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丹云 蔡永红 周慧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78,共3页
采用硫酸高铈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 采用硫酸高铈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好等优势。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2.0,催化剂用量2.0g,反应时间80min,此时收率达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丁酯 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尼泊金丁酯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273-1274,共2页
首次采用硫酸高铈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尼泊金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后处理方便,废液排放量少等优势。... 首次采用硫酸高铈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尼泊金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后处理方便,废液排放量少等优势。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3,催化剂0.5 g,反应时间5 h,收率达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金丁酯 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镓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丹云 张霞 何建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1-192,共2页
首次采用硫酸镓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后处理方便,重复使... 首次采用硫酸镓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制备的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后处理方便,重复使用性较好等优势。适宜条件下收率达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丁酯 硫酸改性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离子交换树脂的表征及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德垺 李骏 顾树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0-84,共5页
D001树脂用SnCl_4改性后,酸强度、酸量和H+交换容量都发生了变化。证明SnCl4能在树脂的磺酸基团产生络合,形成新的不会被阳离子交换而失活的H0≤-11.35酸中心。考察了树脂催化剂液相合成乙酸丁酯反应的表观... D001树脂用SnCl_4改性后,酸强度、酸量和H+交换容量都发生了变化。证明SnCl4能在树脂的磺酸基团产生络合,形成新的不会被阳离子交换而失活的H0≤-11.35酸中心。考察了树脂催化剂液相合成乙酸丁酯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催化系数和内外扩散影响。在连续分水条件下,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3.4kJ/mol,催化剂的催化系数为1,34×10-3,乙酸丁酯产率可达98.7%,高于等当量H2SO4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酯化反应 乙酸丁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物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对甲醛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左卫元 仝海娟 +2 位作者 李健 陈盛余 史兵方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D072型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负载改性处理,并将之应用于含甲醛废水的吸附。分析了不同盐类改性对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甲醛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溶液p H、温度、固液比等因素对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了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对甲... 对D072型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负载改性处理,并将之应用于含甲醛废水的吸附。分析了不同盐类改性对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甲醛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溶液p H、温度、固液比等因素对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了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对甲醛废水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D072型离子交换树脂经负载锰盐改性后,对甲醛的吸附容量显著提升,在25℃、甲醛溶液p H为7.0、底液质量浓度为50 mg/L、固液质量体积比为4 g/L的条件下,对甲醛的吸附容量为4.867 mg/g。吸附平衡实验表明该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甲醛饱和吸附量为7.582 mg/g,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为0.002 3 g/(m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改性 甲醛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磷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研究——基于离子交换与改性水滑石吸附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付瑜玲 严晗璐 +2 位作者 王丽 陈诚 陈求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
以磷酸铁污泥厌氧消化液为研究对象,选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IRA402-Cl)、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OWEX66)和改性水滑石开展磷酸根去除试验,探索3种材料在富铁富磷溶液中去除磷酸根的效果与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由于DOWEX66树脂具有... 以磷酸铁污泥厌氧消化液为研究对象,选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IRA402-Cl)、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OWEX66)和改性水滑石开展磷酸根去除试验,探索3种材料在富铁富磷溶液中去除磷酸根的效果与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由于DOWEX66树脂具有与磷酸根(H2PO4^-)结合力较强的叔胺官能团,相同固液比(3.0 g/L)条件下DOWEX66树脂除磷效率(33.3%)优于IRA402-Cl树脂(14.2%)。(2)固定床动态吸附试验结果显示DOWEX66树脂对磷酸根的吸附穿透点约在5个柱床体积处,表示其在富铁溶液中除磷能力有限且缓冲溶液体系更有利于树脂与磷酸根的离子交换过程。(3)300℃煅烧的水滑石在模拟溶液中表现出优良的磷去除能力,在投加量为2.0 g/L时磷去除率达到最高,且具有较好的铁磷分离效果,可作为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磷元素回收的潜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 污泥厌氧消化液 离子交换树脂 改性水滑石 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及脱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岁明 李梦耀 董延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88-91,共4页
 研究了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以及离子交换方式、酸洗、铁交换量等对脱氟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共存离子对脱氟效果的影响和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离子的交换方式、酸洗以及树脂载铁量对脱...  研究了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以及离子交换方式、酸洗、铁交换量等对脱氟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共存离子对脱氟效果的影响和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离子的交换方式、酸洗以及树脂载铁量对脱氟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采用酸洗和动态交换方式可显著增大脱氟剂的脱氟效果;共存离子对该脱氟剂的脱氟效果没有明显地影响,研究还揭示了该脱氟剂的脱氟机理和操作简单、易再生、能重复使用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001改性树脂脱氟剂 离子交换 脱氟 吸附 FEC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质子交换膜材料及其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庄铭军 何国荣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50,共7页
综述了燃料电池用各种质子交换膜(PEM)材料及其改性方法.PEM材料包括全氟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聚苯并咪唑(PBI)、聚醚醚酮(PEEK)以及各种新型聚合物、嵌段共聚物等,而将这些材料制成PEM所采用的改性方法可分为磺化、酸基络合、杂化、共... 综述了燃料电池用各种质子交换膜(PEM)材料及其改性方法.PEM材料包括全氟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聚苯并咪唑(PBI)、聚醚醚酮(PEEK)以及各种新型聚合物、嵌段共聚物等,而将这些材料制成PEM所采用的改性方法可分为磺化、酸基络合、杂化、共混、共聚、以及辐射接枝、等离子体等改性处理.还介绍了各种PEM材料的物性特点和PEM材料改性方法及其最新PEM研究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方法 新型 酸型离子交换树脂 磺化 膜材料 共混 辐射接枝 质子交换 PEM 全氟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铁改性树脂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晓胜 黄昕 +6 位作者 时米东 李雨师 李剑新 黄小侨 段永生 王云芳 李青松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共6页
以甲醛和甲醇为原料,以Fe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合成了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研究了FeCl3·6H2O用量、反应溶剂种类、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改性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最佳改性工艺为:... 以甲醛和甲醇为原料,以Fe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合成了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研究了FeCl3·6H2O用量、反应溶剂种类、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改性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最佳改性工艺为:FeCl3·6H2O与阳离子交换树脂质量配比mFe:mresin=0.5:1,乙醇为反应溶剂,改性温度为70℃,改性时间为8h。使用FeCl3改性后的催化剂,相比于未改性催化剂反应得到的PODE1-8和PODE2-8的收率更高,这表明经FeCl3改性后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活性得到提高。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催化剂的孔径增大,L酸位点增加,催化剂酸强度增强,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添加剂 聚甲氧基二甲醚 离子交换树脂 改性催化剂 甲醇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进展》2004年1~12期主要栏目分类索引
10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77-1383,共7页
关键词 应用研究进展 活性炭 吸附剂 含油废水 石油化工废水 表面改性 表面性质 朱泽 中试研究 化工进展 吸附性能 离子交换树脂 整理剂 曾庆轩 膜分离技术 分类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