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空间机械臂任务验证的硬件在环半物理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茜 肖轩 +5 位作者 程靖 李海泉 梁建勋 马炜 胡成威 危清清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5,共9页
针对空间机械臂在轨任务进行高保真地面仿真和验证的需求,搭建了空间机械臂操作任务验证平台(MTVF)系统。该系统基于硬件在环技术,将空间机械臂动力学仿真模型、两台地面模拟机械臂和测量系统通过实时仿真计算机实现软硬件的整合,具有... 针对空间机械臂在轨任务进行高保真地面仿真和验证的需求,搭建了空间机械臂操作任务验证平台(MTVF)系统。该系统基于硬件在环技术,将空间机械臂动力学仿真模型、两台地面模拟机械臂和测量系统通过实时仿真计算机实现软硬件的整合,具有响应速度快、跟踪精度高的特点。开发了闭环稳定算法和阻抗控制算法以保证MTVF系统的高保真性能,并通过搭建仿真计算模型以及设计地面试验等方法对MTVF系统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反映真实微重力环境下空间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能够实现对真实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机械臂在轨操作任务进行高保真的地面试验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物理仿真 硬件在仿真 地面验证 微重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重心、质量变化的自适应飞行控制律设计与半物理实时仿真验证
2
作者 李煜 刘小雄 +3 位作者 黄伟 李珂澄 明瑞晨 章卫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0-1038,共9页
考虑到重心、质量变化对飞行器动态的影响,提出一种非线性L1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应用此方法设计飞行控制器,达到提高飞控系统对重心、质量变化扰动鲁棒性的目标。该方法在L1自适应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反馈线性化策略,用于消除飞行器已知非线... 考虑到重心、质量变化对飞行器动态的影响,提出一种非线性L1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应用此方法设计飞行控制器,达到提高飞控系统对重心、质量变化扰动鲁棒性的目标。该方法在L1自适应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反馈线性化策略,用于消除飞行器已知非线性动态,并实现飞行器状态的快速解耦。提出的非线性L1自适应控制解决了常规L1自适应控制因克服自身已知非线性而导致鲁棒性不足的问题,进而提高控制器对外部扰动的鲁棒性。此外,应用改进的分段常数设计自适应律提高扰动的估计精度。在硬件在环的飞行控制半物理实验平台下验证所设计的飞行控制律的控制性能与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L1自适应设计的飞行控制律具有强大的鲁棒性,能够有效克服飞行过程中重心、质量突变对飞机的影响,在保证飞机稳态性能的同时,兼顾了飞机的瞬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L1自适应控制 飞行控制系统 重心、质量变化 硬件在环的半物理实验 改进的分段常数自适应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容水箱虚拟实验系统设计及应用
3
作者 常广晖 张亚超 苏攀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2期223-228,共6页
三容水箱是一种培养过程控制类、自动化类专业学员实际工程能力的重要实验装置,为解决目前三容水箱实验装置因成本高、体积大,难以让每名学生单独完成整个实验,并且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中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物理仿真... 三容水箱是一种培养过程控制类、自动化类专业学员实际工程能力的重要实验装置,为解决目前三容水箱实验装置因成本高、体积大,难以让每名学生单独完成整个实验,并且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中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物理仿真的三容水箱虚拟实验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详细介绍了虚拟实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三容水箱仿真模型建立、自定义目标软硬件实现、虚拟三容水箱与嵌入式目标之间的通信方法等。该虚拟实验系统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简便地进行三容水箱水位解耦控制实验,轻松理解控制理论教学中的抽象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验系统 三容水箱 通信方法 物理仿真 教学效果 硬件实现 实际工程能力 寓教于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HIL应用的大功率柴油机半物理建模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孟长江 贾利 +7 位作者 范燕朝 申晓彦 董新宇 吕慧 王海燕 仇会彬 刘国浩 任路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实现控制器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测试,根据半物理建模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大功率高压共轨柴油机实时仿真模型。介绍了柴油机关键部件的建模原理,并进行了起动、怠速工况和测功机工况下的仿真试验,通过对比... 为实现控制器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测试,根据半物理建模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大功率高压共轨柴油机实时仿真模型。介绍了柴油机关键部件的建模原理,并进行了起动、怠速工况和测功机工况下的仿真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小于6%,表明所建柴油机模型能够完成控制器控制功能的验证,可以应用于发动机控制策略的前期开发和控制器的HIL测试,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压共轨 硬件在 物理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