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Ⅰ)——分解机理判别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红坤 任保增 +2 位作者 雒廷亮 王鸿显 刘国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利用TG-DTG和DSC对低浓度双氧水制备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热分解为吸热反应,热效应为18 32kJ·mol-1;其热分解可分为两个阶段:407 15K~423 95K样品的DTG曲线为直... 利用TG-DTG和DSC对低浓度双氧水制备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热分解为吸热反应,热效应为18 32kJ·mol-1;其热分解可分为两个阶段:407 15K~423 95K样品的DTG曲线为直线,为分解的第一阶段,分解过程受相界面控制;423 95K~449 85K为样品分解的第二阶段,为特征分解阶段。利用主曲线法对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分解的特征分解阶段进行了模型判别,其分解属于Am机理,即分解过程为核形成核增长控制,分解过程可用Avrami-Erofe ev方程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 热分解动力学 研究 分解机理 判别 洗涤剂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方方 张存社 +2 位作者 沈寒晰 蓝伟 孙群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24-926,共3页
以工业H2O2为原料制备稳定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稳定剂对产品的影响;研究了母液循环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结果表明,以250 g Na2SO4为基准,加入300 mL27.5%H2O2,50 gNaCl,反应温度10℃左右,稳定剂选... 以工业H2O2为原料制备稳定的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稳定剂对产品的影响;研究了母液循环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结果表明,以250 g Na2SO4为基准,加入300 mL27.5%H2O2,50 gNaCl,反应温度10℃左右,稳定剂选用复合稳定剂时产品质量最佳;母液经5次循环,其组成、固相产品质量及产品中H2O2含量基本不变;产品在100℃加热,3 h的分解率小于2%;将5%的产品配入国标洗衣粉,其稳定性为过碳酸钠的20倍,与洗衣粉的配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 工艺条件 母液循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在中华鳖外塘养殖上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姚志通 夏枚生 胡彩虹 《饲料工业》 2007年第4期53-56,共4页
对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物质在空气中敞开放置10d后过氧化氢分解率只有0.62%;该物质投放进水中后迅速释放出过氧化氢,10min过氧化氢的释放率达到18.6%,10h后过氧化氢的释放率为82.4... 对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物质在空气中敞开放置10d后过氧化氢分解率只有0.62%;该物质投放进水中后迅速释放出过氧化氢,10min过氧化氢的释放率达到18.6%,10h后过氧化氢的释放率为82.4%。选取5口中华鳖外塘养殖池,其中1池为对照池,另4池为试验池。将包膜加合物分别按1、2、3、4g/m3水的用量投放到4个试验池,研究其对养殖水的增氧与水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开始后,与对照池相比,4个试验池溶氧呈升高趋势,氨氮浓度、亚硝酸氮浓度、S2-浓度、COD量、细菌数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投放量的增加,相同时刻试验池中相关水质指标变化的幅度增大;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对养殖水体的作用持续时间达10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 稳定性 缓释性能 中华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钠、过氧化氢和尿素对河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小红 陈宏惠 +1 位作者 金艳冬 薛国聪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1,共5页
以亚硫酸钠(Na2SO3)、过氧化氢(H2O2)和尿素为效应物,研究它们对河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3、H2O2和尿素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Na2SO3和H2O2对酶的抑制均表现为可逆反竞争性类型,它们... 以亚硫酸钠(Na2SO3)、过氧化氢(H2O2)和尿素为效应物,研究它们对河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3、H2O2和尿素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Na2SO3和H2O2对酶的抑制均表现为可逆反竞争性类型,它们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254.00和136.78 mmol.L-1;尿素对酶的抑制表现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它对游离酶的KI和对酶—底物复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379.02和1182.00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 酶活力 硫酸钠 过氧化氢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磷渣与硫酸钠-氯化钠制备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被引量:3
5
作者 何镐东 杨林 曹建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以黄磷渣及硫酸钠-氯化钠(Na_(2)SO_(4)-NaCl)为原料,采用混合烧结法制备了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C-PCMs),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分析了C-PCMs的化学相容性、力学特性、相变特性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变材料Na_(2... 以黄磷渣及硫酸钠-氯化钠(Na_(2)SO_(4)-NaCl)为原料,采用混合烧结法制备了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C-PCMs),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分析了C-PCMs的化学相容性、力学特性、相变特性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变材料Na_(2)SO_(4)-NaCl在高温环境下对黄磷渣的侵蚀作用较小,两者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随着Na_(2)SO_(4)-NaCl掺量的增加,C-PCMs的结构趋于致密,力学强度及潜热值逐渐增大;当相变材料Na_(2)SO_(4)-NaCl掺量超过60%(质量分数)时,C-PCMs出现明显的泄漏现象;当相变材料Na_(2)SO_(4)-NaCl掺量为60%(质量分数)时,CPCMs的抗压强度、维氏硬度、密度和潜热值分别为122.30 MPa、208.90 HV、2.08 g/cm3和119.09 J/g,经120次热循环,C-PCMs中的Na_(2)SO_(4)-NaCl没有发生泄漏,相变特性也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渣 硫酸钠-氯化钠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过氧化氢加合物的活化及降解苯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迦 李璇 +2 位作者 马小燕 朱大欣 王奎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46-1750,共5页
采用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SPS)固体类芬顿试剂降解苯胺,考察了SPS的用量、Fe2+的用量、初始pH、苯胺污染物浓度、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为2,SPS投加量0.4 g,SPS与硫酸亚... 采用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SPS)固体类芬顿试剂降解苯胺,考察了SPS的用量、Fe2+的用量、初始pH、苯胺污染物浓度、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为2,SPS投加量0.4 g,SPS与硫酸亚铁投加比例10∶1,氧化时间为30 min时,处理100 mL的50 mg/L苯胺废水,降解率可达到93.24%,SPS对芬顿体系的动力学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 芬顿 苯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零价过渡金属在双氧化体系下降解高稳定油田污染物
7
作者 白兵兵 杨晨晔 +3 位作者 豆龙龙 周瑞 张洁 汤颖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0,共8页
过硫酸盐单一氧化技术在过渡金属活化下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存在氧化剂投加量过大、pH适用范围窄和金属离子浸出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采用浸渍还原法将过渡金属Cu负载至水滑石(LDHs)载体上,得到高分散负载型零价... 过硫酸盐单一氧化技术在过渡金属活化下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存在氧化剂投加量过大、pH适用范围窄和金属离子浸出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采用浸渍还原法将过渡金属Cu负载至水滑石(LDHs)载体上,得到高分散负载型零价铜固体催化剂(Cu^(0)@LDHs)。通过Cu^(0)@LDHs活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H_(2)O_(2)-Na_(2)S_(2)O_(8))双氧化体系降解油田高聚物羟丙基瓜尔胶(HPG)。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pH为3~11的范围内,H_(2)O_(2)-Na_(2)S_(2)O_(8)双氧化体系对HPG均能保持较高的降解效果,25 min内降解率皆高于76.30%,且120 min后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3.91%。Cu^(0)@LDHs循环再生5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其对HPG的降解效率能保持在80%以上。在此过程中,·OH和SO_(4)^(·-)是主要活性物种并且二者间存在协同作用。反应前后Cu^(0)@LDHs的XRD、SEM、BET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所表现出的高活性主要归结于高度分散在水滑石载体表面的Cu^(0)具有良好的活性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硫酸钠 氧化体系 羟丙基瓜尔胶 负载型零价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技术
8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专利技术 Β-磷酸三钙 沉淀二氧化 制备方法 硫酸钠含量 高纯碳酸锶 结晶方法 过氧化氢 脱除方法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