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过氧化氢法消化测定烟草中的总氮和钾含量 被引量:3
1
作者 寇天舒 陈伟华 +2 位作者 张艳芳 马桂芹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同时快速测定烟草中总氮和钾的方法,以提高烟草中总氮的消化速度,避免有毒氧化汞的使用。[方法]对连续流动法测定总氮的消解方法进行改进,选用5∶2(V∶V)的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液消解烟草样品,然后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同时测... [目的]探索一种同时快速测定烟草中总氮和钾的方法,以提高烟草中总氮的消化速度,避免有毒氧化汞的使用。[方法]对连续流动法测定总氮的消解方法进行改进,选用5∶2(V∶V)的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液消解烟草样品,然后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同时测定总氮和钾,并与相关文献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数据比对。[结果]选用5∶2(V∶V)的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液消解烟草样品,改进后此方法的消化时间相比原方法缩短约2 h,且可同时测定钾元素;方法的RSD小于3%,总氮和钾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2%、98.7%。[结论]采用改进的方法消解烟草样品,可减少消化时间,且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烟草中总氮和钾的快速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法 总氮 硫酸-过氧化氢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Ⅰ)——分解机理判别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红坤 任保增 +2 位作者 雒廷亮 王鸿显 刘国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利用TG-DTG和DSC对低浓度双氧水制备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热分解为吸热反应,热效应为18 32kJ·mol-1;其热分解可分为两个阶段:407 15K~423 95K样品的DTG曲线为直... 利用TG-DTG和DSC对低浓度双氧水制备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热分解为吸热反应,热效应为18 32kJ·mol-1;其热分解可分为两个阶段:407 15K~423 95K样品的DTG曲线为直线,为分解的第一阶段,分解过程受相界面控制;423 95K~449 85K为样品分解的第二阶段,为特征分解阶段。利用主曲线法对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分解的特征分解阶段进行了模型判别,其分解属于Am机理,即分解过程为核形成核增长控制,分解过程可用Avrami-Erofe ev方程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 热分解动力学 研究 分解机理 判别 洗涤剂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方方 张存社 +2 位作者 沈寒晰 蓝伟 孙群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24-926,共3页
以工业H2O2为原料制备稳定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稳定剂对产品的影响;研究了母液循环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结果表明,以250 g Na2SO4为基准,加入300 mL27.5%H2O2,50 gNaCl,反应温度10℃左右,稳定剂选... 以工业H2O2为原料制备稳定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稳定剂对产品的影响;研究了母液循环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结果表明,以250 g Na2SO4为基准,加入300 mL27.5%H2O2,50 gNaCl,反应温度10℃左右,稳定剂选用复合稳定剂时产品质量最佳;母液经5次循环,其组成、固相产品质量及产品中H2O2含量基本不变;产品在100℃加热,3 h的分解率小于2%;将5%的产品配入国标洗衣粉,其稳定性为过碳酸钠的20倍,与洗衣粉的配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过氧化氢-氯化钠 工艺条件 母液循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在中华鳖外塘养殖上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志通 夏枚生 胡彩虹 《饲料工业》 2007年第4期53-56,共4页
对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物质在空气中敞开放置10d后过氧化氢分解率只有0.62%;该物质投放进水中后迅速释放出过氧化氢,10min过氧化氢的释放率达到18.6%,10h后过氧化氢的释放率为82.4... 对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物质在空气中敞开放置10d后过氧化氢分解率只有0.62%;该物质投放进水中后迅速释放出过氧化氢,10min过氧化氢的释放率达到18.6%,10h后过氧化氢的释放率为82.4%。选取5口中华鳖外塘养殖池,其中1池为对照池,另4池为试验池。将包膜加合物分别按1、2、3、4g/m3水的用量投放到4个试验池,研究其对养殖水的增氧与水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开始后,与对照池相比,4个试验池溶氧呈升高趋势,氨氮浓度、亚硝酸氮浓度、S2-浓度、COD量、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投放量的增加,相同时刻试验池中相关水质指标变化的幅度增大;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对养殖水体的作用持续时间达10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硫酸-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 稳定性 缓释性能 中华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过氧化氢加合物的活化及降解苯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迦 李璇 +2 位作者 马小燕 朱大欣 王奎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46-1750,共5页
采用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SPS)固体类芬顿试剂降解苯胺,考察了SPS的用量、Fe2+的用量、初始pH、苯胺污染物浓度、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为2,SPS投加量0.4 g,SPS与硫酸亚... 采用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SPS)固体类芬顿试剂降解苯胺,考察了SPS的用量、Fe2+的用量、初始pH、苯胺污染物浓度、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为2,SPS投加量0.4 g,SPS与硫酸亚铁投加比例10∶1,氧化时间为30 min时,处理100 mL的50 mg/L苯胺废水,降解率可达到93.24%,SPS对芬顿体系的动力学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 芬顿 苯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零价过渡金属在双氧化体系下降解高稳定油田污染物
6
作者 白兵兵 杨晨晔 +3 位作者 豆龙龙 周瑞 张洁 汤颖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0,共8页
过硫酸盐单一氧化技术在过渡金属活化下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存在氧化剂投加量过大、pH适用范围窄和金属离子浸出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采用浸渍还原法将过渡金属Cu负载至水滑石(LDHs)载体上,得到高分散负载型零价... 过硫酸盐单一氧化技术在过渡金属活化下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存在氧化剂投加量过大、pH适用范围窄和金属离子浸出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采用浸渍还原法将过渡金属Cu负载至水滑石(LDHs)载体上,得到高分散负载型零价铜固体催化剂(Cu^(0)@LDHs)。通过Cu^(0)@LDHs活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H_(2)O_(2)-Na_(2)S_(2)O_(8))双氧化体系降解油田高聚物羟丙基瓜尔胶(HPG)。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pH为3~11的范围内,H_(2)O_(2)-Na_(2)S_(2)O_(8)双氧化体系对HPG均能保持较高的降解效果,25 min内降解率皆高于76.30%,且120 min后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3.91%。Cu^(0)@LDHs循环再生5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其对HPG的降解效率能保持在80%以上。在此过程中,·OH和SO_(4)^(·-)是主要活性物种并且二者间存在协同作用。反应前后Cu^(0)@LDHs的XRD、SEM、BET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所表现出的高活性主要归结于高度分散在水滑石载体表面的Cu^(0)具有良好的活性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硫酸 氧化体系 羟丙基瓜尔胶 负载型零价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高油脂和非油脂类植物中钾和磷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安丰 陈菊 郑松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测定植物样品中的钾和磷,通常采用高压密闭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但复杂的基质会增加消解难度,如花生、核桃等含有高油脂类大分子聚合物的样品难以快速消解彻底,易使测定结果偏低。为了提高植物中钾和磷的检测... 测定植物样品中的钾和磷,通常采用高压密闭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但复杂的基质会增加消解难度,如花生、核桃等含有高油脂类大分子聚合物的样品难以快速消解彻底,易使测定结果偏低。为了提高植物中钾和磷的检测效率,本文采用硫酸-过氧化氢消解法和高压密闭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将待测元素磷转化成磷酸盐,钾成为游离的钾离子,形成单相单价态消解溶液,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应用ICP-OES快速、准确测定不同类型样品中钾和磷含量的前处理方法。经实际样品分析验证表明:(1)对于高油脂类样品,硫酸-过氧化氢消解法通过强酸破坏植物外层结构,使有机物快速炭化,随后滴加过氧化氢快速消解(约2.5h),能直接消解样品,且消解更安全和彻底;而高压密闭微波消解法耗时较长(约4.5h);与大多学者研究结果对比,硫酸-过氧化氢消解法准确度优于高压密闭微波消解法,建议优先采用。(2)对于非油脂类样品,2种处理方式均适宜,钾和磷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并且与目前大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其中高压密闭微波消解法试剂消耗少、空白值低、操作简便,建议优先采用。(3)硫酸-过氧化氢消解法测定钾和磷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6mg/L和0.001mg/L,对于高油脂类样品RSD在1.32%~1.98%之间,相对误差在-0.007%~-0.025%之间,重复性r在2.92%~8.21%之间;对于非油脂类样品RSD在0.51%~0.87%之间,相对误差在-0.002%~0.010%之间,重复性r在0.770%~5.08%之间;高压密闭微波消解法测定钾和磷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5mg/L和0.001mg/L,对于高油脂类样品中钾和磷的相对误差在-0.012%~-0.028%之间,非油脂类样品中钾和磷的相对误差在-0.010%~0.001%之间。(4)硫酸-过氧化氢消解法能够快速消解高油脂类植物样品,但湿法消解仍然受样品性质的复杂程度以及消解的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样品 高油脂类样品 消解前处理 硫酸-过氧化氢 高压密闭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改性玉米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肄业 宋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66,共3页
以丙烯酰胺(AAm)、甲基丙烯酸(MAA)为混合单体,硫酸亚铁铵(FeAmSO4)-过氧化氢(H2O2)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对玉米芯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对接枝改性后的玉米芯进行表征,并考察对Cr3+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单体AAm与MAA成功接枝到玉米芯大分... 以丙烯酰胺(AAm)、甲基丙烯酸(MAA)为混合单体,硫酸亚铁铵(FeAmSO4)-过氧化氢(H2O2)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对玉米芯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对接枝改性后的玉米芯进行表征,并考察对Cr3+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单体AAm与MAA成功接枝到玉米芯大分子上,接枝改性后玉米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离子吸附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 硫酸亚铁铵-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脱钴对PCD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鹏 杨雪峰 +12 位作者 陈冰威 黄雷波 骈小璇 栗正新 闫宁 王孝琪 孙冠男 张鹏飞 李志尧 司治华 陈强 宜娟 李金鑫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5-691,共7页
为提高PCD使用过程中的热稳定性,选用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溶液在室温下对PCD进行脱钴处理,研究其脱钴机理及脱钴对PCD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观察到PCD在室温脱钴48 h后表面出现较大深度的腐蚀坑,钴相基本被去除,上下表面脱钴... 为提高PCD使用过程中的热稳定性,选用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溶液在室温下对PCD进行脱钴处理,研究其脱钴机理及脱钴对PCD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观察到PCD在室温脱钴48 h后表面出现较大深度的腐蚀坑,钴相基本被去除,上下表面脱钴深度分别为176μm和162μm;通过EDS可确定脱钴层剩余钴的质量分数为0.93%,而未脱钴层钴的质量分数为7.64%,表明87.83%的钴在实验中被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溶液溶解而去除。对PCD样品进行残余应力测量,脱钴之前的残余压应力为483.91 MPa,脱钴之后的残余压应力为330.35 MPa,后者相对前者减少31.73%,说明脱钴可以有效降低PCD内部残余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脱钴 硫酸-过氧化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玉米芯接枝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艳 宋肄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112,117,共3页
以玉米芯为原料,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为混合单体,硫酸亚铁铵-过氧化氢为还原体系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介质中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玉米芯接枝共聚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在120min时... 以玉米芯为原料,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为混合单体,硫酸亚铁铵-过氧化氢为还原体系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介质中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玉米芯接枝共聚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在120min时吸水率达到最大值178g/g;在电解质溶液中,随着溶液浓度增加,吸水率下降,且溶液中阳离子价态越高,对树脂的吸水率影响也越大;高吸水性树脂可抑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在实验范围内,减少了约10g的水分损失;此外,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再生性能,重复3次后恢复率可达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玉米芯 硫酸亚铁铵-过氧化氢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测定食品添加剂山梨酸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竹云 王丽华 +1 位作者 王鲁敏 王美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9-432,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以H2O2-H2SO4溶液为山梨酸的氧化体系,氧化产物丙二醛进一步与硫代巴比妥酸进行显色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60℃下山梨酸可被0.1%H2O2-0.15mo1/LH2SO4溶液氧化,冷却后与5g/L的硫代巴比妥... 本实验研究了以H2O2-H2SO4溶液为山梨酸的氧化体系,氧化产物丙二醛进一步与硫代巴比妥酸进行显色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60℃下山梨酸可被0.1%H2O2-0.15mo1/LH2SO4溶液氧化,冷却后与5g/L的硫代巴比妥酸溶液在沸水浴中进行显色反应,在53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显色物质在24h内吸光度无变化。山梨酸浓度在0~1.066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4.26×104L/mol·cm。该法用于面酱、山楂卷、果汁、酱油等食品中山梨酸防腐剂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山梨酸 过氧化氢-硫酸 硫代巴比妥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法在玉米粗蛋白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丽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7-150,共4页
为改进凯氏定氮法的消化方式,探讨甲醛法测定玉米粗蛋白的可行性,分别用常规凯氏定氮浓硫酸消化法和过氧化氢浓硫酸消化法,以锥形瓶取代凯氏瓶,对玉米、玉米蛋白粉及玉米渣皮进行消化,消化后的样品分别以常规凯氏定氮法和甲醛法测定粗... 为改进凯氏定氮法的消化方式,探讨甲醛法测定玉米粗蛋白的可行性,分别用常规凯氏定氮浓硫酸消化法和过氧化氢浓硫酸消化法,以锥形瓶取代凯氏瓶,对玉米、玉米蛋白粉及玉米渣皮进行消化,消化后的样品分别以常规凯氏定氮法和甲醛法测定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硫酸混合液消化法,消化时间为15min,比常规方法(1h)缩短了45min,两种方法测定的粗蛋白变异系数分别为0.248%和0.378%,经t检验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因此,甲醛法是一种简便、省时可靠的粗蛋白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蛋白 过氧化氢-硫酸混合液 甲醛法 凯氏定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13
作者 宋肄业 宋艳 +1 位作者 李鸿铭 黄凯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492-1493,1500,共3页
以丙烯酰胺(AAm)、甲基丙烯酸(MAA)为混合单体,硫酸亚铁铵(FeAmSO4)-过氧化氢(H2O2)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对玉米芯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及热重分析(TGA)等进行表征。结... 以丙烯酰胺(AAm)、甲基丙烯酸(MAA)为混合单体,硫酸亚铁铵(FeAmSO4)-过氧化氢(H2O2)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对玉米芯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及热重分析(TGA)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单体AAm与MAA成功接枝到玉米芯大分子上,玉米芯的比表面积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 硫酸亚铁铵-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法测定黄腐酸钾肥料中钾的2种消解方法比较
14
作者 王琨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9期216-216,219,共2页
[目的]建立黄腐酸钾肥料中钾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按照国家标准中的硫酸-过氧化氢法和王水法对肥料进行前处理,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发射法模式对其中的钾元素进行测定。[结果]2种前处理方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2种方法均可... [目的]建立黄腐酸钾肥料中钾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按照国家标准中的硫酸-过氧化氢法和王水法对肥料进行前处理,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发射法模式对其中的钾元素进行测定。[结果]2种前处理方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2种方法均可用于分析有机肥料中钾元素的前处理,结果差异不大,在测定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钾肥料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消解方法 硫酸-过氧化氢 王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