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镉硫酸盐还原菌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
1
作者 王鹤 吴明林 +3 位作者 秦永丽 郑婉盈 蒋永荣 李学军 《矿产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探究耐镉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耐镉硫酸盐还原污泥为种泥筛选分离出耐镉SRB,并将其投加于不同镉污染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土壤中,考查SRB作用下土壤镉的赋存形态、硫酸盐还原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 为探究耐镉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耐镉硫酸盐还原污泥为种泥筛选分离出耐镉SRB,并将其投加于不同镉污染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土壤中,考查SRB作用下土壤镉的赋存形态、硫酸盐还原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耐镉SRB修复53 d后,不同镉污染程度土壤的总镉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不稳定态镉(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的占比由修复前的45%~68%降至26%~40%,稳定态镉(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占比由最初的30%~50%大幅增加至60%~75%,实现了不同重金属镉污染程度土壤中镉的有效钝化;修复过程中,不同镉污染程度土壤的硫酸盐含量均呈现先逐步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硫酸盐还原活性则逐步降低,体系存在硫酸盐的再生;耐镉SRB修复过程中各污染土壤细菌门类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为主要门类,Desulfosporosinus和Desulfobacca为主要的SRB菌属,修复过程中其丰度逐步降低,硫氧化菌则有增高的趋势。由此可见耐镉SRB可降低镉污染土壤中不稳定态镉含量,降低了镉的迁移性,但修复过程中优化修复参数强化硫酸盐还原及抑制硫氧化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镉 硫酸还原 土壤修复 镉形态分布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修复四川某典型铜矿选冶渣复合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乐明 傅开彬 +2 位作者 钟秋红 刘泽铭 孔云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3,共6页
为实现铜矿选冶渣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以四川某铜矿选冶渣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盐还原菌为固化/稳定化微生物,探讨了其生长特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变化规律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在修复铜矿选冶渣时生长迅速,适合作为... 为实现铜矿选冶渣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以四川某铜矿选冶渣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盐还原菌为固化/稳定化微生物,探讨了其生长特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变化规律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在修复铜矿选冶渣时生长迅速,适合作为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由于铁、锌、铜、铅等重金属活性差异较大,因此其固化效果亦有显著差异;修复30 d时,重金属Cu、Pb、Zn、Fe的最佳接种量分别为5%、10%、15%和15%,生物有效性降低率分别为72.36%、98.37%、43.01%和79.31%;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加,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先增后减,但并不影响其修复效果。因此,硫酸盐还原菌可同时修复多种重金属离子,有效解决某铜矿选冶渣中铁锌铜铅的复合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选冶渣 硫酸还原 复合重金属污染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稻虾模式对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黎衍亮 邱秀文 +4 位作者 江玉梅 倪才英 肖罗长 梁以豪 刘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9-570,共12页
硫酸盐还原菌(SRB)作为一种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以常规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CK),无环沟式稻虾(水稻和克氏原螯虾)共作模式(RS_(0))、有环沟式稻虾轮作模式(RS_(1))与有环沟式稻虾共作模式(R... 硫酸盐还原菌(SRB)作为一种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以常规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CK),无环沟式稻虾(水稻和克氏原螯虾)共作模式(RS_(0))、有环沟式稻虾轮作模式(RS_(1))与有环沟式稻虾共作模式(RS_(2))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稻虾模式对土壤硫酸盐还原菌(SRB)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稻虾模式均显著降低了水稻成熟期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和硫化物、硫酸盐、全硫含量,提高了pH和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其中RS_(0)提升效果最为显著;3种稻虾模式SRB群落结构存在差异:RS1、RS2和RS0处理的δ-变形菌纲相对丰度比CK分别下降46.00%、63.61%和51.94%,而α-变形菌纲则分别提高402.52%、441.01%和584.17%。3种稻虾模式硫酸盐还原菌Observed_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CK相比均显著提高,但不同稻虾模式间丰富度及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RDA分析表明,速效钾、Eh、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硫酸盐、硫化物、全硫和pH是影响稻田土壤SRB群落结构的影响因子,其中全硫和硫化物是主要因子。综上,稻虾模式能维持或者提高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和SRB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改善稻田土壤SRB群落结构,结果可为稻虾种养土壤生态健康及稻田综合种养土壤微生物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种养 轮作 共作 硫酸还原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龚琪雯 谢国彬 +2 位作者 黄燚 廖一鸿 符珉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国内外对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已开展了众多测定方法研究,但这些方法应用条件各异,且普遍存在各方面限制,从而造成测量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本研究对硫酸盐还原菌的鉴定、量化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国内外对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已开展了众多测定方法研究,但这些方法应用条件各异,且普遍存在各方面限制,从而造成测量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本研究对硫酸盐还原菌的鉴定、量化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情况。根据方法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细菌培养、遗传基因、特异性生物酶和生物传感器4大类原理,对SRB含量检测理论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其各自优缺点,并对其应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针对油气田中SRB评估与治理的现实需要,提出了硫酸盐还原菌含量测定与腐蚀活性监控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SRB浓度检测 微生物腐蚀 腐蚀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对船体钢材的腐蚀及防护研究进展
5
作者 蹇科 林莉 +3 位作者 付磊 王正国 罗云蓉 杨航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02-111,共10页
海水是一种复杂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富含各类腐蚀性微生物。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常附着在船体构件表面引发金属微生物腐蚀,进而加速钢材的腐蚀失效。为更好地了解船体钢材在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腐蚀行为及防护措施,对船... 海水是一种复杂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富含各类腐蚀性微生物。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常附着在船体构件表面引发金属微生物腐蚀,进而加速钢材的腐蚀失效。为更好地了解船体钢材在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腐蚀行为及防护措施,对船体钢材在各种服役环境下的微生物腐蚀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硫酸盐还原菌对金属的微生物腐蚀机理;阐述了海洋腐蚀研究常用的评价技术和分析方法;从钢材本身和服役环境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概括了各种SRB腐蚀防护手段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提出对未来海洋SRB腐蚀研究的展望,旨在为船体钢材的海洋SRB腐蚀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微生物腐蚀 船体钢 腐蚀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修复铬(Ⅵ)污染土壤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淑杭 周德平 +2 位作者 吕卫光 姜震方 徐亚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7-471,共5页
从含铬污水、活性污泥和铬污染土壤中分离出6株硫酸盐还原菌(sulphate-reducing bacteria,简称SRB),并对它们进行了还原Cr(Ⅵ)能力的验证试验,研究了利用其中2株菌(Wn-1和Ws-2)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6株SRB都... 从含铬污水、活性污泥和铬污染土壤中分离出6株硫酸盐还原菌(sulphate-reducing bacteria,简称SRB),并对它们进行了还原Cr(Ⅵ)能力的验证试验,研究了利用其中2株菌(Wn-1和Ws-2)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6株SRB都具有还原Cr(Ⅵ)能力,综合分析3个不同初始Cr(Ⅵ)浓度的Cr(Ⅵ)转化率,Wn-1和Ws-2的还原Cr(Ⅵ)能力较强,其次为Ws-1和Wn-2,而Tj和Tg较弱,即从电镀厂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活性污泥中分离的菌株Cr(Ⅵ)还原能力较强,而从电镀厂附近土壤和基地铬污染土壤中分离的菌株Cr(Ⅵ)还原能力较差;初始Cr(Ⅵ)浓度过高会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还原能力;菌株Wn-1和Ws-2都能很好地修复Cr(Ⅵ)污染土壤,但它们的混合菌液修复效果更佳,10d后Cr(Ⅵ)的转化率达75.3%;菌株Wn-1和Ws-2经初步鉴定为脱硫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Ⅵ)污染 生物修复 硫酸还原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马保国 胡振琪 +3 位作者 张明亮 陈胜华 王萍 黄晓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8-611,共4页
从煤矸石山淋溶水长期污染的黄土中分离获得一株硫酸盐还原菌。研究了菌株的生理生态特性,探讨了温度、pH和氧气对菌株的生长及转化硫酸盐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是革兰氏阳性菌,可以含有醇羟基的有机碳为碳源(电子供体),硫酸盐等... 从煤矸石山淋溶水长期污染的黄土中分离获得一株硫酸盐还原菌。研究了菌株的生理生态特性,探讨了温度、pH和氧气对菌株的生长及转化硫酸盐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是革兰氏阳性菌,可以含有醇羟基的有机碳为碳源(电子供体),硫酸盐等为硫源(电子受体);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菌株为兼性厌氧菌;生长的最适宜pH为7.16;最适生长温度为35℃;硫酸盐转化率最高达94.3%。同时测定了菌株的生长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株分离 生理特性 硫酸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俞敦义 彭芳明 +1 位作者 刘小武 郑家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共2页
结合油田污水情况,研究矿化度、温度、压力和pH值对硫酸盐还原因(SRB)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7℃左右最利于SRB生长,50℃,矿化度在(1~5)×104mg/L时,对SRB生长有利,压力对SRB影响不大,pH... 结合油田污水情况,研究矿化度、温度、压力和pH值对硫酸盐还原因(SRB)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7℃左右最利于SRB生长,50℃,矿化度在(1~5)×104mg/L时,对SRB生长有利,压力对SRB影响不大,pH=7时,菌量高,pH=3时,SRB也能生长,并会加速金属管路的局部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环境条件 硫酸还原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9
作者 刘靖 侯宝利 +1 位作者 郑家燊 许立铭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11,共4页
在油田注水系统和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 ,硫酸盐还原菌 (SRB)是微生物腐蚀 (MIC)的主要因素之一。硫酸盐还原菌对金属的腐蚀主要表现在SRB的生长代谢在金属表面形成生物膜 ,改变了生物膜内微环境 ,其代谢产物与金属基体相互作用 ,加速... 在油田注水系统和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 ,硫酸盐还原菌 (SRB)是微生物腐蚀 (MIC)的主要因素之一。硫酸盐还原菌对金属的腐蚀主要表现在SRB的生长代谢在金属表面形成生物膜 ,改变了生物膜内微环境 ,其代谢产物与金属基体相互作用 ,加速了金属的腐蚀过程。从硫酸盐还原菌的微生物生理学 ,SRB的腐蚀机理 ,SRB对材料的腐蚀 ,SRB腐蚀研究方法和SRB腐蚀防治等几个方面 ,对微生物腐蚀的近期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并展望了微生物腐蚀研究的近期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微生物腐蚀 腐蚀机理 油田注水系统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包埋固定化技术处理含铬废水 被引量:14
10
作者 柴立元 唐宁 +2 位作者 闵小波 庄明龙 龙腾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5-970,共6页
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采用蠕动泵滴加,包埋固定经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占优的活性污泥。以小球强度、传质性能、成球难易为指标定性确定包埋条件。评价海藻酸钙(CA)法、PVA法、PVA混合载体法包埋小球对含铬废水... 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采用蠕动泵滴加,包埋固定经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占优的活性污泥。以小球强度、传质性能、成球难易为指标定性确定包埋条件。评价海藻酸钙(CA)法、PVA法、PVA混合载体法包埋小球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Cr(VI)去除率为考核指标,PVA混合载体为最好的包埋方式,其最优条件是PVA质量浓度为9%、包泥量为1∶1,添加少量的海藻酸钠,SiO2,CaCO3和粉末活性炭(PAC)有利于颗粒球传质与耐用性能的提高。在连续化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中,进水COD质量浓度为500mg/L,SO24-为500mg/L,Cr(Ⅵ)为100mg/L,水力滞留时间为6h的条件下,Cr(Ⅵ)的去除率为99.68%,出水总Cr质量浓度为0.45mg/L,COD质量浓度为187mg/L,同时铬以沉淀的形式与颗粒球分离有利于铬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包埋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含铬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膜下钢铁腐蚀研究概况 被引量:50
11
作者 刘宏芳 许立铭 郑家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96,共4页
本文从菌种的分离、提纯、活化及初步鉴定 ,生物膜与腐蚀的关系 ,生物膜下细菌腐蚀机理 ,与生物膜有关的测量方法 。
关键词 硫酸还原 生物膜 微生物腐蚀 注水管道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硫酸盐还原菌对煤矸石硫污染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胡振琪 马保国 +1 位作者 张明亮 王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0-404,共5页
利用从黄土中分离的硫酸盐还原菌修复煤矸石酸性污染,以乳酸钠作碳源,探讨了加不同量碳源和不同接种量情况下硫酸根的去除率,并对煤矸石浸液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的变化作定量测定,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的几种影响条件.实验结果表... 利用从黄土中分离的硫酸盐还原菌修复煤矸石酸性污染,以乳酸钠作碳源,探讨了加不同量碳源和不同接种量情况下硫酸根的去除率,并对煤矸石浸液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的变化作定量测定,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的几种影响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硫酸盐还原菌来修复煤矸石酸性污染的思路可行,向煤矸石中接种硫酸盐还原菌硫酸根最高转化率可达95.5%,可提高煤矸石浸液的pH值,降低其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从源头上抑制酸矿水的产生,能有效控制含硫煤矸石在降雨酸性淋溶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煤矸石 硫污染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的腐蚀机理 被引量:30
13
作者 朱绒霞 那静彦 +1 位作者 郭生武 陈志昕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10-12,共3页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 ( SRB)培养技术 ,研究了 SRB的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 :在 SRB的整个生长过程中 ,培养液中 SO2 -4 浓度逐渐减小 ;但当 SRB处于繁殖期时 ,H2 S释放量逐渐增大 ;处于衰亡期时 ,H2 S释放量逐渐减小。同时 ,对三种油田管材...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 ( SRB)培养技术 ,研究了 SRB的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 :在 SRB的整个生长过程中 ,培养液中 SO2 -4 浓度逐渐减小 ;但当 SRB处于繁殖期时 ,H2 S释放量逐渐增大 ;处于衰亡期时 ,H2 S释放量逐渐减小。同时 ,对三种油田管材进行浸泡试验 ,采用扫描电镜对试样腐蚀产物形貌及组成进行分析 ,发现腐蚀产物主要为 Fe S和 Fe1-x S。着重研究了 SRB的腐蚀机理 ,结果表明 :SRB的代谢产物 ,特别是 H2 S,是加快腐蚀的主要原因 ,它们对腐蚀反应即有阴极去极化作用 ,又有阳极去极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管材 硫化氢 去极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魏利 王艳君 +1 位作者 马放 张建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8,共4页
根据目前油田杀灭硫酸盐还原菌的状况,提出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设想.综述了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机理,及其在国外油田污水处理中工程应用的效果、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机理研究中,加强蛋白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 根据目前油田杀灭硫酸盐还原菌的状况,提出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设想.综述了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机理,及其在国外油田污水处理中工程应用的效果、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机理研究中,加强蛋白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投加抑制物质如硝酸盐、反硝化细菌等对硫酸盐还原菌本身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代谢途径的抑制研究,加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对该机理在我国大庆油田的应用提出一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反硝化抑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和零价铁协同处理含铀废水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泉宇 谭凯旋 +1 位作者 曾晟 刘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8-812,共5页
含铀废水的处理和利用微生物治理矿山废水的研究已受到环境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工作通过柱实验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零价铁(ZVI)协同去除废水铀和硫酸盐等污染物的潜力。SRB+ZVI可有效去除铀矿山废水中的污染物U(Ⅵ)和SO42-,U(Ⅵ... 含铀废水的处理和利用微生物治理矿山废水的研究已受到环境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工作通过柱实验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零价铁(ZVI)协同去除废水铀和硫酸盐等污染物的潜力。SRB+ZVI可有效去除铀矿山废水中的污染物U(Ⅵ)和SO42-,U(Ⅵ)的去除率可达99.4%,硫酸根去除率为86.2%,废水的pH可达近中性。U(Ⅵ)和硫酸根均作为硫酸盐还原菌的电子受体而通过生物还原去除。ZVI的腐蚀有利于提高废水pH和形成厌氧还原性环境,加强了SRB的生存和代谢反应,从而对SRB去除废水中U(Ⅵ)和SO42-起到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零价铁 含铀废水处理 柱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硫酸盐还原菌DSRBa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艳 党志 +4 位作者 刘云 易筱筠 郭楚玲 卢桂宁 周兴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6-182,共7页
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硫酸盐还原菌命名为DSRBa,经形态和基于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归属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分别以甲酸钠、乙醇、乳酸钠、葡萄糖等为碳源,以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单质... 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硫酸盐还原菌命名为DSRBa,经形态和基于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归属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分别以甲酸钠、乙醇、乳酸钠、葡萄糖等为碳源,以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单质硫为硫源,研究了不同温度、pH及不同硫酸根浓度对该菌株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35℃,最佳生长pH为7.0,无需绝对严格厌氧,当溶液中氧化还原电位(ORP)≤-40mV时,该菌株能较好生长,且生长4d后使溶液内氧化还原电位值达到-380mV,随后溶液内氧化还原电位基本保持不变。当系统内乳酸钠和酵母提取物浓度分别为3.5g·L-1和1g·L-1时,硫酸根浓度在1~4.5g·L-1范围对菌株生长无明显影响,且当SO24-浓度≤3g·L-1时,菌株生长4d对硫酸根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分离鉴定 16SRDNA序列 硫酸根去除 氧化还原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灭表面粘附菌膜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宏芳 董泽华 +1 位作者 范汉香 许立铭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Bacteria,简称SRB)的腐蚀产物FeS覆盖在钢铁表面,为细菌提供了保护良好的繁殖场所,使试片表面菌膜中的SRB菌很难被杀死。从试片表面菌膜接种的SRB菌可能已获得了...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Bacteria,简称SRB)的腐蚀产物FeS覆盖在钢铁表面,为细菌提供了保护良好的繁殖场所,使试片表面菌膜中的SRB菌很难被杀死。从试片表面菌膜接种的SRB菌可能已获得了抗药性,比从菌液中接种的SRB菌难杀死。不同种类材料上SRB菌的成膜厚度不同,杀菌剂的作用效果也不同,较薄的膜内的SRB菌较容易杀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抗药性 油田 注入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煤矿地下水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葛晓光 杨柳 +1 位作者 彭申华 李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0-423,共4页
从煤矿井下700m深处含水层的钻孔涌水中分离获得一株硫酸盐还原细菌GY-2,该菌株革兰氏反应阴性,有芽孢,菌体棒状,能运动,氧化酶阴性;通过16S rRNA系统发育学分析,确定菌株GY-2为滴状脱硫肠状菌(Desulfotornaculum guttoideum)... 从煤矿井下700m深处含水层的钻孔涌水中分离获得一株硫酸盐还原细菌GY-2,该菌株革兰氏反应阴性,有芽孢,菌体棒状,能运动,氧化酶阴性;通过16S rRNA系统发育学分析,确定菌株GY-2为滴状脱硫肠状菌(Desulfotornaculum guttoideum)。GY-2菌株为兼性厌氧菌,在含有Fe2+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该菌株生长的pH值范围介于6.O~9.0之间,最适pH值为7.O~8.5,生长温度范围为20~45℃,最适温度为30~40℃;该菌株对盐度的耐受力较弱,生长的最适盐度为0.05%~1.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矿井含水层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群硫酸盐还原菌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宏芳 覃启华 +1 位作者 许立铭 郑家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1,52,共3页
本实验选择了 5个油田 (包括江汉、吉林、长庆、胜利和宝浪 )采油厂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作为种源 ,在培养基中采用静态挂片测其平均腐蚀速度 ,细菌新陈代谢产物及腐蚀产物的分析借助于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GC/MS)及X衍射 (XRD)。结... 本实验选择了 5个油田 (包括江汉、吉林、长庆、胜利和宝浪 )采油厂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作为种源 ,在培养基中采用静态挂片测其平均腐蚀速度 ,细菌新陈代谢产物及腐蚀产物的分析借助于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GC/MS)及X衍射 (XRD)。结果表明 ,细菌腐蚀行为的差异与细菌本身的活性有关 ,细菌的种群不同 ,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不同 ,其中活性高的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产物以丙酸为主 ,细菌腐蚀也最严重 ,其余的以丁酸为主 ;有机酸种类不同是导致腐蚀行为存在差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还原 微生物腐蚀 腐蚀行为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厌氧发酵-硫酸盐还原菌耦合体系产电性能和处理酸性矿井水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蔡昌凤 罗亚楠 +1 位作者 张亚飞 黄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453-459,共7页
为原位治理高硫煤矿区酸性矿井水,建立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泥厌氧发酵-硫酸盐还原菌耦合体系,考察了电极类型、阳极面积、极间距、离子浓度对产电性能和处理酸性矿井水中的硫酸盐效果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碳布为阳极、极间距适中(3 ... 为原位治理高硫煤矿区酸性矿井水,建立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泥厌氧发酵-硫酸盐还原菌耦合体系,考察了电极类型、阳极面积、极间距、离子浓度对产电性能和处理酸性矿井水中的硫酸盐效果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碳布为阳极、极间距适中(3 cm)时,产电最佳;阳极面积越小、NaCl浓度越高,功率密度越大;硫酸根去除率的最佳条件为:碳布为阳极、极间距为5 cm、离子浓度适中,阳极面积越大,对硫酸根去除率越高。以硫酸盐去除最佳条件构建单室无膜碳片为阳极的耦合产电体系,所产生的最大功率密度为2.093 3 mW/m2,10 d后污泥的COD去除率为43%,废水SO2-4的平均去除速率达194.4 mg/(L·d-1),最高去除率为64%,比开路时的SO2-4去除率提高24%。污泥厌氧发酵-硫酸盐还原菌耦合产电体系可同时实现降解剩余污泥和处理含SO2-4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硫酸还原 污泥 耦合体系 酸性矿井水 产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