,在硬包体中 ,逆向雁行裂纹系和
关键词
组合裂纹
硬包体
复合模型
应力场
破裂特征
孕震
分类号
P315.1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典型裂纹系硬包体试样破裂机制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庭金
唐春安
焦明若
机构
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3-556,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70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99740 0 9)
文摘
运用自行开发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对 6种含不同典型裂纹系的硬包体试样的破裂机制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硬包体的存在有利于在包体及其上下两端的母岩中形成高应力区 ;裂纹系最终沿加载控制方向扩展 ,并终止在其他方向上的扩展 ;含Γ形裂纹系的硬包体试样容易发生破裂 ,其声发射频度低 。
关键词
岩石破碎
典型裂纹系
硬包体
数值试验
破裂机制
地震
孕震模式
Keywords
rock fracture
typical cracks
hard inclusion
numerical test
fracture mechanism
acoustic emission
分类号
P315.7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不同弹性模量包体复合模型中的应力及其变化
6
作者
宋锦良
张和水
聂永安
陈宇坤
崔晓峰
机构
天津大学力学系
天津市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2-375,共4页
基金
国家地震局"九五"科研攻关项目
文摘
用光弹性法分别研究了一组含软包体、等模量包体, 及硬包体的复合模型中的应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 在硬包体中的应力更高, 硬包体的存在乃是复合模型中形成和积累高应力区的结构构成条件, 从而为坚固体孕震模式的力学机制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
硬包体
复合模型
应力
坚固体孕震模式
弹性模量
Keywords
Hard inclusion, combination model, stress, seismogenic mode of hard body
分类号
P315.1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硬包体试样破裂特征的实验研究
许昭永
王彬
赵晋明
胡毅力
梅世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含硬包体试样微破裂图象演变过程的实验研究
许昭永
王彬
赵晋明
胡毅力
梅世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含硬包体试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波速场的变化
王彬
许昭永
赵晋明
胡毅力
梅世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含典型裂纹系硬包体复合模型的应力场及破裂特征
崔晓峰
宋锦良
方陆鹏
聂永安
陈宇坤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含典型裂纹系硬包体试样破裂机制的数值试验
刘庭金
唐春安
焦明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含不同弹性模量包体复合模型中的应力及其变化
宋锦良
张和水
聂永安
陈宇坤
崔晓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