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H1N1猪流感病毒血凝作用和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英峰 王利丽 +6 位作者 路超 李秀丽 张莉 杨春蕾 冯婧 任卫科 田向学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用及对mRNA转录的影响,以猪流感病毒A/tianjin/1/TJ2(H1N1)感染MDCK细胞为模型,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及SYBR Green Real-time PCR方法,探索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 为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用及对mRNA转录的影响,以猪流感病毒A/tianjin/1/TJ2(H1N1)感染MDCK细胞为模型,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及SYBR Green Real-time PCR方法,探索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用及其对mRNA转录影响。结果显示,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在浓度超过1.25 mg/m L时,能对猪流感病毒血凝产生抑制作用,且在5 mg/m L时对猪流感病毒mRNA转录具有抑制作用。因此,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具有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复制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流感病毒HA靶点及影响mRNA转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 H1N1 血凝作用 MRNA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抗H1N1猪流感病毒作用及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英峰 韩伟 +4 位作者 杨春蕾 李秀丽 张莉 冯婧 任卫科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5年第2期7-9,共3页
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H1N1猪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细胞感染模型,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并结合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检测药物对其... 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H1N1猪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细胞感染模型,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并结合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检测药物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MDCK细胞最大无毒浓度为5.34 mg/m L,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58 mg/m L,治疗指数(TI)为18.0;当药物浓度≥1.25 mg/m L时,能明显降低H1N1猪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提示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有确定的体外抑制H1N1猪流感病毒的作用,并能影响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 H1N1猪流感 体外 抑制作用 神经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活性及其抗猪流感病毒机理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英峰 路超 +3 位作者 杨春蕾 田向学 韩伟 任卫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04,共3页
酵母β-葡聚糖是一类水不溶性免疫多糖,经硫酸酯化修饰后,所带有的亲水硫酸基团,不仅提高多糖水溶性,而且引起了生物活性的改变,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其生物活性显著增强,属一类新型高效生物应答剂。论文综述了酵母β-葡聚糖经硫酸... 酵母β-葡聚糖是一类水不溶性免疫多糖,经硫酸酯化修饰后,所带有的亲水硫酸基团,不仅提高多糖水溶性,而且引起了生物活性的改变,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其生物活性显著增强,属一类新型高效生物应答剂。论文综述了酵母β-葡聚糖经硫酸酯化修饰后生物学活性及其可能抗猪流感病毒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此类新型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 活性 猪流感病毒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提升酵母抗冻性的分子机制
4
作者 杨静 姬生鑫 +3 位作者 蔡杰 杨勇 艾志录 李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4-51,共8页
为探究不同添加量(0.5%、1%,以体系质量计)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βG)对酵母抗冻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历经冻融循环(1~5次)处理及OβG保护前后的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从转录组层面解析与酵... 为探究不同添加量(0.5%、1%,以体系质量计)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βG)对酵母抗冻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历经冻融循环(1~5次)处理及OβG保护前后的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从转录组层面解析与酵母抗冻性相关的代谢途径及关键基因。结果表明,经过3次冷冻-解冻循环后,0.5%-OβG和1%-OβG组酵母细胞存活率分别高于空白组20.60%、17.08%。根据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富集结果可知,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质等多条代谢途径在OβG增强酵母抗冻性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综合分析表明,一方面,添加OβG后,酵母通过下调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从而减少对氨基酸的消耗,同时VB6生物合成基因表达量下降,使得酵母细胞内的氨基酸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从而提高了酵母细胞的存活率;另一方面,添加OβG后,酵母细胞中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海藻糖水解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调,这一变化促进了胞内海藻糖的积累。分子伴侣基因CNS1和HSP82以及与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Fas1和Phs1在OβG对酵母抗冻性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OβG能通过调节多条代谢途径提升冻融条件下酵母的抗冻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酵母冷冻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 酵母 抗冻性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探究日粮添加酵母β-葡聚糖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鸡肠道免疫的影响
5
作者 李常营 李俊 +2 位作者 李锡锋 毕师诚 曹立亭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1452,共12页
旨在探讨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G70)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鸡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6只1日龄健康乌骨鸡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Vaccine)和G70组(G70+Vaccine),G70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 g·kg^(-1)的G70,分别于14... 旨在探讨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G70)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鸡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6只1日龄健康乌骨鸡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Vaccine)和G70组(G70+Vaccine),G70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 g·kg^(-1)的G70,分别于14、28日龄进行新城疫疫苗首次免疫和加强免疫。35日龄时,采集鸡的空肠组织,测定空肠黏膜IgA+细胞数量,空肠CD4^(+)CD8^(+)双阳性T细胞占比与空肠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随后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G70显著提高空肠黏膜内IgA^(+)细胞的数量(P<0.05),空肠CD4^(+)CD8^(+)双阳性T细胞占比显著上升(P<0.05),GATA-3、MHC-I、MHC-II、CCR 7和IFN-γ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转录组学研究表明,添加G70后空肠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有559个,其中54个基因上调和505个基因下调,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揭示差异表达基因多数被注释到胺代谢和分解、蛋白质合成、刺激生长因子(TGF-β)和调节酶活性等相关的GO条目上;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与核糖体、MAPK、细胞黏附和局部黏附等与细胞合成和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上述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G70)可增加新城疫免疫鸡空肠中IgA+细胞的数量,提高空肠CD4^(+)CD8^(+)双阳性T细胞占比,上调空肠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L-17RD、TGF-β和TMEM 158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IL-17受体、TGF-β和MAPK信号通路提高鸡的肠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 新城疫疫苗 肠道免疫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酵母培养物和β-葡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及瘤胃上皮屏障和菌群的影响
6
作者 宁杰 李薛强 +4 位作者 卢玉 乌英嘎 崔莹 陈灰 刘大程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4-1918,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酵母培养物和β-葡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及瘤胃上皮屏障和菌群的影响。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50日龄绵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酵母培养物组(S1组)饲喂在基...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酵母培养物和β-葡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及瘤胃上皮屏障和菌群的影响。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50日龄绵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酵母培养物组(S1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g/kg复合酵母培养物的饲粮,β-葡聚糖组(S2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2 g/kg酵母β-葡聚糖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第1~30天,与S2组相比,S1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第31~60天,与Con组相比,S1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2)与Con组相比,S1组和S2组羔羊瘤胃乳头宽度和表面积均显著提高(P<0.05),S1组瘤胃乳头长度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相比,S1组羔羊瘤胃上皮封闭蛋白-1(claudin-1)、封闭蛋白-4(claudin-4)、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S2组瘤胃上皮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4)与Con组相比,S1组和S2组羔羊瘤胃菌群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Con组相比,S1组瘤胃琥珀酸弧菌科UCG-001(Succinivibrionaceae_UCG-001)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S2组瘤胃琼脂杆菌属(Agathobacter)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S1组和S2组密螺旋体属(Treponema)、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和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胃上皮claudin-1 mRNA相对表达量与瘤胃琥珀酸弧菌科UCG-001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瘤胃普雷沃氏菌科UCG-001、密螺旋体属和理研菌科RC9肠道群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瘤胃上皮occludin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与瘤胃普雷沃氏菌科UCG-001相对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合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羔羊平均日增重,促进瘤胃上皮生长发育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并通过调节瘤胃特定菌群相对丰度来调控瘤胃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从而增强瘤胃上皮屏障功能,其效果优于β-葡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酵母培养物 β- 羔羊 生长性能 瘤胃上皮屏障 瘤胃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研究
7
作者 李赛芬 曹桦强 +2 位作者 李涵 赵晨晨 张彭湃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159,共8页
以酿酒酵母细胞壁为原料,采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解-乙醇沉淀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制备水溶性酵母β-D-葡聚糖(water-soluble yeast β-D-glucan,WSYG)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刚... 以酿酒酵母细胞壁为原料,采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解-乙醇沉淀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制备水溶性酵母β-D-葡聚糖(water-soluble yeast β-D-glucan,WSYG)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刚果红试验等方法探究WSYG的理化性质,并通过体外试验测试其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DMSO溶解-乙醇沉淀法制备WSYG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90%的DMSO,体积分数91%的乙醇,乙醇溶液与DMSO溶液体积比4.4∶1,水溶性多糖得率为(16.38±0.17)%,多糖含量为(96.02±1.37)%。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56 kDa,单糖组成分析表明其由D-葡萄糖组成,红外光谱图显示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并呈β构型;原子力显微镜和刚果红试验显示其在水溶液中为链状且不具有三螺旋结构,这可能是酵母β-葡聚糖水溶性增加的原因。体外活性测试显示WSYG具有优良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且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效果,表现出一定的降血糖活性。该方法简便易行,所得的WSYG纯度高、活性较好,可为酵母β-葡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壁 水溶性β- 抗氧化活性 降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麸皮酵母发酵富集β-葡聚糖工艺优化及其粉体特性研究
8
作者 李崇瑜 张文刚 杨希娟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65-72,79,共9页
为提高青稞麸皮中的β-葡聚糖含量,本试验以3种酵母发酵剂对8个品种青稞麸皮进行发酵,以β-葡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的发酵菌种及青稞麸皮,进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酵母发酵富集β-葡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发酵所得青稞麸皮... 为提高青稞麸皮中的β-葡聚糖含量,本试验以3种酵母发酵剂对8个品种青稞麸皮进行发酵,以β-葡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的发酵菌种及青稞麸皮,进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酵母发酵富集β-葡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发酵所得青稞麸皮粉体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最佳菌种为高糖酵母,优选麸皮为昆仑14号青稞麸皮,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3.5℃、发酵时间49 h、接种量0.52%,此条件下青稞麸皮β-葡聚糖含量最高达到5.41 g/100g。与未发酵组相比,发酵后青稞麸皮粉的持水力、持油力、胆盐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而溶解度显著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麸皮 酵母 β- 工艺优化 粉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改性增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邹延 苑鹏 +7 位作者 周芳 闫梦晴 李海枝 曾雪莹 王皓天 张天宇 刘国玉 段盛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6-385,共10页
酵母β-葡聚糖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中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功能性多糖。然而,酵母β-葡聚糖致密的三螺旋结构导致其溶解性较差,这严重制约了酵母β-葡聚糖的应用潜力,故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改性增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全面回顾了酵母... 酵母β-葡聚糖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中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功能性多糖。然而,酵母β-葡聚糖致密的三螺旋结构导致其溶解性较差,这严重制约了酵母β-葡聚糖的应用潜力,故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改性增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全面回顾了酵母β-葡聚糖的来源与结构,并深入探讨了国内外改性增溶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概述了酵母β-葡聚糖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酵母β-葡聚糖物理、化学与生物改性策略,分析了不同改性增溶方法的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 改性增溶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硫酸酯化酵母葡聚糖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健 王成龙 +3 位作者 李引乾 丁伯良 秦保亮 王英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57,共4页
参照相关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应用苯酚-硫酸法对硫酸酯化酵母葡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在0.010 mg/mL^0.50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025x+0.198 6,R2=0.991 6。另外,还对本方法的... 参照相关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应用苯酚-硫酸法对硫酸酯化酵母葡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在0.010 mg/mL^0.50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025x+0.198 6,R2=0.991 6。另外,还对本方法的重复性、回收率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硫酸酯化酵母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酯化酵母 含量测定 苯酚-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辅助分离酵母细胞壁中β-葡聚糖的工艺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桦强 赵晨晨 +2 位作者 杨笑天 段思佳 张彭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3,共9页
酵母β-葡聚糖(yeastβ-glucan)是一种难溶于水、酸、碱等常用溶剂的多糖,因传统的制备工艺复杂、烦琐且产品产量低或纯度不高,导致其产业化困难。作者用碱法结合二甲基亚砜(DMSO)辅助分离对酵母β-葡聚糖的生产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和优... 酵母β-葡聚糖(yeastβ-glucan)是一种难溶于水、酸、碱等常用溶剂的多糖,因传统的制备工艺复杂、烦琐且产品产量低或纯度不高,导致其产业化困难。作者用碱法结合二甲基亚砜(DMSO)辅助分离对酵母β-葡聚糖的生产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显示:在0.7 g/dL NaOH中80℃处理2.6 h进行碱法除杂,除杂率最大为71.84%;在料液比为30 mg∶1 mL、体积分数80%的DMSO、80℃下分离纯化β-葡聚糖30 min,得到的β-葡聚糖产品纯度达到95.84%。通过薄层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鉴定,表明此产品是由葡萄糖单体聚合而成,呈β构型;抗炎试验表明,此产品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该研究旨在简化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以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 二甲基亚砜(DMSO) 辅助分离 工艺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酵母β-葡聚糖制备及理化性质分析
12
作者 侯晓红 赵国群 刘金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5-102,共8页
酵母β-葡聚糖是一种多功能多糖,不溶于水,呈颗粒状,为拓宽其应用性,本文采用球磨破碎法制备纳米酵母β-葡聚糖,并研究其理化性质。以平均粒径为指标,研究了脱蛋白、冻融等处理对酵母β-葡聚糖球磨破碎的影响,并对球磨工艺进行优化。结... 酵母β-葡聚糖是一种多功能多糖,不溶于水,呈颗粒状,为拓宽其应用性,本文采用球磨破碎法制备纳米酵母β-葡聚糖,并研究其理化性质。以平均粒径为指标,研究了脱蛋白、冻融等处理对酵母β-葡聚糖球磨破碎的影响,并对球磨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较长时间的高温抽提、脱蛋白、反复冻融和二氧化氯处理均有利于酵母β-葡聚糖的破碎,使得球磨后酵母β-葡聚糖粒径显著(P<0.05)减小。酵母β-葡聚糖最佳球磨工艺条件为:转速850 r/min、球料比10:1、球磨时间120 min。在上述适宜条件下,纳米酵母β-葡聚糖冻干粉的平均粒径为81.16±0.35 nm,其葡聚糖纯度为89.5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纳米β-酵母葡聚糖仍保持原有的基本化学结构。纳米酵母β-葡聚糖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悬浮稳定性。与普通酵母β-葡聚糖相比,纳米酵母β-葡聚糖的持油力增大,而持水力和黏度降低。采用球磨破碎法成功制备出纳米酵母β-葡聚糖,其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可为深度开发酵母β-葡聚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 纳米酵母β- 酿酒酵母 球磨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酵母β-葡聚糖注射剂体内外抗菌活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英峰 池晶晶 +1 位作者 王东 王英珍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3年第2期43-45,共3页
对本实验室前期制备的兽用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注射液进行安全性检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液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无抑制作用;体内抗感染作用显著,并具有较高... 对本实验室前期制备的兽用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注射液进行安全性检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液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无抑制作用;体内抗感染作用显著,并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酵母β-注射剂 抗菌活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葡聚糖对明胶精油可食膜的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14
作者 褚倩倩 靳博宇 +1 位作者 张浩鹏 卢士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60-270,共11页
为葡聚糖在可食膜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以期开发出性能更好的可食性薄膜。本研究将肉桂醛、丁香酚和茴香醛精油进行复配,探究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兰黑紫色杆菌的抑菌性能。以明胶为主要成膜基质,复合精油为抑菌剂,... 为葡聚糖在可食膜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以期开发出性能更好的可食性薄膜。本研究将肉桂醛、丁香酚和茴香醛精油进行复配,探究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兰黑紫色杆菌的抑菌性能。以明胶为主要成膜基质,复合精油为抑菌剂,探究添加不同种类葡聚糖对明胶基可食膜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种复合可食膜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精油的最佳组合为体积比1:1的肉桂醛和丁香酚精油。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0.156μL/mL;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兰黑紫色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0.313μL/mL。加入葡聚糖可以明显改善明胶基可食膜和明胶基精油可食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断裂时的抗拉力(TS)由35%~40%增长到45%~55%、伸长长度(E)由15~17 MPa提高到20~23 MPa;水蒸气透过率(WVP)可由30.04×10^(-2)g·mm/(m^(2)·h·kPa)下降至22.31×10^(-2)g·mm/(m^(2)·h·kPa);油透率(PO)可由139.12 g·mm·m^(-2)·d^(-1)降至108.21 g·mm·m^(-2)·d^(-1);氧透过率(PV)可由5.72 g/100 g降至3.46 g/100 g。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稳定分析,可以证明葡聚糖与精油、明胶两种高分子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较好的相容性。以最低抑菌浓度添加复合精油的膜液对供试菌有明显抑菌效果,抑菌圈从0~5 mm变为15~20 mm,达到中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膜 青稞β- 燕麦β- 酵母β- 魔芋 肉桂醛精油 丁香 酚精油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对受免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70
15
作者 陈超然 陈萱 +2 位作者 陈昌福 姚娟 梁运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0-384,共5页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 β -葡聚糖 ,投喂经注射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菌苗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auratusgibelio) 2 8d后 ,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 ...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 β -葡聚糖 ,投喂经注射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菌苗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auratusgibelio) 2 8d后 ,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 (SGPT)、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 (RPS) ,探讨了酵母 β -葡聚糖对受免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 ,投喂添加 2 0 0 .0mg/ (kg·d)酵母 β -葡聚糖的饲料 ,不仅可以提高受免异育银鲫对灭活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应答水平 ,增强抵抗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的能力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 异育银鲫 免疫应答 增强作用 嗜水气单胞菌 饲料添加剂 细菌性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和抗生素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周怿 刁其玉 +2 位作者 屠焰 云强 郭旭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5-691,共7页
分别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以下日粮:试验A组为基础日粮组(对照组... 分别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以下日粮:试验A组为基础日粮组(对照组)、试验B、C组均为基础日粮+酵母β-葡聚糖75mg·kg-1、试验D组为基础日粮+杆菌肽锌60mg·kg-1。试验全期共28d,每日记录犊牛采食量、每2周逐一称重并计算日增体质量,在试验第21天晨饲时,给A、B、D3组犊牛口服大肠杆菌(O141∶K99)肉汤培养基进行攻毒,C组继续正常饲喂。于试验第28天晨饲前,采集犊牛直肠内约10cm处靠近上壶腹黏膜部的粪便样品用于测定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攻毒前,B组犊牛0~14d和14~21d两阶段ADG比A组分别提高了26.18%和24.93%(P<0.05);攻毒后,B、D组21~28dADG比A组分别提高了30.38%、30.82%(P<0.05)。试验各期F/G,B、D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D组犊牛攻毒后12和24h时,直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D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也显著降低(P<0.05);C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显示,B、C两组条带数多于A、D组,且C组与A、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犊牛的总菌区系相似性处于50%~75%。结果表明,在代乳粉中添加75mg·kg-1酵母β-葡聚糖可改善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从而保证犊牛健康生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益生素 酵母β- 杆菌肽锌 肠道菌群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中(1→3)-β-D-葡聚糖的提取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黄刚良 刘曼西 +2 位作者 曹元成 曾莹春 张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8-459,465,共3页
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 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聚糖和蛋白质这两种成分。但先用c(NaOH)=1 0mol/L的水溶液提取,再用w(CH3COOH)=4%的醋酸溶液处理时,产品为高纯度的(1→3) β D 葡聚糖。此结论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接着从其水解机理上阐述了产生上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从而说明了酸碱法是从啤酒酵母中提取(1→3) β D 葡聚糖的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1→3)-β-D- 酸法 酸碱法 提取 分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犊牛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周怿 刁其玉 +1 位作者 屠焰 云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6-852,共7页
本试验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器官发育、胃肠道形态发育及直肠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选取42头新生荷斯坦犊牛,按照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添加量不同分为:0(对照组)、25、50、75、100和200 mg/kg 6个组... 本试验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器官发育、胃肠道形态发育及直肠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选取42头新生荷斯坦犊牛,按照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添加量不同分为:0(对照组)、25、50、75、100和200 mg/kg 6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期56 d。试验结束时屠宰,取瘤胃前背盲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做肠道组织切片,收集直肠内容物经稀释后做微生物计数。结果显示:瘤网胃相对比重有随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含量升高而上升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小肠各段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V/C)以75 mg/kg组显著大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直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以75 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乳酸菌数也以75 mg/kg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早期断奶犊牛日粮中添加75 mg/kg酵母β-葡聚糖可提高早期断奶犊牛的小肠绒毛高度,增加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从而减少疾病发生,促进犊牛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β- 犊牛 胃肠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羔羊生产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魏占虎 李冲 +4 位作者 李发弟 马友记 王维民 姜仲文 周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219,共8页
选用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初生羔羊50只(其中公羔30只、母羊20只),按同质原则分为5组(每组公羔6只、母羔4只),在15~91日龄分别饲喂酵母β-葡聚糖添加量为0.00,37.50,75.00,112.50和150.00mg/kg的饲粮,研究饲... 选用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初生羔羊50只(其中公羔30只、母羊20只),按同质原则分为5组(每组公羔6只、母羔4只),在15~91日龄分别饲喂酵母β-葡聚糖添加量为0.00,37.50,75.00,112.50和150.00mg/kg的饲粮,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对28日龄早期断奶羔羊生产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7.50,75.00和112.50mg/kg的添加量均显著提高了试验全期羔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150mg/kg的添加量提高了15~28日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P=0.088);112.50mg/kg的添加量提高了29~42日龄和43~56日龄羔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降低了43~56日龄羔羊的料肉比(P<0.01);37.50和75.00mg/kg的添加量提高了57~70日龄和71~91日龄羔羊平均日增重(P<0.01),降低了料肉比(P<0.01)。112.50mg/kg的添加量增加了55~56日龄羔羊的反刍次数(P<0.05)和90~91日龄羔羊的反刍时间(P<0.01)。75.00mg/kg添加量增加了55~56日龄和90~91日龄羔羊的反刍时间(P<0.01),增加了55~56日龄羔羊的反刍次数(P<0.05)。37.50,75.00,112.50和150.00mg/kg的添加量分别增加纯收入81.33,94.71,85.10和24.17元/只。综合各项指标,以75.00mg/kg的添加量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断奶羔羊 酵母β- 生产性能 采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的功能活性及其分离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红芝 王强 +1 位作者 周素梅 刘晓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52-556,共5页
本文全面综述了酵母β-葡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及活性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对酵母β-葡聚糖的常见提取方法,以及在免疫、降低胆固醇等方面的活性功能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对目前酵母β-葡聚糖的发展方向、重点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酵母β- 分离提取 活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