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联合硫鸟嘌呤核苷酸血药浓度监测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夏泉 黄燕 +5 位作者 汪燕燕 许杜娟 胡乃中 胡静 梅俏 陈飞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探讨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多态性联合红细胞中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血药浓度监测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为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炎症性肠病的患者,采用PCR扩增、焦磷... 目的:探讨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多态性联合红细胞中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血药浓度监测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为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炎症性肠病的患者,采用PCR扩增、焦磷酸基因测序法技术检测其TPMT基因第7外显子G460A和第10外显子A719G的2个多态性位点;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红细胞(RBC)中6-TGNs浓度。结果:15例患者TPMT*3基因均为野生型,未发现突变;首次检测的6-TGNs浓度为 147.31~875.26 pmol/L(8×10^8)RBC,服用相同剂量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结论:TPMT基因多态性检测有助于预测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骨髓毒副作用,6TGNs浓度测定有助于药物剂量的调整,两者联合应用可为接受硫唑嘌呤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硫鸟嘌呤核苷酸血药浓度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红细胞硫鸟嘌呤核苷酸的浓度 被引量:7
2
作者 师少军 刘亚妮 +1 位作者 吴健鸿 曾繁典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红细胞(RBC)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RBC首先经70%高氯酸沉淀蛋白,并在酸性条件下100℃加热45 min,6-TGNs水解生成6-硫鸟嘌呤(6-TG)后进样分析。HypersilGOLD C18柱(4.6 mm×250 m... 目的建立测定人红细胞(RBC)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RBC首先经70%高氯酸沉淀蛋白,并在酸性条件下100℃加热45 min,6-TGNs水解生成6-硫鸟嘌呤(6-TG)后进样分析。HypersilGOLD C18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342 nm,柱温35℃;流动相为20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3.3)-乙腈(95:5,V/V);流速:1.0 mL.min-1。结果 6-TG在8.09-809.89 pmol.(8×108)-1RBC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8),最低定量浓度为8.09 pmol.(8×108)-1RBC。日内及日间RSD分别〈7.71%,6.64%,方法回收率为98.07%-108.08%,平均提取回收率〉6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应用于患者服用硫唑嘌呤后RBC 6-TGNs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嘌呤 硫鸟嘌呤核苷酸 6-鸟嘌呤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硫鸟嘌呤与6-巯嘌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厚玉姣 赵丽 +1 位作者 刘祥鑫 马云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2-626,共5页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现如今已取得较好的治愈率,然而患儿仍面临很大的复发风险。研究发现,巯嘌呤类药物作为持续治疗的一部分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通常6-巯嘌呤(6-MP)用于长期维持治疗,而6-硫鸟嘌呤(6-TG)...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现如今已取得较好的治愈率,然而患儿仍面临很大的复发风险。研究发现,巯嘌呤类药物作为持续治疗的一部分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通常6-巯嘌呤(6-MP)用于长期维持治疗,而6-硫鸟嘌呤(6-TG)仅用于强化治疗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最佳的选药方案。为探究6-TG是否比6-MP更适用于儿童ALL治疗,本文就其相关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巯嘌呤 6-鸟嘌呤 硫鸟嘌呤核苷酸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